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對世家的政策

說完了軍事上的事情,話題政策當然也就轉到了民政。

許傑站出來,提出了今後對掌控地裡,對百姓和世家大族的政策問題。

這個問題在管虧來的時候,當時拉着呂鵬躲開大家耳目,很是和呂鵬爭論了一番,那次爭論也讓呂鵬改變了他腦袋裡前世帶來的頑固思想,讓他好好的思考了一下現在自己所處的歷史大環境,因此在深思熟慮之後,改變了原先自己那過於激進的做法。

“對於世家大族的安置舉措,我想我要採取的是,一手大棒,一手蘿蔔,在懷柔裡給予限制,在限制裡互相依存。”

聽到呂鵬這樣的施政方針,出身世家大族的許傑和蘇雙心中暗暗的長出了一口氣。

他們不知道呂鵬爲什麼對世家大族如此深惡痛決,所以對呂鵬原先對世家大族的政策態度,表示了深深的擔心,如果這次呂鵬依靠這次鎮壓家族叛亂的機會,徹底的將全縣世家大族一網打盡!那麼呂鵬在這個大漢天下,在這個世家大族爲基礎的大漢天下里,就將成爲全天下世家大族的眼中釘,不死不休的敵人。面對那可怕的勢力,尤其是民智未開,文化教育還掌控在世家大族手中的年代,自己這些人所制定的宏偉目標,將是寸步難行。

其實呂鵬也看到了這件事情的苗頭,尤其他還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做借鑑,因此知道自己這樣極端的路子,是行不通的。

如果這兩個人,當初都能限制世家大族,再利用百姓,那麼是不是就能輕鬆的獲得江山,並且坐穩江山?

不管怎麼樣?什麼事情都不能走入極端,好在現在自己還沒走入死衚衕,回頭還來得及。

“在我們的根據地,我們得到手的土地,絕對不實行私有化,繼續承包給百姓耕種,沒有買賣權力,如此一來,百姓不管到什麼時候,也不可能再失去土地,這樣就能保證他們最基本的溫飽,同時,用這種辦法也徹底的抑制了地主豪強的兼併,限制了他們的發展,這個政策,我們會在我們新開發的根據地裡,堅定不移的實行下去,絕對不能動搖。”

這就是一個折中的方案,在溫和的政策裡,照顧了絕對對立的兩個階級。

“可是,我們根據地要實行流民招募政策,人口會越來越多,按照當初我們能計算,以百姓最低養家餬口的土地數量,最終我們會出現,沒有土地可承包的狀況,這個情況該怎麼解決呢?”風塵僕僕趕過來的吳濤,提出了一個大家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呂鵬就端起茶杯,輕輕的抿了一口,潤潤嗓子,然後笑着道:“吳濤總管提出的這個問題,在目前來看,還不算是個問題,經過天下大亂,無數世家大族,都被黃巾軍摧毀,他們的土地已經成了無主之地,這些土地,我們將不再允許任何人購買,而直接化爲我們掌控。”

身經大變的許傑,一臉痛苦的提出了另一個問題:“若是這些被流寇們毀滅的家族有繼承人流落在外,他們回來討要土地家產怎麼辦?”

古代人,存在着樸素的物權精神,所以往往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在大亂起來的時候,他們會帶着細軟,尤其是帶着地契逃亡,而一旦地方平靜,他們就會拿着地契回到原來的地方,向已經佔據土地的百姓,索要回他們原先的土地,官府在這一方面,也一律照準,正所謂私憑文書官憑印,這是天經地義的。說句良心話,許傑懷裡就揣着原來自己家族的地契,就準備青州平定之後,回去討要呢。

呂鵬就哈了一聲:“這個就沒有辦法了,就比如說咱們這個縣,被黃巾軍屠戮的時候,就有幾家地主家破人亡,如果他們有着倖存的人,回來向我們討要土地,我是絕對不給的。”

“無賴。”蘇雙就笑罵了一句,在這個商人的眼裡,契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人家拿着地契過來,你就應該還給人家,結果你就這麼輕飄飄的一句,就賴下了人家辛辛苦苦幾代乃至十幾代攢下來的家產,這的確有失厚道。

但他也理解現在自己這個三弟的苦心。

呂鵬就生了一個懶腰,一臉無賴的回答:“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在這裡,現在說了算的是我,我必須要照顧我手下的絕大多數,否則那些人回來,讓我再強迫百姓退出他們已經耕作的土地,我倒是獲得了他們的感恩戴德,但我卻得罪了我最需要籠絡的絕大多數,這筆賬是絕對不划算的。”

“可是如此一來,我們的名聲,就將在上層社會裡變壞!這也是一種得不償失。”許傑掙扎着辯解。

呂鵬就斜着眼睛看了一下他——這是一個頑固的地主階級,還站在他們的階級立場上,沒有徹底的融入到我的團隊精神裡來,不行,哪天我非得發動一場運動,好好的鬥一鬥他。

不過許傑說的也似乎有些道理,如果自己不承認那些原先的文書契約,似乎真的對自己的,聲譽有損。於是就想了一下,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如果真的有那些倖存的家族子弟回來討要,我就乾脆按照每畝一定的價格給予她金錢補償,這樣也算做到仁至義盡,當然,這個補償絕對不是很豐厚的,至於他們拿了這筆錢,是去花天酒地,還是去行商發展,我就不再去管他們了。”

這個折中的政策出來,許傑就鬆了一口氣,吳濤就感覺到無比肉疼。但是爲了長久發展,也就只能這麼做,真的得罪了所有的豪門大族,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第146章 呂鵬戰趙雲第804章 孟獲跳出來了第417章 一戰下涿郡第189章 呂鵬呂布第572章 推銷繆論第134章 戰後總結2第181章 風雲咋起第230章 劉焉的決斷第700章 英雄太多是壞事第136章 一地相思兩地閒愁第281章 田豐之能第227章 目標縣城第317章 修成正果第069章 靠山倒了第140章 劉備求官第155章 長弓發威第088章 希望第127章 各家反應第614章 藉口來了第145章 趙雲出馬第640章 約架太湖第928章 張飛死了第239章 安置流民第723章 口令 雞肋第045章 救援青州第452章 準備反攻第877章 搶劫的原因第228章 爭分奪秒第118章 人間地獄第733章 再見馬刺第529章 井陘之戰6第964章 鎮守街亭第318章 義收子義第181章 風雲咋起第455章 安定任丘第541章 曹操的聖旨第446章 進退維谷的袁紹第104章 官場老油條的路子第737章 解決爭端第540章 和曹操搶時間第405章 袁紹的反應第070章 彷徨無計第275章 鳩佔鵲巢第576章 青蛙和人性之論第503章 借錢的理由第035章 野心和經濟的關係第058章 摸條大魚第073章 再回戰場第572章 推銷繆論第755章 再次被劫持第103章 直言不違第213章 如龍似虎趙子龍第590章 管管閒事第705章 殘暴百姓第374章 談判第691章 局勢緊迫第722章 窺見破綻第328章 就事論事第070章 彷徨無計第212章 七進七出第061章 慶功宴第646章 內訌第716章 河岸遭遇第329章 再下一部第250章 焦頭爛額第324章 兄弟之辯第872章 徐晃分兵第774章 清河死戰第167章 接管潞縣第732章 道聽途說的欣慰第751章 曹仁的遠見卓識第270章 處置降將第345章 遍地殺戮第653章 痛並快樂的孫權第533章 破關第595章 處理善後第431章 全城動員第416章 許傑的破城法第274章 竊據平谷第804章 孟獲跳出來了第647章 徹底亂了第956章 掏心肺腑第864章 家園盡毀第436章 趙雲反擊第927章 孫權稱帝第563章 劉備的惡劣印象第919章 衝入徐州第222章 戰鬥第790章 兵圖益州第483章 幽州之喜第570章 還是三國嗎第239章 安置流民第328章 騎兵對決第332章 消除後患第526章 井陘之戰3第555章 兩軍相遇第755章 再次被劫持第977章 大破八陣圖第943章 姜維馬謖的區別第116章 收買人心
第146章 呂鵬戰趙雲第804章 孟獲跳出來了第417章 一戰下涿郡第189章 呂鵬呂布第572章 推銷繆論第134章 戰後總結2第181章 風雲咋起第230章 劉焉的決斷第700章 英雄太多是壞事第136章 一地相思兩地閒愁第281章 田豐之能第227章 目標縣城第317章 修成正果第069章 靠山倒了第140章 劉備求官第155章 長弓發威第088章 希望第127章 各家反應第614章 藉口來了第145章 趙雲出馬第640章 約架太湖第928章 張飛死了第239章 安置流民第723章 口令 雞肋第045章 救援青州第452章 準備反攻第877章 搶劫的原因第228章 爭分奪秒第118章 人間地獄第733章 再見馬刺第529章 井陘之戰6第964章 鎮守街亭第318章 義收子義第181章 風雲咋起第455章 安定任丘第541章 曹操的聖旨第446章 進退維谷的袁紹第104章 官場老油條的路子第737章 解決爭端第540章 和曹操搶時間第405章 袁紹的反應第070章 彷徨無計第275章 鳩佔鵲巢第576章 青蛙和人性之論第503章 借錢的理由第035章 野心和經濟的關係第058章 摸條大魚第073章 再回戰場第572章 推銷繆論第755章 再次被劫持第103章 直言不違第213章 如龍似虎趙子龍第590章 管管閒事第705章 殘暴百姓第374章 談判第691章 局勢緊迫第722章 窺見破綻第328章 就事論事第070章 彷徨無計第212章 七進七出第061章 慶功宴第646章 內訌第716章 河岸遭遇第329章 再下一部第250章 焦頭爛額第324章 兄弟之辯第872章 徐晃分兵第774章 清河死戰第167章 接管潞縣第732章 道聽途說的欣慰第751章 曹仁的遠見卓識第270章 處置降將第345章 遍地殺戮第653章 痛並快樂的孫權第533章 破關第595章 處理善後第431章 全城動員第416章 許傑的破城法第274章 竊據平谷第804章 孟獲跳出來了第647章 徹底亂了第956章 掏心肺腑第864章 家園盡毀第436章 趙雲反擊第927章 孫權稱帝第563章 劉備的惡劣印象第919章 衝入徐州第222章 戰鬥第790章 兵圖益州第483章 幽州之喜第570章 還是三國嗎第239章 安置流民第328章 騎兵對決第332章 消除後患第526章 井陘之戰3第555章 兩軍相遇第755章 再次被劫持第977章 大破八陣圖第943章 姜維馬謖的區別第116章 收買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