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最奇怪的搭檔

董卓軍的冀州之戰,從初平六年正月初一開始策劃並付諸行動,直至將劉備軍消滅,歷經了兩個多月,先後消滅了袁紹軍與劉備軍主力,並將曹操軍趕出冀州,戰事纔算基本平息,董卓軍勝利佔領冀州最富裕鄴城和魏郡等地,剩下的城池己無可以和董卓軍抗衡的力量,落入董卓軍手中只是早晚問題。

雖然戰果輝煌,但董卓軍只能算是慘勝,康鵬剛抵達鄴城,立即統計了自軍的損失情況,不由心頭滴血,第一批進入冀州的龐德部隊一萬鐵騎就十損其六,上千士兵因傷而永遠喪失戰鬥力;而第二批入川的賈詡、呂布和趙雲部隊損失更慘,八萬大軍折損近半,五千多士兵因傷致殘,而且這批士兵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老兵,是董卓軍花費了鉅額資金才培養出來精兵,又都是正值當打之年的青壯士兵,這些寶貴的損失,是根本無法計算的。除此之外,還有戰死的成廉、魏續、侯成和宋憲等將,還有全部犧牲的董崇軍,也是康鵬心中的痛,這支部隊雖然只會偷機取巧,戰鬥力幾乎沒有,但他們在幾年來屢立奇功,還不需要董卓軍撥給一錢一糧就能自給,又是最尊敬又最忠誠康鵬的董崇嫡系,而且兩員犧牲副將艾金和馬壯兩人,又是緊緊倚附董卓軍的兩大商家老闆的愛子,平時仰仗他們的地方極多,康鵬真有些無顏去見董崇、艾全和馬佔等人。

康鵬重重將軍隊損失清單摔在几上,硬邦邦的黑鬍子一翹一翹的直喘粗氣,堂下的賈詡臉色蒼白,起身跪倒,磕頭道:“大王,我軍損失如此之慘重,全因賈詡指揮不當,先後誤中郭嘉與諸葛亮小兒奸計,導致我軍士卒折損衆多,雖勝猶敗,過錯全在賈詡一人身上,請大王降罪,從重處治賈詡。”

“大王,我等殺敵無力,也有罪責,請大王治處。”除了呂布之外,趙雲、張遼、龐德和李傕、郭汜等將一起離席,向康鵬磕頭謝罪,董崇想起全部戰死的董二軍,忍不住放聲大哭,而馬忠更是磕頭出血,這一次冀州之戰中情報接連失誤,馬忠難辭其咎,馬忠哽咽道:“大王,小人死罪,小人死罪。”

“唉…。”康鵬長嘆一聲,離席上前扶起賈詡,又對衆將招手道:“都起來吧,你們都辛苦了,這次軍隊損失慘重,不是你們的責任,而是着次的敵人太過狡猾,遠遠強於我們以往的對手,孤豈能怪罪你們?”說到這裡,康鵬又是一聲長嘆,“真正說到責任,孤雖然最後才參與冀州之戰,但孤制定戰術嚴重失誤,孤的責任纔是最大。”

康鵬這些話倒不只是謙虛之言,經過康鵬的反思,康鵬總結出這次戰事的各種失誤,其中最大的失誤就是康鵬的戰術指揮嚴重失誤,導致各個部隊各自爲戰,嚴重削弱了董卓軍的戰鬥力。先後進入冀州的幾股董卓軍部隊,張遼按康鵬的命令進軍幽州,賈詡不能直接指揮,甚至連張遼的進軍日期賈詡都不知道,導致張遼軍無法救援或協助主力,後面趕來的康鵬本軍也與賈詡部隊失去聯繫,也是不能統一行動,讓曹操軍從容逃走,未能消滅曹操軍主力,這些問題,可以說都是康鵬的失誤。第二個重大失誤是康鵬和賈詡共同犯下的——過於分散兵力,使得董卓軍各部隊都無法對曹劉聯軍形成優勢兵力,尤其是在董卓軍主力回援鄴城時,八萬董卓軍主力居然被分成了三隊,賈詡、呂布一隊,李傕、郭汜一隊和趙雲一隊,每一隊的兵力都不足以對抗曹劉聯軍,是董卓軍傷亡慘重的主要原因。在僅能*快馬和信鴿通訊的古代,過於分兵是兵家最大的忌諱,就連軍事天才拿破崙都因爲過於分兵導致滑鐵盧慘敗,更何況是天資平平的康鵬,董卓軍能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全軍覆沒,還成功佔領冀州,康鵬己經是走了狗運了。

“好了,過去的就過去吧。”康鵬拍手說道:“邀天之幸,你們都能活着與孤見面,己經是孤最大的福氣了,犧牲的士卒可以撫卹,可以補充,但你們不管犧牲誰,對孤來說,就算後悔一萬次,也無法挽回你們的生命,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康鵬一番收買人心的話說得董卓軍諸將感激涕零,紛紛向康鵬誓死效忠,康鵬這才讓賈詡彙報冀幽兩州的最新情況,賈詡清清嗓子說道:“自魏水南岸全殲劉備軍三天以來,我軍進駐各城進展非常順利,各城各地望風而降,到現在還沒有人敢於反抗;只是在搜尋劉備軍諸將上還沒結果,我軍己經搜遍了魏水沿岸數次,始終沒有發現諸葛亮、張飛和陳到等人的蹤跡,可以斷定,他們要不就是死在亂軍之中,要不就是從水裡成功逃脫我軍的搜捕,己經離開了冀州。”

“他們肯定還活着,孤有這種感覺。”康鵬心中始終有一種預感,諸葛亮不是那麼容易被消滅了,否則他也不會叫諸葛亮。康鵬點頭道:“派小股部隊繼續搜查,再對民間發出懸賞,不管是誰提來諸葛亮的人頭,孤可以賞給他冀州一座城池。”

康鵬的話讓董卓軍衆將一楞,區區一個諸葛亮,竟然能讓董老大願意用一座城池去換,這諸葛亮的人頭也未免太值錢了。只有董崇大叫道:“除了我大哥的賞賜,再加上我的懸賞,誰提來諸葛亮的人頭,我把我一半的財產給他,再賞他十名美女!”見董老大兄弟對諸葛亮恨到着地步,賈詡只得苦笑着答應。

康鵬滿意的看董崇一眼,問道:“二弟,聽說你和田豐處得很好,爲什麼不帶他來見大哥啊?”董崇搔搔頭,老實答道:“大哥,其實我想請元皓先生來見你的,但元皓先生怎麼都不肯來,還說他誓死不願見你。”

“有這回事?”康鵬大奇,起身微笑道:“元皓先生對孤的誤解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樣吧,文和、子龍你們各安其職,好生安撫百姓;奉先,你和令明他們下去養傷;二弟,你與大哥這就去他家中一趟,孤親自去請元皓先生。至於袁紹的降將與俘虜,孤改日再處治他們。

不一刻,康鵬坐着八匹黃馬拉的大輅金車,用王侯儀駕趕到田豐家去請田豐,以示對田豐的敬重,一路之上,康鵬的儀駕不知吸引多少鄴城百姓的注意,當聽說康鵬這是親自去請深受鄴城百姓愛戴的田豐後,鄴城百姓民心大安,康鵬既然對田豐如此禮重,自然就不會象袁紹那麼對鄴城百姓橫徵暴斂,康鵬穩定民心的目的也就順利達到。

田豐家是在鄴城之中一條破落狹窄的小巷中,康鵬的王車無法駛進,康鵬制止住親兵試圖拆牆的舉動,與董崇步行進巷,不過在到達田豐家大門前時,田豐家中大門緊閉,從裡面閂住。經康鵬同意,董崇上前敲門道:“元晧先生,元皓先生,我是董崇,請你開門,我大哥親自來拜見你了。”

過了良久,院裡才傳來口豐的聲音,“告訴你大哥,我田豐恨他入骨,寧死不願見他,更不想和他說話,想要見我的面,就派人來把我的人頭砍了送去給他。”

“元皓先生,你誤會我大哥了。”董崇大急,大聲說道:“我大哥和元皓先生一樣,都是爲國爲民着想,想讓大漢朝的老百姓過上太平日子,你們以前的事,都是一些誤會。”

“我不管他董卓是不是爲民着想。”田豐在院中厲聲道:“我只知道董卓用卑鄙無恥的計策奪取了冀州,總之一句話,我田豐寧死不與他見面,更不會給他賣命,你叫他回去吧,如果想要田豐的人頭,可以隨時來取。”

田豐如此倔強,董崇無計可施,只得將求救的目光轉向康鵬,康鵬閉目沉思片刻,朗聲說道:“元皓先生,孤便是康王董卓,既然先生不願見孤,那孤也勉強。只是孤想對元皓先生說幾句話,冀幽兩州飽經戰亂,百姓流離失所,正是百廢待興之時,元皓先生你有滿腹經綸,又深受百姓愛戴,元皓先生忍心讓你的才華埋諸荒野?不想出來爲國爲民爲冀州百姓作些實事?元皓先生,你再考慮一下吧,孤就先告辭了。”

康鵬附到董崇耳邊低聲說了幾句,擡步走出小巷,董崇恍然大悟,待康鵬的車駕離開後,董崇立即對田豐院中叫道:“元皓先生,我大哥己經走了,你可以開門了吧,董崇有些話想對你說,你放心,不是請你去給我大哥效力。”

又過了片刻,田豐家的大門終於打開,田豐杖倚在門上,冷冷說道:“有什麼話就說吧,別向我提起你那個大哥。”

董崇朝田豐深深一拜,恭敬道:“元皓先生,董崇不才,竊居高位,但董崇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深感無力,斗膽想請元皓先生做董崇幕僚,爲董崇出謀劃策,協助董崇治理地方,早晚請教,董崇願以師禮待先生。”董崇說完,田豐板着臉不說話,董崇心中暗暗埋怨冒牌大哥出的餿主意,以田豐的才華與能力,如果投降大哥,至少能弄到一個副軍師外加封侯,怎麼可能屈尊做一個小小的幕僚?

當董崇幾乎絕望時,突然間,田豐棄杖對董崇深深一拜,“田豐無能,承蒙二將軍不棄,今後就煩勞二將軍了,不足之處,還望二將軍海涵。”

董崇的下巴差點掉在地上,半晌才鼓掌大吼道:“太好了,元皓先生答應了,元皓先生答應了!”於是,三國史上最奇怪的一對搭檔就此組成,當將軍的每天只知道複述幕僚的話,按幕僚的意思行事,而做幕僚的每天深居簡出,只是高坐家中或者帳中,聽取將軍的彙報再作出指示,或者讓將軍當傳話筒,主不象主,賓不象賓,卻配合得相當默契,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當夜,康鵬在府中接見了袁紹軍俘虜與降將、降官,首先帶上來的人是袁譚,康鵬第一次對諸侯說話算話,讓袁譚世襲一等榮國公爵位,並親自將外孫女李如花許配給袁譚爲妻,並加封爲冀州刺史,雖然這冀州刺史肯定不能立即赴任,但早有心理準備的袁譚還是歡天喜地的謝恩道:“多謝大王,多謝大王,末將一定誓死效忠大王。”

“還叫孤大王?”康鵬笑道,袁譚猛拍自己的腦袋,改口道:“多謝外祖父,多謝外祖父,孫婿一定誓死效忠外祖父。”袁譚的話惹得在座的董卓軍文武一陣狂笑,輪流不懷好意的給袁譚賀喜,康鵬強忍住暴笑,打量着相貌頗爲英俊的袁譚說道:“賢孫女婿啊,孤可先警告你,如花是孤最疼愛的外孫女,你要好好待她,要是有半點怠慢,莫怪孤狠心。”

“一定,一定。”袁譚點頭哈腰的說道,恭敬的模樣惹得董卓軍文武又是一陣狂笑。袁譚也沒有說慌,當他看到自己的未婚妻相貌後,震驚半晌最終還是低頭迎娶李懦獨女爲妻,雖然李大小姐終身不許袁譚納妾,又強行將一名兒子改姓爲李,承繼李家香火,袁譚都沒有半點違抗,居然還混到一個善終。

當提取袁紹的一千謀士時,人還在屋外,康鵬就聽到一個呼喊聲,“審配不降,審配不降,快殺了審配。”康鵬眉頭緊皺,又遇上了一個有名的死忠之臣,這種人是康鵬最頭疼的,殺之失人心,縱之定成禍害,殺與不殺都兩想爲難。果然,全身被縛的審配進了大廳仍然呼喊不己,而後面陳琳、沮授、辛評和毗等人垂頭喪氣,一言不發的被董卓軍按倒跪在康鵬面前,至於許攸、逢紀和郭圖等人早己死於亂軍之中,被董卓軍好生安葬。

“審配不降!審配不降!”審配掙扎着大叫不止,康鵬厲聲道:“汝主袁紹不仁,對百姓橫徵暴斂,不肯用你忠諫,閉塞言路,孤愛民如子,從言如流,汝爲何還不歸降於孤?”

“忠臣不侍二主,休得多言,快快殺了審配。”審配眼皮都不眨,立即答應道,並掙扎着想去撞刀斧手手中的利刃,只是被董卓軍士兵按住動彈不得,康鵬無奈,只得又問道:“你死容易,可你的家人還在城中,你就不肯爲他們想想?”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審配大喝道:“大王請殺審配,再誅審配全家,以盡審配全忠。”

泥人還有三分土性情,康鵬再三勸降,審配就是不降,康鵬最後無奈說道:“好吧,孤也不殺你全家,賜你全屍,讓你入祖墳安葬,你總該滿意了吧?”審配大喜,磕頭拜謝而去。

“你們還有誰想跟審配一起去的?現在可以一起走。”康鵬賭氣問沮授、辛評等人道,誰知沮授一言不發,起身就往外走,然後是辛評和辛毗兩兄弟,也是要出門受刑,康鵬慌忙離座親自拉住他們,流着鱷魚眼淚說道:“幾位先生,孤爲何如此德薄,不能得幾位先生輔助‘”沮授和辛毗默默無語,只有辛評朝康鵬深深一鞠,朗聲道:“大王,某聞主貴臣榮,主憂臣辱,某等久侍袁公,安能背之,請大王許某等從義。”說完,辛評掙脫康鵬的手,與沮授大步出廳受刑,只有辛毗被康鵬死死拉住,康鵬垂淚道:“先生,你死容易,可你之愛女辛憲英如今年方六歲,你忍心讓她幼年喪父否?”

提到愛女的名字,辛毗身體一震,終於綏綏跪倒,磕頭道:“大王,辛毗願降。”康鵬喜極而泣,既慶幸自己終於留下一名優秀的文官,又哀傷自己倒黴的運氣,三國末期的一大美女辛憲英現在才六歲,自己十有八九是等不到她成年了…

第23章 洛陽攻略(上)第23章 王允歸來第8章 冀州混戰(3)第26章 多線作戰(1)第12章 戰後第45章 再徵江南第4章 雙雄戰三英第20章 提前的決戰(4)第53章 統一之戰(11)第18章 招降第40章 董老大難得發好心第42章 濟南血案及後遺症第48章 統一之戰(6)第38章 大典第3章 毒士對鬼才,再次交鋒!(上)第22章 亂後第47章 有美來訪第14章 審判國賊(下)四十九章 操你媽好嗎第17章 提前的決戰(1)第42章 垂死掙扎(6)第1章 不良司機的厚禮第24章 康鵬的任性第3章 假途滅虢第29章 董老大遇刺的後果(上)第44章 董老大的性福生活第19章 賈詡進劍閣第51章 成都保衛戰(上)第18章 懲治第41章 董袁同盟第2章 大漢董青天第27章 董老大遇刺(上)第16章 王允之計第1章 盟友的責任第20章 西蜀小李廣第22章 十全大補湯第52章 奸雄本色第20章 士林的反擊第56章 賈詡下策第16章 陷陣營的恐怖第42章 文武大會(2)第12章 戰後第54章 陷陣雄風第39章 佈局第48章 再戰汜水關(上)第44章 董老大的性福生活第24章 忠言逆耳第45章 脣槍舌劍(上)第38章 蔡文姬第7章 賈詡、高順第58章 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搶親第27章 迷信女巫的李傕第34章 人販子魯子敬(下)第13章 儒林文會前奏曲第43章 文武大會(3)第39章 佈局第24章 勝利(下)第46章 統一之戰(4)第22章 勝利(上)第十二章第14章 血戰汜水關(2)第49章 統一之戰(7)第5章 大棒加蜜棗第1章 董卓軍特色第53章 豐收,不光是糧食豐收 吳老狼第13章 血戰汜水關(1)第11章 冀州混戰(6)第43章 休妻第55章 統一之戰(13)第28章 青州黃巾起第14章 董老師第5章 大棒加蜜棗第4章 孫堅之死(上)第27章 荀家叔侄第18章 懲治第25章 董二爺再度出馬(下)第36章 長安間諜戰(中)第45章 統一之戰(3)第22章 人口爭鬥戰(下)第9章 冀州混戰(4)第1章 不良司機的厚禮第32章 送別第33章 三個臭皮匠第13章 新長安第25章 去者第45章 天譴曹操(上)第13章 審判國賊(中)第15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血染鄴城(上)第3章 痛定思痛(下)第44章 毒計第6章 董老大第一次搶親第47章 綁票犯魯肅第52章 統一之戰(10)第8章 仁義無雙趙子龍第47章 有美來訪第29章 神兵天降第36章 定時破四郡(下)第37章 局勢突變第6章 冀州混戰(1)第3章 張遼揚名
第23章 洛陽攻略(上)第23章 王允歸來第8章 冀州混戰(3)第26章 多線作戰(1)第12章 戰後第45章 再徵江南第4章 雙雄戰三英第20章 提前的決戰(4)第53章 統一之戰(11)第18章 招降第40章 董老大難得發好心第42章 濟南血案及後遺症第48章 統一之戰(6)第38章 大典第3章 毒士對鬼才,再次交鋒!(上)第22章 亂後第47章 有美來訪第14章 審判國賊(下)四十九章 操你媽好嗎第17章 提前的決戰(1)第42章 垂死掙扎(6)第1章 不良司機的厚禮第24章 康鵬的任性第3章 假途滅虢第29章 董老大遇刺的後果(上)第44章 董老大的性福生活第19章 賈詡進劍閣第51章 成都保衛戰(上)第18章 懲治第41章 董袁同盟第2章 大漢董青天第27章 董老大遇刺(上)第16章 王允之計第1章 盟友的責任第20章 西蜀小李廣第22章 十全大補湯第52章 奸雄本色第20章 士林的反擊第56章 賈詡下策第16章 陷陣營的恐怖第42章 文武大會(2)第12章 戰後第54章 陷陣雄風第39章 佈局第48章 再戰汜水關(上)第44章 董老大的性福生活第24章 忠言逆耳第45章 脣槍舌劍(上)第38章 蔡文姬第7章 賈詡、高順第58章 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搶親第27章 迷信女巫的李傕第34章 人販子魯子敬(下)第13章 儒林文會前奏曲第43章 文武大會(3)第39章 佈局第24章 勝利(下)第46章 統一之戰(4)第22章 勝利(上)第十二章第14章 血戰汜水關(2)第49章 統一之戰(7)第5章 大棒加蜜棗第1章 董卓軍特色第53章 豐收,不光是糧食豐收 吳老狼第13章 血戰汜水關(1)第11章 冀州混戰(6)第43章 休妻第55章 統一之戰(13)第28章 青州黃巾起第14章 董老師第5章 大棒加蜜棗第4章 孫堅之死(上)第27章 荀家叔侄第18章 懲治第25章 董二爺再度出馬(下)第36章 長安間諜戰(中)第45章 統一之戰(3)第22章 人口爭鬥戰(下)第9章 冀州混戰(4)第1章 不良司機的厚禮第32章 送別第33章 三個臭皮匠第13章 新長安第25章 去者第45章 天譴曹操(上)第13章 審判國賊(中)第15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血染鄴城(上)第3章 痛定思痛(下)第44章 毒計第6章 董老大第一次搶親第47章 綁票犯魯肅第52章 統一之戰(10)第8章 仁義無雙趙子龍第47章 有美來訪第29章 神兵天降第36章 定時破四郡(下)第37章 局勢突變第6章 冀州混戰(1)第3章 張遼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