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馮宇的目標

奧古雷斯即使篤定馮宇也就是假名馮虎的西西里總督與他做對,但卻對他暫時也無可奈何。

一是這馮虎被羅馬城權貴們公認是亞歷山大的人。公開與馮虎爲敵就是公開與亞歷山大,以及亞歷山大母親艾米亞斯,還有她背後的賽維魯家族爲敵。若能公開與賽維魯家族爲敵,那奧古雷斯早就會那樣做了。但是他認爲時機還不成熟,還需等待段時日。

二是現在馮虎遠在西西里行省,軍政大權一把抓。羅馬城中的奧古雷斯最多通過財政上做點手腳來打擊他。但自鑄幣廠罷工叛亂後,以財務官署爲核心的財政系統基本被握於執政官兼皇帝亞歷山大的手中。更何況馮虎似乎還不是很依賴羅馬中央官署的財政支持,他似乎有自己的財源。否則僅憑財務官署撥的那點錢款,也只勉強夠馮虎軍團兵士們的軍餉。馮虎軍團又怎麼可能弄到那麼多精良裝備,甚至組建起極爲耗費金錢的海軍?

又過了一個月,亞歷山大見證了發行債券確實是個籌集資金的好辦法,於是又發行了第二批總值十萬金,爲期二十年的國債。這次發行因爲有了之前的鋪墊,發行的相當順利。特別是那些達官貴族,爭相購買。因爲通過債券的獲得的利息遠比投資到莊園上划來的多。更何況,這些債券極容易脫手變現,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們就是一種貨幣。這筆資金足以解決羅馬城乃至整個羅馬帝國中大型城鎮中的供水系統改造問題。

三個月後,又迎來了地中海溫暖而溼潤的春季。西西里島上,正有七八十股數百上千人一股的人羣在各處忙碌着。他們有的在興修水利,有的在恢復被荒蕪的農田果園,有的在興建工坊,打造船隻。還有不少人正在軍營中揮汗如雨的訓練着。

這些人中有一大半是那些被俘虜的反叛軍奴隸。他們當下名義上是在服兵役,但其實只有少部分人編入正式的作戰部隊。大部分是作爲輔助兵團的輜重兵。他們平時用在屯墾,修築水利城防,建造工坊船舶上的時間遠多於軍事訓練的時間。

馮宇許諾他們,只要他們在軍中服役滿五年,便給予他們自由民的身份,若是建有軍功,還會授予公民身份。馮宇還承諾他們,當他們退役時,還將拿到一筆豐厚的安家費。

馮宇沒有像中原那般要給退役兵將分配土地。因爲他沒有將中原地區的小農經濟複製到這裡來打算。以他這些年對羅馬的瞭解,在農業上出現了很多新技術。出現了帶輪的犁、割谷器、起重裝置、排水機等較爲先進的工具。這些新的勞動工具的出現,在大面積土地上可以發揮出很高的生產效率。但若是將土地分割成小塊,這種優勢卻發揮不出來。

可是當前支撐羅馬農業的莊園經濟是土地集中的,卻沒有發揮出優勢,而且還越來越衰敗下去。馮宇認爲,這並非土地集中的原因,而是奴隸制的制約。奴隸們沒有人身自由,是被迫勞動,勞動成果的好壞也和他們的生活沒有絲毫關係,因此他們在生產中往往採取消極變相窩工,甚至故意毀壞生產工具和資源的方式來對付奴隸主。

中原地區在戰國時代的後期也遭遇過同樣的問題,但最後卻是選擇用小農經濟解決了這一問題。小農經濟能夠最大程度的容納勞動力,但也同時瓦解了封建貴族的權力,皇權卻得到空前的集中和膨脹。

馮宇還認爲,小農經濟也是中原地區兩千年皇朝循環往復更迭的原因。每當有人集中大量土地,新一批封建貴族要在歷史舞臺上露出頭角,分散皇帝權力時。卻總會因爲土地高度集中與小農經濟不匹配,導致稍有天災人禍,外族入侵,便會形成餓殍滿地,天下板蕩的局面。最終,這些剛形成沒多久的封建新貴族連帶着舊王朝一起覆滅,新的王朝取而代之,完成一次歷史更迭。

在西方歷史上,直到蠻族入侵,西羅馬滅亡,也沒有選擇小農經濟。蠻族創立的取代羅馬的各個中世紀列國,還是繼承了羅馬的莊園經濟,只不過公民階層消失,地主變成了各個等級的國王,爵士和騎士。其餘平民都變成了農奴,終年在封閉的莊園中以簡陋的生產工具和方式勞作。

雖然這種生產力與中原皇權集中的小農經濟相比差的太遠,但羅馬帝國原有的公民和自由民階層中還是有少量人以工商業爲謀生方式,遊離在中世紀西方封建國家的社會邊緣和狹縫的空間中。

西方中世紀那種王權不大也不集中的社會結構使得他們在各個國王的王國,爵士的封國和騎士的莊園間遊刃有餘。最終,他們所代表的階層得以壯大發展,在文藝復興中重拾希羅文明的火種,在大航海中將殖民觸角延伸到全球。在工業革命中將整個人類社會帶入近代和現代。

馮宇基於這些對歷史的粗淺認知,決定在羅馬探索出一條能夠直接跨越中世紀,進入近現代化的路來。這是他謀奪羅馬最高權力的主要目的。

馮宇早年也想過在中原進行這樣的嘗試,但經過深思熟慮還是放棄了。若他穿越到戰國時代,還可能有打算嘗試嘗試的念頭。但到了秦制實行五百年後的當今,他卻沒這個勇氣。

他認爲這不是靠他這樣一個穿越者就能辦成的事,也不是一個當了皇帝就能辦到的事。別說他這個對現代理工知識,自然科學已忘的七七八八的人,就是個精通所有現代學科知識的文理全才也不一定能辦到。

其實他建立大梁朝的成就也是建立在那套莫名其妙系統的加持基礎之上。而現在,這個系統也隨着他年齡的增長退化消失了。

所以馮宇認爲,他當年若在大梁以皇帝身份強行這樣做,下場很可能是被別人取而代之,比項羽好不了多少甚至還不如項羽。

某種植物是種植在它的原產地更容易成活,還是將它種植到一個與他原產地環境迥異的地方更容易成活?即使沒有專業知識,只憑借常識也應該知道是前者。

同樣的道理,即然在原世界歷史上,近現代文明是起自西方,那麼在馮宇穿越到的這個新世界中,在羅馬進行這種跨越歷史進程的試驗肯定要比在漢代以後的東土中原成功機率多少要高一些。

第493章 甲級軍團第928章 橫掃第984章 狼煙驟起第914章 三次圍剿第848章 難兄難弟第724章 攻克慰禮城第731章 有信也得有義第490章 二選一第005章 豫州典氏第457章 郝彌羅的第三王朝第335章 巨港的黎明第779章 迅雷反擊第896章 埃及軍團第147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984章 狼煙驟起第1006章 信仰太上老君第1124章 哈圖勒爾家族的苦衷第133章 曹操的應對第720章 近肖古王之死第642章 玩什麼花樣?第321章 肝膽俱裂第452章 破關而入第1121章 海盜之謎第105章 鐵甲“巨人”第139章 典氏兄弟第079章 拯救朱八戒第1075章 誰中誰的計第310章 戈壁之北第176章 意想不到的快速結束第842章 丟不起這個臉第414章 朱羅水鬼第266章 大幅後撤第014章 荀彧的志向(求推薦)第1142章 馬耳他之圍第953章 釣魚第747章 不殺俘的理由第188章 蜀王第148章 克城第385章 同族第1069章 困虎在山第787章 拖延第277章 緬州歸來第640章 鴕鳥騎兵第509章 這就是全部了第1042章 挺進西西里第1064章 分兵奪糧第898章 生擒哈薩爾第513章 唯一選擇第465章 藍氏城血戰(下)第1151章 頓兵拜占庭第746章 難纏的對手第818章 新任的東部戰區統帥第666章 入地者第860章 駱駝鐵騎第380章 連環突襲第014章 荀彧的志向(求推薦)第432章 風雲驟起第480章 發怒的曹操第230章 撤!第957章 平叛之軍第585章 水面夜戰第838章 匍匐的騎兵第622章 車騎大戰第224章 蜀江狙擊第519章 友軍劫糧第772章 伽耶對馬第1152章 青銅巨炮第472章 突變第620章 血海人山第286章 天子見皇叔第386章 失敗的政變第036章 水路並進第1155章 高盧之戰的序幕第365章 北冥之洋第120章 宣平門第973章 馬克裡努斯之死第1084章 有出無進第381章 繞襲樓蘭第112章 一人,一馬,一戟第373章 退卻的烏孫第1065章 落空的計劃第352章 詐降第796章 借兵“平叛”第059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139章 典氏兄弟第904章 夜襲泰西封第1039章 突然浮現的戰船第361章 水煮火爆彈第370章 要約第631章 無法辨別的人頭第1134章 完全摧毀第939章 照計行事第1033章 風雲涌動羅馬城第525章 兵臨合浦城第689章 負荊請罪第688章 長弓退敵第177章 攻城,守城第835章 勢如破竹第346章 遠航歸來第403章 魚死網破的新稅法
第493章 甲級軍團第928章 橫掃第984章 狼煙驟起第914章 三次圍剿第848章 難兄難弟第724章 攻克慰禮城第731章 有信也得有義第490章 二選一第005章 豫州典氏第457章 郝彌羅的第三王朝第335章 巨港的黎明第779章 迅雷反擊第896章 埃及軍團第147章 大戰帷幕開啓第984章 狼煙驟起第1006章 信仰太上老君第1124章 哈圖勒爾家族的苦衷第133章 曹操的應對第720章 近肖古王之死第642章 玩什麼花樣?第321章 肝膽俱裂第452章 破關而入第1121章 海盜之謎第105章 鐵甲“巨人”第139章 典氏兄弟第079章 拯救朱八戒第1075章 誰中誰的計第310章 戈壁之北第176章 意想不到的快速結束第842章 丟不起這個臉第414章 朱羅水鬼第266章 大幅後撤第014章 荀彧的志向(求推薦)第1142章 馬耳他之圍第953章 釣魚第747章 不殺俘的理由第188章 蜀王第148章 克城第385章 同族第1069章 困虎在山第787章 拖延第277章 緬州歸來第640章 鴕鳥騎兵第509章 這就是全部了第1042章 挺進西西里第1064章 分兵奪糧第898章 生擒哈薩爾第513章 唯一選擇第465章 藍氏城血戰(下)第1151章 頓兵拜占庭第746章 難纏的對手第818章 新任的東部戰區統帥第666章 入地者第860章 駱駝鐵騎第380章 連環突襲第014章 荀彧的志向(求推薦)第432章 風雲驟起第480章 發怒的曹操第230章 撤!第957章 平叛之軍第585章 水面夜戰第838章 匍匐的騎兵第622章 車騎大戰第224章 蜀江狙擊第519章 友軍劫糧第772章 伽耶對馬第1152章 青銅巨炮第472章 突變第620章 血海人山第286章 天子見皇叔第386章 失敗的政變第036章 水路並進第1155章 高盧之戰的序幕第365章 北冥之洋第120章 宣平門第973章 馬克裡努斯之死第1084章 有出無進第381章 繞襲樓蘭第112章 一人,一馬,一戟第373章 退卻的烏孫第1065章 落空的計劃第352章 詐降第796章 借兵“平叛”第059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139章 典氏兄弟第904章 夜襲泰西封第1039章 突然浮現的戰船第361章 水煮火爆彈第370章 要約第631章 無法辨別的人頭第1134章 完全摧毀第939章 照計行事第1033章 風雲涌動羅馬城第525章 兵臨合浦城第689章 負荊請罪第688章 長弓退敵第177章 攻城,守城第835章 勢如破竹第346章 遠航歸來第403章 魚死網破的新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