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治國理念

第五百八十一章 治國理念

話說徐公明義釋王子均,王平心中苦悶,渾渾噩噩,不知該去何處,任憑座下馬兒把自己帶離傷心地。那馬兒卻是老馬識途,認得去合淝城的道路,一路載着王子均沿去往合淝城的小路而去。

青龍軍散佈在城外的暗哨早已發現曹軍服色的王平,迅速佈置陷阱,將王平連人帶馬抓獲。這支青龍軍的團長正是昔日桂陽降將陳應,問過王平口供之後,不但不下令殺戮,而且給予路費,下令放行。

王平感其恩義,天下人對陳龍的仁政都有所耳聞,但今日感同身受,王平還是覺得心中震撼。若說還要光宗耀祖、光大門楣,難道陳龍纔是真命主公?

王平一念及此,心中熱血萌動,既然曹氏宗室不能容自己,可謂對自己不義,自己又何必爲曹氏守忠?雖然感覺對不起徐晃徐公明的義氣,但自己以後絕不在戰場上正面與徐公明相對,也就罷了。

這些念頭如同奔雷掣電般從王平腦中閃過,但已經足以讓王平下定決心。他從小苦讀兵書、勤修武藝,練就一身本事,又是正值壯年,怎願意就此回家終老。王平深吸了一口氣,雙目平視陳應,拱手誠摯道:“陳團長,在下感知青龍軍恩義,不知可肯納降?”

陳應聞言大喜道:“如何不可?只我便是昔日桂陽降將,主公始終視我如家人。”

王子均聞言不再猶豫,跪下恭敬道:“王平願降。”陳應連忙扶起。王平繼續道:“請帶我去見子龍將軍!我有重要軍情,要立即稟報趙將軍。”

凌晨,陳應親自叫開西門,帶王平進入外鬆內緊的合淝城。王平見西城上火把亮如白晝,軍民手扛肩挑,不斷佈置城防,裡面不少就是普通百姓服色,似乎是衆志成城。王平回想曹軍攻陷合淝的一刻,帶給合淝城百姓的卻是無盡恐怖和殺戮,不禁心中感慨。

暴力和恐怖是曹軍的法寶,仁政與和平卻是青龍軍的標籤,哪一種理念能夠快速一統江山?陳龍與曹操都正在爲此做出努力。

正史中,曹操確實是一位傑出的軍事謀略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還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但若問曹操的治國理念,首先他堅持實行有利於生產的屯田制,大力興修水利,搞好屯田。

曹操的屯田制以屯爲基層組織,每屯約有五六十人,由屯田司馬負責管理。除軍屯之外,屯田組織自成系統,不隸屬郡縣,官員有典農中郎將、典農都尉,直接隸屬於朝廷的大司農。曹操大量招回流亡荊州的流民人口,分給無主荒地,修築水利灌溉廊渠,幫助和鼓勵他們從事農業生產。曹操還採納衛覬的建議,實行食鹽官方專賣,以其收入來購買耕牛和農具,貸給回鄉的屯田農民,幫助他們恢復生產。屯田農民又稱屯田客,屯田客用官牛耕種的,要將收成的百分之六十交給國家,用自己的牛耕種的,交百分之五十。

屯田制雖然有積極作用,但因爲剝削較重,屯田客被牢牢束縛在土地上,不得自由。後期分配比例慢慢達到官八民二,引起了逃亡和反抗。屯田土地又不斷被門閥豪族所侵佔,於是屯田制逐漸被破壞了。

其次,曹操堅持實行用人惟賢、以法治軍的大政方針。曹操曾多次下令求賢,許多雖然出身微賤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如郭嘉、張遼、徐晃、龐德、于禁等,都被曹操提拔重用,成爲曹魏重臣,完全符合法家韓非子“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的要求。

再次,挾天子令諸侯,死死抓住最高權力的象徵。當時,從中央到地方的臣僚,擁護漢室的正統觀念還很強。作爲有頭腦、有遠見的政治家,把漢獻帝抓到手,也抓住了對漢室猶存幻想的政治力量。荀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爲了曹操奪取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希望他真的能匡扶漢室,最後卻在對曹操的徹底失望中鬱郁而死。

最後,曹操治國治軍,始終牢牢握住刑賞二柄,用恩威並施之術,取得不錯的效果。他堅決鎮壓反對自己的一切勢力和人士,對有功的人員則大行獎賞。當時,東漢末年早已禮樂崩廢,智能之士思得英明之主,竭盡其智其能,今天事袁紹,明天事曹操,後天也可能事劉備或孫權,這種情況之下,單靠儒家正統的所謂仁德是不可能完全籠絡住人才的,只有靠鐵腕和手腕,曹操在這一點上恰恰是玩兒的最好的。

王平就在這暴政和仁政的對比心態中,匆匆進入了合淝城西門。陳應帶了一個小隊,剛剛快到城主府門口,只見從城主府馳出一個小隊,一匹白馬當先而來,爲首一將全身披掛、手提銀槍,正是趙子龍早起準備視察城防。

陳應在馬上揮手喊了一聲:“趙將軍!”

趙雲遠遠望見陳應,左手輕輕一拉馬繮,白龍馬立刻紋絲不動站住,只是不耐煩的嘶鳴了一聲。陳應下馬拜見趙雲,趙雲問道:“你不是在城西設防嗎?可是那曹軍又到了?”眼光到處,見陳應身後的王平穿着曹軍服色,不由微微一怔。

陳應也不囉嗦,回身指了一下王平道:“此人乃是徐晃副將王平,夜來爲我擒獲。得我說服,已傾心歸降。要問曹軍動向,恐怕他最是清楚。”

趙雲雙眉一揚,眼光如距般看向王平。王平平視趙雲目光,絲毫不懼。趙雲微笑道:“我主公一向思賢若渴,子均此來,如久旱甘霖。”

王平本來已經準備應付趙雲嚴厲的盤問,想不到趙雲說出這樣一句話來,微微怔道:“子龍將軍知道我?”

趙雲微微一笑道:“我的部隊在宛城駐防,怎會對汝南將士沒有了解。我知子均文武全才,可惜楊奉不能知人善任,浪費了子均這等大才。”

王平心中猶如沉渣泛起,一時間百般滋味上心頭,噎住了一般說不出話來。趙雲見狀道:“子均急着見我,當有以教我?”

王平聞言,情知此刻必須儘快放下心情,以便融入青龍軍,沉聲道:“子龍將軍,五路曹軍已經接到曹操命令,全線回攻合淝,嚴令三天之內必要拿下。今我觀合淝西門陸路防禦謹嚴,看來子龍防禦的重點就在西門。”

趙雲點頭默認,王平有點兒急切的說道:“可是這還不夠!曹軍真正的威脅重點,是于禁的水路回攻!”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家鉅子第七百五十八章 呂布退敵第三百九十七章 碧螺宮前第七百六十三章 文遠降曹第三百零二章 藏身兵洞第一百章 輕取衡陽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母之恩第二百五十二章 棧道歷險第七百九十章 地動山搖第七百九十三章 仲達謀劃第二百三十九章 誰是虎狼第六十六章 白石黑松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麗野史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言以對第二百零三章 江北重鎮第八百一十六章 一身肝膽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壽永昌第七百一十四章 生擒活捉第一百八十七章 巴陵夜火第二百六十七章 東萊太史第五百三十一章 黃射歸降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河破碎第二百三十章 隱忍不發第五十四章 驅兵救寶第三百一十章 孝烈奴寇第四百四十七章 唯快不破第五百二十五章 決戰山巔第三百九十七章 碧螺宮前第四百一十六章 美女弟子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說仲達第二百九十八章 兩位皇叔第六百一十八章 河東衛瓘第八百二十九章 亡國滅種第六百零三章 雲騄救美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母之恩第六百一十三章 成公先生第四百八十七章 呼延元海第四百三十九章 江夏難求第六百三十九章 宗族不保第五百七十三章 副將王平第四百四十七章 唯快不破第三百五十七章 周倉軼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楊奉詐降第三百三十四章 洛陽驚變第八十章 荀攸獻策第五百一十三章 指點江山第六百七十六章 高超演技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痛失蔡琰第六百七十二章 道家心學第三百一十八章 樂進李典第八十三章 憂思難忘第二百九十四章 四大忍者第五百七十章 廬江敵情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辨之死第二百零一章 雄鷹展翅第四百二十一章 智激青兒第六百六十一章 夜探貂蟬第五百八十三章 良將於禁第十三章 零陵之主第五百九十七章 棚中定計第五百二十六章 霸王神槍第八十二章 何後之殤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鼻子灰第一百零五章 定計雍涼第三百二十七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七十五章 志才顯威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而復生第三百六十三章 十天之賭第六百九十七章 王氏兄弟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振雄風第五百二十九章 公瑾定計第七百六十八章 文遠之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平遇辱第五十八章 師姐降臨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場好戲第一百零六章 士燮追隨第八百三十九章 崖尖折刺第三百五十九章 青龍破空第六百六十五章 太極仙翁第一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魄飛龍第五百一十一章 智激孫權第七百六十一章 護軍駙馬第六百六十三章 正中要害第一百四十一章 仇上加仇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地如球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西大營第七百一十七章 陳逸重傷第三百三十五章 色令智昏第八百一十一章 奪城滅袁第五百二十二章 飛鴿傳書第五百七十六章 中流砥柱第一百六十四章 碧野茫茫第六百九十三章 有情無緣第三十六章 特種部隊第四百二十四章 得而復失第三百零九章 古之昭虎
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家鉅子第七百五十八章 呂布退敵第三百九十七章 碧螺宮前第七百六十三章 文遠降曹第三百零二章 藏身兵洞第一百章 輕取衡陽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母之恩第二百五十二章 棧道歷險第七百九十章 地動山搖第七百九十三章 仲達謀劃第二百三十九章 誰是虎狼第六十六章 白石黑松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麗野史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言以對第二百零三章 江北重鎮第八百一十六章 一身肝膽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壽永昌第七百一十四章 生擒活捉第一百八十七章 巴陵夜火第二百六十七章 東萊太史第五百三十一章 黃射歸降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河破碎第二百三十章 隱忍不發第五十四章 驅兵救寶第三百一十章 孝烈奴寇第四百四十七章 唯快不破第五百二十五章 決戰山巔第三百九十七章 碧螺宮前第四百一十六章 美女弟子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說仲達第二百九十八章 兩位皇叔第六百一十八章 河東衛瓘第八百二十九章 亡國滅種第六百零三章 雲騄救美第五百四十八章 救母之恩第六百一十三章 成公先生第四百八十七章 呼延元海第四百三十九章 江夏難求第六百三十九章 宗族不保第五百七十三章 副將王平第四百四十七章 唯快不破第三百五十七章 周倉軼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楊奉詐降第三百三十四章 洛陽驚變第八十章 荀攸獻策第五百一十三章 指點江山第六百七十六章 高超演技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痛失蔡琰第六百七十二章 道家心學第三百一十八章 樂進李典第八十三章 憂思難忘第二百九十四章 四大忍者第五百七十章 廬江敵情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辨之死第二百零一章 雄鷹展翅第四百二十一章 智激青兒第六百六十一章 夜探貂蟬第五百八十三章 良將於禁第十三章 零陵之主第五百九十七章 棚中定計第五百二十六章 霸王神槍第八十二章 何後之殤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鼻子灰第一百零五章 定計雍涼第三百二十七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七十五章 志才顯威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而復生第三百六十三章 十天之賭第六百九十七章 王氏兄弟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振雄風第五百二十九章 公瑾定計第七百六十八章 文遠之心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平遇辱第五十八章 師姐降臨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場好戲第一百零六章 士燮追隨第八百三十九章 崖尖折刺第三百五十九章 青龍破空第六百六十五章 太極仙翁第一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魄飛龍第五百一十一章 智激孫權第七百六十一章 護軍駙馬第六百六十三章 正中要害第一百四十一章 仇上加仇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地如球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西大營第七百一十七章 陳逸重傷第三百三十五章 色令智昏第八百一十一章 奪城滅袁第五百二十二章 飛鴿傳書第五百七十六章 中流砥柱第一百六十四章 碧野茫茫第六百九十三章 有情無緣第三十六章 特種部隊第四百二十四章 得而復失第三百零九章 古之昭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