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舉薦鄧艾

司馬懿顯然對曹丕這個問題已思慮良久,出列對曹丕深鞠一禮道:“陛下,依適才軍情塘報所說,當前渡過黃河的這支樑軍並沒有確切人數。依臣的估算,這必定只是一支虛張聲勢的小股部隊。他們不可能攻破鄴城,甚至不可能攻破任何一座河北較大的城池。而且他們的輜重補給也不允許他們長時間逗留在河北境內。所以對這小股樑軍不必憂慮。至於樑軍的近十萬主力,現在剛剛鯨吞席捲了江東,淮南,汝南,豫兗,弘農洛陽這般廣大土地。他們需要在新佔領的各個郡縣重組官府,重新整編當地戍衛守軍,這些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若這些沒有完成,就匆忙發大軍繼續攻我河北,那反倒是我大魏之幸事。那樣,天子可發詔書,動員依舊忠於我大魏世家大族,趁樑軍主力的離開,在各自勢力範圍內舉義起事。如此必會讓樑軍陷入腹背受敵的泥潭之中啊。”

曹丕聽了這話連連點頭,又接着問道:“那麼太師,汝剛纔說要聚集四州之兵。那這四州數十萬大軍集結後,那麼該聚集那些兵力,以及如何部署他們做戰,太師可是已有計略?”

司馬懿抖抖袖袍笑道:“在北平,遼東,我大魏還有一支專門防範樑國呂布北府軍的生力軍,他們人數在三萬上下。這也是我大魏最後一支上規模的正規戰兵了。這支部隊要即可調到鄴城來…”

他說到這,曹丕立刻打斷他的話道:“太師,難道我們要放棄北平和遼東的防線。這呂布要放馬南下?…”

司馬懿嘆了口氣道:“陛下,如今我們還需要考慮遼東北平的防線嗎?這呂布對我大魏是皮癬之疾,而我大魏現已瀕危,又何懼這皮癬之痛癢?我們當下需要這三萬戰兵做爲中堅,打造出一支規模宏大的軍隊與樑軍一戰定天下。”

曹丕聽到這,也信服的點點頭示意司馬懿繼續說下去。司馬懿繼續說道:“除了這支中堅部隊,我們從徐州抽調來所有輔兵役卒以及留守在那裡的少量戰兵。青州也是全部抽調來。幽燕除保留沿着黃河河道數城的兵力外,也要全部抽調過來。如此我們合計大概能有二十餘萬兵馬,當然除了兵馬也要將所有糧草盡皆集中到河北。”

曹丕聽到這,疑問道:“爲何沿着黃河河道數城的兵力要保留?”

司馬懿眼珠轉了轉,沒有直接回答,只是說道:“這個答案臣只能私下稟明聖上,當下並不便做答。”

曹丕聽了這話更覺得大惑不解,羣臣也爆發出陣嗡嗡的微小的議論之聲。此時程昱開口打斷了這個問題的議論,他高聲喝道:“太師,如此決斷即使不在乎來年的耕桑,也會激發民變啊。將千里之外的所有青壯集中遷移到河北來,這樣的政令如何執行的下去?各個地方的百姓官吏可能照令執行嗎?不要到最後,我們未集結起大軍,就已是各地民怨沸騰,揭竿而起,投靠樑國了!”

司馬懿呵呵冷笑了聲,對程昱道:“程御史多慮了。這個本太師只有妙計。爲了保密,也不能在此公諸於衆。最多隻能私下向聖上稟明!”

曹丕此時已低垂雙目沉思了一番,他又擡起頭來問道:“太師,朕還有一事不解。我們若真集結起這三十萬大軍,太師如何保證樑軍願意投入所有主力與我決戰,做此一賭?”

司馬懿依舊自信滿滿的說道:“不瞞陛下,臣自幼少在河內讀書時起,就注意到馮宇此人。日常從各個渠道收集關於他的信息,故事。所以臣對此人的心性,所思所想都有所瞭解。陛下放心,他一定願意與我們速戰速決。因爲此人十分看重天下人口和百姓疾苦,戰事拖的越持久,天下人口就損耗越大。其次,此人心性急於求成且過於自信,所以他絕不會放棄這麼一個能一戰定天下的機會。”

曹丕這才頷首道:“如此,就照太師的計略辦吧。朕朝會後便即刻發詔,召集四州之兵,齊聚鄴城。以太師司馬懿爲大都督,統帥全軍與樑軍決一死戰!”說罷他就遞給旁邊的內侍一個眼色。

那內侍正要唱宣退朝時,又一掌令內侍匆匆忙忙的跑入大殿之中叫道:“報!稟陛下,樑軍…樑軍兵臨鄴城城下了!此刻他們的前鋒鐵騎已在鄴城南門三十里外!”

本已臉色紅潤起來的曹丕唰的一下,臉色又變的蒼白起來。他驚呼道:“這也來的太快了。”衆臣也慌亂的七嘴八舌起來。

也難怪他們如此慌亂,鄴城之中本有萬餘羽林衛還有萬餘戰兵。但經過近期一系列戰事,調出去不少。如今只剩兩三千羽林衛和兩千餘戰兵,當然還有由城中民戶,城外農戶所構成的輔兵役卒。要憑這點兵馬抵擋即使是司馬懿所說的小股樑軍兵馬,勝算也不大啊。

還未等曹丕開口,司馬懿已向那掌令內侍問道:“這支樑軍有多少人馬?”

“稟太師,據城外斥候打探,步騎合計有三四千之多。”

“可攜帶了輜重,攻城器械?”

“斥候觀察,隨軍的有各類車輛上百乘,其中的車輛上應是裝載着弩炮。”

“此人就是現在已逃入洛陽的宜陽都尉鄧艾。此前他一人領數百戰兵,千餘青壯就將樑軍近萬大軍遲滯在宜陽城下。可見此人兵戰之能。陛下若令此人守鄴城,鄴城必然會萬無一失。”

曹丕直起身子,對身旁的內侍小聲說了兩句。那內侍立刻扯起嗓子,對宮外候着的掌令內侍喊叫道:“宣!召宜陽都尉鄧艾入宮面聖!”

第620章 血海人山第980章 十倍之敵第664章 不設防的外城第935章 隔絕消息第425章 謊言第255章 龍尾灘之戰第501章 料事在先第343章 北島戰爭第102章 金雕遊隼第457章 郝彌羅的第三王朝第821章 撓掠四方第464章 藍氏城血戰(上)第072章 不要惹禍精第927章 恫嚇第685章 大將軍第101章 老子的歸老子第401章 新型戰艦和弩炮第956章 大紅袍第184章 豹逐第711章 深水港第587章 夜襲藏龍島第258章 等待雨季第835章 勢如破竹第379章 青龍偃月鐵蒺藜第1035章 擴編的大軍團第726章 野心勃勃第291章 卑格米人第1124章 哈圖勒爾家族的苦衷第1006章 信仰太上老君第1079章 帝國病根第145章 叛將第459章 密約第588章 擒賊先擒王第1024章 罷工第705章 封地瀛洲第059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749章 梭子船第277章 緬州歸來第775章 一百五十歲的伽耶王第1097章 談兵論道第663章 到嘴邊的肥肉第754章 甩不掉的尾巴第895章 代理皇帝第117章 破城第655章 少年鄧艾第700章 舉薦鄧艾第674章 黃河邊上的據點第703章 一統天下第767章 意料中的伏擊第432章 風雲驟起第1019章 雪中送炭第489章 無信無義第082章 終收子龍第1070章 一魚兩吃第412章 坦賈武爾的宮廷第291章 卑格米人第114章 長安鏖戰第444章 以何爲界第627章 少年的心智第1090章 價格大戰第1081章 白紙換真金第296章 孤城朔方第497章 試探第070章 孫權爲質第1111章 破碎的帝國第473章 樑王反了第381章 波西斯第1016章 暗中觀察第159章 不姓劉第959章 飛奪要塞第1104章 下策第697章 狂奔而逃第393章 舍易求難第898章 生擒哈薩爾第568章 風雨縹緲的臨江國第689章 負荊請罪第624章 山間伏兵第848章 難兄難弟354章 不吃鹽也不吃糧的人第135章 下邳惡戰第368章 斷臂求生第64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713章 空城第556章 強奪堅城第694章 人海對決第013章 二十多歲的家主第299章 冰與火第1040章 詭異的失蹤第734章 酒宴間的推演第976章 一路西行第619章 岌岌可危第605章 決戰合意第1156章 馬恩河第995章 圖什麼第223章 通信第1003章 女奴邦妮第386章 失敗的政變第117章 破城第377章 王者歸來的戰車第766章 打虎先斷爪牙
第620章 血海人山第980章 十倍之敵第664章 不設防的外城第935章 隔絕消息第425章 謊言第255章 龍尾灘之戰第501章 料事在先第343章 北島戰爭第102章 金雕遊隼第457章 郝彌羅的第三王朝第821章 撓掠四方第464章 藍氏城血戰(上)第072章 不要惹禍精第927章 恫嚇第685章 大將軍第101章 老子的歸老子第401章 新型戰艦和弩炮第956章 大紅袍第184章 豹逐第711章 深水港第587章 夜襲藏龍島第258章 等待雨季第835章 勢如破竹第379章 青龍偃月鐵蒺藜第1035章 擴編的大軍團第726章 野心勃勃第291章 卑格米人第1124章 哈圖勒爾家族的苦衷第1006章 信仰太上老君第1079章 帝國病根第145章 叛將第459章 密約第588章 擒賊先擒王第1024章 罷工第705章 封地瀛洲第059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749章 梭子船第277章 緬州歸來第775章 一百五十歲的伽耶王第1097章 談兵論道第663章 到嘴邊的肥肉第754章 甩不掉的尾巴第895章 代理皇帝第117章 破城第655章 少年鄧艾第700章 舉薦鄧艾第674章 黃河邊上的據點第703章 一統天下第767章 意料中的伏擊第432章 風雲驟起第1019章 雪中送炭第489章 無信無義第082章 終收子龍第1070章 一魚兩吃第412章 坦賈武爾的宮廷第291章 卑格米人第114章 長安鏖戰第444章 以何爲界第627章 少年的心智第1090章 價格大戰第1081章 白紙換真金第296章 孤城朔方第497章 試探第070章 孫權爲質第1111章 破碎的帝國第473章 樑王反了第381章 波西斯第1016章 暗中觀察第159章 不姓劉第959章 飛奪要塞第1104章 下策第697章 狂奔而逃第393章 舍易求難第898章 生擒哈薩爾第568章 風雨縹緲的臨江國第689章 負荊請罪第624章 山間伏兵第848章 難兄難弟354章 不吃鹽也不吃糧的人第135章 下邳惡戰第368章 斷臂求生第64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713章 空城第556章 強奪堅城第694章 人海對決第013章 二十多歲的家主第299章 冰與火第1040章 詭異的失蹤第734章 酒宴間的推演第976章 一路西行第619章 岌岌可危第605章 決戰合意第1156章 馬恩河第995章 圖什麼第223章 通信第1003章 女奴邦妮第386章 失敗的政變第117章 破城第377章 王者歸來的戰車第766章 打虎先斷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