第116章 收買人心

張家的家眷不多,一個張漢虎的老妻,病病歪歪的,戰戰兢兢的帶着一個張漢虎的小妾,還有一個不大的孩子,是個男孩。

三個人來到呂鵬面前,跪下感謝呂鵬不殺之恩,老妻保證自己的庶出兒子絕對不會找呂鵬報仇,以安呂鵬之心,怕呂鵬反悔。

呂鵬無所謂的搖搖手:“報仇這個東西是要憑藉實力的,等你的兒子大了,看他還能不能接近我的身邊再說。”然後命令手下拿過一個沉甸甸的包袱,包裡是真金白銀,丟給那個小子:“拿去吧,省着點能讓你一家終生不愁溫飽。”

結果那個孩子竟然給呂鵬磕頭道:“大人,我爹做山賊必然要有此報應,這是命,我當然不怨恨與您,至於您給的珠寶,我是不要的,我請求您能留下我們一家隨您安置。”

呂鵬就饒有興趣的看了一眼這個小子,這個小子年僅十一二,卻說出如此話來,看來還是個早熟的人啊。

這時候張漢虎老妻趕緊堵住孩子的嘴,連連告饒,並且抓起地上的包裹拉扯着小妾和孩子就要走,現在她的心就是離開這裡越遠越好。

結果這個孩子掙脫了大娘的手,對着大娘道:“大娘,您和我娘都是女人,我還是一個孩子,就我們三人下山,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不出十里便會死在流寇之手。”

這是事實,現在天下大亂,流寇流民遍地,兩個女子帶個孩子,還拿着珠寶,轉眼間就會被流寇煮了吃了。

看來這孩子的確很有主見,不得了。

被這麼一說,張漢虎老妻也茫然不知所措了,下山就是死,而留在這裡,一旦這個官人反悔,那也是個死啊。

這時候這個孩子再次給呂鵬跪下:“大人,我大娘出身貧寒人家,我娘是被我那該死的爹搶來的,我母子備受那張牛角欺凌,因此我不但不恨你,我還感謝您爲我們娘三個報仇,所以我請您收留。”

呂鵬就眯着眼睛等着這孩子說完,然後笑着道:“我答應你的請求,就帶着你的一家去我的根據地吧,到了根據地,你就去我的學校唸書,做我的一個記名弟子,日後若是有所成就,我將提拔你做我的幕僚親信。至於你我將來的將恩仇是化解還是繼續,那就各憑本心。”然後揮揮手,命令親兵將三個讓帶出去。

目送走了三個人,原本笑眯眯滿不在乎的呂鵬突然將臉黑了下來,對着張燕道:“你護送百姓去根據地之後,告訴吳濤,務必時刻留意這個小傢伙,時刻不得懈怠。”

張燕不解,剛剛還一臉大度,怎麼轉眼就掉了臉子,這變化也忒快了點吧。

呂鵬就眯着眼睛,捏着光禿禿的下巴道:‘小小年紀,爲了能生存下去,就動了如此心機,而且言談舉止,更是沉穩,此子若是好生髮展,定是一個人物,我不得不防。”

習珍就疑惑的接口道:“既然此子如此危險,那爲何不趁早除去?”

呂鵬搖頭,滿含深意的給大家解釋:“第一,張漢虎父子經營山寨十幾年,說不得人心是假的,如果我現在殺了他的家小,哪怕是他們娘三個在最近出了一點意外,這上萬百姓的心就會對我產生怨恨,那我就不能徹底的收攬這些百姓,因此,此三人不能殺。”

張燕和習珍恍然,現在大家缺的就是百姓人口,若是這一萬多人口不和自己等一心,反倒成了累贅,如果留下並善待三人,便可收這一萬多百姓之心,這時候,幾個人不得不佩服了呂鵬的心機。

“第二,我將仇人之子給予收留,不但留下一個大度能容的好名聲,對我以後再招納人才有好處,同時也算是在自己身後放着一頭老虎,那樣會讓我時刻警惕,時刻努力。”然後看看一臉恍然的部下,很嚴肅的道:“被老虎攆着,那奔跑起來的速度,那絕對會比平時快啊。”

這是什麼邏輯嗎。

一萬多人的轉移不是小家子搬家,即便是小家子那還有點盆盆罐罐不是,正所謂破家難捨,大家聽說要搬到野人谷去,而且還每人可以分到平地五畝,山地15畝,並且每畝地只要上繳50斤的糧食,沒有其他一切賦稅,這個消息當然讓人歡欣鼓舞,最主要的,還是那些年輕力壯的,他們得到的消息是,進了野人谷,不但老弱有定額的口糧,青壯除了服三年的兵役之外,做工的人還可以得到額外的糧食作爲工錢,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情,因此無不歡呼雀躍,所有的人都開始忙碌的整理着簡單的家當。

不過家當這個東西,越是赤貧的人,卻越是捨不得丟掉哪怕是一個針頭線腦,於是當呂鵬看到那些百姓所攜帶的東西時候,簡直就要暴走了。

竹蓆門簾,破爛衣衫還在其次,桌椅板凳,盆盆罐罐那更是多的令人髮指,其中竟然有人還要將石頭雕刻的馬槽子也要一起帶走,這哪裡是搬家?這簡直就是將整個山寨搬走,要是帶着這些東西,就這上百里路,還不要走上個猴年馬月。

於是呂鵬立刻下令,只允許帶隨身的衣物農具,其他一切笨重的東西全部拋棄。

對於這樣野蠻的命令,所有的百姓都給予堅決的抵制,你別看這些人在山寨即將攻破的時候,幾乎個個袖手旁觀,但一旦涉及到他們的自有財產的時候,他們的牴觸情緒卻是相當高昂。

沒辦法,呂鵬爲了將這些百姓裹挾到自己的根據地野人谷裡去,而且還要做一隻披着羊皮的餓狼,不得不親口答應這些百姓,強令被拋棄的家產,全部折價由自己購買,結果這裡又出現了巨大的問題,百姓們不要說是粗笨的傢俱,就連房屋茅坑也算作家產之內,吵吵嚷嚷的和呂鵬的士兵討價還價。

這就是人們的貪婪,假如說當初呂鵬要是直接將這些人作爲俘虜,直接押回野人谷去,估計這些百姓沒有一個人敢反抗,而一旦仁慈出現,這些人就開始變得貪心起來,說的好聽一些,那就是有恃無恐,說的不好聽一些,那就是蹬鼻子上臉。

就這樣吵吵嚷嚷到了天黑,竟然沒有一個百姓上路,要是按照這速度搬遷,看樣明年都回不到野人谷根據地,逼得實在沒有辦法,呂鵬也就捨棄了假惺惺的愛民面具,直接給予強拆。

命令4000士兵,將所有的百姓驅趕到廣場上,只准他們帶少量的衣物家當,然後呂鵬命令放火,無數的火把丟在原先破敗的貧民窟裡,大火立刻沖天而起,燒的和白晝一般,看着自己家園被燒燬,無數百姓哭爹叫娘頓足捶胸,但是面對呂鵬士兵那明晃晃的扎槍,這時候他們也無可奈何。

正在百姓頓足捶胸嚎啕大哭的時候,一盆又一盆香噴噴的米飯,被士兵們擡了過來,放到了廣場之上,呂鵬就站在高臺之上對着大家呼喊:“現在給你們兩個選擇,要麼可勁兒的哭喊,要麼可勁的吃飯。”

結果米飯的香氣戰勝了他們對那些破爛房屋的珍惜,人們蜂擁着撲向了那些飯盆,很久沒有聞到這麼香的米飯,很久沒有能夠這樣放開了吃飯,於是所有的人就在家園熊熊大火的照耀裡,瘋狂的搶着米飯,用手抓,用衣衫包裹,反正用盡一切辦法,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吃食,在這期間,還直接撐死了幾個。

等大家吃飽喝足的時候,就在這廣場上黑壓壓跪滿了一地,高聲的歌頌呂鵬的仁德。

這就是這個年代的百姓,一口飽飯,就完全可以征服他們,讓他們忘記毀家的兇手,讓他們只記得你的好處。

第二天的時候,這裡處理完畢,留下張燕帶着一批兄弟,組織山寨的人員撤回到自己的根據地野人谷,呂鵬馬不停蹄的帶着3000人馬直接殺向了趙家。

第375章 幽州的滋潤第798章 漢中到手第569章 閻柔出馬第811章 呂鵬的仁慈第666章 兩氣周瑜第306章 烽煙再起第155章 長弓發威第741章 刀斧手埋伏第801章 劉璋的結局第111章 左右爲難的老寨主第443章 幽州來信第662章 說客就是忽悠人的第732章 道聽途說的欣慰第674章 面見徐晃第319章 調整官制第504章 挖坑埋曹操第872章 徐晃分兵第370章 呂鵬和烏延的抉擇第875章 算計分贓第290章 進駐昌黎第177章 角色轉換第474章 新幣推行第782章 青州的裂變第331章 界橋之戰第383章 陷阱第207章 突圍路1第961章 不退反進第324章 兄弟之辯第242章 怨毒的呂布第523章 井陘關第204章 瞬息萬變第883章 從回幽州第870章 步度根的糾結第062章 坐地分贓第097章 窮苦的州府第944章 戰與不戰第795章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第428章 被困任丘第716章 河岸遭遇第799章 因失望而拒絕投降第878章 聚兵突襲第272章 分而治之第655章 雞肋的甘寧第550章 呂鵬的做法第059章 堵死你的路第268章 全殲頑敵第795章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第705章 殘暴百姓第462章 各種出其不意第913章 困難重重第762章 君臣對答第729章 大兵壓境第195章 援軍第272章 分而治之第261章 劉備的野望第069章 靠山倒了第119章 囂張的趙家第835章 三國開戰第238章 挖坑與填坑的哲理第044章 莫名奇妙的關係第518章 倉皇應對第232章 利益交換第889章 萬騎突陣第172章 慘狀第375章 幽州的滋潤第111章 左右爲難的老寨主第158章 利益分配第292章 兩軍交鋒第452章 準備反攻第246章 俘虜呂布第574章 大鍊鋼鐵第932章 暗中動作第455章 安定任丘第120章 露出了尾巴第247章 義釋呂布的道理第219章 潞縣攻防戰2第468章 八大金剛第236章 加強軍備第715章 狹路相逢第786章 目標益州第426章 勝利會師第361章 鼓動再戰第558章 軍事演習第644章 內訌第148章 三國之套路趙雲第962章第077章 思念何期第223章 準備決戰第349章 出兵對抗第698章 登封混戰1第549章 呂氏兄弟的煩惱第465章 戰爭落幕第332章 消除後患第103章 直言不違第406章 兵臨涿郡第914章 有機可乘第463章 涿郡許傑第474章 新幣推行第405章 袁紹的反應第292章 兩軍交鋒
第375章 幽州的滋潤第798章 漢中到手第569章 閻柔出馬第811章 呂鵬的仁慈第666章 兩氣周瑜第306章 烽煙再起第155章 長弓發威第741章 刀斧手埋伏第801章 劉璋的結局第111章 左右爲難的老寨主第443章 幽州來信第662章 說客就是忽悠人的第732章 道聽途說的欣慰第674章 面見徐晃第319章 調整官制第504章 挖坑埋曹操第872章 徐晃分兵第370章 呂鵬和烏延的抉擇第875章 算計分贓第290章 進駐昌黎第177章 角色轉換第474章 新幣推行第782章 青州的裂變第331章 界橋之戰第383章 陷阱第207章 突圍路1第961章 不退反進第324章 兄弟之辯第242章 怨毒的呂布第523章 井陘關第204章 瞬息萬變第883章 從回幽州第870章 步度根的糾結第062章 坐地分贓第097章 窮苦的州府第944章 戰與不戰第795章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第428章 被困任丘第716章 河岸遭遇第799章 因失望而拒絕投降第878章 聚兵突襲第272章 分而治之第655章 雞肋的甘寧第550章 呂鵬的做法第059章 堵死你的路第268章 全殲頑敵第795章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第705章 殘暴百姓第462章 各種出其不意第913章 困難重重第762章 君臣對答第729章 大兵壓境第195章 援軍第272章 分而治之第261章 劉備的野望第069章 靠山倒了第119章 囂張的趙家第835章 三國開戰第238章 挖坑與填坑的哲理第044章 莫名奇妙的關係第518章 倉皇應對第232章 利益交換第889章 萬騎突陣第172章 慘狀第375章 幽州的滋潤第111章 左右爲難的老寨主第158章 利益分配第292章 兩軍交鋒第452章 準備反攻第246章 俘虜呂布第574章 大鍊鋼鐵第932章 暗中動作第455章 安定任丘第120章 露出了尾巴第247章 義釋呂布的道理第219章 潞縣攻防戰2第468章 八大金剛第236章 加強軍備第715章 狹路相逢第786章 目標益州第426章 勝利會師第361章 鼓動再戰第558章 軍事演習第644章 內訌第148章 三國之套路趙雲第962章第077章 思念何期第223章 準備決戰第349章 出兵對抗第698章 登封混戰1第549章 呂氏兄弟的煩惱第465章 戰爭落幕第332章 消除後患第103章 直言不違第406章 兵臨涿郡第914章 有機可乘第463章 涿郡許傑第474章 新幣推行第405章 袁紹的反應第292章 兩軍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