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醉生夢死

魏主曹丕拖着病軀在寒冬臘月請降,不耐寒苦病故的消息緊跟着遞送到各處。

葉縣,大將軍幕府駐地。

關羽獲知這個消息後不悲不喜,漢室延續與否,社稷是否興盛……此刻都已不再他的考慮範圍內。

張飛已經失控,接連不斷上奏朝廷,欲招河北、幽雲、薊遼之衆爲藩屬,聯合攻伐北府……這是目前他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曹茂行刺,本就可以做文章……這個文章需要曹丕指控、作證,指證曹茂是受曹叡指派行刺。

這樣的話,以張飛的性格,肯定會厭惡、憎恨曹叡,拒絕與河北魏軍合作。

可張飛已經高調錶態並積極奔走,欲極力促成此事。

若讓張飛突然因刺殺一事憎恨曹叡……那張飛自身感情上就無法接受這種事情,這種事情在張飛眼裡是很荒唐的。

這個文章做不做,本就令他爲難;曹丕就這麼突然的離世,在關羽這裡也就泛不起什麼波瀾。

曹丕不算什麼,曹叡不算什麼,漢室社稷也就不算什麼了。

怎麼把張飛拎出來,使張飛能安度晚年,就成了當下唯一的關心的事情。

當裴俊向他通報曹丕身死這條緊急訊息時,關羽也只是稍稍愣神,還是沒有想到有什麼可以把張飛摘出來的切入點。

不是把張飛軟禁起來就能行的,飛是關不住的。如果硬要把飛約束在牢籠裡,那隻會加速、導致飛的當場死亡。

除了先帝,沒人能讓那個人停下來、低下頭。

現在先帝不在,誰都約束不住那個自由的人。

等待他的,只有滅亡。

自己努力周旋,唯一能改變的,就是滅亡的方式。

關羽與裴俊相顧無言,各種方式都已討論過,根本找不到合乎情理、正常邏輯的拯救辦法。

不是田信不願擡手,問題核心在於張飛不肯放棄;放棄現在所堅持的,無異於誅殺張飛的心。

約大半日後,曹丕身死的消息也傳入兗州各方面。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位於陳留酸棗的兗州牧徐庶,自然是備一壺濁酒,遙遙爲曹丕送行,也就僅此而已。

其後是位於濟陰鄄城駐屯的張飛,略有些不相信。

他相信曹叡的說法,認爲曹丕已是妖法煉製的倀鬼……這麼重要的身份,怎會被捨棄?

可曹丕終究死了,曹操那麼多的子嗣,目前就存活子嗣十指可數。

張飛已顧不得什麼生死存亡,顧忌這些東西的話,也不會積極起兵,與河北魏軍聯合。

於是又喝的酩酊大醉,開始滋事尋釁。

底層人尋釁滋事是要捱揍的,張飛是不同的,他尋釁滋事……自然是要揍人的。

待朝廷勸說的使者陳震察覺時,張飛已入軍營,綁了十幾個軍吏鞭撻、逼問,強迫這些軍吏相互揭發,舉報彼此。

不吱聲,挨鞭子;吱聲誣陷的話,少挨鞭子……

這狀態下的張飛根本不講道理,只是單純看不起軍中吏士。

他眼中的大儒看不起他,他又以士人自居,秉性中就看不起軍中吏士。

特別是他麾下衛國兵、青州軍本就是青州徵發的吏士,早年自然是魏軍中的一員……因爲這點爲魏國效力的履歷,更不受張飛待見。

平日清醒的時候自然知道人情世故,多少也能體諒、剋制自己。

也能準確把握軍中吏士的忍耐底線,能相對安全、洞若觀火的熬練部伍吏士的承受力。

可現在哪裡還能思考那麼多,他不爽,只是想讓更多的人不爽,僅此而已。

或許,也因爲青州軍、衛國兵的戰鬥力不顯,沒有經歷過大戰……這種典型的弱兵特徵,更激發了張飛的厭惡、惱恨。

陳震趕到軍營中找到張飛時,才狠狠鬆一口氣。

已能明顯察覺軍隊的士氣、態度發生轉變……張飛練兵就像訓狗,訓練完善的狗,甚至比狼還要兇猛。

可張飛接連失態觸犯了訓狗過程中的忌諱,而整體大局又不利於青州方面。

自然地,軍隊這種成分複雜的集體自會產生自己的集體意識。

當狼、當虎、當狗,還得這個集體意識自己說了算。

現在,青州軍的集體意識正在張飛反覆蹂躪下被加速喚醒,作壁上觀的各營吏士此刻強勢圍觀,目光很是不友善。

若非朝廷與府兵重新聯合、融合的消息已經傳遞出去,正因有府兵威名鎮壓着,這裡才顯得沉默、剋制,否則此刻就有人登高振臂,聚衆譁變。

陳震不敢多事,一面遣人救治鞭撻受傷的軍吏,一方面趕緊將醉酒昏沉大睡的張飛轉移到附近的齊國兵營壘,並與齊王劉永商議。

出乎陳震預料,劉永表現的從容、鎮定,不鹹不淡表示:“叔父此刻只願醉生夢死,入營中無度施虐,或許就存有爲國殉死之意。孝起先生稍安勿躁,待叔父酒醒,我自會勸諫,或許能收奇效。”

陳震已經急的火燒眉毛,又不好在劉永面前表現出過度焦慮:“殿下是何良策?”

劉永並未直接回答,而是指着大帳門,門外遠處是衛國兵營地,那裡夜空上正瀰漫篝火光輝,是營中篝火染紅了夜間來襲的霧氣。

陳震認真觀察,看不出那火紅色霧氣有什麼特殊。

劉永怔怔望着:“孝起先生,天下將定,此人心思安之際。故叔父凌虐吏士,吏士多能忍耐。可吏士越是忍耐,叔父就越是不滿、憤恨。其中內情,孝起先生應能明白。”

自然明白,張飛想要的是一羣充滿破壞慾的暴戾、焦躁的軍隊。

可現在整個青州軍、衛國兵都是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顯得有氣無力,似乎到了決戰時,這樣的軍隊極有可能做出臨陣反戈,或突然抗令不動如山。

劉永攏了攏自己鮮紅赤錦罩袍,身姿挺拔眺望遠處:“孝先兄長有經天緯地之才,鬼神莫測之能。自李正方官拜司隸校尉遷入司州時,我聞李氏酒坊產業賣與夏侯。若去信請求兄長,兄長或許能革除舊技,釀造新酒。”

稍稍回頭看陳震,劉永口吻確信:“兄長只是不喜歡飲酒,而非不能飲酒,曾自詡千杯不醉,東征之時就曾宴飲,酒酣不醉。若兄長肯釀令人醉生夢死之酒,叔父應能等待數載。”

陳震默然,現在的張飛不正是醉生夢死?

醉酒的時候還是個活人,等酒酣入夢後,估計就沒想過繼續存活的事情。

醉生夢死的酒……難道不是毒酒?

陳震直接想到的就是毒酒,可看劉永的言行舉止不是在開玩笑。

或許用一種令張飛期望的新酒,能阻止張飛繼續尋死。

現在領軍,在軍中尋死;今後若幽禁,必然會有其他尋死的方式。

除了敵人,沒人願意看到張飛這麼死。

得給張飛找一個繼續生活的理由,一個醉生夢死的新酒……或許還有些不足。

陳震思索片刻,補充說:“殿下,以陳公之能,所造新酒也應是國家祭祀天地、社稷、山河鬼神之酒。外臣以爲,此酒應有奇效,譬如……溝通鬼神。”

劉永不置可否,負手在背,眺望對面、遠處的衛國兵營地。

隨着晚餐用罷,衛國兵許多篝火熄滅,又恢復夜禁。

整個營地又被白霧遮蔽,看不到更多煙火,有的只是沉靜、忍耐。

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六百四十章 轉化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第四百二十章 卦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六百四十章 轉化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二百零九章 潘濬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八百五十一章 陳氏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
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八百零一章 神兵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七百九十六章 情報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七百一十四章 風暴正在靠近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六百四十章 轉化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五百零四章 捷足先登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二百零四章 三恪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在意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六百零九章 錢與要害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七百二十八章 習溫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八十九章 獨行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第四百二十章 卦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壩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八百六十一章 待遇問題第二百四十九章 芝艾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後第六百零六章 對答第四百四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四百八十七章 安置第六十八章 陣不成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師三孤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七百六十七章 再聚襄樊第四百三十六章 鑄幣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六百三十八章 缺乏神聖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八十一章 軍事威脅第六百三十七章 五共第六百四十章 轉化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面雪花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解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三百一十章 喝茶第二百零九章 潘濬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三百二十三章 杜夫人格言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庸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八百四十五章 前奏第八百七十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樊第二百七十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八百五十一章 陳氏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三十九章 自謀前路第四百八十四章 規劃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