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先說龐統

第一百八十章 先說龐統

兒童慣識呼鳩曲,閭巷曾聞展驥才。-------明.羅貫中《三國演義》

話說陳龍一行緩緩走入水鏡莊,只覺青山綠水,如夢如幻,無限風光,令人駐足流連。白馬洞的黑暗中,走出一名衣袂飄飄的灰袍中年人,如同仙人剪影。

陳龍仔細觀看,只見來人儒服高冠,長髮黑白雜生,高冠後露出兩邊整齊的披髮,凸顯仙風道骨。身材高欣,眼神深邃如海,給人一種洞穿一切、氣息飽滿的感覺,似乎是充盈的精神,代替了肉體的瘦弱。

老者身後,自然排列的正是馬龍鳳虎。最後還跟着一個更小的孩子,諸葛瑾伸手歡叫道:"均弟!"

陳龍看着這四個孩子,心內無限感慨。只見幾個少年,諸葛亮神清氣爽,司馬懿聰明內斂,身後還跟着一個小丑孩兒,濃眉掀鼻,黃牙豁嘴,正是醜小鴨龐統龐士元。最後那個一團孩子氣,正是和諸葛瑾打招呼的,小小諸葛均。

司馬徽彷彿並不吃驚陳龍到來,也不問來歷,隨手相請,就這樣穿過一所小院的角門,領衆人進入一道崖邊小路。腳下是一道清溪,水聲潺潺,給古老的山莊平添了幾許清幽。溪上有一座便橋,人行其上,大有凌波微步的感覺。沿着洞後的蜿蜒小徑,直達草廬前,天地伸展。忽然別有洞天,縱目望去,遠處水鏡湖碧水長天,渾然一色,綠霧山影,宛如仙界。遙遠的南漳城郭城牆高聳,近處田園風光一覽無餘,山下蠻河如銀帶綿延,令人心曠神怡,塵念頓消。

陳龍感概於心,回望諸葛瑾領着幾個大名鼎鼎的小兄弟,先問最小那個道:“小朋友,你就是諸葛均吧?”將諸葛均一把抱在懷中,掏出一塊肉乾擱到他手心,任他吮吸,心中已經將這幾個孩子正史中建樹過了個遍。

龐統,字士元,現年十歲,後來號爲鳳雛,荊州襄陽人。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爲軍師中郎將。

龐統貌醜,小時候爲人樸實,表面看上去並不聰明。時潁川司馬徽爲人清雅而擅長識人,龐統在祖父帶領下前去拜見。司馬徽坐於桑樹上採桑,而龐統坐於樹下,倆人相互交談一直從白天說到黑夜,司馬徽對龐統大爲驚異,說是南州士子沒有人可以與龐統相比。有了司馬徽這句話,龐統漸漸爲人所知。

徐庶曾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龐統貴爲鳳雛,曾與東吳陸績、顧劭等品評人物好壞,自稱有輔佐帝王的才能。

龐統後來被本郡徵爲功曹,喜歡評價人物,培養別人的名聲,所以被他評價的人,都往往超過該人實際的才能。人們對此感到非常奇怪,於是去問龐統,龐統說:“方今天下大亂,正義之道逐漸衰退,善人少而惡人多,我想興起這樣的風俗以達到助長正道的目的,所以要宣揚好的榜樣,改善世風。”

陳龍在光腦中查到此,放下諸葛均,抱起小臭孩兒龐統,發覺他一張醜臉之上,雙眼發出智慧的光芒,心想龐統絕對是個聰明的孩子。哈哈笑道:“小士元,你可知你的兄長龐山民,就在我那裡做大官兒呢!你長大了要不要去。”龐統小眼兒忽閃忽閃不語,他的生平繼續在陳龍光腦中閃現。

建安十五年,周瑜準備進攻西川,卻突然暴病,死於巴丘。龐統時爲周瑜功曹,送喪至東吳,東吳人大多聽說過龐統的名號,等到龐統準備回去的時候,一起送龐統到昌門,其中包括陸績、顧劭、全琮等人,龐統知道他們的來意,於是告訴他們說:“陸績可以說是一匹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劭可以說是一隻駑牛能負重遠行。”對全琮說:“你好施慕名,好像汝南樊子昭,雖然智力不足,但也是一時佳人。”陸績、顧劭對龐統說:“如果天下太平了,希望和你一起品評四海之內的名士。”於是東吳陸績、顧劭、全琮等人於龐統都有了深交。

《三國演義》中,劉備佔據荊州,領荊州牧,龐統以從事的身份試守耒陽縣令。在任期間不理縣務,被免官。東吳魯肅寫信給劉備,告訴劉備龐統不是百里之才。諸葛亮也對劉備說起過龐統。於是,劉備召見龐統,經過一番交流過後,劉備對龐統大爲器重,任命他爲治中從事,親密程度亞於諸葛亮,後龐統和諸葛亮同爲軍師中郎將。

有一次,劉備與龐統閒談,問他:“你曾經擔任周瑜的功曹。聽說那次我到吳國,周瑜曾上秘信給孫權,讓孫權扣留我,不知是否真有此事?在誰的手下,當然就該忠於誰,你不必隱瞞。”龐統回答:“確有此事。”劉備慨然嘆息:“當時我正在危急之中,有求於孫權,所以不能不去見他。去了,竟差一點落到周瑜手中!”劉備還說:“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孔明那時也勸我不要去,而且一再堅持,想來也是怕孫權扣留我。我當時卻認爲孫權所要提防的是北面的曹操,應該希望有我做他的援手,所以才堅持去見他,一點也沒有疑慮。現在想來,這確實是一步險棋,並非萬全之計。”

建安十六年,法正奉益州牧劉璋之命到荊州,迎接劉備入益州共拒張魯。法正私下向劉備獻秘計,請劉備藉機謀取益州。劉備猶豫再三,不能決斷。龐統進言道:“荊州荒蕪殘敗,人物流失殆盡。而且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有大的發展。益州戶口百萬,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如果真能奪取此地,以爲根基,可成就大業。”

劉備仍然擔心:“如今與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寬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詐,我便忠誠。凡事與他相反,纔有今天的成就。如今爲得益州,失信於天下,能行嗎?”龐統說:“如今正當亂離之際,凡事不能墨守成規,要隨機權變纔好。況且吞併弱小,攻擊闇昧,逆取順守,報之以義,正是古人所重視的。只要事定之後,封還他一塊土地,還有誰能說您有負信義呢?不趁現在攻取益州,到時就會被別人佔了先機。”劉備認爲龐統說得有理,決定留諸葛亮、關羽等鎮守荊州,而自己則帶領龐統,率領數萬兵士進入益州。益州牧劉璋和劉備在涪城相會,龐統勸劉備於宴席中挾持劉璋,但劉備以自己初來蜀中恩信未立爲由而拒絕。劉璋隆重地招待劉備及其部下,增撥給劉備不少人馬糧草和軍用物資,連戰略要隘白水關也交給他督理,命他率兵去進擊張魯。劉璋交代完畢,就回了成都,劉備則率部到了葭萌關。

建安十七年十二月,劉備已經在葭萌關屯駐一年,龐統就戰略問題,向劉備獻上三條密計:“挑選精兵,晝夜兼行直接偷襲成都,可以一舉而定,此爲上計計也;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將,手下有精銳部隊,而且據守關頭,我們可以裝作要回荊州,引他們輕騎來見,可就此將其擒殺,而後進兵成都,此爲中計;退還白帝,連引荊州,慢慢進圖益州,此爲下計。如果猶豫不前,將會有大難,不能在此地久留。”

劉備認爲中計有道理,依計而行。斬楊懷高沛,揮兵直指成都,一路勢如破竹,所經過的地方都順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在涪城,劉備大會將士,置酒作樂,志得意滿。他乘着酒興對龐統說:“今天這場宴會應該快了吧。”龐統卻說:“把討伐別國當作快樂,不是仁者之兵。”時劉備已醉,怒道:“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難道不是仁義之師嗎?你話說的不好,快點出去。”於是龐統起身退出。但是劉備馬上後悔,請他回來。龐統回到原來的位置上坐下,不看劉備,也不道歉,只顧自己吃喝。劉備問道:“剛纔我們的討論是誰的過失?”龐統說:“你我兩人共同的過失。”劉備大笑,酒宴上又恢復了歡樂的氣氛。

建安十九年,劉備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帶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龐統被委以重任,率衆攻城,不幸被飛箭射中,落馬而死,年僅三十六歲。劉備極爲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爲表彰他的功勳,任命他的父親爲議郎,後升任諫議大夫。劉備追賜龐統爲關內侯,定其諡號爲靖侯。

龐統死後,葬於落鳳坡,墓地佈置雖簡單,據說這是劉備爲其親選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塊風水寶地。後來還建了祠堂祭祀,號爲龍鳳祠堂。

陳龍也塞了一塊肉乾給龐統,終於輕輕放下他,心裡涌起強烈的保護龐統一生平安的慾望,只要在我麾下,必要保你平安!

陳龍雙眼,已經看着面前另一個氣定神閒的孩子,雖然也只有十來歲,卻是毫不怯場的與陳龍對視。陳龍一笑,一把抱起道:“你這小子就是司馬懿?”

第一百七十章 北雁南歸第五百九十三章 撤軍汝南第三百七十三章 轟天雷震第六百八十四章 刀法對決第五百七十三章 副將王平第五百九十九章 玉面張緝第三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一十六章 漢中蘇固第四百六十章 深夜未央第七十三章 天子之心第五百六十五章 奇襲合肥第一百零四章 滅此朝食第五百八十九章 先登樂進第二百七十二章 冀州雙呂第四百二十六章 劍派南移第四十四章 洛城之戀第四十七章 夜探南宮第六百六十四章 終見愛妻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袖善舞第二百六十六章 夷州登陸第六百八十章 龍魚拉車第七百零八章 暗戰交鋒第四百六十三章 殺戮之星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得而復失第六百三十三章 戰兇兵危第四百二十八章 初出茅廬第四百九十章 四則消息第四百一十七章 身份懸疑第六百二十八章 烽煙再起第六百三十章 典韋許褚第四百九十三章 團息四重第四百七十七章 奇襲長安第二百九十九章 辣手玄德第七百一十五章 比武招親第三百零三章 陰差陽錯第八百二十六章 烈火香雲第六百六十四章 終見愛妻第三百八十七章 飛蛾撲火第四百六十二章 翼德往事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西大營第三百六十章 冀州許攸第四百七十九章 廖化逞威第五百一十四章 祖心難測第五百八十四章 雞心灘頭第一百六十七章 劉豹蔡琰第六百九十五章 司馬獻策第六百六十章 湟中地理第八百零九章 反間機構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言以對第一百一十二章 魚龍混雜第三百四十章 雷電之威第三百三十八章 第一滴血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美相爭第五百五十四章 靈機一動第七百四十二章 兵分三路第七百五十二章 糜氏夫人第四百八十章 夜審伍習第五百八十七章 棄暗投明第一百八十章 先說龐統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母之恩第七百四十一章 靈前賭約第六百四十章 曹嵩殞命第六百四十八章 曹丕伴讀第五百零一章 胡漢之分第七百五十六章 關家義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洛陽驚變第八百三十章 趙雲逞威第四百六十四章 龐德身世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弟對決第一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章 一龍一鳳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招之約第五百八十三章 良將於禁第一百八十四章 定計荊州第六百三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五百七十六章 中流砥柱第四百三十三章 焚心以火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一百四十章 劫中生劫第五百七十一章 瑜亮交鋒第六百零八章 飛蛾撲火第五百五十二章 南北羌王第六百九十五章 司馬獻策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說仲達第六十五章 龍膽亮銀第七百一十七章 陳逸重傷第五百五十八章 玄而又玄第二百零九章 食髓知味第八十七章 鍾繇歸心第七章 天坑牢籠第七百三十八章 兄弟鬩牆第七百五十三章 簡雍孫乾第六百四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二百二十五章 諜影重重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禮來投第四百二十四章 得而復失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發南鄭第一百零八章 樊氏夫人
第一百七十章 北雁南歸第五百九十三章 撤軍汝南第三百七十三章 轟天雷震第六百八十四章 刀法對決第五百七十三章 副將王平第五百九十九章 玉面張緝第三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義第一百一十六章 漢中蘇固第四百六十章 深夜未央第七十三章 天子之心第五百六十五章 奇襲合肥第一百零四章 滅此朝食第五百八十九章 先登樂進第二百七十二章 冀州雙呂第四百二十六章 劍派南移第四十四章 洛城之戀第四十七章 夜探南宮第六百六十四章 終見愛妻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袖善舞第二百六十六章 夷州登陸第六百八十章 龍魚拉車第七百零八章 暗戰交鋒第四百六十三章 殺戮之星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得而復失第六百三十三章 戰兇兵危第四百二十八章 初出茅廬第四百九十章 四則消息第四百一十七章 身份懸疑第六百二十八章 烽煙再起第六百三十章 典韋許褚第四百九十三章 團息四重第四百七十七章 奇襲長安第二百九十九章 辣手玄德第七百一十五章 比武招親第三百零三章 陰差陽錯第八百二十六章 烈火香雲第六百六十四章 終見愛妻第三百八十七章 飛蛾撲火第四百六十二章 翼德往事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西大營第三百六十章 冀州許攸第四百七十九章 廖化逞威第五百一十四章 祖心難測第五百八十四章 雞心灘頭第一百六十七章 劉豹蔡琰第六百九十五章 司馬獻策第六百六十章 湟中地理第八百零九章 反間機構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言以對第一百一十二章 魚龍混雜第三百四十章 雷電之威第三百三十八章 第一滴血第四百一十九章 兩美相爭第五百五十四章 靈機一動第七百四十二章 兵分三路第七百五十二章 糜氏夫人第四百八十章 夜審伍習第五百八十七章 棄暗投明第一百八十章 先說龐統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母之恩第七百四十一章 靈前賭約第六百四十章 曹嵩殞命第六百四十八章 曹丕伴讀第五百零一章 胡漢之分第七百五十六章 關家義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洛陽驚變第八百三十章 趙雲逞威第四百六十四章 龐德身世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弟對決第一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章 一龍一鳳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招之約第五百八十三章 良將於禁第一百八十四章 定計荊州第六百三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五百七十六章 中流砥柱第四百三十三章 焚心以火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一百四十章 劫中生劫第五百七十一章 瑜亮交鋒第六百零八章 飛蛾撲火第五百五十二章 南北羌王第六百九十五章 司馬獻策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說仲達第六十五章 龍膽亮銀第七百一十七章 陳逸重傷第五百五十八章 玄而又玄第二百零九章 食髓知味第八十七章 鍾繇歸心第七章 天坑牢籠第七百三十八章 兄弟鬩牆第七百五十三章 簡雍孫乾第六百四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二百二十五章 諜影重重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禮來投第四百二十四章 得而復失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發南鄭第一百零八章 樊氏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