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

魏延府邸,雖是深夜,魏延仍舊擠出時間聽兒子講述沿途見聞。

這不是一個侍中諸葛喬的事情,而關係着整個新的天子近臣團隊。

董允費禕這批人被清掃出局,留出的職務空缺要重新補足,補充的人選自然優先是舊臣、功勳子弟。

季漢的功勳軍吏子弟大概有三個羣體,一個自然是追隨關羽,以前軍、東府兵爲主的舊荊州軍;一個是北府、嶺南羣體;另一個則是益州、中軍、後軍羣體。

魏延在漢中實驗西府兵兵制的時候,許多中軍、後軍、益州軍的中高級軍吏子弟就在漢中山谷河道中歷練,專門負責物資轉運、儲存的後勤事務。

用中高級軍吏子弟來負責最要命的輜重儲運工作,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人盡其用。

諸葛喬、魏不霸等人就曾在漢中歷練過,積攢過相關經驗,對小規模的軍事調動、指揮也有所涉足,這自然是爲了子承父業,培養足夠的指揮人才。

魏延此刻聽着陷入沉吟,捏須輕輕捋動或者搓一搓。

父子所處的環境、層次、經歷不一樣,看待事物的側重點也就不同。

對魏不霸來說,這是幫好朋友、跟着好朋友一起捍衛正統的偉大時刻,爲此奔波、吃苦、送命都是理所應當的事情,這是朋友之義,與人臣大義的結合。

何況自己又不止一個兒子,兒子願意去做有意義、值得用生命去做的事情,那去做就行了。

就季漢自開國以來,就沒一人犯罪殺全家的說法。至於被大火延燒幾乎滅族的孫氏諸侯……誰會拿他們當自己人?你會嗎?你肯定不會。

可是自己呢?

正統很重要,可追隨先帝,難道僅僅是因爲正統?

劉姓諸侯、郡守那麼多,之所以追隨先帝,難道僅僅是爲了興復漢室?

是要興復漢室,是漢室鼎盛之世,而非僅僅皇帝姓劉的世道。

自先秦戰國以來,也就兩漢期間有過長達二三十年的長治久安……這就是許多人心中盛世的模樣,外王內聖,士民衣食豐足。百姓豐足才能提倡道德教養,才能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大家理想中的盛世,是以兩漢大治之世做參考,稍稍加入一點自己的奢想,就有了各自眼裡的盛世模樣。

可所有人眼中的盛世,都不及田信眼裡的盛世恢弘。

家家有齊全工具,就這麼一個簡單、樸素的提議,就能讓幾乎所有人想象到這樣的世道該是何等豐足。

魏延跳躍、反覆的思維漸漸趨於統一,對期待的兒子說:“朝中種種反覆,我皆不在意。只是天下大亂易,大治難。敢亂天下者,我與之不能共存。”

魏不霸聽着略有些失望,父親應該旗幟鮮明支持帝室纔對,現在居然是這種保守言論。

不止是魏延,趙雲、陳到、田豫、文聘等江都領軍重臣都是保守態度,不贊成打內戰,誰打內戰就打誰。

誰要成爲惹禍的第一人,那就是所有人的敵人。

魏不霸也僅僅是有些失望,並無不滿,起碼父親還是支持他的,不像有些人,約束子弟不需跟着諸葛喬、關平攪合事情。

諸葛喬、關平因爲喜歡繪畫這個共同愛好,正引領一輪功勳子弟之間的融合。

只是關興因當年江陵守衛戰擔任過刺奸營的營督,許多前軍、東府兵軍吏子弟更喜歡關興一些,跟關平走的只是一小部分。

隨着戰事延後國內開始休養,許多人都閒了下來,沒有正事去分散注意力,所以平日裡就開始思索各種人事相關的問題,好見縫插針,找一個進身之階。

魏延自然不缺進身之階,也不缺避禍的退路,只是如今朝廷渾水漸漸清澈,誰是誰的人可謂是一目瞭然。這種少了人情味的朝廷,令魏延有些不適應。

於是思考一晚上後,次日來到大將軍府。

現在的關羽比半年前足足消瘦了四五十漢斤,倒是把鬍鬚染的黑黑的,鬚眉又能遮掩鬆弛的皮膚,反倒有一種變年輕十幾歲的感覺。

可魏延卻能感受到關羽的虛弱,如果給自己一個執宰的機會,看看現在關羽憔悴又強作精神的樣子,自己絕對扛不住這樣的重擔。

關羽可以選擇輕鬆一點的執政風格……可怎麼說呢,這些年以來,軍吏們有軍功分紅,地方官吏是真的窮苦慣了。

軍隊解散五分之四開始休養,這意味可以壓制地方官吏的龐大軍吏組織解散了,這種時候亂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了。

關羽能怎麼辦?只能更加高效、準確的處理各種事情,面對事情拖延,成爲惡風、惡俗難以治理。

高效的理政效率的背後,是關羽的長期加班、熬夜。

魏延來時,關羽正生悶氣,得悉魏延來了,趕緊讓人把魏延帶到後院與他見面,省去了魏延排隊、等候傳見的時間……畢竟,魏延也是突然造訪,而非提前預約。

後院水榭,關羽的小孫兒阿木正在水榭涼亭下開拉軟木小弓,瞄着池塘裡盛開的蓮花胡亂射擊,滿滿的破壞慾,倒是很多荷葉被射穿、撕裂,顯得殘破。

而關羽則親自將田信送來的六枚夏王印璽擺在漢白玉石雕刻的石桌上,對魏延說:“文長來的正好,魏人使用奸計,派人贖回降軍時潛藏六枚印璽。孝先就把這些送至江都,是何用意?我知他坦蕩不做懷疑,朝野不知他者,必以爲此乃要挾朝廷之意。”

魏延稍稍調整坐姿好讓刮過水池的涼風直吹臉上,看一眼六枚金燦燦的印,眼睛眨動:“是,陳公終究手軟,理應斬殺敵國使者,一併送來。如此心意昭然,朝野自無誹議。”

這下關羽臉色有些不自然,微微扭頭去看池面:“是啊,這是授人言柄。我已遣人北上,若能能追捕敵國使者,也能挽回影響。”

說着回頭看魏延:“文長突然造訪,可是要遠離紛爭?”

“正如大將軍所料,某在江都深感無力,聽聞臧宣高病重,欲前往青徐,與大司馬共事。”

魏延如實回答,拱着手語態誠懇:“關東四州之地,善戰宿將屈指可數,此事捨我其誰?”

“不愧是文長,正與我心意相通。”

關羽欣慰做笑,從一側的木盒裡抽出一卷草擬的公文遞給魏延,內容正是拜魏延平春亭侯、鎮東將軍、駐屯徐州的相關內容。

魏延雙手捧着,愧疚垂首:“此去青徐,恐再難回江都,與公共事。”

“莫要說這喪氣話,翼德終日不離酒,我信中如何規勸皆是無用。他若喜歡就隨他去,殘生無多,若真不讓他飲酒,他也受不住這鬱氣。”

關羽口吻無奈:“本不想早早安排青徐事務,就怕文長去了後,翼德有所依仗,更恣意妄爲。可文長又不去,翼德若有差錯,關東四州頃刻反覆,我豈有顏面去見先帝?”

魏延認真聆聽,就聽關羽略傷感說:“關東四州,翼德之後,就委託於文長了。”

“是,僕敢不效死。”

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九十一章 易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一百零四章 毒計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六百四十七章 賈逵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七百二十二章 婚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三十八章 呂蒙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一百四十章 二回熟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八百三十章 醉生夢死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七百零二章 反轉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
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九十一章 易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一百零四章 毒計第五百零二章 陳乃新國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崗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六百四十七章 賈逵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七百四十六章 阿鹽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七百二十二章 婚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五百四十一章 要搞砸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四百零五章 強弓第七百三十九章 火坑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三百一十四章 王平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三十八章 呂蒙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六百二十章 郎中令第七百五十五章 情真意切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第一百四十章 二回熟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六百九十六章 推演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八百三十章 醉生夢死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七百七十二章 罪在不知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四百八十五章 桑園第四百九十一章 舉例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八百六十七章 行刑第七百零二章 反轉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二百七十二章 進擊第五百三十八章 飯還得吃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