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各飆演技

古人對不同階層的人死去的說法是不同的,皇帝死了稱崩、駕崩,太上皇、太后、太皇太后因爲是皇帝的直系長輩,身份擺在那兒,死了也稱崩,而且像何太后這種臨朝稱制、權力與皇帝等同的太后死了也更應該稱崩。史書上對竇太后、劉太后和慈禧太后的死也都稱崩,因爲她們在世時的權力都是相當大的。另外,皇帝的高級嬪妃、皇子、公主、王爵、有封地的諸侯死了稱薨;大臣大夫死了稱卒;士人死了稱不祿,老百姓死了就稱死,小孩夭折或者病死的稱歿。

“太后崩了!”

“太后崩了!”

痛苦聲一聲一聲從宮中傳出來,宮門外的大臣們也紛紛向皇宮方向下跪,痛哭流涕,大哭大喊:“太后崩了!”

這些人當中有多少是真傷心,又有多少人是假傷心呢?只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宮門打開了,大臣們爬起來抹乾眼淚排着兩隊走向宮中,這次朝會在南宮的卻非殿舉行,太后駕崩是天大的事,重大事情需要召開朝會一般都在南宮卻非殿舉行。

卻非殿夠大、夠氣派、夠宏偉,重大慶典、接見外國使臣都是在這裡,每個朝臣來到卻非殿玉階下都領了一套喪服披上之後才能上臺階進殿。

劉成雙目通紅,目光不斷的掃視着走進來的大臣,當看見董卓走進來的時候,他立即衝上去一把揪住董卓的衣襟喝問道:“董卓,太后駕崩是不是你乾的?”

董卓有些慌亂,一把抓住劉成的手想要把他的手掰開,但怎麼也掰不開,不由怒道:“劉成,你瘋了嗎?太后駕崩了誰不傷心欲絕?咱家知道你肯定也是如此,但也你不能像瘋狗一樣亂咬人啊。放開,快放開······”

劉成盯着董卓冷冷道:“董卓,永安宮和德陽殿相繼發生火災,老子就不相信這都是巧合,宮人太監誰有膽子敢謀害太后?就算他們有膽子幹,但他們也沒有能力殺死德陽宮的兩名精銳甲士!這世上有膽子、有能力、有動機幹這事的除了你董卓還有誰?你說!”

盧植、丁宮和其他一些大臣見兩人公然在大殿上動起手來,急忙過來勸架,十幾二十個人才把兩人拉開,劉成雙臂被衆臣拉得後退,他一邊擡腿踢向董卓一邊大罵:“老子今天非弄死你這老小子不可,放開,都給老子放開!”

董卓指着劉成怒罵道:“你就是一條瘋狗,見誰咬誰啊!劉成,咱家告訴你,你別栽贓陷害咱家,就算咱家有心,也沒有能力突破宮中守衛幹這事,南北南宮的大部分守衛都是你劉成的人,現在太后駕崩了,你反而把髒水潑在咱家身上,咱家倒要問問你,朝廷把守衛宮禁的重任交給你,你是怎麼做的?現在太后葬身火海了,你這個羽林中郎將難辭其咎,還有虎賁中郎將孔融,你們都是幹什麼吃的?今日你們不給陛下和滿朝文武一個交代,絕對沒完!”

劉成氣急而笑:“好,好,董賊,本將軍一定會追查到底,如果讓本將軍發現是你派人乾的,本將軍一定會把你撕成碎片!”

董卓怒道:“你去查,你去查啊,你說是老夫派人乾的,那你拿出證據來啊,不能你說是咱家派人乾的一定是咱家派人乾的吧?世人要都像你一樣給別人身上潑髒水,這是世上還有天理嗎?咱家還說是你劉成派人乾的呢,誰都知道皇宮之中守衛力量大部分都是你的人,如果是你幹這事就太簡單了!”

董卓這番話被衆臣聽進耳朵裡,有不少人也覺得他的話有道理,儘管他們都不太待見他,但他們當中有少人也不是先入爲主的人。

這時太監趙淳挽着拂塵走到丹陛之下高喝:“陛下駕到——”

“臣等恭迎陛下,萬歲,萬萬歲!”羣臣紛紛面向皇帝高呼參拜。

劉辨神情悲傷,本身就性格懦弱,現在何太后又死了,整個人變得更加內向和膽小,他眼睛紅腫,畏畏縮縮走到寶座上坐下,擡了擡手:“平身!”

羣臣起身,盧植走出來行禮道:“陛下,太后駕崩,臣等悲泣難忍,還請陛下節哀,保重龍體,祭奠喪葬之事也要儘快安排下去纔是!”

劉辨道:“按照劉卿建議,朕已下旨,由太常馬日磾主持祭奠喪葬之事,大喪期間,民間禁止婚宴嫁娶、做壽、慶典、歌舞彈唱等事,青樓勾欄等歡場全部關門歇業;這期間犯事者罪加一等,詔書由尚書檯抄錄,儘快頒行天下吧!”

盧植馬上道:“陛下英明!”

大臣們當中很多人暗暗着急,因爲他們當中有不少人都是那些青樓勾欄的背後靠山,如果這些歡樂場所關門歇業了,他們豈不是少了很大一筆進貢?但是他們又不能出來反對,也沒有理由反對,只能期盼儘快把何太后下葬了事。

劉成站出來抱拳道:“陛下,太后駕崩得太突然了,昨夜北宮之中永安宮和德陽殿相繼失火,臣懷疑絕非天災,只怕是人禍,臣以爲當立刻命有司衙門派出得力干將進行調查,查出事情的真相!”

董卓冷笑道:“劉成,你該不會是賊喊捉賊吧?”

儘管大多數官員都對董卓有惡感,但也覺得董卓的懷疑不是沒有道理,要知道皇宮之中的守衛力量大多都是劉成的人,他要謀害何太后也是最容易成功的。

劉成沒有理會董卓,對劉辨道:“陛下,據太監和宮女們交代,永安宮發生火災之後,太后醒過來了,而且還下令讓守衛德陽宮的羽林軍軍候樑成毅帶隊前往永安宮救火,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太后肯定是再也睡不着了,但是接下來德陽宮又發生了火災,太后既然沒有入睡,她完全可以在火勢蔓延得無法控制之前從容逃離德陽宮,可是她卻沒有逃,包括兩名羽林軍甲士和一個宮女,他們都死在了殿內,太后和宮女在殿內是沒問題的,但是羽林軍甲士如果沒有發生刺殺事件、沒有太后的命令他們是不能進入殿內的,可是他們卻是死在了殿內,這難道不值得懷疑嗎?除非有人先殺死了他們,再把他們的屍體擡入了殿內,或者殿內發生了異常情況!”

“雒陽縣衙的仵作對幾具燒焦的屍骸進行初步的判斷,發現四具屍骸身上都有刀傷的痕跡,但無法判斷他們到底是被燒死的還是先被殺死,如果要進一步得到答案,必須要進行屍檢,臣請陛下同意,允許仵作進行進一步的屍檢,查明他們的死因!如果是死於刀傷,那就是有人行刺,可以進一步追殺下去!”

董卓當即跳出來指着劉成大喝道:“劉成,你瘋了嗎?就算要查案,也不能褻瀆太后的遺體啊,你一定是瘋了,陛下,決不能同意此事,臣強烈反對!”

這次董卓抓住一次機會反對劉成的建議,自然不會輕易罷手,依附他的一些官員在他的暗示下也紛紛跳出來反對。

就連盧植、張溫、朱儁、馬日磾等一干老臣也認爲此法會褻瀆太后遺體,不能用,否這要是傳出去,他們這些大臣只怕會被天下人罵得狗血淋頭。

盧植說道:“劉將軍,進一步屍檢的事情還是算了吧,難道查案就只能用這一個辦法嗎?且不說天下人會如何唾罵我等,就只說我等又如何面對太后的在天之靈?褻瀆太后遺體此乃大不敬,我等揹負不起這個罪名!”

劉成怒了,指着這幫人怒罵:“你們就是一班腐儒!只有查清真相、抓住兇手、揪出背後的主謀纔是對太后最大的忠心,才能對得起太后在天之靈!”

孔融站出來對劉成拱手語氣堅定道:“劉將軍,下官堅決不同意屍檢,難道爲了顯示對太后的忠心,爲了能夠告慰太后在天之靈就可以不擇手段嗎?”

朝堂上幾乎是一面倒的反對劉成要進行屍檢的提議,劉成這時才深深知道這是時代觀念的差距,這幫古人認爲在人死後再去動死者的屍體太不恭敬,更何況死者是何太后,那就更不能動了,可是不進行屍檢又如何證明這些人都是先被殺死再被燒的呢?

劉成深吸一口氣,看着衆人道:“好,不屍檢就不屍檢,本將軍一定會找到其他辦法查出兇手、揪出背後主謀的!”

這時丁宮在董卓的暗示下站出來對劉辨行禮道:“陛下,宮中發生如此大事,防衛出現瞭如此大紕漏,致使太后蒙難,還燒了德陽殿,必須要有人出來承擔責任,羽林中郎將、虎賁中郎將、兩宮衛士令都有無法推脫的責任,請陛下治罪!”

孔融倒是老實,很光棍,自己走出來取下官帽跪下請罪道:“陛下,昨夜之事,臣有責任,臣請辭去虎賁中郎將之職,聽後陛下發落!”

“嗎的,真是一頭豬啊!”劉成心中大罵,很不得一腳踹死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丁宮明顯已經倒向了董卓,孔融卻傻不拉幾的往他們設的套裡鑽,孔融這個虎賁中郎將都辭職請罪了,他這個羽林中郎將又該如何?

第264章 土狼山之戰(1)第452章 劉袁之戰第24章 胖子賈詡第98章 蔡邕被抓第115章 一觸即發第343章 戰機已至——出擊第109章 弒父第40章 各顯手段第300章 盤橐城第213章 何太后恢復記憶第80章 朝堂上的較量(2)第434章 太史慈vs孫策第195章 蓋世無雙(1)第192 神威無敵第402章 無聲的戰場第153章 改進攻城器械第20章 朝堂爭鋒第27章 插手北軍第406章 袁紹的應對第78章 戰李肅第373章 文若你中計了第37章 馬中赤兔第306章 西域之行結束第253章 禍起蕭牆第200章 迎頭痛擊第377章 蔡邕淌渾水第434章 太史慈vs孫策第82章 朝堂上的較量(4)第315章 邊打邊撤第308章 新局勢第73章 王匡要跑路第104章 後手第218章 目空一切的王允第252章 異心第121章 張遼來了第329章 質子第284章 捉人拿贓第164章 關東諸侯反了第356章 三渡弓盧水第213章 何太后恢復記憶第168章 難得溫馨第348章 圍追堵截(1)第366章 獸羣來襲(4)第176章 拿下陽翟第39章 定計第105章 安撫劉辨第65章 蘿莉二喬第348章 圍追堵截(1)第19章 失控第179章 斬孫賁第140章 窮追不捨第61章 銅鏡司第359章 梟雄之死第360章 再封狼居胥第233章 詩賦大會第123章 救人第134章 董卓的屠刀第140章 窮追不捨第211章 亂咬人第37章 馬中赤兔第294章 先下手爲強第57章 董卓的條件第54章 害怕第400章 世事無常第18章 激將第442章 意在遼東第277章 被規第358章 威逼利誘第67章 改制第330章 招安黑山軍第193章 攪局者朱儁第一章 因禍得福第167章 追御駕第411章 長安亂(3)第107章 萬騎對決第85章 殺機(2)第187章 討董之戰正式開始第270章 西域奇聞第303章 疏勒城破第404章 暗流第53章 恐慌第444章 呂布死第275章 彈劾第8章 收陳到懟袁紹第385章 呂布張邈聯合伐曹操第84章 殺機(1)第141章 匈奴人的秘密第98章 蔡邕被抓第288章 于闐勢大第185章 擒臧霸第48章 拖後腿第333章 衆匪首齊聚第361章 斬草除根第344章 匈奴河之戰(1)第357章 吞併第379章 覲見第305章 貴霜帝國使者到來第281章 利誘
第264章 土狼山之戰(1)第452章 劉袁之戰第24章 胖子賈詡第98章 蔡邕被抓第115章 一觸即發第343章 戰機已至——出擊第109章 弒父第40章 各顯手段第300章 盤橐城第213章 何太后恢復記憶第80章 朝堂上的較量(2)第434章 太史慈vs孫策第195章 蓋世無雙(1)第192 神威無敵第402章 無聲的戰場第153章 改進攻城器械第20章 朝堂爭鋒第27章 插手北軍第406章 袁紹的應對第78章 戰李肅第373章 文若你中計了第37章 馬中赤兔第306章 西域之行結束第253章 禍起蕭牆第200章 迎頭痛擊第377章 蔡邕淌渾水第434章 太史慈vs孫策第82章 朝堂上的較量(4)第315章 邊打邊撤第308章 新局勢第73章 王匡要跑路第104章 後手第218章 目空一切的王允第252章 異心第121章 張遼來了第329章 質子第284章 捉人拿贓第164章 關東諸侯反了第356章 三渡弓盧水第213章 何太后恢復記憶第168章 難得溫馨第348章 圍追堵截(1)第366章 獸羣來襲(4)第176章 拿下陽翟第39章 定計第105章 安撫劉辨第65章 蘿莉二喬第348章 圍追堵截(1)第19章 失控第179章 斬孫賁第140章 窮追不捨第61章 銅鏡司第359章 梟雄之死第360章 再封狼居胥第233章 詩賦大會第123章 救人第134章 董卓的屠刀第140章 窮追不捨第211章 亂咬人第37章 馬中赤兔第294章 先下手爲強第57章 董卓的條件第54章 害怕第400章 世事無常第18章 激將第442章 意在遼東第277章 被規第358章 威逼利誘第67章 改制第330章 招安黑山軍第193章 攪局者朱儁第一章 因禍得福第167章 追御駕第411章 長安亂(3)第107章 萬騎對決第85章 殺機(2)第187章 討董之戰正式開始第270章 西域奇聞第303章 疏勒城破第404章 暗流第53章 恐慌第444章 呂布死第275章 彈劾第8章 收陳到懟袁紹第385章 呂布張邈聯合伐曹操第84章 殺機(1)第141章 匈奴人的秘密第98章 蔡邕被抓第288章 于闐勢大第185章 擒臧霸第48章 拖後腿第333章 衆匪首齊聚第361章 斬草除根第344章 匈奴河之戰(1)第357章 吞併第379章 覲見第305章 貴霜帝國使者到來第281章 利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