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廖立

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廖立

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西漢.戴聖《禮記.禮運篇》

話說講經堂中,未到弱冠的少年衛瓘作答之後,就不再有人響應,面對鄭玄提出的難題,場面一時冷卻。此時隨從還在場外士子中收集答案,陳龍再度躍躍欲試之際,忽然廳堂一角響起聲音道:“鄭師!小人不過一介天水城侍衛,不知可有資格回答?”

鄭玄正與身邊的張既交頭接耳,聞聲擡頭遊目四顧,見確實是站在廳堂一邊的護衛,略帶驚喜道:“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雖是武衛,亦習儒聖。先生如何稱呼?請說出您的答案。”

陳龍看時,認得那護衛不是別人,正是奉母至孝的姜維姜伯約,知道他是個有智慧才學的,剛好聽聽他的見解。只見姜維行禮後,不慌不忙道:“小人天水姜維姜伯約,忝爲大漢校尉之職。”

廳堂裡瞬間響起一片嗡嗡之聲,一個小小校尉能有什麼經學底蘊,本就不入世家大族法眼,更不用說在座的儒家士子,本就看不起這些兵油子。若姜維再信口雌黃說些不中用的言語,還真是有辱斯文。不過既然鄭玄說了讓姜維講,大家也只好耐着性子姑且一聽。

張既和張緝的臉色更加難看,姜維是他們的屬下,但他卻只自稱大漢校尉,明顯是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但又挑不出什麼毛病,只能皺着眉頭繼續聽。

姜維等議論聲平息,沉聲道:“在下聽說,樂者,心之動也;聲者,樂之象也;節奏韻律,聲之飾也。是故,以《樂》佐於禮,則或喜或悲,或歡或端,或曼妙或莊嚴;以《樂》衡於聲,則有樂音噪音之分;以《樂》和於言,則有韻律曲調之現;以《樂》作於耳,則有清脆輕靈、婉轉悠揚、纏綿舒緩、激越鏗鏘之妙;以《樂》發乎情,則或慢吟低唱,或舒嘯高歌;以《樂》沐於身,則有安神靜氣、調和五內之效,使人心曠神怡、樂以忘憂、如沐春風、神清氣爽。”姜維說的時候眉飛色舞,說罷微微一個揖禮安靜下來,也不敢擡眼看大家,因不知道自己說的好不好,似乎有些忐忑不安。

大廳中一片緘默,五秒後鄭玄第一個啪啪啪鼓起掌來,隨即掌聲四起,連黑着臉的張既和張緝父子也不由露出笑容,想必鄭玄的認可給天水帶來了莫大的榮耀。鄭玄不待掌聲落下,微笑讚道:“難得伯約說的如此傳神!詠書唱經,誦書吟文,書聲朗朗,樂音悠揚,不經意間,能使身心情識,沐浴調諧於詩文的韻調節律與經典的玄妙精奧之中,此《樂經》之精華也。小兄可爲一讚。”

當時人物,能夠得到鄭玄這樣級別的大師一句稱讚,甚至比當初許劭兄弟主持的月旦評更加權威。恐怕過不了幾天,鄭玄的講經大會一散,姜維的名字就將傳遍天下士子。

馬雲騄倒也認得姜維,率先鼓起掌來,姜維臉色微微一紅,並不敢擡眼看眼前的大美女幫主。鄭玄彷彿想起了什麼,隨即揮手示意,身後的隨從立刻將姜維的名字寫在了獲得比武招親資質的白板之上。

姜維不由大囧,他本無意爭奪馬雲騄,或者說他從來沒有覺得自己能配的上馬雲騄,這突然獲得了爭奪伊人芳心的資格,真是天上掉了個大餡餅。扭頭見張緝一張俊臉幾乎扭曲到了極致,心知事情不好了,得罪了小張將軍,以後日子怎麼過?姜維本就是英雄心性,此刻眉頭一皺,頓時英雄氣概油然而起,一個張緝而已,自己大不了辭職不幹、另投明主,怕他張緝個鳥?

此刻,院外士子的答案傳了幾張進來,鄭玄一一看罷,只揀起其中一張道:“廖立何在?請進來。”

隨從翻身出去尋找,院子裡立刻起了一陣小小的轟動,名曰廖立之人來到堂前立下,向座上諸人施了儒生之禮,顯然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手和腿都在微微顫抖。

鄭玄問道:“廖生來自何方?”陳龍卻知道三國時有個廖立,乃是後期蜀漢的名臣,忍不住細細端詳。

那廖立三十許年紀,面色黑黃、一張瘦臉、八字齜須、其貌不揚,眼神倒是靈活,此刻恭敬答道:“鄭師!小人乃是武陵人廖立,表字公淵,無意追逐天水幫主之位,特追隨鄭師來此聽講。”

鄭玄聞聽,溫言嘉許道:“你答案中有言,‘凡奸氣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淫樂興焉。正氣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寫的甚好,可賜座。”

大家聽了也都點頭稱讚,隨從立刻拿了一草蒲團,放在廳堂一側讓廖立坐下。那廖立激動的黑臉通紅,今日如此榮耀,足以光宗耀祖了。

陳龍聽廖立說是武陵人,應該是自己荊州所轄,立刻在光腦中查看廖立生平,如果是人才當然不能放過。這一查不要緊,原來這廖立雖然其貌不揚,倒也是個人才。

廖立,字公淵,武陵臨沅人,正史中,被諸葛亮評價爲荊楚一帶的奇才。劉備兼任荊州牧時,徵召廖立爲州從事,當時他不到三十歲,又被提拔爲長沙太守。劉備入蜀,諸葛亮鎮守荊州地方,孫權派遣使者與諸葛亮進行友好交往,順便問到蜀國士人中都有誰與他一起治政,諸葛亮回答說:“龐統、廖立,都是楚地優秀人才,他們能同我一起共興治國大業。”

劉備的荊州南部三郡長沙、桂陽、零陵被呂蒙偷襲後,廖立脫身奔歸劉備,劉備不但不責備廖立,還任他爲巴郡太守。但廖立自恃奇才,劉備死後,公然批評先帝一再失策,才導致荊州覆滅、關羽身死、夷陵之敗、損兵折將等等,還閒言碎語誹謗衆臣,被諸葛亮上表以“一羊亂羣”彈劾,最終廖立被廢爲民,最後在得知諸葛亮的死訊之後,廖立也鬱鬱而終。老死在流放之地。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作者東車君言:保護知識產權,人人有責!若喜歡本書,請拒絕一切免費盜版閱讀,到17K網站訂閱VIP唯一正版,謝謝對東車君的支持,東車君將繼續爲您碼字。盜版網站請即刻刪除,本小說版權只歸東車君個人所有,任何網站未經東車君同意,不得轉載。

第三百一十一章 奇謀妙計第六百八十九章 韓德戲蟬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身青衫第六百五十七章 極陰之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良將於禁第七百零八章 暗戰交鋒第三百六十一章 得失之間第六百三十八章 漯河堡壘第五百六十六章 意外人質第六百六十四章 終見愛妻第四百七十四章 自我檢討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廖立第三十二章 校場點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月英顯能第四百五十六章 左右猜疑第三百八十二章 堡主韓龍第五百八十九章 先登樂進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涼大佬第二十四章 危險遊戲第七十二章 外戚何進第四百九十四章 現場查勘第六百四十六章 兄妹情深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五十四章 靈機一動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八百一十一章 奪城滅袁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字電劍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梟雄第五百三十三章 小張將軍第二百零六章 黃忠神箭第二百四十六章 連弩威能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池大澤第七百零九章 正面衝突第五十七章 盤龍七探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發南鄭第六百七十四章 絲綢之路第八百三十一章 定計西涼第六百三十八章 漯河堡壘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魄飛龍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三百零六章 有美蝴蝶第五百零六章 一時瑜亮第七十二章 外戚何進第十九章 因勢利導第六百七十三章 誓殺此獠第七百七十章 陳留失陷第六百零三章 雲騄救美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辨之死第三百零一章 李代桃僵第七百二十七章 劍氣分流第六百四十二章 放人條件第五百八十五章 水淹三軍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將之風第二十一章 少年元直第二百一十三章 科技領先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招之約第八十二章 何後之殤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邁徐州第二百六十五章 北面強援第七百八十四章 奉孝之殤第八百四十一章 戰術小組第六百二十三章 金城陳懿第七百二十九章 雷電之威第七百六十五章 臧霸成擒第八十九章 團息神功第八百一十八章 仲氏皇帝第一百五十九章 蔡邕哭董第四百一十二章 解憂公主第四十五章 書房定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魚龍混雜第二百五十一章 飛鳥難度第五百九十五章 湟中羌刺第八十六章 計救鍾繇第三百七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而復生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重絞殺第六百七十章 金城故事第六百一十三章 成公先生第七十六章 得勝還朝第七百二十六章 決賽開篇第六百八十四章 刀法對決第六百零一章 行蹤初現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史子義第五百九十五章 湟中羌刺第二百三十九章 誰是虎狼第四百七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平遇辱第八十六章 計救鍾繇第四百三十四章 襄陽會議第二百七十章 北海王修第三章 勞燕分飛第八百二十一章 劫持人質第四百八十二章 危如累卵第二百五十章 仙家半日第一百九十九章 七虎上將第七百四十七章 加入曹軍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下三分第七百五十三章 簡雍孫乾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招之約
第三百一十一章 奇謀妙計第六百八十九章 韓德戲蟬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身青衫第六百五十七章 極陰之人第五百八十三章 良將於禁第七百零八章 暗戰交鋒第三百六十一章 得失之間第六百三十八章 漯河堡壘第五百六十六章 意外人質第六百六十四章 終見愛妻第四百七十四章 自我檢討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廖立第三十二章 校場點兵第四百五十八章 月英顯能第四百五十六章 左右猜疑第三百八十二章 堡主韓龍第五百八十九章 先登樂進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涼大佬第二十四章 危險遊戲第七十二章 外戚何進第四百九十四章 現場查勘第六百四十六章 兄妹情深第二十五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五十四章 靈機一動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八百一十一章 奪城滅袁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字電劍第四百四十二章 復甦梟雄第五百三十三章 小張將軍第二百零六章 黃忠神箭第二百四十六章 連弩威能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池大澤第七百零九章 正面衝突第五十七章 盤龍七探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發南鄭第六百七十四章 絲綢之路第八百三十一章 定計西涼第六百三十八章 漯河堡壘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魄飛龍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三百零六章 有美蝴蝶第五百零六章 一時瑜亮第七十二章 外戚何進第十九章 因勢利導第六百七十三章 誓殺此獠第七百七十章 陳留失陷第六百零三章 雲騄救美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辨之死第三百零一章 李代桃僵第七百二十七章 劍氣分流第六百四十二章 放人條件第五百八十五章 水淹三軍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將之風第二十一章 少年元直第二百一十三章 科技領先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招之約第八十二章 何後之殤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邁徐州第二百六十五章 北面強援第七百八十四章 奉孝之殤第八百四十一章 戰術小組第六百二十三章 金城陳懿第七百二十九章 雷電之威第七百六十五章 臧霸成擒第八十九章 團息神功第八百一十八章 仲氏皇帝第一百五十九章 蔡邕哭董第四百一十二章 解憂公主第四十五章 書房定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魚龍混雜第二百五十一章 飛鳥難度第五百九十五章 湟中羌刺第八十六章 計救鍾繇第三百七十八章 兩面受敵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而復生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重絞殺第六百七十章 金城故事第六百一十三章 成公先生第七十六章 得勝還朝第七百二十六章 決賽開篇第六百八十四章 刀法對決第六百零一章 行蹤初現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史子義第五百九十五章 湟中羌刺第二百三十九章 誰是虎狼第四百七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平遇辱第八十六章 計救鍾繇第四百三十四章 襄陽會議第二百七十章 北海王修第三章 勞燕分飛第八百二十一章 劫持人質第四百八十二章 危如累卵第二百五十章 仙家半日第一百九十九章 七虎上將第七百四十七章 加入曹軍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下三分第七百五十三章 簡雍孫乾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招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