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局勢

次日,柳飛已是駕着金翅直往江東的會稽而去,暫且不表。卻說那曹操在揚州一場設計,果然將劉備算計了個人仰馬翻,狼狽不堪。

但此時之劉備畢竟不再是歷史上那麼脆弱了,曹操雖然得手,但自身所收打擊也是不小。接連三員大將不能出戰,只得暫回兗州修養。

待要一鼓作氣將袁術殲滅之時,忽然接的袁紹書信,卻是請旨以討公孫瓚。曹操心中冷笑,遂聚衆人商議。

程昱笑道“此必爲袁紹試探我等之計也”郭嘉亦是點頭。曹操道“我亦知道,只是此時我當如何回覆?”

郭嘉想了想,道“主公可回覆他,大力支持。並以幽、並、冀、青四洲之事付之。袁紹好大喜功,必喜。如此,主公可先回兗州,將後方之事盡數解決利索,袁紹見主公回,必大力攻打公孫瓚,待其兩家相攻後,我再出兵,將袁術殘兵一舉掃平,至於張繡則可傳檄而定。待到袁紹與公孫瓚分出勝敗之後,我再擇機而動,一故而下,北方可定矣。”

曹操大喜,深以爲然。即日,暫時班師回朝,只是分派人馬將北上之路盡數封斷,袁術雖不得北去,卻是有了一絲喘息之機。暫時於淮陰扎住。慢慢舔舐傷口,試圖恢復。

卻說曹操回師到京,第一件事便是假帝召給袁紹,令爲四洲總管,發兵戰公孫瓚。袁紹見曹操已是回兵,料無機會,接的聖旨,大喜。即刻起兵戰公孫瓚去了。

曹操將袁紹搞定,便尋思衣帶詔之事。便聚衆謀士商議,欲要廢獻帝以立新君,程昱卻不同意,道“如今主公能號令四方。皆因奉漢家天子之故,今諸侯未除,便行廢立之事,豈不是走了和董卓一般的老路,若如此。必將成爲衆矢之的”曹操猛省,遂罷了廢立之念。

次日,卻將董承等人一干老小,盡皆押於市口斬殺,死者七百餘人。城中百官士人聞聽,盡皆落淚心驚。

曹操殺了董承等人,心中怒氣猶自不平。便提劍來殺董承之妹-----董貴妃。時董貴妃已身懷六甲,獻帝與伏皇后盡皆求情,曹操卻哪裡聽的,直接讓人以白綾絞殺了。更讓曹洪領軍三千,進駐宮裡,將獻帝等人盡數軟禁了事,方纔稍歇怒氣。

待回至府衙,召衆人前來謀事。道“今袁紹正與公孫交戰,袁術雖敗而未滅,劉備遠走荊州。張繡以據宛城,而我之地卻于徐揚豫三洲太遠,不易控管,我思之慾要遷都往南,卻不知當往何處可好?”

荀攸出班道“昔日太史令王立曾言:太白犯鎮星於鬥牛,過天津。熒惑又逆行,與太白會於天關,金火交會,必有新天子出。觀大漢氣數將終。晉魏之地,必有興者。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代漢而有天下者,當在魏。漢以火德王,而明公乃土命也。許都屬土,到彼必興。火能生土,土能旺木:正合王立之言。他日必有興者”

曹操大喜。當日下令。遷都許都。獻帝哪敢不應。羣臣皆懼操勢,亦莫敢有異議。遂擇日起駕。操引軍護行。百官皆從。

至此,曹操已是將政治中心南移,不但牢牢的抓住了君權,通過此次遷都,更是將自己的勢力地盤徹底的鞏固穩妥。只是,此次遷都卻是比之歷史晚了數年。

待到曹操將諸般事務料理妥當,卻得到了兩個令他震驚的消息,登時讓他順利遷都地大好心情盡數敗壞。

這兩個消息卻一個是江東一統,盡數歸爲周瑜所有,另一個則是荊州劉表征伐叛亂時,不幸被流矢所傷,不治身亡。蔡氏奪權失敗,反被劉備計算,此時,荊州九郡八十一洲已是盡歸劉備所有了。

曹操當即驚得將手中杯子失落,良久方纔長嘆一聲,心下已是知道,這二人已是不可能再被收服的了。急聚衆人商議,讓細作將事情詳細報來,方知原委。

原來周瑜在會稽駐兵,以數郡之地發展,極是迅捷。不久,即開始計議出兵以伐豫章,魯肅卻道“公瑾不需如此麻煩,某舉一人,前往說之,必叫那豫章太守華歆來降”

周瑜大喜,忙問是誰。魯肅笑道“此人卻也是江東名士,卻被公瑾你連累,至今在家韜晦呢”

周瑜大奇。魯肅笑道“便是這會稽原本的別駕虞翻,虞仲翔。當日你兵臨城下,王朗等人皆要死戰,唯虞仲翔不贊同,進言讓王朗縛嚴白虎以獻公瑾。奈何王朗不聽,將其罵走,今時,卻是在家閒養呢。此人素於豫章華歆交好,若能得他前去,江東之地便可傳檄而定矣。”

周瑜大喜,道“我亦素聞此人聲名,實爲大賢,我當親往訪之”於是,親自前往虞翻府上相請,與語大悅。虞翻亦是深爲歎服。遂出山以助。

先往豫章,果然說的華歆來降,江東遂平。周瑜遂大力發展生產,廣練軍馬,擴置戰船,更立招賢館,召才納士。聽從柳飛建議,明確下達唯纔是舉令,一時間,江東大譁,寒門之士羣涌而至,草莽英雄亦是爭相來投。文人得顧雍顧元嘆,步步子山、薛綜薛敬文、陸籍,程德樞等人。武有丁奉丁承淵、徐盛徐文向、賀齊賀公苗、潘章、呂蒙、朱然、朱桓、馬忠、李異、謝旌等人。自此,江東勢力大盛。

曹操等人聽至此,已是盡皆失聲。曹操自料此時非樹敵之時,便使人賁召封周瑜爲討逆將軍,進吳侯。江東事了,卻來問荊州之事,只是荊州之事,卻讓曹操等人想破頭也是不明所以。

卻說當日劉備與徐庶、陳羣、趙儼正自說着謀算他人地盤之事,卻被人撞破,不由均是大驚失色,劉備擎劍開門,往外看時,卻是一愣,但見門外站了一人。峨冠博帶,氣質飄逸,見劉備等人緊張的開門而望,不由微微一笑,卻是繞過劉備。徑自進了屋中。

劉備等人相互看了一眼,卻均是搖頭。劉備略一沉思。將門掩好,迴轉身來,看着此人,卻不多言。

那人看劉備毫無驚慌之態,氣度凝穩,不覺點頭。眼見劉備已將門關好,方自來至劉備身前,跪倒叩頭,道“鉅鹿田豐奉柳公之命,在此恭候主公已多時矣”語音顫抖,卻是激動不已。

劉備“啊”地一聲,連忙趨前扶起,道“原來先生便是田豐,恩師在備來此之前,便囑咐備來荊州之後。當先訪先生,以聽教誨,不意先生竟以先至矣”

旁邊徐庶等人卻是目閃奇光,對望一眼,卻見對方眼中均是一片歡愉。自是料到田豐一來,定是柳飛早有安排。荊州之事定是早已有算計了。

田豐這邊卻是激動不已,道“豐得柳公之命,與荊州衆文武潛伏在此已是多年矣,日盼夜盼。今日卻終是將主公盼來,自此,再也不是無主孤魂矣”言罷,想及多年來,藏於人後,默然失語,其中酸辣苦澀之處。數不勝數。不由悲從中來。放聲大哭。

劉備自出師之日時,便知師父爲自己安排下好多暗棋。算算時日,竟是幾近十年,望着眼前的這位當時的河北名士,想想這多年來,一直爲了自己竟默默的在這荊州經營佈置,不由的大是感動,亦是雙目發紅,垂下淚來。起身躬身一揖,道“備何其幸也,競得先生如此相待,先生之苦,備感同身受,在此請受備大禮一拜”說罷,竟要雙膝跪倒。

田豐大驚,急忙扶住,道“主公切莫如此,豐所以失態,只是感懷今日終於得見主公之歡,非爲別意。主公如此,豈不折殺豐嗎”

劉備哽咽道“先生之功,豈是劉備一拜所能盡平。備實是心中感動啊”田豐聞聽,心中感動,自己多年辛苦終是沒有白費。柳公爲自己等人所選之主,果是仁義之主,不由心下大慰。道“主公切莫說這些了,豐今日前來,卻是要將我荊州具體人員、佈置及一干錢糧、米物、軍馬、兵力向主公彙報的。且請主公安坐,聽豐細細道來”

劉備、徐庶等人俱皆興奮,幾人從新落座,聽田豐細細說來。

田豐道“目前我荊州文武將領,文臣這邊計有沮授、耿武、關純、蒯良、蒯越、伊籍、王甫、韓嵩,王桀;武將計有顏良、文丑、黃忠、黃敘、魏延、蘇飛、邢道榮。現這些人大部分俱爲各郡各軍任職,部分人隨豐隱於暗處。尚有甄氏一族以商賈身份經營錢糧,囤積物資。可以說今日之荊州,只要主公正其位即可全面接收。”

劉備,徐庶、陳羣、趙儼四人聽的目瞪口呆,直直地望着田豐,猶如在聽故事一般,難以置信。

田豐卻是自顧接着講道“除此之外,尚有一處暗兵。乃是由甘寧甘興霸將軍帶領,一直於南方各族族長組建的一支水上之師,具體兵力豐亦不深知,只知道他們自有基地。除開始向豐這裡索要了些物資啓動後,現在已是能自給自足。”

言罷,微一沉吟,又道“似乎還有兩支暗兵,卻不知是誰帶領,只是知道一隻似乎和江東有關,一支似乎在關外活動。荊州目前總共有馬步軍、水軍共二十八萬,錢糧米物可供十年之用,此便是豐等人在荊州幾年所有所得了”

這一番話,只聽得劉備幾乎要有暈倒的感覺。想他辛辛苦苦的在北方几經殺伐,南征北戰,東飄西蕩,這麼多年,最後掙得些家底,如今在田豐的數據面前,簡直就是笑話一般,一時間,劉備只是木然地呆坐着,再也說不出話來。

旁邊徐庶,陳羣、趙儼三人面面相覷。良久方纔長嘆一口氣。最後還是徐庶先開口,澀聲道“先生方纔所言,可是均由柳公提前佈置的?”

田豐點頭,道“正是”

徐庶點點頭,卻再也不說什麼了。只是心中的激動此時竟是轉爲平靜,只覺這個世界竟是如此瘋狂,自己平日自負絕頂聰明,如今也不過只是一隻井底之蛙矣。

陳羣、趙儼二人此刻卻是感到深深的慶幸,慶幸自己早早遇到柳飛,能得以跟隨劉備,當日自己二人尚未這位主公沒有基業而煩惱,卻哪料到,其實,自家這位主公卻是真真的一個大財主。在目前衆諸侯中,勢力已是無可比擬。只要策劃得當,一朝而起,必將震驚天下,其後前途已是無限光明瞭。二人此時竟有些想哭地感覺了。

劉備終於是從呆傻狀態中恢復過來,望着眼前安靜的田豐,點點頭,方纔起身,整肅了一下衣冠,向着琅琊地方向,恭恭敬敬的跪倒叩頭,心中對師父的感激實是無法用言語表達。

他此刻隱隱覺得師父的安排,遠不及此。定是還有後着,卻不知究竟有多大地驚喜等着自己,想及當日在義陽,師父臨走之時,只是輕描淡寫的說,自己會有些好處的時候,那表情卻是雲清風淡的,哪知竟是如此驚濤駭浪。

劉備施禮畢,方纔起身,招呼衆人坐下,重新研究今日荊州之局。現在荊州既然已是實質地掌握在自己手中,那徐庶的計策就已經不和事宜了,必須要重新計議妥當纔是。

田豐微微笑道“剛剛在門外,豐聽地徐元直之言,頗是直切振奮。我主能有元直這般賢才輔助,當真是邀天之幸啊”

徐庶這邊現在卻只是搖頭苦笑,道“元皓先生這番話,若是在之前說來,庶定然飄飄然不知所以然了,只是此時聽來,卻唯有慚愧二字了”

田豐哈哈一笑,道“元直卻是不必妄自菲薄,在柳公之佈置面前,又豈獨元直有此感覺,豐等當日還不是如聽天書般糊塗,卻直至前些日子,方能看出些端倪來”

見徐庶猶自搖頭,便不再多說,卻轉過話題,對劉備道“主公即已來了荊州,卻需的廣收民心聲望,元直之計卻是不必那般激烈,主公但可安坐新野,徑自做出一番服從劉表安排的架勢,以博取荊州士民的同情。至於荊州大位之圖,豐等已是籌謀已久,主公但可閒坐觀看,不多久,定叫主公以正荊州之主。”

田豐一席話,卻是將一個倒黴蛋推了出來,而劉表卻是已經踏上了往黃泉的大路…………

第382章 獲救第15章 指點第8章 制器第55章 療治(二)第117章 突變第186章 癔症第388章 平定第350章 雍州第102章 身死第374章 遁走第373章 天滅第382章 獲救第270章 起兵第97章 反目第253章 兵法第223章 點醒第183章 煉藥第38章 渡口第157章 政變第283章 烏龍第199章 前因第204章 新城第280章 哭求第124章 江火第316章 鬼徒第3章 功成第389章 地獄第229章 得第100章 撫慰第213章 反勝第355章 斬將第179章 脫困第14章 偶遇第31章 昊天第14章 偶遇第327章 納魂第135章 救援第141章 大敗第118章 鬥法第5章 名傳第110章 收服第6章 名將第348章 武威第73章 誓言第126章 暗算第74章 救曹第69章 情敵第350章 雍州第51章 宛城第351章 收復第233章 寶刀第189章 寶船第360章 壽春第351章 收復第206章 天神第397章 晉立第172章 悍衛第51章 宛城第308章 滅靈第246章 女將第183章 煉藥第41章 比劍第147章 計議第291章 重創第239章 遁走第116章 救援第336章 得骨第283章 烏龍第393章 荒島第117章 突變第95章 傾訴第167章 聯姻第297章 友情第331章 甬道第134章 終失第242章 涪關第210章 難爲(一)第333章 屍魅第270章 起兵第217章 論交第208章 請求第322章 秘辛第355章 斬將第307章 召喚第80章 再救第391章 海上第108章 教誨第305章 再擒第122章 捉弄第94章 心事第386章 條件第298章 同行第134章 終失第377章 掘墳第396章 理由第334章 驚怖第142章 埋伏第91章 英雌第193章 孤島第167章 聯姻
第382章 獲救第15章 指點第8章 制器第55章 療治(二)第117章 突變第186章 癔症第388章 平定第350章 雍州第102章 身死第374章 遁走第373章 天滅第382章 獲救第270章 起兵第97章 反目第253章 兵法第223章 點醒第183章 煉藥第38章 渡口第157章 政變第283章 烏龍第199章 前因第204章 新城第280章 哭求第124章 江火第316章 鬼徒第3章 功成第389章 地獄第229章 得第100章 撫慰第213章 反勝第355章 斬將第179章 脫困第14章 偶遇第31章 昊天第14章 偶遇第327章 納魂第135章 救援第141章 大敗第118章 鬥法第5章 名傳第110章 收服第6章 名將第348章 武威第73章 誓言第126章 暗算第74章 救曹第69章 情敵第350章 雍州第51章 宛城第351章 收復第233章 寶刀第189章 寶船第360章 壽春第351章 收復第206章 天神第397章 晉立第172章 悍衛第51章 宛城第308章 滅靈第246章 女將第183章 煉藥第41章 比劍第147章 計議第291章 重創第239章 遁走第116章 救援第336章 得骨第283章 烏龍第393章 荒島第117章 突變第95章 傾訴第167章 聯姻第297章 友情第331章 甬道第134章 終失第242章 涪關第210章 難爲(一)第333章 屍魅第270章 起兵第217章 論交第208章 請求第322章 秘辛第355章 斬將第307章 召喚第80章 再救第391章 海上第108章 教誨第305章 再擒第122章 捉弄第94章 心事第386章 條件第298章 同行第134章 終失第377章 掘墳第396章 理由第334章 驚怖第142章 埋伏第91章 英雌第193章 孤島第167章 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