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

堵陽,夏衣布料延遲了足足半個月才送抵這裡。

由徐祚的三千水師運輸,運來的還有箭矢、木蒺藜、青竹等物。

田信申請的四千匹帛,四千匹麻布只運來一半,田信握着物資清單久久無語,徐祚自己卻先不滿起來:“各軍東征在即,旗幟、衣甲務必要鮮明。不止君侯,左將軍、龍驤將軍所部夏衣也折扣減半發放。”

謝旌面沉如水,羅瓊不滿寫在臉上,五名營督皆是憤憤,田信的主簿虞忠脾氣類似虞翻,從戎初戰輝煌,膽氣更壯,忿忿不平:“彼輩欺人太甚。”

“承貞兄不必氣惱,關係大軍威嚴,這點委屈不算什麼。”

田信握着這份清單,扭頭對羅瓊說:“照例來說,一匹布帛能制兩套半成衣。今節省用料勉強夠用,我軍將士又出征在外,多餘衣料也送不回家裡,不若先欠下,等隨冬衣料一同發放。”

羅瓊面有苦色:“君侯,吏士多等着拿布帛在軍市上買賣。”

軍市是管理很嚴格的集市,專門劃分一個營區,由附近商人、百姓、山民前來賣一些生活器皿,或者提供一些服務。

爲鼓勵四周百姓來交易,軍市裡設有市正,執行的是軍法。又嚴格約束軍士的活動範圍,以此保證百姓的安全。

軍市交易會抽稅,往往作爲軍吏福利發放下去。

軍中吏士口糧配發,沒法拿口糧貿易。

擊敗徐晃所部的戰利品已陸續消費殆盡,就等着夏衣布帛來花銷。

沒有軍餉的年代,冬衣、夏衣布料就成了另類的軍餉。自己可以穿,也可以把富裕的布料給家人,也可以拿去換一些服務。

拖欠夏衣,跟拖欠軍餉一個性質。

羅瓊頓了頓,提議:“可否以麻布抵充絲帛?順德侯運抵布帛四千匹,恰好足夠我軍吏士分發。”

“不可。”

虞忠先反對起來:“各營降軍都已知曉君侯會撥發麻布做夏衣,殷切盼望。若不予夏衣,便是失信於降軍。再以麻布抵充絲帛,則失信於虎牙吏士。”

他對徐祚拱拱手:“順德侯,不知中軍、後軍可是減半發放?”

今年的蠶絲、麻布、絲帛還沒到收穫、徵稅的時候,府庫自然是空的。

去年連續戰爭、瘟疫傳播,荊州又罷免租稅,這租稅指的就是布帛、蠶絲。

而益州儲備的絲帛、麻布在劉備稱漢中王時就大肆賞賜,然後又運前後二十萬匹到荊州賞賜軍士,給劉禪下聘。

這就導致今年稅租入庫之前,府庫裡僅存的布帛十分緊張。

迎着衆人目光,徐祚頭臉扭向別處:“是……是足額發放。”

脾氣惡劣的摩崇當即擡手一拳砸在自己大腿上,氣的鼻子都歪了,見田信瞥來,又低頭直喘粗氣。

田信索性往後一仰躺在竹蓆上,雙臂展開望着蒼穹,嘴角裂開:“沒什麼好計較的,伯雄你撫慰各營,就說這次拖欠兩千匹帛,戰後回麥城,我拿兩倍補償。若無兩倍帛,就用同等的絹補償。”

大不了去找關姬借,關姬身家豐厚。

不像關平,還要養軍,再多的家底也不夠用。

“君侯,此國家之事,何必動用君侯私產?”

“不,這些私產有名目可查,漢王都會補償給我。”

田信一骨碌翻身而起,問:“承貞兄,最近是誰總管大軍物資?”

“由前護軍潘承明,左護軍黃公衡,後護軍輔元弼,及前參軍馬幼常、左參軍龐士衡、後參軍宗德豔,以及江陵郡守馬季常,共七人。”

徐祚說着聲音漸低,缺乏底氣。

這個名單就如一座山壓在衆人頭頂,田信自嘲:“還以爲負責這事的只有兩三人,卻有七人之多。看來我軍夏衣布料減半,是衆人衡量後的公允決定。”

爲了保證東征戰役順利,物資最大化傾斜,也不是不能理解。

田信說着扭頭呼喊:“取我所制夏衣來。”

外面當值的王直轉身去營房,取來兩套田信作圖,由軍市裡善縫補的女子裁剪、縫製的兩套夏衣。

衆人心緒沉悶擁堵,等夏衣拿來,田信擺弄一套說:“這是我效仿甲衣所制短衣,略有改進。有交領上衣一件,長褲一件,四方短褲一件。一匹帛,能制兩件。”

他又隨手指着另一套細麻質地的衣服,有氣無力說:“這是給降軍所制,上衣對襟短袖,七分褲一條。一匹麻布可製成三套,並有一些碎料,可縫補另做他用。”

虞忠上前將細麻對襟短袖穿上,見衣襟有棗核狀木釦子,穿着試了試說:“若做的寬大一些,倒是適合當戎衣。”

盔甲外面再穿一件戎衣,冬季可以保暖,夏季可以隔熱;閱兵時盔甲外的戎衣徵袍又相當於禮服,不同顏色的戎衣又有方便識別的效果。

只是戎衣徵袍形制寬大,是寬敞長袖,作戰時袒露右臂,只遮蔽左臂、胸口。

荊州的氣候冬季用不着戎衣防寒,所以南方少見。

徐祚眼神欽佩:“君侯可是早有預料?”

幾個夷人出身的軍吏當即眼神就狂熱起來,謝旌也斜目打量。

田信搖頭:“我哪有未卜先知之能?只是覺得天氣燥熱,該裁剪一些更爲涼爽的衣物。”

他看向羅瓊囑咐:“我有圖紙,伯雄召集軍中、降軍中善於縫補的吏士,將這布帛盡數製成新衣。所缺布匹,可用軍市餘資與附近百姓交易。”

又安排謝旌、五營督帶人協助搬運、領取戰備物資。

只留下田信、徐祚、虞忠,田信問:“諸位護軍、參軍減半南陽各軍夏衣料,絕非小事,可有內情?”

“有一些,軍中布帛缺額約在萬匹左右,末將聽聞黃漢升欲效仿君侯捐獻家中所藏絹布,卻被諸人勸阻。黃漢升若獻家中絹布,那東征將校人人難免,勢必引來衆怒。因此東征將校對君侯多有不滿、誹議,正如昔年憤恨中護軍趙子龍一般。”

“東征將校詆譭君侯賣直養名,諸位護軍才決定減半南陽駐軍夏衣,以孤立君侯,行告誡之效。”

徐祚聲音平緩,略帶哂笑:“本以爲漢王麾下會和睦友愛,不曾想荊益二州將校因東征一事多行醜陋。”

攻下成都時,劉備要拿成都城內的宅邸,城外的土地、莊園犒賞將校。

只有趙雲仗義直言,這件事情才作罷。

劉備因此得到許多讚譽,益州人牴觸情緒大爲消解。

但卻引發參戰的荊州、東州將士極大憤慨,趙雲一句話,斷了他們直接成爲大地主的美夢。

拼死拼活再多的賞賜、繳獲,也只是魚,哪裡比得上可以持續產魚的土地田產?

不敢怨恨劉備,只好去記恨趙雲。

這些年以來趙雲沒能獨立領兵,就是因爲他失了大部分的軍心。

反倒因爲趙雲擔任中護軍,負責中軍、後軍的中低級軍吏選拔、考覈工作,弄的荊益二州軍吏很難受。

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四百一十五章 垂簾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四十七章 驚醒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三百章 精兵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二百二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遜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時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三章 嚮導官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一百八十三章 鑄幣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開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遜第七百零一章 險惡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
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四百九十三章 因地制宜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四百一十五章 垂簾第六百八十三章 主要戰場第四百四十四章 輕重緩急第六百四十八章 鹿門山困局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五百三十五章 驚詫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四十七章 驚醒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三百章 精兵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八百二十章 婚事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聲士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二百二十四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遜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時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二百六十六章 撲倒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足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三章 嚮導官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一百章 時命艱難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海鹽花第三百三十七章 突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問題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七十六章 傷員第一百八十三章 鑄幣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五十六章 浪漫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開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六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敵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遜第七百零一章 險惡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命在夏公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四百八十二章 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