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道教鼻祖

第二百六十一章 道教鼻祖

宮額新塗一半黃。薔薇空自效顰忙。澹然風韻道家妝。

可惜今宵無皓月,尚憐向曉有繁霜。何妨手捻一枝香。

-----------南宋.吳潛《浣溪沙》

轉天清早,陳龍和馬超攜手站在陽平關城樓之上,目送張衛上馬而去。馬匹漸漸沒入清晨薄霧,消失不見,陳龍轉頭對馬超道:“孟起,我見你麾下將士雖勇,但謀士不足,欲資助你一位軍師,不知你意下如何?”

陳龍心下,已經把馬超當做自己人,不願他因爲頭腦簡單,屢屢陷入敵人陷阱,造成部隊損失。可惜馬超雖聞絃歌,卻不明雅意,如今他父親身死,滿腦子都是如何接過父親的衣鉢,將西涼騎兵發揚光大,對於正式投靠陳龍,似乎還沒有認真想過。

對於陳龍提出的資助一個軍師,馬超也沒多想,拱手謝道:“那敢情好。我們西涼都是些粗漢子,直來直去,確實需要一個能人,給出出主意。侯爺給派來的,必是足智多謀,敢問是何人?”

陳龍微笑道:“此人叫做丁儀,字正禮,乃是沛國丁氏家族丁衝長子也。此人才學美盛、頗有才幹,在零陵科舉時名列前茅,現任丹江口水寨軍師。”

馬超再次拱手稱謝,心中忽然多了些疑惑,卻不知陳龍目光長遠,知道馬超不會主動投靠效忠,只有讓丁儀慢慢影響他,推動他,擠兌他,將來馬超要不然就殺丁儀自立,則早晚必然和自己有個決戰,要不然就順應天下形勢,併入自己麾下。拋出這個丁儀,也着實是有些無奈之舉。

張衛去後,陳龍留下劉邕領萬人隊防守陽平關,其餘人馬盡走勉縣大路,以馬超爲先鋒,全軍渡過漢江,沿江北直撲漢中郡。遙遙望到漢江邊張魯設立的寨柵,馬超按照陳龍的計劃,大槍一舉,全軍先設立寨柵駐軍,與張魯軍遙遙對峙。

同時,龐德軍再度開始造設浮橋,作出跨江作戰的假象,張魯安排在漢江邊營寨的守軍見狀,自然驚慌起來,一方面準備兩線作戰,另一方面早派了報信的回城去向張魯稟報。

此時,楊柏在上庸敗給沙摩柯之後,已經退守漢中,張魯能倚仗的,不過已經是一座漢中郡治孤城。楊昂、楊松、楊柏、楊任、閻圃,還有被陳龍放了的張衛,張魯手下的這些重要的將領,聽說陳龍大軍到達,也都聚在了一起,臉色都是頗爲陰沉。

張魯今天,換了一身道教鼻祖的打扮,一身杏黃色的道袍,頭簪金色發冠,手拿一柄短短的拂塵,顯得身姿卓絕,五官俊朗,鬍鬚飄逸,不怒而威。見衆人到齊,開言道:“吾弟張衛,先失陽平關,後戴罪立功,又領兵奪回陽平關。不料陳龍狡詐,沿路全軍設伏,致張衛慘敗被擒。今陳龍放歸吾弟,意圖勸我和平解決,以保漢中百姓。今吾漢中如何進退,全在諸位今日之言,還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張衛,你且說來。”

張衛站起身道:“南鄉候陳龍,當日派剛剛組建不久的青龍軍,助我兄長奪得漢中後功成身退,將漢中拱手讓給吾兄長,此事仍歷歷在目,諸位都是親眼得見,不容反駁。陳龍此舉,可謂有情有義,也說明他不是巧取豪奪、沒有信義之輩。”

“但吾被釋放的當日,陳龍和我言道,他的目標是儘快天下一統,還百姓一個和平的環境。而且他直言不諱,他和益州劉焉有仇,必須拿下漢中,作爲進攻益州的軍事基地,恰好漢中在兄長手中,故引兵而來。若漢中肯降,他仍會保留道統,允許兄長繼續傳播道教。若不降,玉石俱焚矣。”

“今青龍軍必勝之勢已成,我等死守漢中,不見益州救兵,聽說劍閣棧道早被青龍軍阻斷。我漢中城雖然有兵有糧,但陳龍軍的補給也可以從天水供給,雖然攻克漢中會付出大量傷亡,但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楊柏新敗,上庸之敵不日也將抵達漢中城下,這四周連逃路都沒有了。此時投降,還能善報百姓,於我教義無礙。吾勸兄長,可趁勢投降陳龍,不見羞於天下也,而百姓有益。”

張衛說完坐下,張魯默默不語。楊松咳嗽一聲,起身道:“主公,張衛將軍所言甚是。當初臣下一再力主量力而行,若力有不逮,則考慮投降保全,尚不失尊嚴,可惜被某些心存僥倖的奸臣所阻,纔有張衛將軍之失。如今兩萬雄兵灰飛煙滅,又是孤立無援,百姓荼毒,都是拜那奸臣所賜。”這些話句句誅心,說的閻圃臉色陣紅陣白,卻有苦說不出。

張魯還是端坐不語,眼色虛空,似乎在修煉着什麼道家仙籍。楊柏、楊昂、楊任都是武將,沒什麼好主意也就不再發言,閻圃終於嘆息一聲,正正式式拱手跪下說道:“主公,我還是想說,尊嚴是用戰鬥換來的。若不戰而降,說不定連正一道都難以保留。如今雖敗,還是可以談判,以博得更好的條件。我的意圖,就算是投降,可交出部隊,要求到上庸設立天師道總壇,繼續傳道,不得阻礙道衆追隨。若不答應,只好魚死網破。”說罷叩頭於地,不再發言。

整個大堂陷入空前的沉默,直到不知誰咕嚕喝了一口茶水,張魯才活過來般,眼珠轉動,看着一直趴在地下的閻圃,說道:“閻功曹,你起來吧。剛纔我神遊物外,得遇祖天師道陵真人。”

張道陵乃是道教鼻祖之一,字輔漢,西漢開國大功臣張良的九世孫。漢光武建武十年生於豐縣阿房村,傳說出生前其母夢見魁星下降,感而有孕。張祖五月十八日生,出生時滿室異香,整月不散,黃雲罩頂,紫氣彌院。自幼聰慧過人,七歲便讀通《道德經》,天文地理、河洛讖緯之書無不通曉,爲太學書生時,博通《五經》,後來嘆息道:“這些書都無法解決生死的問題啊!”於是棄儒改學長生之道。二十五歲,曾官拜江州令,而他身在朝政,志慕清虛,不久就隱居到洛陽北邙山中,精思學道,修煉三年,終於有所大成爲仙。後來,張祖先是南遊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後與弟子王長一起,渡江南下,在江西貴溪縣雲錦山住了下來。此地山清水秀,景色清幽,爲古仙人棲息之所,張祖就在山上結廬而居,並築壇煉丹,三年而神丹成;龍虎出現,故此山又稱龍虎山。時年張祖六十歲,後又移居四川鶴鳴山,感石鶴長鳴。

衆人聽說張魯神遇先祖,都是一臉期待,張魯停頓片刻,繼續道:“先祖對我說:‘人生在世,不過百歲,光陰荏苒,轉瞬便逝。父母隆恩,妻妾厚愛,也隨時而消失。君臣之恩,誰見長久?只要清靜寡欲,無爲而治,天下自然大定,要官何用?青山綠水、訪道求仙,避開俗務嘈雜和騷擾,方爲正道。’”衆人聽得面色大變,這是張魯要放棄眼前的一切嗎?

張魯又停頓良久,終於站起身形,對着一衆手下道:“吾即日起退隱青城山,唯掃除妖魔,救護生民而已。張衛,你可放榜安民,願隨我清修者,自願跟隨爲我道家弟子,隨我山中結廬,雲遊天下。我走之後,爾等需一切聽從吾弟張衛調遣,吾之家眷人口,也就託付給你了。山中如缺糧,也請張衛念着兄弟之情,與我徒衆送些乾糧罷了。”見衆人臉露悽容,張魯神色平靜,走下大堂,腳步不停,就此仙去,不知所蹤。

張衛情知兄長早已安排妥當,託詞遇到張祖天師,抽身去了青城山,這是順利下臺了。張衛在大堂中朝着張魯消失的方向一番跪拜,起身站上剛纔張魯的位置,大聲宣佈道:“人來!先把楊昂綁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五百五十章 俄何燒戈第五百二十六章 霸王神槍第七百一十六章 伊闕巨劍第二百六十二章 擇日而亡第一百六十四章 碧野茫茫第六百九十五章 司馬獻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淳于落雁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水麥積第三百七十三章 轟天雷震第四百七十七章 奇襲長安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益結合第六百四十二章 放人條件第五百八十七章 棄暗投明第五百六十五章 奇襲合肥第五百零八章 姐弟情深第九十八章 李通歸降第二百六十四章 趕赴瓊崖第五百八十一章 治國理念第四百九十七章 秦嶺巍峨第三百三十六章 同盟背叛第六百四十章 曹嵩殞命第四百零七章 文舒試劍第六百五十章 才高八斗第八十二章 何後之殤第二百二十三章 槍神誰屬第四百一十五章 子京一面第七百九十二章 三路夾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東萊太史第一百二十章 風雲變幻第六百三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五百二十六章 霸王神槍第二百一十章 暖閣賭約第三十六章 特種部隊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身青衫第八十二章 何後之殤第三百八十九章 敵蹤乍現第三百六十章 冀州許攸第一百六十九章 相逢一笑第四百八十七章 呼延元海第二百二十九章 劍仙之徒第三百一十章 孝烈奴寇第四百八十一章 語重心長第一百九十八章 得寸進尺第六百一十六章 經學要義第二百零三章 江北重鎮第二百一十九章 賈詡之心第二百九十七章 龍珠救羽第二百六十七章 東萊太史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況空前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三百六十章 冀州許攸第六百二十三章 金城陳懿第七十一章 進京面聖第七百八十八章 石崚被圍第一百零五章 定計雍涼第六百三十五章 屠城血案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心未忘第七百四十三章 命中註定第二百一十九章 賈詡之心第一百零六章 士燮追隨第二百章 武陵大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鼻子灰第三十六章 特種部隊第三百八十八章 珠聯璧合第八百二十九章 亡國滅種第一百二十八章 喬裝打扮第二百一十三章 科技領先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救美第九十一章 一路向南第十一章 御風而行第五百一十二章 登黃鶴樓第二百四十章 飛燕來投第三百二十四章 兩線烽火第二百七十二章 冀州雙呂第十六章 命犯桃花第六十五章 龍膽亮銀第二百七十二章 冀州雙呂第五百八十三章 良將於禁第四百八十章 夜審伍習第九十二章 龍歸大海第六百零二章 兩美相見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七百三十四章 天意奈何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操親臨第四百一十三章 馮嫽之後第四百零六章 第二劍師第六百九十六章 香雲之盟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零一章 行蹤初現第七百零六章 荀家令君第五百章 伊健妓妾第六章 山重水複第四百六十四章 龐德身世第三百四十七章 決戰袁熙第六百九十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佯攻連串第一百零四章 滅此朝食第二百九十四章 四大忍者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母之恩第二百六十章 五斗米教
第五百五十章 俄何燒戈第五百二十六章 霸王神槍第七百一十六章 伊闕巨劍第二百六十二章 擇日而亡第一百六十四章 碧野茫茫第六百九十五章 司馬獻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淳于落雁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水麥積第三百七十三章 轟天雷震第四百七十七章 奇襲長安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益結合第六百四十二章 放人條件第五百八十七章 棄暗投明第五百六十五章 奇襲合肥第五百零八章 姐弟情深第九十八章 李通歸降第二百六十四章 趕赴瓊崖第五百八十一章 治國理念第四百九十七章 秦嶺巍峨第三百三十六章 同盟背叛第六百四十章 曹嵩殞命第四百零七章 文舒試劍第六百五十章 才高八斗第八十二章 何後之殤第二百二十三章 槍神誰屬第四百一十五章 子京一面第七百九十二章 三路夾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東萊太史第一百二十章 風雲變幻第六百三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五百二十六章 霸王神槍第二百一十章 暖閣賭約第三十六章 特種部隊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身青衫第八十二章 何後之殤第三百八十九章 敵蹤乍現第三百六十章 冀州許攸第一百六十九章 相逢一笑第四百八十七章 呼延元海第二百二十九章 劍仙之徒第三百一十章 孝烈奴寇第四百八十一章 語重心長第一百九十八章 得寸進尺第六百一十六章 經學要義第二百零三章 江北重鎮第二百一十九章 賈詡之心第二百九十七章 龍珠救羽第二百六十七章 東萊太史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況空前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三百六十章 冀州許攸第六百二十三章 金城陳懿第七十一章 進京面聖第七百八十八章 石崚被圍第一百零五章 定計雍涼第六百三十五章 屠城血案第二百二十六章 君心未忘第七百四十三章 命中註定第二百一十九章 賈詡之心第一百零六章 士燮追隨第二百章 武陵大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鼻子灰第三十六章 特種部隊第三百八十八章 珠聯璧合第八百二十九章 亡國滅種第一百二十八章 喬裝打扮第二百一十三章 科技領先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救美第九十一章 一路向南第十一章 御風而行第五百一十二章 登黃鶴樓第二百四十章 飛燕來投第三百二十四章 兩線烽火第二百七十二章 冀州雙呂第十六章 命犯桃花第六十五章 龍膽亮銀第二百七十二章 冀州雙呂第五百八十三章 良將於禁第四百八十章 夜審伍習第九十二章 龍歸大海第六百零二章 兩美相見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七百三十四章 天意奈何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操親臨第四百一十三章 馮嫽之後第四百零六章 第二劍師第六百九十六章 香雲之盟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零一章 行蹤初現第七百零六章 荀家令君第五百章 伊健妓妾第六章 山重水複第四百六十四章 龐德身世第三百四十七章 決戰袁熙第六百九十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佯攻連串第一百零四章 滅此朝食第二百九十四章 四大忍者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母之恩第二百六十章 五斗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