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偵破

還沒有搞清楚援軍的來歷和身份,謹慎的賈詡也沒作何打算,夏侯惇和夏侯淵多次請求出戰,可都被賈詡拒絕了,原因是本來 就易守難攻,再加上忽然來到的援軍,所以賈詡認爲現在還不是進攻時機。

打仗不一定要用兵器,這是賈詡所提倡的戰術,有許多種辦法可以讓敵人崩潰,可夏侯惇等人哪裡懂得這些道理,可畢竟賈詡是軍師,也只得聽命。

“不好了!不好了!”一天後探兵又來稟報,這回比上次還要着急。

夏侯惇不耐煩地說:“又怎麼了?”

“江都又來了兩千左右的援軍!”探兵戰戰兢兢。

不能再待下去了,夏侯惇再次找到賈詡,將事情一五一十地說給了賈詡聽,並說:“軍師!現在情勢不妙啊,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那藍火的兵力要超過我們了啊!趕快下命攻城吧!”

搖搖頭,賈詡道:“即便是攻城我們現在也不會成功,憑藉一萬多人馬想要從同樣一萬人馬的藍火手中用純粹武力奪過江都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張遼打算再去請曹操派些兵過來,也被賈詡拒絕了,說藍火不是一般的敵人,除非想到致命性的攻擊手段,否則增兵也不能很快取勝,想和藍火打持久戰吃虧的還是自己。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夏侯惇幾人都急了。賈詡卻淡定如常,似乎對藍火援軍的事情一點兒都不覺得恐慌。

傍晚的時候,探兵第三次彙報江都援軍的消息,數量仍舊是兩千多。夏侯惇說什麼也要帶兵去先教訓教訓藍火,在這樣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賈詡也從事情中覺察到了蹊蹺之處,心中很疑惑爲什麼每次藍火的援軍都是兩千左右,這麼有規律?而且援軍也似是源源不斷。

賈詡也並不是沒有動作,在第一次得知江都迎來援軍後。賈詡就派出了幾名下屬在江都的各個方位偵察情況,結果是沒有發現什麼可疑的地點能夠用來隱藏士兵。那這就奇怪了,藍火的援軍是從哪裡來的,按照賈詡屬下的偵察情況來看,江都方圓各處都沒有行軍的跡象,難道藍火的援軍是從天而降?

制止了夏侯惇的行爲,賈詡準備親自帶上幾個人去看看江都的情況。

夏侯惇也準備陪同賈詡一起前去。

第二天還沒亮的時候,賈詡和夏侯惇就在十幾名士兵的跟隨下在江都的四周騎馬轉了幾圈,沒有看到什麼可疑的行徑,在這一帶連個村莊都沒有哪裡有人的影子,除了莊稼就是荒野,沒有任何可以注意的東西。

搖搖望着從江都走出來的百姓們,賈詡開始思索起來。深秋時百姓出城開墾也沒什麼好觀察的,但賈詡總覺得援軍的事情與這些百姓們有關聯。爲了能進一步驗證自己的想法,賈詡打算再接近江都一段距離,看個明白。

“軍師,再靠近的話容易被敵人發現,會不會……”夏侯惇也爲賈詡的舉措而感到擔憂。

賈詡則道:“不行,我想看清楚,這直接關係到援軍的事情。”

“那我們這番先回去,等我下次派探兵前來爲軍師打探可否?”夏侯惇爲了賈詡的安全着想,還是阻止了賈詡的行爲。如果再接近江都城,那一旦被發現可能會遭遇追殺,雖然夏侯惇自認爲可以保護賈詡的安全,可也不想讓其冒險。

賈詡同意了夏侯惇的話,回到了沙頭鎮。

晌午的時候,第四波援軍的消息傳到了賈詡的耳中。這回賈詡笑了:“我預料的絕對不會出錯,夏侯惇將軍,你的人怎麼樣了。”

說的人自然指的就是夏侯惇建議派出的幾個打探情況的探兵。這次是冒險的打探,所以讓探兵們換上了普通百姓的衣裝。

夏侯惇走到屋外衝着不遠處的三人揮了揮手,那三人便走了進來。

跪倒在地,三人同時恭敬道:“小人蔘見軍師!”

“起來吧。”賈詡揮揮手,“把你們見到的詳細情況說給我聽。”

“諾!”跪在中間的人道,“軍師,按照夏侯將軍的要求,我們對出城的百姓進行了仔細打探。發現百姓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多爲二三十的男性。並且每幾個百姓中就有一個百姓揹着籮筐。”

賈詡示意讓三人都退下,還命人賞賜三人各自二十兩白銀。

夏侯惇不明白爲什麼三個人會得到如此豐厚的獎賞,問道:“軍師,他們三個所打探的情況並無特殊之處啊,爲何軍師要賞他們每人二十兩白銀。”說實話,二十兩白銀也算得上是不小的獎賞了,對於探兵來說,那根本算是天文數字。

“呵呵呵呵,看來夏侯惇將軍沒有聽出事情的有趣之處啊。”賈詡笑笑道、

夏侯惇不解地說:“百姓們多爲二三十的男性這很正常啊,這又不是收穫的季節而是去開耕,當然是家裡的漢子們去田地。至於百姓們揹着籮筐,那很正常,裡面不是耕具就是一些種子什麼的。”

“的確。”賈詡說道,“這樣一看那些百姓們也沒什麼可疑的。但是,一般的開耕也用不着這麼多天吧,江都城每天都有同樣數量的百姓出城開耕,這會不會有點太不可信了,畢竟田地是越耕越少,而百姓們的數量卻每天不變。還有,據說百姓們一直耕種到很晚纔回城,可我江都城每到晚上就很少有人進城了。”

夏侯惇皺着眉頭琢磨着賈詡的話,忽的,夏侯惇神情茅塞頓開:“我明白了!軍師的意思是說那些百姓就是士兵!”

賈詡點點頭微笑着說:“百姓們就是士兵假扮的,籮筐裡裝的是士兵們的鎧甲和刀具。每天藍火都派士兵們扮成百姓們的樣子出城,然後再穿回鎧甲以士兵們的身份進城,給我們造成援軍趕到的假象。讓我們錯認爲江都士兵再不斷增加着,以混淆我們的作戰計劃,企圖在心理上擊垮我們的信念。藍火的計策,就是這麼回事。”

第五十六章 謀良將第十一章 鬼刀手程威第六十三章 佔新都第四十九章 圍困第四十一章 二度大戰第七十八章 滅陸遜第五十五章 藍火的決策第八章 張頜助戰第七章 大戰關張趙第七十六章 淩統VS甘寧第四十八章 挾持曹操第五章 吳軍苦戰第二十九章 民心大亂第三十五章 周瑜之計第七十七章 甘寧歸降第二十五章 偵破第七十章 戰前第二十二章 大勝歸來第十四章 藍火VS張嘯第七十七章 甘寧歸降第四十章 徐晃戰死第四十六章 周瑜的轉變第四章 大敗袁譚,攻佔冀州第三十六章 反殺第二章 夜襲第五十二章 反夾擊第三十四章 趁虛而入第六十三章 佔新都第十六章 張遼VS張嘯第三十六章 反殺第五十四章 陸遜上任第七十二章 鼓動士氣第二章 曹操第五章 密謀第二十六章 派兵出戰第七十五章 收陳武第九章 名器出世,黑絕刃第十五章 路救商隊第三章 鋒芒初露第四十章 徐晃戰死第三十九章 死亡臨近第四十一章 悲傷瀰漫第二十五章 偵破第五十九章 新兵器誕生第十四章 藍火VS張嘯第七章 張頜前來第三十六章 反殺第十七章 結拜第三十四章 趁虛而入第十章 出兵沙頭鎮第一章 曹軍至第四十七章 人頭第二十章 伏擊第六十章 黃金劍第三章 接連被殺第十七章 死神十箭第二十八章 計謀暗戰第五十三章 爭辯第十二章 進匪窩第四章 江都計策第六章 戰鬥啊啊第三十七章 反包圍第十三章 藍火被拒第九章 名器出世,黑絕刃第四章 江都計策第六十二章 三大王器第一章 曹軍至第二十六章 對策第四章 江都計策第二十三章 賈詡請戰第二十章 大破建業城門第三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十一章 捕獲魯肅第二十章 伏擊第四十五章 摯友相見第十八章 佔領彭澤第三十章 亂城第四十三章 刺客第七十七章 甘寧歸降第十五章 張遼殺到第二十三章 勇士吳飛第四十五章 摯友相見第二十章 大破建業城門第七十三章 變陣第二十二章 大勝歸來第一章 曹軍至第四十一章 悲傷瀰漫第四十九章 圍困第三十一章 猛戰第十六章 熱血男兒第二十五章 偵破第七十七章 甘寧歸降第四十六章 周瑜的轉變第五十一章 江東議事風波第九章 魯肅出場第七十四章 終極殺陣第五十二章 成志第一章 捲土而來第三十八章 背水一戰的覺悟第三十七章 最難的抉擇
第五十六章 謀良將第十一章 鬼刀手程威第六十三章 佔新都第四十九章 圍困第四十一章 二度大戰第七十八章 滅陸遜第五十五章 藍火的決策第八章 張頜助戰第七章 大戰關張趙第七十六章 淩統VS甘寧第四十八章 挾持曹操第五章 吳軍苦戰第二十九章 民心大亂第三十五章 周瑜之計第七十七章 甘寧歸降第二十五章 偵破第七十章 戰前第二十二章 大勝歸來第十四章 藍火VS張嘯第七十七章 甘寧歸降第四十章 徐晃戰死第四十六章 周瑜的轉變第四章 大敗袁譚,攻佔冀州第三十六章 反殺第二章 夜襲第五十二章 反夾擊第三十四章 趁虛而入第六十三章 佔新都第十六章 張遼VS張嘯第三十六章 反殺第五十四章 陸遜上任第七十二章 鼓動士氣第二章 曹操第五章 密謀第二十六章 派兵出戰第七十五章 收陳武第九章 名器出世,黑絕刃第十五章 路救商隊第三章 鋒芒初露第四十章 徐晃戰死第三十九章 死亡臨近第四十一章 悲傷瀰漫第二十五章 偵破第五十九章 新兵器誕生第十四章 藍火VS張嘯第七章 張頜前來第三十六章 反殺第十七章 結拜第三十四章 趁虛而入第十章 出兵沙頭鎮第一章 曹軍至第四十七章 人頭第二十章 伏擊第六十章 黃金劍第三章 接連被殺第十七章 死神十箭第二十八章 計謀暗戰第五十三章 爭辯第十二章 進匪窩第四章 江都計策第六章 戰鬥啊啊第三十七章 反包圍第十三章 藍火被拒第九章 名器出世,黑絕刃第四章 江都計策第六十二章 三大王器第一章 曹軍至第二十六章 對策第四章 江都計策第二十三章 賈詡請戰第二十章 大破建業城門第三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十一章 捕獲魯肅第二十章 伏擊第四十五章 摯友相見第十八章 佔領彭澤第三十章 亂城第四十三章 刺客第七十七章 甘寧歸降第十五章 張遼殺到第二十三章 勇士吳飛第四十五章 摯友相見第二十章 大破建業城門第七十三章 變陣第二十二章 大勝歸來第一章 曹軍至第四十一章 悲傷瀰漫第四十九章 圍困第三十一章 猛戰第十六章 熱血男兒第二十五章 偵破第七十七章 甘寧歸降第四十六章 周瑜的轉變第五十一章 江東議事風波第九章 魯肅出場第七十四章 終極殺陣第五十二章 成志第一章 捲土而來第三十八章 背水一戰的覺悟第三十七章 最難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