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天地玄黃

第六百二十章 天地玄黃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千字文》

話說鄭玄講經漸入佳境,《樂》理之深似乎無窮無盡,聽來令人嚮往。姜維鼓起勇氣的回答技驚四座,不但獲得鄭玄大師的讚許,也爲他自己獲得了一個百族大會上比武招親的名額。

寒門士子荊州人廖立廖公淵,也因爲答案比較出色且發人深省,獲得了一個廳裡就坐聽講的資格,足以令所有在外站立的寒門士子羨慕嫉妒恨。但廖立其貌不揚,還是頗有自知之明,並沒有去強求追求馬雲騄的資格。

自此鄭玄講經進入艱深,卻是《禮經》《易經》結合。《禮經》記錄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精華,許多思想都經過後世不斷創新解讀,更適合當前的當權者使用。正史中秦火之後,禮經已失傳,漢初只有儒學大師高堂生能夠傳《禮》。《漢書•藝文志》說:“漢興,魯高堂生傳《士禮》十七篇。訖孝宣世,後倉最明,戴德、戴聖、慶普皆其弟子,三家立於學官。” 《士禮》就是《儀禮》,也稱《禮經》。

除高堂生一脈之外,西漢學術史上又發生兩個重大事件:一是發現孔壁中書;一是河間獻王得書。恰恰兩者又都有禮經出現,且有經有記。所謂“發現孔壁中書”,即在孔子的老宅的牆壁裡發現古文經傳;《漢志》稱:“《禮》古經者,出於魯淹中及孔氏,與十七篇文相似。”又稱:魯恭王從孔壁“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這與《漢書•魯恭王傳》記載:“初恭王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宮,••••••於壁中得古文經傳”應是一事。

所謂“河間獻王得書”,河間獻王即劉德,漢景帝劉啓第二子,廢太子劉榮同母弟,漢武帝劉徹異母兄,母慄姬,西漢宗室、藏書家。劉德在漢景帝前元二年四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爲河間王,治所在今河北省獻縣,因此史稱河間獻王。《漢書•河間獻王傳》說:獻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從民得善書••••••獻王“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皆經傳說記、七十子之徒所論”,這大概就是“三禮”之出處。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於漢代,爲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禮記》是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書中內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制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說、禮樂中和說等,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 。

《禮記》章法謹嚴,映帶生姿,文辭婉轉,前後呼應,語言整飭而多變,既是“三禮”之一、又是“五經”之一,還是“十三經”之一。自東漢鄭玄作“注”後,《禮記》地位日升,至唐代時尊爲“經”,宋代以後,位居“三禮”之首。

因此,鄭玄對《禮記》作過註釋,最是研究的精深,因此講到《禮記》,更是口若懸河。陳龍微閉雙眼,細聽其意,因爲研究的少大部分無法聽懂,但幸虧還有腦中光腦輔助,對其精密奧義倒是可以明晰。

“天地乃宇宙孕育、自然演化,人獸乃天地傑作、五行精華。而人因爲能夠進行文化創造,而成爲天地間最“貴”者。天對人而言,是神性的超越性的存在;儘管人道效法天道,天與人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線,但對於人而言,天仍然是具有其形而上的超神。”

“先聖人孔子曰:‘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奉斯三者以勞天下,此之謂三無私。’其意是把‘天’視爲與‘人’具有相關性的價值存在,或天爲人可以效法的榜樣。聖人修德配天,可助天地化育萬物,與‘天地參’。”

鄭玄所說,正是《中庸》繼承自周公以來“以德配天”的思想。但是,另一方面,《中庸》又云:“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這裡的“天”就有超越的意思。這是在講“修身”與“知天”的聯繫,把“知天”作爲“修身”的前提,與孟子所謂“知天”有所不同。

鄭玄繼續講經:“天道是人道之所從出,故天道是人所仿效的榜樣;天或天道雖是由超越性的主宰演變而來的客觀性原則,但卻又是與人生世界相通的。《中庸》雲:‘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人世間的‘教’就是效法天道。”

這一段說的是,天道既爲超越自然的主宰創造,存在客觀必然性,則預示效法天道的人道就是主客觀的統一。因而,人道並非客觀的自然必然性,而是與自然必然不同的社會必然性。人道是需通過人事修爲達到的、彰顯德性而避免作惡的必然性的活動。因此,天道在人事上不同於自然必然性,而是需通過主體努力才能實現的社會必然性。所以,《學記》認爲:“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中庸》雲:“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大學》雲:“惟善以爲寶。”所以,人與天的關係不是單純的邏輯關係,而是本體上天人相通,而實踐上天超越人的關係。

“心爲主,身爲從,仁德爲本,而禮爲末。《大學》雲:‘心正而後身修。’《中庸》雲:‘聲色之於化民,末也。’《淄衣》雲:‘民以君爲心,君以民爲體。心莊則體舒,心肅則容敬。心好之,君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體全,亦以體傷,君以民存,亦以民亡。’說明心身關係好比君民關係。心爲身之主,身爲心之體。心安則體安,心好則體好。反過來,心也會因身傷而傷,不僅有主從關係,還有依賴關係。”

鄭玄對於《禮記》極爲熟稔,這一講就是半個時辰未曾停歇。陳龍聽的昏昏欲睡之際,忽然一聲響亮,原來是鄭玄不知從哪裡變出一根教鞭,敲了敲白板道:“如廁之前,我欲將第三題先出給大家。”

講臺底下立刻騷動起來,連已經睡着的西涼大佬宋建都一下子驚醒過來,他對講經興趣不大,對馬雲騄卻是垂涎已久。鄭玄見大家一下子就精神起來,微笑出題道:“地載萬物,天垂萬象。取財於地,取法於天。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天與地似乎不可分割,然究竟天大還是地大?天更重要還是地更重要?天與地究又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關係?”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作者東車君言:保護知識產權,人人有責!若喜歡本書,請拒絕一切免費盜版閱讀,到17K網站訂閱VIP唯一正版,謝謝對東車君的支持,東車君將繼續爲您碼字。盜版網站請即刻刪除,本小說版權只歸東車君個人所有,任何網站未經東車君同意,不得轉載。

第八百零六章 劍師聞喜第二百零二章 畫地爲牢第五百二十五章 決戰山巔第三十三章 戰備升級第六百六十九章 捧薪填火第七百三十五章 曹家兄弟第一百八十六章 歧路亡羊第五十三章 常山真定第三百四十八章 冀州審配第四百五十五章 湛盧神劍第四百七十二章 長安地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陰山敕勒第三百九十一章 初逢虎豹第七百三十一章 河邊暗箭第一百零三章 恩將仇報第二百三十章 隱忍不發第八百四十章 雪洞藏妖第六十五章 龍膽亮銀第三十四章 蔣琬歸心第七百四十七章 加入曹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攪動風雲第三百五十九章 青龍破空第七百四十六章 討伐關羽第五百九十章 黃鬚愛兒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定胡氏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大幫主第五十九章 游龍驚鳳第五百六十六章 意外人質第七百一十二章 高手對決第二百四十七章 兵行險招第四十六章 紅袖添香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池大澤第八十七章 鍾繇歸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劉豹蔡琰第八百一十三章 志願參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化冰春雨第八百四十三章 高山雪崩第二百九十八章 兩位皇叔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山俠女第三百六十四章 割發代首第二百九十三章 攪動風雲第一百八十章 先說龐統第五百七十章 廬江敵情第三百一十九章 實者虛之第二百七十二章 冀州雙呂第四百八十三章 少年鍾會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王槍法第二十九章 對賭天下第八百一十五章 力擒陳蘭第四百一十三章 馮嫽之後第四百六十三章 殺戮之星第四百六十章 深夜未央第五百六十八章 蝴蝶效應第八百一十三章 志願參軍第四百五十章 墨家利弊第二百一十二章 水鏡奇緣第五百六十九章 親如一家第四百五十六章 左右猜疑第三百六十九章 一船黑火第十二章 黃氏家族第七百八十六章 順水漂流第三十七章 一葉扁舟第三百零六章 有美蝴蝶第四百一十四章 萬年公主第五百九十三章 撤軍汝南第一百三十一章 文姬思漢第五百七十章 廬江敵情第六百九十七章 王氏兄弟第三十四章 蔣琬歸心第四百四十九章 動之以利第六百七十七章 雲騄試龍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梟雄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一百七十章 北雁南歸第三百三十九章 龍鳳大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漂洋過海第四百五十五章 湛盧神劍第六百章 責無旁貸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梟雄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將之風第四百三十二章 時差千年第七百三十章 有緣無分第二百七十九章 聲名鵲起第六百六十八章 身份懸疑第四百三十九章 江夏難求第七百四十九章 恍如隔世第五百七十二章 佯攻連串第七百七十九章 逃出陳留第六百三十一章 曹昂親征第五百五十三章 義不容辭第四百七十四章 自我檢討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中閻圃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疑密信第五百八十七章 棄暗投明第六百二十四章 天大地大第六百三十一章 曹昂親征第一百六十二章 黑山渠帥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字電劍第八百四十三章 高山雪崩第三十八章 錦帆大盜
第八百零六章 劍師聞喜第二百零二章 畫地爲牢第五百二十五章 決戰山巔第三十三章 戰備升級第六百六十九章 捧薪填火第七百三十五章 曹家兄弟第一百八十六章 歧路亡羊第五十三章 常山真定第三百四十八章 冀州審配第四百五十五章 湛盧神劍第四百七十二章 長安地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陰山敕勒第三百九十一章 初逢虎豹第七百三十一章 河邊暗箭第一百零三章 恩將仇報第二百三十章 隱忍不發第八百四十章 雪洞藏妖第六十五章 龍膽亮銀第三十四章 蔣琬歸心第七百四十七章 加入曹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攪動風雲第三百五十九章 青龍破空第七百四十六章 討伐關羽第五百九十章 黃鬚愛兒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定胡氏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大幫主第五十九章 游龍驚鳳第五百六十六章 意外人質第七百一十二章 高手對決第二百四十七章 兵行險招第四十六章 紅袖添香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池大澤第八十七章 鍾繇歸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劉豹蔡琰第八百一十三章 志願參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化冰春雨第八百四十三章 高山雪崩第二百九十八章 兩位皇叔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山俠女第三百六十四章 割發代首第二百九十三章 攪動風雲第一百八十章 先說龐統第五百七十章 廬江敵情第三百一十九章 實者虛之第二百七十二章 冀州雙呂第四百八十三章 少年鍾會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王槍法第二十九章 對賭天下第八百一十五章 力擒陳蘭第四百一十三章 馮嫽之後第四百六十三章 殺戮之星第四百六十章 深夜未央第五百六十八章 蝴蝶效應第八百一十三章 志願參軍第四百五十章 墨家利弊第二百一十二章 水鏡奇緣第五百六十九章 親如一家第四百五十六章 左右猜疑第三百六十九章 一船黑火第十二章 黃氏家族第七百八十六章 順水漂流第三十七章 一葉扁舟第三百零六章 有美蝴蝶第四百一十四章 萬年公主第五百九十三章 撤軍汝南第一百三十一章 文姬思漢第五百七十章 廬江敵情第六百九十七章 王氏兄弟第三十四章 蔣琬歸心第四百四十九章 動之以利第六百七十七章 雲騄試龍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梟雄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一百七十章 北雁南歸第三百三十九章 龍鳳大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漂洋過海第四百五十五章 湛盧神劍第六百章 責無旁貸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梟雄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將之風第四百三十二章 時差千年第七百三十章 有緣無分第二百七十九章 聲名鵲起第六百六十八章 身份懸疑第四百三十九章 江夏難求第七百四十九章 恍如隔世第五百七十二章 佯攻連串第七百七十九章 逃出陳留第六百三十一章 曹昂親征第五百五十三章 義不容辭第四百七十四章 自我檢討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中閻圃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疑密信第五百八十七章 棄暗投明第六百二十四章 天大地大第六百三十一章 曹昂親征第一百六十二章 黑山渠帥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字電劍第八百四十三章 高山雪崩第三十八章 錦帆大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