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專治嘚瑟

聽了徐榮的話,陶商從雪地裡‘’砰‘’的一下站起了身,動作之快猶如脫兔一樣,就連許褚都被他嚇了一跳。

徐榮只說了一句話,陶商的心就驟然活了……可以攻克白波谷的的變數,自己一直沒有想明白的關鍵,在恍惚之間竟然是讓陶商思慮了個明白。

光尋思等待白波谷的變數出現,其實白波谷的變數一直都存在。

那就是那位白波谷二當家,歷史上也算頗有名氣的一位軍閥,楊奉。

說起來,這位楊奉也算是個妙人,東漢末年的黃巾軍中,把官做的最大的,應該就是這小子了。

身爲黃巾白波賊出身的楊奉,日後居然被漢帝劉協授予了車騎將軍的將位,其位僅次於大將軍以及驃騎將軍,甚至還在前後左右四將軍之上,或比三公。

當然,若是沒有這個名頭支撐着,楊奉也不會在日後能夠收服像徐晃那樣的良才猛將。

不過可惜,楊奉當上車騎將軍,並不是因爲他能力出衆,而是因爲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卑劣小人。

郭大、李傕、郭汜、劉協、袁術、呂布,楊奉幾乎依靠過上述的每一個人,卻都又在每每最關鍵的時候,反叛他們,爲自己的人生博得更大的機會。

如此看來,楊奉是一個機會主義者,但可惜,他卻是一名極爲失敗的機會主義者。

這個人,無時無刻的不是在尋找着機會,製造着機會,然後失敗浪費機會,周而復始永無休止。

陶商不知道楊奉是怎麼樣離開白波軍的,他只知道這個楊奉在投身到西涼大軍閥李傕的門下得到了一個官身,之後就開始了他人生中無限嘚瑟的旅程。

說起來,李傕待楊奉也算還行,但也不知道楊奉的腦子哪根筋搭錯了犯了毛病,居然偷偷聯合李傕軍的軍吏宋果要謀殺李傕,結果還沒等動手事情就泄露了,於是只能引兵反叛李傕,結果被李傕虐成狗,只好率兵倉惶出逃,並派人向當時已經跟李傕不和的郭汜尋求庇護。

郭汜的實力整體上差了李傕一檔,對於楊奉想要附庸自己的這件事是頗爲高興,於是便聯合楊奉、董承、楊定等人一同護送漢帝劉協東歸洛陽。

問題是郭汜實在是太小瞧了楊奉能嘚瑟的本性。

半路上,郭汜尋思洛陽遠離關中,脫離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便提出了暫緩東歸,改道去郿縣暫住。

沒曾想楊奉這個時候來了尿性,他聯合楊定、董承等人與郭汜展開了一場撕逼大戰,居然愣生生的從郭汜的手裡把劉協搶了下來。

一介草寇搖身一變成了從龍功臣,不但被封爲車騎將軍,還成爲了擁有皇帝的天下最有權力的男人,楊奉幸福的都要爆炸了。

直到這個時候,李傕和郭汜纔回過味來,品出了楊奉是個什麼狗東西,二人冰釋前嫌,攜手向前,一起來攻打楊奉,而楊奉則是派人聯合了他昔日的白波軍賊寇同黨,老三韓暹,老四李樂,老五胡才三位大帥,外加上一位南匈奴的右賢王去卑,在東澗通往陝縣的道路上,展開了三場大戰,期間連張楊亦是加入進來攪局,楊奉勝一場輸二場被李傕和郭汜輪番血虐,天子麾下死亡的百官、士卒不可勝數,女眷輜重,皇室的各種器物典籍全部被丟棄。

後來又是劉協出面調停,又是派人向李傕求和又是陳述厲害,李傕才勉強決定暫時放他們一馬,楊奉等人才得以繼續東行。

本來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但楊奉這人就是不消停,沒有李傕和郭汜,他又開始找別人練架嘚瑟。

他這次嘚瑟的目標,是和他一同對抗李、郭的同僚,張楊和董承二人,幾人間因爲一點權力和雞毛蒜皮的小事,又開始新一輪的撕逼大戰。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專治嘚瑟的高手終於出現在了司隸之地的戰場舞臺,他就是剛剛平定兗州的曹操。

曹操暗中聯合議郎董昭,告訴楊奉:“董承老兒,小垃圾也,楊車騎你無需懼他,曹某已經平定兗州,麾下收編了青州黃巾三十萬,徐州陶謙都被曹某屠的尿褲子,董承小垃圾不服你,曹某幫你拾掇之!”

那時候的曹操已經平定兗州,收青州黃巾百萬人口,得降卒三十萬,聲威大震,楊奉得到了這樣的臂助,大喜過望,還封了曹操一個鎮東將軍。

結果曹操卻暗中聯合董承,入朝進貢,方一入朝,便該清理的清理,該整頓的整頓,將楊奉一派收拾的乾乾淨淨,連徐晃都被曹操打包接收了,天子也被曹操遷移到了許昌。

可憐的楊奉嘚瑟了一大圈,最終跌落神壇,從大漢朝最有權勢的男人,再度搖身一變,被專治嘚瑟的曹操坑的褲衩子都不剩,只能率領餘部駐紮於樑國,輾轉流離,又幹起了賊寇的老本行,最終爲劉備所殺。

這樣的一奇男子,此刻就在白波谷內……還是白波軍二把手。

……

……

“那楊奉,給李傕寫過信……此事屬實?”聽了徐榮的話,陶商急忙詢問。

徐榮點了點頭,淡然道:“當然屬實,不然我找你來幹什麼?”

陶商皺了皺眉,道:“我只是不明白,楊奉給李傕寫的信,你如何會知道?”

徐榮聞言先是一愣,不明白陶商問這話是什麼意思……想了片刻之後方纔釋然。

這小子……真碰到事情竟然是滴水不漏的心思,跟平日的表現倒是不太一樣。

徐榮仰天看了看還在零零落落飄散的小雪花,長嘆道:“徐某出身遼東,雖然不算是董相國的嫡系,但好歹也坐到了中郎將的位置。相國麾下諸將大都出自涼州,與徐某相熟者不多,不過寥寥數人爾,其中若論交情最深厚者,乃李傕也。”

陶商沉默了一會,依照自己的印象,李傕在董卓死後,反攻長安,挾天子輔政四年,在任期間常縱兵劫掠,使得幾年之內三輔百姓幾乎損失殆盡。

李傕雖然善戰,但他這樣的人按照漢末的說法,不過是邊鄙之人,習於夷風……徐榮雖是遼東邊陲之人,不過陶商與他接觸了數月,感覺徐榮頗爲懂禮重儀,想不到居然會和李傕關係要好。

有點想不通。

徐榮見陶商皺眉沉思,笑了笑道:“在你們中原漢人的眼中,李傕出身邊塞,行事頗有胡風,自然是入不得你們的眼,不過在徐某看來,李傕雖然兇頑,但論及用兵,卻是相國帳下少有的可以與徐某比肩者,僅憑這一點,交他這個朋友便已是足夠了。”

陶商沒有想到徐榮對李傕的評價居然還挺高,不過想想李傕身爲董卓麾下排名第一的涼州繫心腹大將,又幫董卓掌管‘’飛熊軍‘’,有這樣的能力也屬正常。

“原來如此……哦,跑題了!”陶商皺了皺鼻子,道:“剛纔說到哪了?楊奉給李傕寫過書信?”

徐榮點了點頭,緩緩言道:“去年十月,牛輔爲白波軍所敗,賊寇勢力漸大,連克太原、河內諸郡,氣勢如虹,大有能力一鼓作氣逼進洛陽,不過有趣的是,賊寇居然在這種甚是得勢的時候退回了白波谷,而且退的毫無聲息,甚是詭異。”

陶商聞言,眉毛微微一挑,道:“爲何?”

徐榮搖了搖頭,道:“具體的我也不知道,但白波軍退卻不久,李傕曾暗與我言,他收到了白波軍渠帥之一的楊奉信箋,其信箋中言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仕,楊奉久有歸順朝廷之心,卻苦於門路不得,只得委身於草莽,晝夜思之,頗感悲愧,自覺無顏矗立於天地之間云云……”

聽了這話,陶商不由頗感到好笑:“想不到楊奉這個人說話倒還挺逗,把自己弄的好似一個受了冤屈,不得已被逼入白波谷的忠義之臣一樣……其實骨子裡就是個牆頭草,沒有一點禮義廉恥。”

徐榮點了點頭,道:“公子此言倒也中肯,徐某深以爲然……當年徐某與李傕談論白波軍,李傕曾言白波軍看似人馬衆多,實則並不是鐵板一塊,幾個渠帥各有心思,賊首郭大表面上豪勇,實則骨子裡卻是個謹小怕事之徒!公子試想,白波軍十餘萬人馬,卻只能龜縮在自波城這一隅之地,只知道劫掠普通百姓,不願得罪世家大族,爲何?還不是因爲賊首郭大表面豪放,實則做事瞻前思後,頗多顧慮,沒有稱雄一方的魄力與野心!他麾下那幾個渠帥,李樂和胡才都是有勇無謀之輩,楊奉又是朝秦暮楚,早有背反之心的小人,這樣的軍隊人馬再多,又有什麼用呢?”

陶商聞言點了點頭,道:“徐兄這話說的有道理……你的意思,是想讓陶某策反楊奉?”

徐榮點了點頭,道:“楊奉去年就暗中私通曲款李傕,只不過是因爲適逢關東諸侯結成聯盟,董相國無力北顧,無奈將此事放緩,若是不然,楊奉只怕早就被李傕策反了,哪還有今日之事?”

陶商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在雪地裡一腳深一腳淺的來回踱步,開始考慮此事的可行性。

“楊奉不想當賊,這事可以理解……只是他究竟想要什麼,我給不給得起,這纔是關鍵……你知道楊奉想要什麼嗎?”陶商一邊在雪地裡走,一邊摸着光滑的下巴,慢慢思考。

陶商在雪地裡轉圈,徐榮倒是有些乏力了,他盤腿坐在了雪地上,長長的打了個哈欠,慢悠悠的道:“我又沒當過賊寇,哪裡知道楊奉想要什麼?”

陶商皺了皺眉,又沉思了片刻,終於恍然而悟:“不難……其實你若是仔細尋思,楊奉想要的東西也好猜……優渥的生活,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吃肉喝酒睡女人……其實就這麼簡簡單單的幾樣東西而已。”

徐榮聞言大感好奇,道:“你又沒有見過楊奉,你怎麼知道他想要的東西是什麼?”

陶商嘻嘻一笑,道:“很簡單啊,大家都是男人,拍拍腦袋想想自己想要什麼,不就是他想要的?”

徐榮聞言,眼睛不由睜的圓鼓鼓的。

“原來你的腦中,一天到晚就想着這些東西……你小子跟董相國好像沒什麼區別。”

第七百章 賤招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三百八十五章 孫策、諸葛與呂蒙第六百八十一章 誤判第五百一十六章 名將殺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東兵曹(第三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有所謀(二合一章節)第七百五十七章 計算二袁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八十五章 狄道女第七百九十章 夢的解析第四百八十一章 父子雙雄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一百章 泰山巨平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菊花兄弟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八百三十一章 關羽的戰策第七百三十章 梟雄之哀第八百七十二章 平定荊南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三十一章 曹操報仇第三百一十章 好美色的孔北海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四百四十六章 劉曄的設計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第五百八十九章 跌落底谷的袁譚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東兵曹(第三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七百二十章 王帳有變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路撿寶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七章 第一次遠征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二百零四章 錦帆對虎癡第一百七十八章 諸葛叔侄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第四百六十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七百三十三章 冀州之爭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將之才第三百六十一章 古戰場九里山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陶分工第五十二章 再訪猛虎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七百五十三章 暗流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三十六章 戰華雄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零四章 三家謀袁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五百五十八章 潑天之功第八百八十四章 龐德的必殺第七百五十四章 梟雄之危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第八百一十三章 水落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八百六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六百一十七章 靜觀城池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七百七十四章 茅房殺弟第八百七十三章 突 襲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六百五十二章 黑山求援第八百五十八章 毒 瘴第六十九章 君子與相國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三百八十九章 鬥呂布第六百零三章 招攬周瑜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四百七十二章 兄弟蕭牆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第一百八十八章 袁術的策略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八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
第七百章 賤招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三百八十五章 孫策、諸葛與呂蒙第六百八十一章 誤判第五百一十六章 名將殺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東兵曹(第三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有所謀(二合一章節)第七百五十七章 計算二袁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八十五章 狄道女第七百九十章 夢的解析第四百八十一章 父子雙雄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一百章 泰山巨平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菊花兄弟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八百三十一章 關羽的戰策第七百三十章 梟雄之哀第八百七十二章 平定荊南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三十一章 曹操報仇第三百一十章 好美色的孔北海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四百四十六章 劉曄的設計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第五百八十九章 跌落底谷的袁譚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東兵曹(第三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七百二十章 王帳有變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路撿寶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七章 第一次遠征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二百零四章 錦帆對虎癡第一百七十八章 諸葛叔侄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第四百六十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七百三十三章 冀州之爭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將之才第三百六十一章 古戰場九里山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陶分工第五十二章 再訪猛虎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七百五十三章 暗流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三十六章 戰華雄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零四章 三家謀袁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五百五十八章 潑天之功第八百八十四章 龐德的必殺第七百五十四章 梟雄之危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第八百一十三章 水落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八百六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六百一十七章 靜觀城池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七百七十四章 茅房殺弟第八百七十三章 突 襲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六百五十二章 黑山求援第八百五十八章 毒 瘴第六十九章 君子與相國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三百八十九章 鬥呂布第六百零三章 招攬周瑜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四百七十二章 兄弟蕭牆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第一百八十八章 袁術的策略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八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