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東兵曹(第三更求訂閱與月票)

聽了徐晃自報家名,陶商心中頓時有些小激動。

最近這一段時間,見到的能人不少啊:先是麴義,又是徐晃。

徐晃在歷史上先侍楊奉,後隨曹操,但在侍奉楊奉之前,徐晃卻是在河東郡任職。

其實想想也對,徐晃身爲河東吏,若楊奉還是白波賊的身份,徐晃如何會摒棄正兒八經兒的府吏身份從賊?畢竟再小的官吏也是清白身,投靠賊寇不符合常理,所以徐晃跟隨楊奉的時間,理應是在楊奉投靠軍閥李傕獲得正式的官軍身份之後。

兵曹參軍屬於郡守轄下六曹之一,而六曹的編制設置,可以根據郡守的需要進行增減,也就是說,在有足夠兵源和糧草支撐的前提下,王邑下轄的兵卒若是很多,想設幾個兵曹都無所謂。

而在這樣一個可多置人員的職位中,徐晃還是被王邑派到麴義的軍前作爲嚮導,足可知曉徐晃在王邑麾下衆人中已經是嶄露頭角,備受器重。

徐晃早在楊縣之東爲麴義的兵馬預留出了安營之地,麴義等人安營紮寨之後,衆人便齊聚在一個帳篷內,共同商議對付於夫羅的策略。

於夫羅被南匈奴驅逐後,率領兵馬進入中原沒有補給來源,於是便常年在河東之地劫掠騷擾,所以說在以徐晃爲代表的河東郡人眼中,於夫羅可以算是當地第一大禍害。

大帳內有河內附近的地勢圖,徐晃爲衆人指明於夫羅所在的位置,並解釋道:“於夫羅一衆,大部爲草原兵,常年奔馳居無定所,但一般是冬藏春獵,近幾年每次開春,都會以楊縣爲中心四處劫掠襲擾,在下等人相助王府君,在河東多次置辦防禦工事,但於夫羅歷來皆是一觸即走,我們是防的了東邊防不了西邊,很是頭疼。”

說到了這,徐晃頓了頓,又道:“麴將軍,在下雖然知道於夫羅的屯兵之地,但他麾下基本上都是馬軍,咱們現在若是逼迫的近了,於夫羅肯定會立刻遷移而走,匈奴人善奔襲,咱們跟在他們屁股後面追,着實被動,說句不中聽的話,匈奴人還沒等被打散,我們自己先把自己攆散了。”

麴義聞言皺了皺眉,道:“徐兵曹久隨王府君在河東防衛於夫羅,深知彼之虛實長短,誠如兵曹所言,這於夫羅還不好抓呢。”

徐晃點了點頭,道:“東遊西竄之輩,最是難弄。”

“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陶商在一旁突然開了口,慢悠悠的道:“對付這種喜歡打游擊戰的敵人,其實無外乎就那麼幾種方法。”

只見麴義,徐晃,乃至於韓浩都是頗爲詫異的轉頭看向了他。

卻見陶商輕輕的咳了一下,道:“對付遊擊軍,無外乎一則分區進剿,所謂的分區,就是要分辯出遊擊軍的活動頻繁區域,就算是遊牧民族也可以,而且這位小王子的奔襲遊擊應該不會是漫無目的,他在河東劫掠了這麼多年,哪裡富庶,哪裡坦途,哪裡能夠一邊劫掠一邊補給,他一定都摸索的清清楚楚,我們換位思考,假想自己是於夫羅,若是要率衆遊動牽制,會怎麼規劃路線和區域。”

說到這裡,卻見陶商笑着轉頭看向徐晃,道:“這件事情,非公明兄而不可爲之了,畢竟對於這河東地界,論及熟悉程度,我們三人跟公明兄可是比不得的。”

聽陶商稱呼自己爲“公明兄”,徐晃有些惶恐,自己不過是河東郡守治下一吏,對方雖然是白身,但畢竟是徐州刺史陶謙之子,不出意外的話,日後前途應是不可限量。至少跟自己比,完全不是在一個水平線上。

“公子實在是客氣了,這一聲兄長,晃卻是當不得的,公子既有吩咐,晃自當盡力爲之。公子適才所言,見解頗爲獨到,果然不負‘太平公子’之名。”

陶商的笑容頓時僵硬了。

太平公子……

看來月旦評的評價,已經開始在各州郡流傳,這個俗的掉渣的土稱號,看來將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爲自己的標籤綽號。

真是日了狗了。

陶商勉強的咧了下嘴,不想在‘太平公子’這個稱呼上過多的與他們交流,隨即轉移話題,道:“公明兄不必客氣,陶某對人從來是隻敬其才,不敬其職,以你的能耐,當得起我這一聲兄長的稱謂。”

徐晃心下暗自奇怪,他雖對自己的本領頗有幾分自信,但現在畢竟還是聲名不顯,怎麼聽這位太平公子的意思,好像竟然頗是認同自己的能力?

麴義琢磨了一會,道:“匈奴居無定所,來去如風甚是難抓,特別是他們的聚散方式頗是難纏,彼一時會聚集成一支兇狠的軍隊,可瞬息之間,又會變成散落天邊的牧民,要抓住他們需一擊必中,不然就頗爲耗時了。”

陶商笑着道:“那是在漠北草原上,到處都是草地河流,但是在咱們中土境內,想要做到這點可不容易,人或許還能捱餓,但支撐他們的馬匹卻是決計不能挨的。”

韓浩在一旁點頭贊同道:“誠如陶公子所言,只要徐兵曹規劃出楊縣周圍的水源流域和大片草地,我等便能推算出於夫羅大致的遊擊路線。”

所謂一語點醒夢中人,大家聞言不由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商議定了之後,麴義和韓浩便先去調配兵馬,陶商讓徐榮也一起去協助他們二人。

而他自己,則是留在了徐晃的軍營,幫着徐晃一同查看地圖上楊縣附近的水源和草地集中處,推斷匈奴人可能會採取的遊擊路線。

其實陶商對於河東附近的地理根本就不知情,他純粹就是爲了能找一個藉口待在這裡。

他之所以特意留下,本意還是爲了徐晃這個人。

說是可以推斷出匈奴兵的行軍路線,但一旦實施起來卻是一個極爲精細的活,徐晃在帳篷裡足足待到了半夜子時,才大致分析出了三條匈奴人遊擊時可能會行進的路線。

“陶公子,這是晃根據河東周邊的水草分佈,推斷出來的三條路線,如於夫羅確實熟悉河東水源地勢,那這三條道路便基本可以確認無疑了。”

徐晃將皮圖遞給了陶商,請他指正。

陶商拿過皮圖仔細的看了一會,淡淡道:“徐兵曹乃是本地人,你分析的想來應該沒錯。”

說罷,便把皮圖推回給了徐晃,道:“只不過,即使分析出了路線,但範圍還是太大,麴將軍兵馬不多,要是想分兵在這些路線上埋伏小王子,只怕還是不太容易。”

徐晃聞言皺眉,摸着長鬚無奈道:“能斷定出三條路線,已是極限,若要確實肯定的在這三條路中於夫羅會走哪一條……唉,我做不到。”

“沒關係,足夠了。”

陶商心中基本已經有了幫麴義拿下於夫羅的辦法,但他現在最在意的還是徐晃,跟他在這推測路線熬了半宿,主要目地還是想拿下這個人。

“徐兵曹在河東待的舒心嗎?”陶商試探着言道。

徐晃不明白陶商爲何問他這個,隨即回道:“承蒙公子關心,還好,王府君對晃,亦算是多有提拔。”

“家中有幾口人?”陶商開始跟徐晃套近乎。

“家母在堂,兄弟五人爾。”

“成家了嗎?”

徐晃苦笑了一下:“還沒。”

陶商頗爲詫異,按照自己這十七歲的年齡來講,估計回了徐州,也是馬上要行冠禮了,到時候陶謙少不得會爲他納彩問名,在這個年代像陶商這歲數還沒成親的,按道理來說也算是晚婚了。

“公明兄也不小了吧?”

徐晃長嘆口氣,無奈道:“不瞞公子,虛二十五了。”

陶商好奇的看着徐晃,又看了看他帳篷後面的那柄巨大的開山斧,猶豫道:“公明兄這麼大了,還沒有成親的打算?莫不是心念漢室安危,欲仿效古之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爲’?”

徐晃的臉瞬時紅了,半天沒吭聲,半晌後方才幽幽回道:“主要還是因爲沒田。”

陶商:“……”

徐晃是楊縣小吏,地位不高,最近因爲才華出衆,才被王邑破格提拔成郡內的兵曹,若是論及出身,別看徐晃曾經是楊縣的公職人員,但畢竟是底層,家底想必也不會有多厚,甚至可能連寒門都算不上。

如今的漢朝,雖然社會動盪,流民失所,但荒蕪的田地也不是普通老百姓想佔了去就可以佔了去的,除非有地方政府的名文號召,統一收攏分配,不然普通百姓若是想要得到一份屬於自己的產業,還是非常困難的。

徐晃的條件不好,至少不會是太好,偏偏他本人還有一定的能力,心中也有奮發向上的心思,普通的低賤女子他可能還真未必瞧得上眼。

可惜高門子弟,也不願意將女眷許配給他,在這個時代沒地和在後世沒房子是一個道理……高不成低不就,可憐的徐晃估計就是這麼耽擱下來了。

問題二十五歲不成婚,在漢朝這個舊社會中,總體說來是犯法的。

漢朝從西漢初年,因爲人口銳減而設置了“單身稅”,最高比例曾多達每年六百錢,當然到了東漢末年,“單身稅”的比例已經下調,冠禮不婚的話,每年處罰應在一百二十錢左右,尋常家百姓根本就承受不起這樣的稅務。

不過徐晃身爲朝廷中人,雖然是條單身狗,估計這稅也是漏了。

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二百二十五章 裝備的差距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八百八十四章 龐德的必殺第四百五十五章 過目不忘第三百二十八章 謀算河北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前後破敵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一百零四章 矛 盾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如此收將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北龍金城虎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碎的友誼第五百五十八章 作壁上觀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六百九十九章 於中取利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馬四千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 鬥第四十五章 車輪第六百七十三章 結伴同行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二百三十八章 敗給了袁術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將之才第八百一十六章 狼騎之威,陷陣之志第五百章 絕世搭檔第五百零九章 再用袁譚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班 師第三百零六章 糜姑娘的想法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一百七十章 父子計未來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班 師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曹劉之終第一百九十五章 於耳鼻的使用方法第七百七十七章 除袁佈局第五百九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源激增(二合一章節)第五百四十一章 官渡之戰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高何人也?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斤閘第四百六十七章 陶氏糜夫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五十三章 見文臺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四百八十七章 袁女之心第一千零九章 轉攻後援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雲的歸屬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二百八十一章 王允修仙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張暗牌第四十三章 虎牢關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六百二十四章 無姓阿飛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六百零九章 二男筆友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六百七十八章 假意應烏桓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北龍金城虎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衛軍方陣第二百四十四章 張仲景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六百八十五章 二女的不正常第九章 懲戒與收買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最後一博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七百八十七章 曹氏叔侄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一百零四章 矛 盾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八百七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六百一十二章 江夏之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拍杆之威第六十六章 中 丞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子與王子 (第五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零三章 曹劉發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霹靂車與鐵浮屠(一會還有一更)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六十一章 刺 目
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二百二十五章 裝備的差距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八百八十四章 龐德的必殺第四百五十五章 過目不忘第三百二十八章 謀算河北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前後破敵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一百零四章 矛 盾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如此收將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北龍金城虎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碎的友誼第五百五十八章 作壁上觀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六百九十九章 於中取利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馬四千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 鬥第四十五章 車輪第六百七十三章 結伴同行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二百三十八章 敗給了袁術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將之才第八百一十六章 狼騎之威,陷陣之志第五百章 絕世搭檔第五百零九章 再用袁譚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班 師第三百零六章 糜姑娘的想法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一百七十章 父子計未來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班 師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曹劉之終第一百九十五章 於耳鼻的使用方法第七百七十七章 除袁佈局第五百九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源激增(二合一章節)第五百四十一章 官渡之戰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高何人也?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斤閘第四百六十七章 陶氏糜夫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五十三章 見文臺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四百八十七章 袁女之心第一千零九章 轉攻後援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雲的歸屬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二百八十一章 王允修仙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張暗牌第四十三章 虎牢關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六百二十四章 無姓阿飛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六百零九章 二男筆友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六百七十八章 假意應烏桓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北龍金城虎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衛軍方陣第二百四十四章 張仲景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六百八十五章 二女的不正常第九章 懲戒與收買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最後一博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七百八十七章 曹氏叔侄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一百零四章 矛 盾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八百七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六百一十二章 江夏之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拍杆之威第六十六章 中 丞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子與王子 (第五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零三章 曹劉發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霹靂車與鐵浮屠(一會還有一更)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六十一章 刺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