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丟向潼關的誘餌

建安二年的夏天,關中平原異常乾旱。只要一起風,在裸露的黃土路上就能揚起滾滾塵土。

此時,長安城北郊十里外的地方,飛塵瀰漫遮天。卻不是因爲風,而是兩股兵馬在此廝殺。匈奴與袁軍正在進攻此處一座營壘。只有將這座營壘拔除,才能完美的圍困住長安。

現場一片嘶喊衝殺之聲,箭矢破空的咻咻之聲不絕於耳。這座營壘是華雄從張繡手中奪取而來,因此它的壕溝與壁壘還是傳統前溝後壁。而不是馮宇軍慣用的那種前壁後溝的戰壕。

儘管袁匈聯軍反覆衝擊,但始終越不這條壕溝和壕溝後的壁壘。溝中和溝沿上已滿是袁軍或匈奴步卒的屍體。

每當有袁軍或匈奴步卒順着跳板越過壕溝,攀上壁壘時。總會被亂槍亂矛以及箭矢射落。個別跳入營壘中的兵卒也如同泥石入海般,不見蹤影。

正在遠處觀戰的郭援眉頭逐漸鎖緊。此時,他感到攻略關中實際比想象要困難的多。他與匈奴渡河之後,再加上張繡的殘兵,總兵力有一萬三千之多。只是這麼多兵力也讓糧草補給成了問題。

在匈奴與袁軍西渡黃河之前,馮宇就已派快馬傳令給華雄。讓他抓緊時間轉移人口。實際上,馮宇的敕令未到,華雄就已開始這麼做。

此時,整個關中平原十多萬人口,包括屯墾兵家眷在內,不是被轉移到漢中,上洛郡等大後方,就是被集中到類似長安,藍田這樣的堅城固壘之中。糧草也同樣被移入到這數座城池和營壘之中。

關中平原黃河以西的部分,當下可以說是無人區。渡河西進的袁軍和匈奴,糧草只能靠河東郡以及匈奴的河套地區補給。

愁眉不展的郭援突然看到一騎飛馳而來,那是太守郭圖的親衛令兵。

“啓稟將軍,郭太守召汝前去議事。”那令兵下馬後即對郭援通報說道。

“鳴鑼!收兵!”郭援借坡下驢的向左右吩咐道。隨着一通鑼聲,正在圍攻馮宇軍營壘的兵將迅速退去,只留下滿地的屍身…

……

袁軍大營,中軍大帳。

郭援入帳後,發現郭圖,劉豹等袁軍將領,匈奴部族首領都已聚集在此。

郭援拱手對郭圖說道:“不知太守喚屬下來此有何吩咐?”

郭圖沒有直接回答他的話,反而問道:“郭援,長安戰況如何了?”

郭援嘆氣道:“啓稟太守。比某想象的要困難,漢軍堅壁清野,閉城閉營不出。某領軍屢攻不克,頓兵城下,毫無建樹。請太守責罰!”

他本以爲郭圖會給自己臉色看,沒想到郭圖和顏悅色的一笑說道:“這不怪汝,我軍其餘各部還有匈奴友軍,在攻打其它城池時也屢屢受挫,折損不小。而且現在糧草補給也困難重重。”

郭援一聽,索性向郭圖諫言道:“郭太守,末將斗膽建言一句。如今這形勢,關中幾城難以攻下,即使攻佔,也用處不大。我軍還是撤還河東爲上策。”

一旁的劉豹大眼圓睜,嘿嘿的笑道:“撤?我匈奴十幾部,集結近萬兵馬,耗費糧草無數,奔馳千里趕到這,什麼都沒撈到。你要我們撤?要撤你們撤!這無人之地對你們漢人可能沒用,我們匈奴還有很多部族以遊牧爲生。在這關中放馬也不錯!”

郭圖也詭異的微微一笑,說道:“不。我們既不用撤,也不用硬打。幷州高刺史已傳來敕令,讓我們向東攻取潼關,兵進洛陽。這也是我大趙天子的旨意。某就此想出個殲滅馮宇關中軍的計策來。不過這要有勞郭援將軍你了。”

郭援心中狐疑,卻立刻迴應道:“太守只管吩咐,某願爲大趙盡忠竭力。”

“好!”郭圖說了一聲,而後將計劃向衆人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

郭援一聽,這才知道郭圖的意圖。郭圖是想讓自己大張旗鼓的去攻潼關,以做誘餌。將堅城固壘中的華雄鐵騎引出去救援潼關。而後集中匈奴軍的鐵騎背後突襲,一鼓而殲。

郭援清楚,如此一來,自己當是要九死一生了。但官大一級壓死人,他無可奈何的對郭圖拱手道:“屬下定當完成太守所託付的任務。”

……

華雄站立在長安內城的城頭,眯眼眺望着遠方。遠處,一座本用於監視長安的匈奴騎兵營地剛剛撤離,漫天的塵埃還沒落定。

這幾日,派出城外的斥候陸續來向他稟報,都是袁紹軍和匈奴拔營撤退的消息。其餘城池的令兵也來長安通稟,那些城外的匈奴人和袁軍正陸續退去。

“匈奴人和袁賊定是因爲糧草不濟,被迫撤了。”華雄身旁的廖化嘀咕道。

華雄點點頭,又搖搖頭說道:“這是某預想的結果,可某感覺他們就這麼輕易退了,總有點奇怪。”

“報!啓稟指揮使,袁軍還有匈奴人正在長安城東三十里處渭水邊集結。”

華雄聽到這個稟報,狐疑道:“袁軍,匈奴主力開往渭南東邊做什麼?”緊接着,他像是明白了什麼。失聲說道:“袁軍定是要攻襲潼關!”

此時,典青軍團與高順軍團雖然還未完全練成,但防守筑陽已不成問題。更何況隨着袁術的覆亡,南陽一帶局勢穩定。本就毋須擔憂。所以他能將張遼典韋的部隊都拉出來。

只不過現在,張遼,典韋主力還屯在藍田。他只帶了兩隊親衛斥候和一營輕騎飛羽前來長安。

這樣做,當然是爲了不驚動袁軍,他此次之所以前來關中。是期望能乘此機會,一舉殲滅匈奴與袁紹河東主力。這樣才能讓關中三輔地區長治久安。

第938章 關門烤狗第613章 西向湖陽第077章 尾巴第1046章 危急時刻第499章 出乎意料第283章 江陵風雲(終)第467章 特勤王之死第308章 智狙軻比能第637章 幾個時辰的皇帝生涯第692章 大戰開啓第220章 機動優勢第443章 分肥羊第486章 隔山打牛的弩炮第1089章 全包了第113章 神邏輯第968章 隔海對峙第124章 意欲遷都第936章 沙牆和壕溝間的屠場第108章 長安城中第707章 帶方太守第532章 太史慈之冤第913章 波斯府大都督第713章 空城第178章 落幕-袁紹之死第667章 半個時辰第185章 王庭之變第415章 最後的防線第1103章 大亂將至第549章 速攻之策第489章 無信無義第421章 激辯第686章 墳頭防禦戰第128章 泰山之劫第178章 落幕-袁紹之死第045章 蔡氏父女第041章 發火了第117章 破城第274章 只拿錢不幹活第827章 各有算盤第1017章 出人頭地發大財第751章 烽煙四起第438章 孰輕孰重第236章 爭奪徐州第954章 忙碌的騎兵第504章 接連受襲第683章 最後的長弓手第748章 藏兵之處第534章 總攻在即第004章 廢墟中的射手第184章 豹逐第385章 兩河之地第807章 蘇萊曼山脈下的塢堡第1009章 扮豬吃虎第1155章 高盧之戰的序幕第221章 南安城下的血戰第041章 發火了第041章 發火了第937章 整宿折騰第1136章 秘密武器第582章 郡主解難第513章 唯一選擇第230章 撤!第981章 部落聯盟第081章 逗我玩?第739章 宛若迷宮第1027章 要把皇帝拉下馬第708章 小學同窗第955章 斬草除根第289章 抵賴第747章 不殺俘的理由第1127章 委屈求全第819章 非救不可第1075章 誰中誰的計第715章 強悍之軍第1004章 歷史的差異第703章 一統天下第346章 遠航歸來第151章 遇阻第573章 夜襲第150章 解彭城之圍第018章 對峙第781章 舊時公主第035章 一舉兩得第384章 鐵勒人第997章 鉛管毒水第498章 來自世家大族的魏使第062章 炮灰第746章 難纏的對手第744章 不彌水鬼兵第701章 鎮西將軍第566章 自信的山賊第1045章 悲壯激昂的反叛軍第715章 強悍之軍第756章 半潛船第548章 青龍偃月第783章 九州第061章 血紅的朝霞第390章 北口第1070章 一魚兩吃第389章 想不通的事
第938章 關門烤狗第613章 西向湖陽第077章 尾巴第1046章 危急時刻第499章 出乎意料第283章 江陵風雲(終)第467章 特勤王之死第308章 智狙軻比能第637章 幾個時辰的皇帝生涯第692章 大戰開啓第220章 機動優勢第443章 分肥羊第486章 隔山打牛的弩炮第1089章 全包了第113章 神邏輯第968章 隔海對峙第124章 意欲遷都第936章 沙牆和壕溝間的屠場第108章 長安城中第707章 帶方太守第532章 太史慈之冤第913章 波斯府大都督第713章 空城第178章 落幕-袁紹之死第667章 半個時辰第185章 王庭之變第415章 最後的防線第1103章 大亂將至第549章 速攻之策第489章 無信無義第421章 激辯第686章 墳頭防禦戰第128章 泰山之劫第178章 落幕-袁紹之死第045章 蔡氏父女第041章 發火了第117章 破城第274章 只拿錢不幹活第827章 各有算盤第1017章 出人頭地發大財第751章 烽煙四起第438章 孰輕孰重第236章 爭奪徐州第954章 忙碌的騎兵第504章 接連受襲第683章 最後的長弓手第748章 藏兵之處第534章 總攻在即第004章 廢墟中的射手第184章 豹逐第385章 兩河之地第807章 蘇萊曼山脈下的塢堡第1009章 扮豬吃虎第1155章 高盧之戰的序幕第221章 南安城下的血戰第041章 發火了第041章 發火了第937章 整宿折騰第1136章 秘密武器第582章 郡主解難第513章 唯一選擇第230章 撤!第981章 部落聯盟第081章 逗我玩?第739章 宛若迷宮第1027章 要把皇帝拉下馬第708章 小學同窗第955章 斬草除根第289章 抵賴第747章 不殺俘的理由第1127章 委屈求全第819章 非救不可第1075章 誰中誰的計第715章 強悍之軍第1004章 歷史的差異第703章 一統天下第346章 遠航歸來第151章 遇阻第573章 夜襲第150章 解彭城之圍第018章 對峙第781章 舊時公主第035章 一舉兩得第384章 鐵勒人第997章 鉛管毒水第498章 來自世家大族的魏使第062章 炮灰第746章 難纏的對手第744章 不彌水鬼兵第701章 鎮西將軍第566章 自信的山賊第1045章 悲壯激昂的反叛軍第715章 強悍之軍第756章 半潛船第548章 青龍偃月第783章 九州第061章 血紅的朝霞第390章 北口第1070章 一魚兩吃第389章 想不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