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詩賦大會

漢中和益州的報告很快被王越送到了劉成的案桌上,劉成仔細看了這些關於漢中和益州劉焉的消息報告,召集幕僚們詢問對策。

“朝廷若想收回漢中、益州和西涼的控制權,諸位先生以爲是先涼州後益州,還是先益州還是先涼州?”

李儒道:“主公,當然是先涼州後益州,先解決了涼州,朝廷就有了穩定的大後方,可以與西域進行商貿往來,還可以與西域長史府聯繫上,通過西域長史府恢復朝廷對西域十六國的控制!如果先動漢中,勢必要把益州徹底收復才能去動涼州,益州易守難攻,萬一事情不順利,可能會耗時日久!”

荀彧站出來拱手說道“主公,屬下聽說劉焉派張魯、張修帶兵攻打漢中,殺死了原太守蘇固,張魯又殺死了張修,佔據漢中。屬下建議在攻略涼州的同時可以派人去益州離間劉焉與張魯,說張魯有脫離劉焉割據漢中之心,先亂了劉焉的內部,等到時機一到,朝廷再出兵收拾張魯!”

“可以!”劉成思索一陣後同意,對衆人道:“西涼方面,朝廷對馬騰和韓遂是招撫還是攻略?”

鍾繇站出來拱手道:“主公,屬下聽聞馬騰乃是伏波將軍馬援之後,性情忠厚賢良,朝廷若對其加封,並招他率部來京聽用,馬騰必會奉詔。至於韓遂這個人就說不好了,此人雖然是被羌胡叛軍逼迫並推舉爲首領,畢竟前些年還親自帶兵入寇三輔,與朝廷大軍交戰數次,此人只怕不會輕易奉詔啊!”

賈詡站出來建議:“主公,可以先說服馬騰,孤立韓遂!”

劉成眼睛一亮,“妙!可派誰前往武威說服馬騰歸順朝廷,並向其宣旨?”

荀彧立即建議都:“張既可以擔此大任!”

劉成當即命人草擬詔書,並派人找來張既仔細吩咐一番,讓他準備前往武威見馬騰。

張既回家做了一番準備,次日就領了聖旨和節杖帶着隨從上路出發向武威而去。

劉成是一個做事很講究效率、雷厲風行的人,當天的公務絕不留到第二天去處理。正所謂上行下效,朝廷大臣和官員們逐漸熟悉他的行事風格,也都不敢做事拖拉,朝廷各衙門的辦事效率很快得到了顯著提升,並還有繼續提高的趨勢。

而且這種行事風格很快向實際控制地區內的地方官府產生影響,那些新派去的官員都是忠於劉成的,自然清楚他的行事風格,也都爭相效仿,各個地方官府也逐漸被影響。

此前受到劉成指示的荀彧很快就跟朝臣官員們商議出了一套選拔人才的辦法,這是朝廷當前要做的非常緊急的一件事情,畢竟在舊的官僚體系被摧毀之後,朝堂空了一大片,急需官吏補充進來,而且朝廷也需要做人才儲備。

荀彧向劉成報告:“主公,屬下等人已經商議出了一個粗淺的招募才學之士的辦法,除了從前的察舉、徵辟和孝廉制度繼續實行之外,另外增加一項,命尚書檯的吏曹徵集飽學鴻儒、德高望重之輩,命這些人出題考覈,除女子之外,任何男子、無論出身,只要能夠通過考覈,都可以授予官職,若暫時無空缺,亦可以每月向朝廷領取一定錢財度日,待有空缺時在另行任命,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公平,讓天下所有有才之人都能夠通過這條途徑出仕!如此一來,天下寒門必然爭相慶賀,會最大程度的擁護主公!”

這就是科舉的雛形嗎?科舉雛形不是要到隋唐時期纔出現嗎?怎麼活生生提前了好幾百年?

劉成只覺得一陣恍惚,彷彿有些不太真實。

荀彧見狀,還以爲劉成不任何,忍不住問道:“主公認爲行不通?”

當然行得通,如果是從前那些老舊的官僚體系還在朝中,這一套肯定行不通,會受到無比龐大的阻力,但是老舊的官僚體系已經被徹底摧毀和剷除,現在的朝廷大臣和官員們都是思想開放的一輩,幾乎都是受到劉成思想影響的人,他們當然擁護這種制度,但是想要全面推廣還有些困難,必須一步一步來,畢竟人們已經習慣了察舉制,突然做出全面改變只怕效果不會太好,也可能遭到頑固派的抵制。

劉成回過神來說道:“很好,把朝廷這項舉措命名爲開科取士,簡稱科考!無論出身,只要是讀書人,就有資格報名參加科考,一經錄取者就被授予官職。科考分爲文考和武考,文考主要考才學、時政、策論、施政方略、爲官之道、算學、農田、水利等等!武考主要考武藝、騎射、兵法、謀略、爲將之道等等!不但軍中將士可以報名,民間的英雄豪傑、壯士亦可報名!你回去之後根據我說的這些,再召集朝臣官員們商議一下,草擬出一個詳細的方略出來,越詳細越好!”

荀彧答應:“是!”

司空府司直賈詡拿着一些請柬走進來拱手道:“主公,文學掾蔡邕大人在觀瀾苑舉辦了一場詩賦大會,許多士子、太學生都來參加,報名的人多達數百人!蔡邕派人送來請柬,請主公和司空府的大人們都參加!”

“哦?”劉成接過請柬看了看,笑道:“不錯嘛,蔡大人還是很會做事的,既然財大人都送來請柬了,咱們還是賣個面子去一趟,看看有沒有什麼大才!”

“是!”

一行人來到了觀瀾苑,這觀瀾苑原本是董卓的私宅之一,坐落在湖畔,湖畔楊柳青青,湖上有小舟划槳,景色宜人。

劉成等人到來時,觀瀾苑內已經是人滿爲患,不過周圍的安全警戒做得不錯,在外圍有大量的兵士站崗執勤,在內圈還有許多身穿便衣的衛士隱藏在學子之中。

觀衆席上坐滿了官吏和他們的家眷,還有不少文學大儒,劉成的妻室大喬、小喬、蔡琰和華陽君(何太后)都赫然在座,沒想到連皇帝和唐貴人也在。

人們看見劉成等人到來,紛紛下拜,幾個妻妾也紛紛走出來做萬福:“妾身見過夫君!”

劉成先向皇帝劉辨和唐貴人行了大禮:“拜見陛下、娘娘!”

劉辨擡手笑道:“皇叔請起,朕以爲你在處理政務,對這等文人雅事不太喜歡,所以就沒有派人去請!”

“臣也是接到了蔡大人的請柬纔來的,這些學子們可都是我大漢的未來呀,臣怎麼能不見見見他們呢!”

劉成對皇帝說完,然後對下面的人擡手道:“都起來吧,聽說今日有不少大才來參加今日詩賦大會,我也來湊個熱鬧!”說完走到主賓席上劉辨的下首就坐。

“多謝司空大人!”所有人一起高呼,紛紛起身。

劉成問蔡邕:“蔡大人,詩賦大會何事開始?”

蔡邕笑道:“早已準備妥當,就等司空大人了,現在就可以開始!”

“不知是章程?”

蔡邕說道:“下官請來了二十四位飽學鴻儒和朝中大臣,每人各出一題,放在箱子之中隨機抽取,抽到什麼題目就讓學子們答什麼題,學子們答題一次完畢之後,把答案收上來由二十四位考官分別查驗,若令考官們滿意或者答對了,就自動進入下一次答題,沒有通過的則被淘汰!”

劉成點點頭笑道:“有點意思,不知最後的獲勝者有幾人?是否有彩頭或者獎賞?”

蔡邕回答道:“下官還請司空大人答應給頭三名封官,讓他們能爲朝廷效力!”

劉成想了想同意道:“可以,不過我有一個條件!”

“司空大人請說!”

劉成道:“我必須出一道題,而且不用隨即抽取,直接作爲最後一題決出頭三名,你以爲如何?”

蔡邕大喜道:“當然沒問題,陛下也出了一道題!”

“哦?陛下也出了一道題?既如此,就讓陛下出的題作爲最後一道題好了,我出的題爲倒數第二道替題!”

蔡邕當即答應:“遵命!”

劉成問劉辨:“陛下,那就讓給他們開始吧?”

劉辨很興奮,擡手道:“好,此次詩賦大會開始!”

蔡邕當即站出來宣佈詩賦大會開始,並請劉辨去題目箱子中抽取第一道題,劉辨興沖沖走過去把手伸進箱子裡拿出一個用紅繩繫住的小紙卷,打開念道:“以秋爲題,做賦一首!時辰,兩刻鐘!”

這次的詩賦大會可謂是盛況空前了,參加的學子多達三百多人,爲在周圍圍觀的官員百姓們就多達數千人,非常的熱鬧。

立即有一員小吏扯着嗓子高喝:“第一題,以秋爲題,做賦一首!”

下面數百學子跪坐在桌子後面聽了題目之後,有人咬着筆頭苦思冥想,有人想了沒想就一揮而就,還有人略作思索就潑墨揮毫。

只有兩刻鐘,這個難度還是不小的,第一題就要淘汰一半人,時間當然不能太長,既靠文采,也靠急智。

“好,時間到!收卷!”

在蔡邕的呼喝下,一個個官吏上前把學子們書寫的竹簡都收上來分別放在二十四個考官面前。

第273章 冥安第19章 失控第338章 識破身份第252章 異心第435章 周瑜之謀第280章 兇險白龍堆第202章 定策第343章 戰機已至——出擊第407章 用刑第348章 圍追堵截(1)第65章 蘿莉二喬第129章 公主的心上人第245章 誘餌·尾隨追蹤第71章 上眼藥第36章 收買第318章 虛虛實實第17章 聚賢樓衝突第261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280章 兇險白龍堆第197章 曹操撞上徐榮第325章 聯合第313章 護國公第55章 定鼎天下的戰略謀劃(1)第387章 兵圍下邳第348章 圍追堵截(1)第163章 軍功授田第212 暗流涌動第86章 殺機(3)第187章 討董之戰正式開始第362章 會面丁零王第90章 佈局開始第438章 陣斬蹋頓第346章 匈奴河之戰(3)第88章 焦頭爛額第321章 匈奴寇邊第337章 是和親還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327章 破匈奴第261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419章 饒樂水之戰第35章 泄密第267章 勸降第325章 聯合第278章 西出玉門關第87章 膽大包天第182章 眼皮底下第259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2章 爭奪北軍兵權(2)第432章 誰都沒有討到便宜第348章 燕然勒功第356章 三渡弓盧水第76章 司徒丁宮屈服第360章 再封狼居胥第184章 一字長蛇陣第270章 西域奇聞第447章 許攸之謀第9章 城門變故第251章 擊敗韓遂第47章 算無遺策李文優第280章 兇險白龍堆第250章 陣前勸降第359章 梟雄之死第49章 拖後腿(2)第63章 胸懷第303章 疏勒城破第264章 土狼山之戰(1)第227章 王允死呂布逃第20章 朝堂爭鋒第300章 盤橐城第346章 匈奴河之戰(3)第52章 形勢逆轉第43章 失控(1)第450章 討伐袁紹第262章 雪夜突襲第167章 追御駕第414章 解決後勤第46章 一觸即發!第68章 呂布的挑戰第102章 各有算計(1)第97章 賈文和入局第414章 解決後勤第202章 定策第220章 內訌第263章 倉促應戰第104章 後手第121章 張遼來了第335章 無毒不丈夫第357章 吞併第333章 衆匪首齊聚第27章 插手北軍第123章 救人第347章 緊追不捨第344章 匈奴河之戰(1)第139章 鐵騎衝鋒第405章 諸侯反應第382章 讒言還是忠言?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75章 未雨綢繆第215章 玩火第281章 不容樂觀第218章 目空一切的王允
第273章 冥安第19章 失控第338章 識破身份第252章 異心第435章 周瑜之謀第280章 兇險白龍堆第202章 定策第343章 戰機已至——出擊第407章 用刑第348章 圍追堵截(1)第65章 蘿莉二喬第129章 公主的心上人第245章 誘餌·尾隨追蹤第71章 上眼藥第36章 收買第318章 虛虛實實第17章 聚賢樓衝突第261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280章 兇險白龍堆第197章 曹操撞上徐榮第325章 聯合第313章 護國公第55章 定鼎天下的戰略謀劃(1)第387章 兵圍下邳第348章 圍追堵截(1)第163章 軍功授田第212 暗流涌動第86章 殺機(3)第187章 討董之戰正式開始第362章 會面丁零王第90章 佈局開始第438章 陣斬蹋頓第346章 匈奴河之戰(3)第88章 焦頭爛額第321章 匈奴寇邊第337章 是和親還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327章 破匈奴第261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419章 饒樂水之戰第35章 泄密第267章 勸降第325章 聯合第278章 西出玉門關第87章 膽大包天第182章 眼皮底下第259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2章 爭奪北軍兵權(2)第432章 誰都沒有討到便宜第348章 燕然勒功第356章 三渡弓盧水第76章 司徒丁宮屈服第360章 再封狼居胥第184章 一字長蛇陣第270章 西域奇聞第447章 許攸之謀第9章 城門變故第251章 擊敗韓遂第47章 算無遺策李文優第280章 兇險白龍堆第250章 陣前勸降第359章 梟雄之死第49章 拖後腿(2)第63章 胸懷第303章 疏勒城破第264章 土狼山之戰(1)第227章 王允死呂布逃第20章 朝堂爭鋒第300章 盤橐城第346章 匈奴河之戰(3)第52章 形勢逆轉第43章 失控(1)第450章 討伐袁紹第262章 雪夜突襲第167章 追御駕第414章 解決後勤第46章 一觸即發!第68章 呂布的挑戰第102章 各有算計(1)第97章 賈文和入局第414章 解決後勤第202章 定策第220章 內訌第263章 倉促應戰第104章 後手第121章 張遼來了第335章 無毒不丈夫第357章 吞併第333章 衆匪首齊聚第27章 插手北軍第123章 救人第347章 緊追不捨第344章 匈奴河之戰(1)第139章 鐵騎衝鋒第405章 諸侯反應第382章 讒言還是忠言?第257章 徵西羌之議第75章 未雨綢繆第215章 玩火第281章 不容樂觀第218章 目空一切的王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