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鼻子灰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鼻子灰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清.曹雪芹《紅樓夢》

話說袁術稱帝,天下震動,野心家似乎一夜之間找到了討伐的藉口和目標,袁術的地盤成了最讓人垂涎的蛋糕。試圖撥亂反正的保皇派,自然也躍躍欲試,司徒王允就是那個最焦慮的人。

漢獻帝的小朝廷,不過是仰人鼻息,一應使用和軍費,都是保皇派的各大家族供給。除了一點點各軍閥象徵性的份子錢,朝廷根本就沒有一分錢稅收,連一衆宮女的口糧都供不起,更不用說還要錦衣玉食。保皇派各大家族的供奉,根本就不夠維持幾萬人的軍費,更不要說開始一場戰爭。

建安三年初春,王允終於踏上了陳龍府邸的門檻。陽光還不是很和暖,照在王允滿頭白髮之上,分外耀眼,彷彿是在彰顯王允爲漢室殫精竭慮之心。可惜對昏暗的皇室愚忠再長,也就永遠站在了百姓的反面。

王允踏上陳龍府邸的門檻,滿以爲會受到高接遠迎。心中兀自憤憤不平,自己貴爲大漢司徒,又是這個陳龍的老丈人,沒想到有一天竟會親自出面去求這個下三流的軍閥。

沒想到門衛通報進去以後,陳龍大門緊閉,半晌也沒有動靜。王允年紀漸長,不耐久站,在門口連個座位都沒有,一會兒揉揉腰,一會兒跺跺腿,要不是有事相求,真想一走了之。

春寒料峭,寒風直往袍子裡面鑽,門外的護衛請王允上馬車暫避春寒,王允想了想拒絕了。自己要是連這點誠意都沒有,剛纔的凍豈不是白捱了。

門口的守衛一臉歉意看着王允,叫了聲司徒大人,要不要那個凳子坐?手下進去半天,拿出個竹子的小板凳,那守衛用袖子擦了擦道:“我們主公厲行節約,司徒大人將就將就。”王允看在眼裡,氣在心頭,也不說話,傲然背手往臺階旁一戰,這老腰立刻隱隱痠痛起來。

足足等了兩個時辰,裡面呂常匆匆趕來,說道:“不敢瞞司徒大人,我家主公上次遇刺之後,經常暈倒昏迷,剛剛不巧,您來之前華神醫給吃了服藥,所以昏睡至今方醒。主公知道司徒大人在外,讓快請進去。”

王允忍着氣,擡步進內,呂常引入後堂臥室,只見牀上躺着一人,正是面色灰敗的陳龍,滿室濃濃藥香。陳龍看見王允,忙從病榻上“掙扎”着站起來,一個不小心又跌倒在牀,口稱:“司徒大人恕罪!自從上次遇刺,身子骨經常不爽,全靠華神醫調治!”

王允連忙表示沒關係,陳龍讓人看茶。王允剛剛坐定,坐在牀頭的陳龍咬牙切齒道:“也不知道是誰這麼缺德,若讓我抓到幕後主使,我必用他刺我的長劍,親手閹割了他。”王允聞言,只覺下半身小弟弟一陣發緊,吭哧幾聲半晌沒說出話來。

陳龍見嚇得王允躡呆呆發愣,心想差不多了,問道:“司徒大人,我被刺許久了,怎麼今天才來看我?”

王允一怔,感覺話風有點不對,忙道:“這個.......我在洛陽本不知愛婿受傷,還如此之重,後來到長安後,當今皇上正是用人之際、百廢待興,吾整天在皇上身邊忙於梳理朝政,這些天剛剛聽說愛婿身體欠佳啊。沒想到愛婿竟然留下這麼重的後遺症。”

陳龍微微冷笑道:“愛婿?你還記得你的義女貂蟬嗎?她如今是胖是瘦、是美是醜、有沒有孩子,這些你可知道?”

王允一怔,尷尬道:“文龍,我女兒貂蟬可好?”

陳龍怒從心起,濃眉皺起喝道:“王司徒!你還知道貂蟬是你的女兒?你爲了施行連環計,利用蟬兒勾引董卓、呂布父子,將她置於猛虎和豺狼之間,全然不顧她的死活!若非老天開眼,蟬兒早已葬生於虎穴狼窩!”一雙俊眼,狠狠盯着老邁的王允不放。

王允被陳龍氣勢所攝,感覺額頭冷汗直流,大是尷尬,連忙解釋道:“愛婿休要聽了人家的謠言.......”

“誰是你的愛婿!”陳龍一聲暴喝響起:“老匹夫!老毒物!你心性如此狠毒,也不撒泡尿照照,也配當蟬兒的父親?還有文姬父親的賬還沒和你算!我莫名其妙身中數劍,莫非也是拜你所賜!讓我查清,必手刃血仇!若不看皇上的面子,我今天就替老天爺收了你這個垃圾!”

王允一向高高在上,哪受過如此惡罵,差點沒氣昏過去,張口結舌幹張嘴說不出話來,兩手戟指點點戳戳,就是說不出話來,一口氣背過去,登時往後就倒。陳龍命人架着他胳膊擡出去,扔在馬車上,王允從人不明所以,還以爲老爺病倒,急忙打馬車奔了華佗的醫院。

陳龍終於替貂蟬出了一口惡氣,心中痛快至極,王允想取洛陽,休想在自己這裡獲得一兵一卒。自己沒有像曹操那樣把持朝政,已經對這幫保皇派夠寬容的了,哪還容得他們騎在自己脖子上拉屎。

王允自從在陳龍這裡碰了一鼻子灰,有些一蹶不振,似乎低調了許多。平靜的外表下實際上暗流涌動,公元193年,春暖花開之際,漢獻帝忽然一日幾詔,細數逆賊袁術八大罪狀,下令全體將官聯合討伐逆賊袁術,成立討袁聯盟,以司徒王允爲盟主,大將軍王越爲元帥,都督天下兵馬會師洛陽。

此詔一出,正中陳龍下懷,黃蓋、郭嘉領兩萬人按兵不動,穩守長安,張郃軍團五萬混編部隊、馬騰軍團兩萬五千西涼鐵騎,以討逆名義立刻開拔,消失在長安西郊的曠野。名爲討逆,實際上部隊過陳倉,殺奔天水而去。

漢中與長安之間,秦嶺如屏障般直入雲霄,若採直路經過秦嶺,道路崎嶇,艱險難走,雖只有二百多公里,但過武功、到郿縣、入太白、渡佛坪,纔到得了漢中,棧道經常斷絕。所以大軍行進,一般會走故道,即經陳倉至天水一帶,沿嘉陵江南下至略陽,再沿沮水經過漢沮縣、陽平關、沔陽而至漢中。當然,還有著名的子午谷通道。

三國時期,從長安穿越秦嶺去往西南及周邊地區的道路主要有六條,從西到東依次爲: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庫穀道、武關道。秦嶺地區山高谷深,儘管這六條大道全都佔據險要,但在古往今來的戰爭中,它們仍然許多次或被攻破,或被偷渡,這其中,子午谷裡的子午道,卻是這六條古道中,唯一一座多次被人謀劃偷渡、但卻從來沒有成功過的險峻要塞。所以,有史學家才發出了"秦嶺六道,子午爲王"的感嘆。

子午谷的地理路線,大概是從長安東南的杜陵出發,穿越秦嶺到達漢中。它開闢於秦代,在默默無聞了百年之後,首次登上戰爭舞臺的時間是在秦末,當時正是"劉項相爭"的時期,劉邦被迫前往漢中就任漢王,正是從子午谷通過,道路的艱難激發了漢軍士兵對抗項羽的決心,最終,他們殺回了關中,奪取了天下。

《三國志》記載,大將魏延曾提出子午谷之計,“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但諸葛亮認爲此計太過冒險而拒絕。諸葛亮之所以未採此計,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包括了子午谷區域多變難測的天氣,以及艱塞險阻的地理。不過,魏延所謂“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也很有可能並非指由子午谷出兵,而是由儻駱道。至曹魏大將曹真伐蜀時,則明確說明取子午谷、斜谷等道進軍,可是遇上連雨天氣,兼之棧道斷絕,曹真用了一個月才走了一半路程,被迫撤退。魏延的計謀後來也有人試過,但都失敗了,如東晉桓溫北伐前秦,就是像魏延一樣偷渡子午谷,結果還沒出谷就中了秦軍的埋伏。

綜合以上這些因素,陳龍仍然選擇了相對好走的故道,也就是正史中諸葛亮一出祁山的反向。同時,魏延與甘寧、沙摩柯合兵一處,魯肅、潘浚、丁儀爲軍師,水陸混編約四萬人,大小戰船上百艘,浩浩蕩蕩殺出丹江口,沿漢江殺奔漢中郡的上庸縣。

單表陳龍一路兵馬,兵容鼎盛,浩浩蕩蕩殺奔陳倉而來。陳倉守將是天水郡守樑興的副將,聽說陳龍、馬騰聯袂而來,不知所以,早嚇得落荒而逃。陳龍、馬騰在陳倉分兵,馬騰沿路向南至祁山,經武都直向南鄭、陽平關而去,陳龍自引兵到了天水郡界內,意圖拿下天水,爲大軍攻略漢中建立堅強的後勤據點。

沿路行軍艱苦卓絕,陳龍體會到正史中諸葛丞相北伐的良苦用心。偏安一隅同樣也是滅亡,窮盡一生的北伐才換來蜀國幾十年偏安。

天水守將樑興,乃韓遂手下八健將之一,武藝尚可,然謀略不足。對於突然出現的陳龍大軍,樑興高掛免戰牌,意圖穩守反擊。荀攸獻計,陳龍每日在城下整軍,耀武揚威、刀槍蔽日、鼓樂喧天、旌旗招展,嚇得兵力不足的樑興心驚膽戰。連續如此三日後,陳龍命人開始攻城,虛張聲勢、圍三缺一。攻城號角晝夜不息,弄的樑興兵無法休息,疲勞作戰,直到心理崩潰邊緣,遂趁夜開城門逃之夭夭。陳龍兵不血刃,攻下西涼大城天水,記下荀攸獻策第一功。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七百五十七章 畫戟之神第五百五十六章 泥足深陷第四百三十三章 焚心以火第八十一章 孤身犯險第二百一十九章 賈詡之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殺戮之星第二十三章 交換人質第七百七十六章 夏侯家事第八百三十六章 劍術對決第八百零九章 反間機構第三百章 上黨出兵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波三折第四百六十四章 龐德身世第五百五十八章 玄而又玄第六十九章 義收周倉第一百九十六章 外強中乾第二百一十二章 水鏡奇緣第八百二十五章 傳檄而定第五百七十四章 青釭絕影第二百一十二章 水鏡奇緣第三百六十二章 郭圖末路第六百八十八章 今日主演第四十六章 紅袖添香第五百零八章 姐弟情深第七百五十六章 關家義子第四百四十七章 唯快不破第四百二十八章 初出茅廬第四百八十七章 呼延元海第四百五十一章 古之惡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噩耗頻傳第七百四十九章 恍如隔世第一百五十三章 常勝將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洛陽驚變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河破碎第七百四十二章 兵分三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槍神誰屬第四百七十四章 自我檢討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中閻圃第六百七十章 金城故事第九十六章 漢升求援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發南鄭第二百六十四章 趕赴瓊崖第四百三十七章 掛名天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陣斬華雄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操親臨第四百六十六章 兵不血刃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廖立第二百二十五章 諜影重重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大幫主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三百零一章 李代桃僵第四百二十五章 生死兄弟第四百八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八百三十九章 崖尖折刺第二百六十四章 趕赴瓊崖第六百九十八章 簡樸奢靡第六百六十五章 太極仙翁第五百六十二章 子龍戰吼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瞞何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宗族不保第七百七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七十一章 強弓對戰第四百零二章 醉裡乾坤第六百九十五章 司馬獻策第三十七章 一葉扁舟第二百零五章 江東猛虎第二百一十七章 溫柔鄉里第八百三十六章 劍術對決第一百零三章 恩將仇報第八百零三章 一腳三縣第四百三十章 劉茜之心第四百五十四章 第一刺客第五百二十一章 廬江會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四夷一家第四十六章 紅袖添香第七百九十七章 洛陽時局第六百九十章 大打出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一船黑火第四十章 陳羣歸心第六百三十二章 楊奉詐降第四百八十六章 力敵四將第五十九章 游龍驚鳳第七十九章 無邊春色第六十二章 欲說還休第四百八十二章 危如累卵第五百三十二章 合淝城下第十八章 公子劉賢第三百七十六章 謀士武鬥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袖善舞第六百九十一章 羣架技巧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七百一十二章 高手對決第三百二十七章 絕地反擊第三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義第五百二十八章 拔矢啖睛第三百九十一章 初逢虎豹第六百八十七章 德容徵召第三章 勞燕分飛第七百七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八十四章 玄德野望
第七百五十七章 畫戟之神第五百五十六章 泥足深陷第四百三十三章 焚心以火第八十一章 孤身犯險第二百一十九章 賈詡之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殺戮之星第二十三章 交換人質第七百七十六章 夏侯家事第八百三十六章 劍術對決第八百零九章 反間機構第三百章 上黨出兵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波三折第四百六十四章 龐德身世第五百五十八章 玄而又玄第六十九章 義收周倉第一百九十六章 外強中乾第二百一十二章 水鏡奇緣第八百二十五章 傳檄而定第五百七十四章 青釭絕影第二百一十二章 水鏡奇緣第三百六十二章 郭圖末路第六百八十八章 今日主演第四十六章 紅袖添香第五百零八章 姐弟情深第七百五十六章 關家義子第四百四十七章 唯快不破第四百二十八章 初出茅廬第四百八十七章 呼延元海第四百五十一章 古之惡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噩耗頻傳第七百四十九章 恍如隔世第一百五十三章 常勝將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洛陽驚變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河破碎第七百四十二章 兵分三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槍神誰屬第四百七十四章 自我檢討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中閻圃第六百七十章 金城故事第九十六章 漢升求援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發南鄭第二百六十四章 趕赴瓊崖第四百三十七章 掛名天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陣斬華雄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操親臨第四百六十六章 兵不血刃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廖立第二百二十五章 諜影重重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大幫主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三百零一章 李代桃僵第四百二十五章 生死兄弟第四百八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八百三十九章 崖尖折刺第二百六十四章 趕赴瓊崖第六百九十八章 簡樸奢靡第六百六十五章 太極仙翁第五百六十二章 子龍戰吼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瞞何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宗族不保第七百七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七十一章 強弓對戰第四百零二章 醉裡乾坤第六百九十五章 司馬獻策第三十七章 一葉扁舟第二百零五章 江東猛虎第二百一十七章 溫柔鄉里第八百三十六章 劍術對決第一百零三章 恩將仇報第八百零三章 一腳三縣第四百三十章 劉茜之心第四百五十四章 第一刺客第五百二十一章 廬江會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四夷一家第四十六章 紅袖添香第七百九十七章 洛陽時局第六百九十章 大打出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一船黑火第四十章 陳羣歸心第六百三十二章 楊奉詐降第四百八十六章 力敵四將第五十九章 游龍驚鳳第七十九章 無邊春色第六十二章 欲說還休第四百八十二章 危如累卵第五百三十二章 合淝城下第十八章 公子劉賢第三百七十六章 謀士武鬥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袖善舞第六百九十一章 羣架技巧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七百一十二章 高手對決第三百二十七章 絕地反擊第三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義第五百二十八章 拔矢啖睛第三百九十一章 初逢虎豹第六百八十七章 德容徵召第三章 勞燕分飛第七百七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八十四章 玄德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