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風雲驟起

到了建安十四年的春天,樑國已經攻佔了錫蘭島,以及更西邊的溜煙國(馬爾代夫),甚至在紅海入口處都出現了樑軍遠洋戰艦的帆影。

至此,樑國將以大秦國埃及蘇伊士港爲起點,以吳國揚州吳郡爲終點的海上通商航線控制了三分之一。若算上狼牙修,幹陀利以及扶南國這些依附於樑國的小國。則是控制了整個航線的近半里程。意味着在這個時代,整個世界的近半海上貿易收入都會流入樑國的國庫。

朱羅國的一代雄主卡里卡拉終於病死在坦賈武爾,他死去時,第一艦隊還沒有返回高韋裡河河口,國內已是烽煙四起。除了摩揭陀帶頭舉兵反叛外,此前被其征服的婆羅門國家也紛紛加入進來。高韋裡河河谷南部叢林地帶的卡拉波拉人也再次揭竿而起。

朱羅帝國的諸君,現在的新王,卡里卡拉的三兒子是個原不如卡里卡拉的昏聵之君。現在的局勢,即使卡里卡拉都難以逆轉乾坤,更不用說他這個兒子。整個朱羅帝國開始崩塌了。它分崩離析成數個甚至十幾個小國是早晚的事。朱羅帝國再也難以成爲樑國的心腹之患。

吳國使者與魏國使者,林濤將他們押出扶南國境便釋放了他們。前者被林濤委託一條海船送回了吳國。但對於魏國使者,林濤一直將他帶回沙瓦底。

然後諸葛瑾又親自沿着伊諾瓦底江內河航道線路,一直將魏使送到樑國都城宜賓。諸葛瑾此行也並不是專門爲了護送魏使,而是他本來就要回宜賓敘職。

魏使被樑國扣押遲遲不放,倒不是因爲樑國有意爲難他。而是爲了他的安全,若這魏使在回國的萬里途中,遭遇什麼不測,比如被孫吳的人悄悄斬殺了,那麼即使曹操心裡明白怎麼回事,也可能故意要樑國背上黑鍋,籍口向樑國發難。

對此,諸葛瑾自然清楚不過。因爲樑王馮宇一年多前違抗天子劉協詔旨的事,無論是漢室朝廷,還是曹魏,或是其他什麼人,都在等着找到一個合理的藉口和適當的機會向樑國發難。

魏使被帶回宜賓時,已臨近春節。他被樑國官衙安排在驛館,並且好生招待。只等一開春,便將他送往筑陽,經南陽送還魏軍控制的汝南。

等諸葛瑾在樑王宮書房內親自向馮宇敘職完畢,並解釋他爲何要將魏使帶來宜賓後。馮宇笑道:“子瑜考慮的周到,巧的是曹操不久前正是以這個理由對公孫家的北燕開戰了。不過也正因爲如此,我們當下不必過於擔心曹操。他會找我們麻煩不假,但這一兩年不大可能了。因爲他現在需要專心致志的吞併北燕。”

諸葛瑾也是剛回到宜賓,便來向馮宇敘職,對來自中原諸國的消息並不靈通,所以他聽到此事,大感驚訝,驚呼道:“什麼?曹操要吞併北燕了.”

馮宇慢條斯理的答道:“不錯,此時曹魏與北燕公孫家已經大打出手,曹操正是以前往邪馬臺國的魏使被殺一事爲開戰藉口。

曹魏要出使邪馬臺,直接從青州乘船出海,向東行駛兩千裡就能直接到達邪馬臺國的海岸。而且曹魏與邪馬臺交往這麼久,航道應該一清二楚。可魏使偏偏要兜個大圈子,從北燕境內到三韓,再橫渡對馬海峽入瀛洲,然後在瀛洲上再行近千里陸路方能到達邪馬臺國。最後魏使不明不白的在北燕公孫家領土上死了,曹操隨即就向公孫家宣戰。對此,明眼人自然知道其中是怎麼回事。”

諸葛瑾繼續詫異的問道:“那漢室和朝廷對此態度如何?”

“朝廷和天子未做任何表態。默認了曹操對北燕公孫家的攻伐。實際上,不僅曹操攻伐公孫家,臨江國的劉備和吳國的孫策也對越國士家蠢蠢欲動。這顯然是天子有意縱容而爲之。”

說到這,馮宇從席上站立起來,眺望着閣樓外的金沙江水面,緩緩說道:“如今已是建安十三年了,孤預計,也就兩三年之內,已穩定了十數年的天下局勢又將發生劇變。我們樑國也務必要做好準備。”

諸葛瑾低頭思忖片刻,對馮宇拱禮道:“王上,這些事情說明天子有意扶持壯大曹魏,劉備,甚至孫策,最終讓他們實力壯大到能制衡,甚至剿滅我們樑國的水平。即然如此,我們也不能袖手旁觀,不如出兵支持越國和燕國。即使最後不能讓這兩國免於亡國,但至少可以延緩天下再次大亂。”

馮宇在地盤上來回踱着步子,思忖這諸葛瑾的建議。最後決定道:“不,現在我們還不是公然與漢室以及曹魏,孫吳,劉備臨江國爲敵的時候,我們只能暗中支援一些糧草補給,而北燕國離我們太過遙遠,鞭長莫及,只能愛莫能助了。至於越國,我們也只能以扶南,狼牙修這些東南蠻夷小國的名義給他們送去支援。”

……

到了十月份入秋的時候。燕王公孫康的地盤遼東四郡,只剩下玄菟郡的東邊半個郡,他自帶五千燕軍最後精銳,固守夫租城。曹操似乎不將燕國徹底亡國就誓不罷休,在他親自帶領下,在寒冷的北風中,魏軍繼續向殘存的燕軍發起猛攻。

最後,燕王公孫康只剩下夫租城一城之地。不過這夫租城在鯨海的海邊,公孫康已爲自己準備了後路,到最後關頭,他將乘船向東方撤離,他早年已經打探清楚,在鯨海的東南方,還有大片的陸地。

所辛的是,公孫康並沒有落到流亡海外的下場,玄菟郡酷寒的冬天幫了他忙。

第431章 善惡自有報第126章 令諸侯第348章 陷入重圍第021章 老實人張諮第64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518章 三將戰典韋第184章 豹逐第403章 魚死網破的新稅法第757章 海龜島第939章 照計行事第169章 端巢斷歸之策第434章 越國守軍中的生番第853章 他來了第608章 再攻南陽第844章 雙雄會師第796章 借兵“平叛”第428章 狼狽而行第821章 撓掠四方第789章 前哨克敵第1007章 獅熊大戰第851章 聯盟的理由第434章 越國守軍中的生番第311章 遠洋者第170章 丟向潼關的誘餌第600章 戰火起南陽第013章 二十多歲的家主第018章 對峙第917章 硝第750章 河道上的生死時速第144章 二袁稱帝第579章 試探性進攻第821章 撓掠四方第721章 心戰第290章 孔明述職第556章 強奪堅城第820章 調虎離關第402章 安達曼海戰第950章 危急時刻第428章 狼狽而行第089章 非常道第390章 北口第1084章 有出無進第043章 和談第730章 熊津內城第232章 金沙道第198章 擒孟獲第900章 步步爲營第387章 羅馬開戰第659章 不想要的大捷第725章 意外的收穫第532章 太史慈之冤第862章 新鮮玩意兒第120章 宣平門第223章 通信第836章 孤軍被圍第456章 貴霜王波調第924章 孤城哈姆扎第724章 攻克慰禮城第208章 巴蜀“巨坑”第700章 樂浪海中有倭人第179章 九大諸侯第659章 不想要的大捷第033章 意料中的襄陽受襲第257章 火海第897章 夜襲貝魯特第483章 南陽戰事第621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852章 元老院第056章 沒有馬的騎兵第500章 丹口之戰第1050章 自由的代價第758章 夾一個吃一個第705章 封地瀛洲第336章 弱肉強食第1142章 馬耳他之圍第777章 傾巢而出第876章 主動中伏第093章 縣衙驚變第1055章 意見不一第517章 意外第488章 戰局已定第846章 街巷中的鏖戰第782章 三韓俱定第045章 蔡氏父女第472章 突變第1028章 要用人頭來立威第778章 反被算計第936章 沙牆和壕溝間的屠場第422章 吳魏來使第1147章 慌亂的撤退第484章 有備而來第272章 困獅第136章 連擊第285章 坐觀其變第238章 孔明之策第770章 斯廬國第441章 孟起受困第361章 水煮火爆彈第1112章 互相之間不一定是朋友第758章 夾一個吃一個
第431章 善惡自有報第126章 令諸侯第348章 陷入重圍第021章 老實人張諮第64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518章 三將戰典韋第184章 豹逐第403章 魚死網破的新稅法第757章 海龜島第939章 照計行事第169章 端巢斷歸之策第434章 越國守軍中的生番第853章 他來了第608章 再攻南陽第844章 雙雄會師第796章 借兵“平叛”第428章 狼狽而行第821章 撓掠四方第789章 前哨克敵第1007章 獅熊大戰第851章 聯盟的理由第434章 越國守軍中的生番第311章 遠洋者第170章 丟向潼關的誘餌第600章 戰火起南陽第013章 二十多歲的家主第018章 對峙第917章 硝第750章 河道上的生死時速第144章 二袁稱帝第579章 試探性進攻第821章 撓掠四方第721章 心戰第290章 孔明述職第556章 強奪堅城第820章 調虎離關第402章 安達曼海戰第950章 危急時刻第428章 狼狽而行第089章 非常道第390章 北口第1084章 有出無進第043章 和談第730章 熊津內城第232章 金沙道第198章 擒孟獲第900章 步步爲營第387章 羅馬開戰第659章 不想要的大捷第725章 意外的收穫第532章 太史慈之冤第862章 新鮮玩意兒第120章 宣平門第223章 通信第836章 孤軍被圍第456章 貴霜王波調第924章 孤城哈姆扎第724章 攻克慰禮城第208章 巴蜀“巨坑”第700章 樂浪海中有倭人第179章 九大諸侯第659章 不想要的大捷第033章 意料中的襄陽受襲第257章 火海第897章 夜襲貝魯特第483章 南陽戰事第621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852章 元老院第056章 沒有馬的騎兵第500章 丹口之戰第1050章 自由的代價第758章 夾一個吃一個第705章 封地瀛洲第336章 弱肉強食第1142章 馬耳他之圍第777章 傾巢而出第876章 主動中伏第093章 縣衙驚變第1055章 意見不一第517章 意外第488章 戰局已定第846章 街巷中的鏖戰第782章 三韓俱定第045章 蔡氏父女第472章 突變第1028章 要用人頭來立威第778章 反被算計第936章 沙牆和壕溝間的屠場第422章 吳魏來使第1147章 慌亂的撤退第484章 有備而來第272章 困獅第136章 連擊第285章 坐觀其變第238章 孔明之策第770章 斯廬國第441章 孟起受困第361章 水煮火爆彈第1112章 互相之間不一定是朋友第758章 夾一個吃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