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

就在四大望族等待鮑信和陶商等上門的時候,平氏家主平正又得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三日前,懷縣周遭被白波軍洗劫一空,本以爲短期內白波軍賊寇應該不會再來騷擾了,可是誰知今日晨間,平氏的家奴又帶回坊間的流言,說是懷縣以東的鄉野間,又有人隱隱約約的看到了白波賊寇暗中活動的跡象。

這事可是把平正驚的非同小可!三日前白波軍前來劫掠,已經讓平家在懷縣周邊的產業蒙受到了巨大的損失,如今這些賊寇又去而復來?這些混賬賊寇想要幹什麼?他們是惡狗託生的不成!

事情到了這個節骨眼上,河內的望族不能跟官軍硬靠了。

真的是靠不起,世家在河內的產業着實經不起白波賊的蒞臨洗禮了。

可是就這麼主動上門請王匡、鮑信等人出兵,未免也太折卻臉面,如此士族之榮耀何在?

於是平氏家主找汲縣鄭氏、溫縣司馬氏、野王縣李氏等人碰頭商議……最終河內四大望族商量出了一個婉轉的方法。

由野王縣李邵在懷縣的豪宅裡擺下酒宴,邀請以司徒王允、御史中丞皇甫嵩、大司農周忠、衛尉張喜、河內太守王匡、濟北相鮑信、徐州公子陶商等爲首官家,另外再叫上其餘三家家主,前來慶賀自己的六十壽辰。

其實河內剛遭到白波軍的洗劫,這個時候舉行壽誕酒宴實在是不合時宜,畢竟普通百信們遭災吃飯都成問題,李邵身爲一族之長卻在這裡擺什麼壽宴?莫不是覺得自己壽數長了,想沖喜減兩年活頭?

河內的望族着實應該自我批評,適當的收斂一下。

不過對於陶商來說,無論河內望族是出於什麼目的,自己的目的都算是達到了……讓望族向己方低頭,搶到了談判的先機。

………………

………………

壽宴當日,陶商帶領着許褚和一隊虎衛軍,前往李氏在懷縣的宅邸爲李邵拜壽。

李宅地處懷縣內一塊地勢頗高的半山坡上,旁邊是屬於自家的私林,林坡上矗立着一座與世隔絕的清幽大宅。宅子不算大,但處處透着別具一格的雅緻情調,體現了百年望族的風範,遠非那些僅僅只牛逼了二三十年的暴發戶所能仿效攀比。

來到李氏大宅前,早有僕從在門口恭候,陶商和許褚雙雙下馬,僕從畢恭畢敬的引着陶商等人來到宅邸內,從宅院內穿過一條幽靜的林蔭道,來到了院內的一座臨水的廳堂之外。

遠遠的,就聽見水旁的廳堂裡傳出悅耳的琴音……

自打穿越回來,陶商聽的竟是戰場上的廝殺和金戈戰馬之聲,此刻聽了舒緩的雅曲,陶商頓感耳目一新,心曠神怡。

真不錯啊……雖然聽不懂,但還是很好聽的說。

走到廳外向裡一瞅,陶商又忍不住一奇:“她也會彈曲?”

除了陶商,其他的客人已經全部到齊了。

而在廳內彈琴演奏的是貂蟬。

自打到了河內郡之後,王匡爲表示誠意以及對朝廷命官的尊重,便安排王允和皇甫嵩住在太守府內。

城內既然有了落腳的地方,陶商自然也就不會讓貂蟬和小鶯兒繼續住軍營,就讓她們也隨着王允等人落住在城內,今日李邵的壽辰邀請了王允和皇甫嵩,身爲王允義女的貂蟬,也是隨席相陪。

貂蟬寬袍緊裙,跪坐在廳內的軟墊上,面前的桌案上面擺着那具當初他從洛陽城帶出的古琴,蔥細的手指在輕輕的撥弄着細弦,古琴旁邊擺放着一尊小小的陶爐,正幽幽散出沁人心脾的香菸。

兩旁坐着的老頭們,一個個搖頭晃腦的聽着一曲完畢,臉上不自禁的流露出陶醉之色,彷彿已完全沉浸在美妙的琴聲中……但陶商在廳外已經瞧了出來,他們很多人都在濫竽充數。

別人不說,單說平正老頭,雙手隨着古曲打着節拍,搖頭晃腦……陶商清清楚楚的看着老頭一個八拍下來基本就被秒殺了,一下沒在調上。

六十多歲的人了,還玩什麼附庸風雅。

一曲餘音繞樑之後,廳內衆人使勁鼓掌。

王匡一邊拍手,一邊豪言讚歎道:“好一首’長宮雁’!王司徒之女,果然是音律大家。小姐能彈出的琴曲,當世只怕也僅有蔡中郎能在其上,王某人有幸,往後三年都不忍洗耳了。”

貂蟬站起身來,從場中盈盈退至席間,額首淺笑:“小女子不過粗通音律,如何敢與蔡中郎相較,王府君過贊甚了。”

李氏家主李邵站起身來,衝着王允笑道:“老夫今日壽誕,能得王司徒愛女場間親賜一曲,實乃是老夫之福!”

王允摸着下顎的鬍鬚,面上紅光異彩,顯然是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平正站起身來,衝着王允拱手笑道:”今日乃是李兄的六十壽誕,能機緣巧合得司徒大人、中丞大人、大司農、衛尉等雒陽公卿蒞臨,實乃是李老兄舉族之福。”

李邵使勁點頭,道:“正是,正是。”

平正繼續轉頭對王允道:“司徒大人出身於幷州太原王氏,追溯本源,祖上乃姬姓之後,我平邑平氏,源自於韓國的韓哀侯,亦是源於姬姓,如此說來,王司徒與老夫千年前乃是同宗啊。”

王允聞言淡淡一笑:“平公如此言之,亦無不妥之處。”

陶商沒進去,在廳外不由一笑……一千多年前的親戚也要認,平老頭也是沒誰了。

平正笑着繼續道:“平邑平氏雖不似司徒大人所出之王氏高門乃天下士族領袖,但也屬河內望族,今日乘着李兄之壽宴,又見司徒大人愛女這般傾城天人之姿,又賢良無匹,老夫倒是有個提議……”

王允聞言一愣,道:“平公有何提議?”

平正笑了笑,道:“以老夫爲長的族中,隔輩的第三代孩子已經出了不少的年輕俊傑,今日得見司徒大人愛女如此美而且賢,而太原王氏與平邑平氏又都是份出本源,何不乘着今日李兄大壽,咱們親上加親,司徒大人翌日去我族中選選,則一嫡出的英傑少年,配公之義女,太原王氏與平邑平氏結爲秦晉之好,日後共濟一舟,風雨與共,不知司徒大人意下如何?”

這話說出來,廳內衆人不由得盡皆交頭接耳,顯然對平正突然提出的意見頗感興趣。

而李氏,鄭氏不由暗罵平氏狡猾,竟然乘着這個當口要跟太原王氏攀親家!

甚至是司馬氏代家主司馬朗,也心有所動。

貂蟬的繡眉微微皺起,對平氏此等言行甚是不喜。

不得不說,太原王氏的影響力,在幷州確實非常大。

這個年代,士族之間彼此迎親嫁女,非常注重嫡庶之出,稍微大些的家族,彼此嫁女的時候,庶女只能作爲添頭。

而平正願意用自己家族的嫡出子孫,去娶王允一個義女,這舉動也算是驚人!換成跟別的普通士族結親,平氏的嫡出子肯定是要娶嫡出女的,而且嫁女的一方,說不定還得搭上兩個庶女作爲陪嫁……更別說是一個所謂的義女。

又是攀一千多年前的親戚,又是用嫡出娶義女,平正對王允家族的渴望程度,實在是遠遠超出陶商的意料。

王允的家族,看樣子確實牛逼的緊!

第八百一十章 遺漏之處第一百零七章 避盟友第八百七十五章 荊州之末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八百一十章 遺漏之處第二百零四章 錦帆對虎癡第一百零四章 矛 盾第八百零五章 馬家父子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五百一十九章 高幹的爲難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三十三章 曹陶之交第一百九十八章 今挪古用(第三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龍 來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九百零六章 相約奪長安第七百五十一章 心情低落的張郃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客糜府第八百一十二章 張遼和高順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四百五十五章 過目不忘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願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四百一十二章 翁婿再見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許敗不許勝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八百五十六章 曹操的頭風第八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 鬥第五百七十一章 麴義的辦法第四百九十三章 二使說曹操第二百九十八章 總督四郡(第二更求訂閱)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二十三章 虎有傷人意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袁術第八百三十一章 關羽的戰策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七百七十章 謀劃鄴城第五百九十一章 歸家守妻兒第八百章 定許昌第八百一十一章 栽贓?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八百一十二章 丁夫人迴歸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定白波谷(二合一章節)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七百零六章 兒子賣爹第五百九十八章 呂布的小心思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六百七十五章 相得益彰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六百八十一章 誤判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第七百六十四章 詐 死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點高論第五百八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七百八十六章 卸掉權力第一百零五章 白波軍劫掠三百零三章 曹操崛起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七百九十四章 叛亂的士族第七百一十九章 離間諸王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三百四十八章 劫走天子第八百一十五章 計算之外的強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五十九章 汴水之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詐 死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三百一十六章 劉備失利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一百零六章 混淆視聽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棒一棗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四百九十一章 袁紹的心痛第八百五十章 念舊情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六百二十章 誰爲第一第一章 老少君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出赤兔第八百七十章 張飛的仇人第七百三十二章 你找人我也找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善待家眷第六百零五章 深夜會妹第九百零七章 韓遂歸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下傾頹
第八百一十章 遺漏之處第一百零七章 避盟友第八百七十五章 荊州之末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八百一十章 遺漏之處第二百零四章 錦帆對虎癡第一百零四章 矛 盾第八百零五章 馬家父子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五百一十九章 高幹的爲難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三十三章 曹陶之交第一百九十八章 今挪古用(第三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龍 來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九百零六章 相約奪長安第七百五十一章 心情低落的張郃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客糜府第八百一十二章 張遼和高順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四百五十五章 過目不忘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願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四百一十二章 翁婿再見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許敗不許勝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八百五十六章 曹操的頭風第八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 鬥第五百七十一章 麴義的辦法第四百九十三章 二使說曹操第二百九十八章 總督四郡(第二更求訂閱)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二十三章 虎有傷人意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袁術第八百三十一章 關羽的戰策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七百七十章 謀劃鄴城第五百九十一章 歸家守妻兒第八百章 定許昌第八百一十一章 栽贓?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八百一十二章 丁夫人迴歸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定白波谷(二合一章節)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七百零六章 兒子賣爹第五百九十八章 呂布的小心思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六百七十五章 相得益彰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六百八十一章 誤判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第七百六十四章 詐 死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點高論第五百八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七百八十六章 卸掉權力第一百零五章 白波軍劫掠三百零三章 曹操崛起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七百九十四章 叛亂的士族第七百一十九章 離間諸王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三百四十八章 劫走天子第八百一十五章 計算之外的強兵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五十九章 汴水之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詐 死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三百一十六章 劉備失利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一百零六章 混淆視聽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棒一棗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四百九十一章 袁紹的心痛第八百五十章 念舊情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六百二十章 誰爲第一第一章 老少君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出赤兔第八百七十章 張飛的仇人第七百三十二章 你找人我也找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善待家眷第六百零五章 深夜會妹第九百零七章 韓遂歸城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下傾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