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漢中

卻說曹操聚衆商議張鬆僕從帶來的消息,荀力主立時取漢中,一番說辭,曹操甚喜,只是轉念卻又疑慮,道“張魯雖不足道,然隴上地勢險要,恐短時難拔,一旦遷延時日,恐反被所制。要知尚有個西涼馬騰覬覦在側,不得不防。”

荀笑道“主公勿憂。今有張鬆家人熟悉地理,便可繞過甚多險處,徑出秦川,直插南鄭。南鄭雖險,然張魯兵寡力弱,其之所以能據漢中,不過乘亂聚黨,於黃巾無異。軍中之人,多爲米教子弟,素日只知散符施水,坑騙錢財。便有些個能戰之卒,也斷無可抗我百戰之軍的道理。主公爲國重臣,奉章討賊,名正言順,其下多爲民衆,如何敢抗乎。至於西涼馬騰,吾聞其似正與西域六國苟且,便是有變,也已不及。待得漢中底定,可再尋策滅之可也。”

曹操聞聽遂心定,即刻喚夏侯淵至,加封徵西將軍事,以毛爲輔,率夏侯尚、夏侯德等衆夏侯子弟,領軍一萬,以張鬆僕從張奎爲嚮導,徑取漢中。

夏侯淵得了將令,當下點齊兵士,即日啓程,不一日到了長安。長安守將鍾繇接着,犒勞軍士。夏侯淵休整一日,即刻發兵,拔隊啓程,至漢中界上扎住。令夏侯尚、夏侯德二人爲先鋒,領兵三千,直奔陽平關搦戰。

那張魯自當日派人追殺張鬆,多時不見回報,心中已是忐忑。聚集帳下神兵鬼卒,商議對策。閻圃獻計道“曹操於北方正伐袁紹,便是來兵,也不會很多。且川中路途坎坷,其軍遠來,輜重難以爲繼。但要我等嚴防死守,挨之時日,其糧不繼,則不戰而退矣”張魯大喜,叫自家兄弟張衛,領兵五千以鎮陽平關,深溝高壘,以防曹兵。

夏侯尚、夏侯德二人領兵前至關下討戰。張衛得了張魯囑咐,只是不出。曹軍但要攻城,便只以滾木石應之。夏侯尚、夏侯德費時半日,卻無寸進,俱是感到頭疼。待得夏侯淵領大軍至,俱言川軍不出,關隘險峻,難以攻克。

張奎在旁聽了,上前說道“將軍勿需煩惱,小人知曉有條小路可繞過陽平關。直插南鄭,不若不打這關,只需取了南鄭,直接去拿那張魯便是。”

夏侯淵聞聽大喜,要他指明路徑,卻並不聽他胡說。想那小路既是隱蔽,如何能容得萬餘大軍通過,如被張衛知曉。只需將頭一掐,自己這萬餘軍士便俱皆交待在這了。當下,只是挑選精銳士卒,分出小隊,於夜偷偷遁着小徑潛過。

第二日,夏侯淵親自督戰,猛攻陽平關,待得張衛將兵全部調往關前守城之時,關後突現曹兵,兩面夾擊。想那張衛雖有些武藝。哪裡抵擋的住曹軍的百戰之卒。不多時便已被擊潰,被生擒活捉了事。夏侯淵得了陽平關,於大牢中卻是得了兩將,喚作楊任、楊柏。此二人本是漢中名將,因不肯入米教,被張衛拿下,關於牢中。此番卻得夏侯淵解救。遂投了曹軍。

夏侯淵也不稍待。便以楊任楊柏爲先鋒,領軍直撲南鄭。那褒斜一帶民衆,久不見兵戈,對上曹軍兵精將勇,如何是其對手,更兼楊任楊柏二將便是土生土長的川中之人,於道路兵要之熟悉,如同掌上觀紋,是以一路推進,如入無人之境,只幾天功夫便已是殺至南鄭城下。

張魯本待依仗南鄭城高牆厚,地勢險要進行死守。哪料的,手下卻有一人名喚楊松的,爲人最是貪婪猥瑣,眼見曹軍精壯,恐城守不住自家遭了連累。遂暗使人連接楊任,於當晚就城中開了城門,曹軍一擁而入。

時張魯正自家中高臥,哪料的變生肘腋,連同一干手下,竟是不曾走脫一個,俱皆被生擒活捉。夏侯淵攻取南鄭,只是一天一夜便已得手,第二日即出榜安民,歷數張魯等人罪狀,全城大索,將五斗米教衆頭目盡皆綁了,連同張魯、張衛等人,直接押赴有司,號炮響處,盡皆砍了。自此,五斗米教在漢中勢力大減,衆教衆惶惶不可終日,紛紛外逃。漢中遂定,夏侯淵立時上表,向曹操報捷。

曹操得報大喜,索性表夏侯淵爲漢中太守,以鎮東川。令夏侯德、夏侯尚等把守各處關隘險要。楊任楊柏卻是召回許昌,各加封賞。至於那個賣主的楊松,卻是直接一刀了事,不消多提。張奎亦是得了百金,自去做他地富家翁去了。

夏侯淵既得漢中,便請伐西川。曹操哪裡敢答應,劉備此時已是攻入西川,夏侯淵便只一萬士卒,如何能敵劉備大軍,且漢中初定,民心不附,五斗米教教衆遍佈各處,一旦異動,莫要說西川,便是東川也是立時有傾頹之勢。若是劉備乘勢而動,先不取西川,卻把東川拿下,那可就是第二個宛城了。自己空耗軍力錢糧,卻是爲他人做嫁衣了。故此囑咐夏侯淵,不得輕動,只嚴守關隘,穩定漢中即可。那得隴望蜀之事,卻是留待以後再說吧。

將這些事前前後後搞明白,劉備不由慨然長嘆,不想當日便只是一個小小的疏漏,便讓曹操得了偌大的便宜。此事,卻是不由他所能操縱的。既是曹操已得漢中,便需將計劃重新調整一下了,派出細作,往漢中和許昌探聽曹操動向。遂又使龐統領魏延領兵往閬中方向屯住,以防夏侯淵。

待細作回報,夏侯淵平定漢中後,只是分派人手嚴把關隘,並不南下,劉備心中稍定,只是思及此事變化,卻應報知柳飛知道,唯恐與其別的安排有所衝突,再者,此時師父若是能在身邊,總是要安心許多。故此,一面派人往青城送信,一面令大軍俱往巴州而來。

卻說柳飛自得了信使傳信,得知袁紹與曹操大戰,心中已是明瞭,最後的時刻怕是快要來了,也是時時留意北方戰報。這日卻是得了劉備遣人來尋,俱言漢中之事,柳飛聞言也是嗟嘆不已,這歷史雖然已經改變,但在某些地方卻是執拗的按照原先的軌跡發生着。

此時眼見劉備書中之意,隱隱期盼自己過去,想想此時,劉備這邊取蜀中應無問題,畢竟他身邊還有個諸葛亮,但北方張合處卻是初建之時,自己當過去看看,既是劉備心中不定,順路先去看看也罷。

他自得了八部之法,水神心法又是邁進了一步,隱隱已是明白,自己初時心法提升不了,乃是因爲心境修爲不到,需多歷世事才能使心境提升。然而對於心法進境來說,卻是淡泊平和之心更有助益。而他因參與世事,心中已是有了執念,若不早將這些俗事了卻,心法進境便會事倍功半。苦笑中,終是明白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話地意思。當下便將家中諸事安排一番,乘金翅直往劉備大營而來。

不消多時,已是在巴郡城外,尋得劉備大軍,直接落入中軍大營。在衆軍一片驚呼聲中。劉備早帶着管亥和諸葛亮出來迎接。

諸葛亮再次見到柳飛,心態已是大變。待得劉備見禮完畢,這才上前拜會。柳飛看着這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心中不由有些感慨。見他對自己甚是恭敬,所執之禮卻是弟子禮,心下了然,不由呵呵笑道“水鏡老友卻是教的好弟子。你之本領我深知之,有你在玄德身邊,我便是放心了。”想想這人最後卻是活活將自己累死的,又對他道“汝智計超絕,所謀周細。但歷事之間,不必事事躬親,須知如此不但你自己將大損壽元,也使得他人少了歷練之機,一俟你不在之時,何人能爲你分憂,這事卻需記下了”

孔明聽的雲山霧罩,不知何意,柳飛正色道“你只管記下我今日所言,日後自知”孔明已是深知柳飛之能了,眼見柳飛鄭重其事的囑咐自己,心中亦是暗凜,不敢等閒視之。

劉備遂將眼前之事又是細細說了一遍,道是現下巴州守將喚作嚴顏,此將年逾五旬,然筋骨不弱於壯年,實有萬夫不當之勇。

柳飛微微一笑,道“你不必憂煩。此老將來日定會歸於麾下,你身邊有孔明輔佐,取西蜀乃易如反掌耳。至於漢中夏侯淵,汝亦不必擔心,曹操斷不會讓他現在輕動,其根基不穩,自保無暇,如何來擾你行事。汝直將心思用在眼前之事上便是了。待到蜀中平定之後,吾料曹操也將北方之事了了。那時便可會一會公瑾,商討下北伐統一之事了。屆時,爲師若是得暇,自也會來與你們會合。吾近日心有所感,離去之日已近。恐待你大業有成之日,也是吾離去之時。果如此,汝當謹記爲師當日授藝時所囑,振我華夏,興我百姓,勿負我望。”

第279章 復活第258章 詭殺第68章 造紙第334章 驚怖第217章 論交第264章 平定第313章 覓蹤第378章 突圍第369章 遁走第22章 傳史第210章 難爲(一)第379章 逃出第386章 條件第397章 晉立第325章 鬥法第70章 比鬥(一)第348章 武威第359章 突刺第229章 得第120章 沛城第39章 琅琊第387章 真相第46章 結義第118章 鬥法第366章 遷都第82章 名士第394章 日落第94章 心事第91章 英雌第148章 古寨第354章 逆襲第213章 反勝第94章 心事第31章 昊天第35章 傷逝第143章 事泄第190章 揚帆第168章 調教第134章 終失第129章 終聚第288章 暗窺第3章 功成第357章 失利第3章 功成第320章 哀牢第20章 亂起第62章 大亂第234章 張任第76章 汜水第397章 晉立第399章 神戰第308章 滅靈第58章 酣鬥第66章 初見第378章 突圍第239章 遁走第8章 制器第148章 古寨第161章 二喬第108章 教誨第68章 造紙第349章 顯殺第27章 天殘第23章 出塞第108章 教誨第236章 歸家第178章 解毒第23章 出塞第383章 降蜀第307章 召喚第140章 血詔第328章 機關第181章 贈馬第310章 彙報第209章 喜聞第397章 晉立第305章 再擒第290章 死靈第74章 救曹第345章 篡漢第274章 敗退第127章 滅門第37章 盡屠第40章 邀鬥第56章 請求第351章 收復第261章 聚殲(二)第72章 定親第318章 幻境第38章 渡口第235章 授藝第352章 北進第254章 選兵第302章 長嘯第112章 盟約第156章 叛亂第108章 教誨第13章 喜事第195章 起源
第279章 復活第258章 詭殺第68章 造紙第334章 驚怖第217章 論交第264章 平定第313章 覓蹤第378章 突圍第369章 遁走第22章 傳史第210章 難爲(一)第379章 逃出第386章 條件第397章 晉立第325章 鬥法第70章 比鬥(一)第348章 武威第359章 突刺第229章 得第120章 沛城第39章 琅琊第387章 真相第46章 結義第118章 鬥法第366章 遷都第82章 名士第394章 日落第94章 心事第91章 英雌第148章 古寨第354章 逆襲第213章 反勝第94章 心事第31章 昊天第35章 傷逝第143章 事泄第190章 揚帆第168章 調教第134章 終失第129章 終聚第288章 暗窺第3章 功成第357章 失利第3章 功成第320章 哀牢第20章 亂起第62章 大亂第234章 張任第76章 汜水第397章 晉立第399章 神戰第308章 滅靈第58章 酣鬥第66章 初見第378章 突圍第239章 遁走第8章 制器第148章 古寨第161章 二喬第108章 教誨第68章 造紙第349章 顯殺第27章 天殘第23章 出塞第108章 教誨第236章 歸家第178章 解毒第23章 出塞第383章 降蜀第307章 召喚第140章 血詔第328章 機關第181章 贈馬第310章 彙報第209章 喜聞第397章 晉立第305章 再擒第290章 死靈第74章 救曹第345章 篡漢第274章 敗退第127章 滅門第37章 盡屠第40章 邀鬥第56章 請求第351章 收復第261章 聚殲(二)第72章 定親第318章 幻境第38章 渡口第235章 授藝第352章 北進第254章 選兵第302章 長嘯第112章 盟約第156章 叛亂第108章 教誨第13章 喜事第195章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