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呂布的尷尬

郭汜的眼睛定定的瞅着董卓身後牀榻上的那具赤裸的女屍,腦中思慮萬千,心下驚異。

董卓不知道郭汜的腦海中此刻正在琢磨的內容,

若是知道,他非得把郭汜切成一千片涮了吃。

董老賊此刻也有些想歪了。

他順着郭汜的目光轉頭看了看裸屍,重重的咳嗽一聲,道:“看不出來,郭多你居然還好這一口……也罷,你若是喜歡,一會就找個麻袋揹回家去把玩,不過需切記,這玩意玩個一兩天意思意思就得了,要不時間長了,屍體一臭容易有毒。”

郭汜聞言頓時回過了神,雙眸瞪的大大的,不敢相信的看着董卓。

這都什麼跟什麼呀!?

“相國誤會了!末將……末將……絕無此意啊。”

“哎哎哎~~!跟老夫還客氣什麼!”

董卓揮了揮手,擋住了郭汜的話頭,豪爽道:“年輕人,喜歡些新奇古怪的刺激玩法,老夫是過來人,都能理解!畢竟老夫也年輕過,再說你這剛哪到哪啊,老夫年輕的時候,別說死女人,死男人也沒放過……”

郭汜聞言嚇得渾身一哆嗦,趕緊低下了頭,腳下亦是不着痕跡的向後挪動了兩步,儘量離董卓遠點。

自己今天這算不算是知道了相國的秘辛啊?他反應過來之後不會殺人滅口吧?

而且相國這喜好和口味都太重了些……他過一會不會犯什麼神經,再看上我吧?

若果真如此……郭某到底是該從還是不該從啊?

郭汜自己在那邊忐忑不安,董卓卻是已經爲他安排上了。

“來人啊!”

“在!”

門外走進兩個高大健壯的西涼軍護衛。

董卓擡手一指牀榻上的女屍,對着那兩個西涼兵吩咐道:“收拾收拾乾淨,回頭打包送到郭將軍的府上去!”

“諾!”

郭汜見狀欲哭無淚。

這可好,一進門還沒等嘮正事呢,先給家裡整回去了一具女屍,忒的晦氣!——而且這還是長安宮裡的舊嬪,回頭讓自家婆娘和老孃看到了,又該如何解釋?難不成說是要燉了吃的?

偏偏這屍體還不能不要。

拂了相國的美意,回頭被燉的很可能就是自己了。

看着兩名西涼軍的護衛將屍體扛走,郭汜暗自嘆息一聲,整了整顏色,從懷中抽出一份清單,上呈給董卓道:“相國,這是末將新近在長安城附近挖掘陵墓、獲得墳中的珍奇清單,特意拿來給相國過目。”

董卓沒有伸手接,只是興意闌珊的揮了揮手,道:“不看了,沒什麼大意思,你代老夫安排,一半送往郿塢,一半你和李傕、張濟、樊稠他們幾個,和咱們西涼軍中的將校們分了便是。”

郭汜聞言大喜過望,連連笑着向董卓稱謝。

董卓顯得有些疲憊,歪着碩大的身軀,斜靠在還有些血腥味的牀榻上,半眯上了眼睛,忽然似是又想起了什麼,補充道:“還有呂布和幷州軍的將校們,卻也不可虧待,懂嗎?……也要給他們分一份。”

郭汜聞言,臉色變得有些僵硬了。

雖然對還要分給幷州軍一份財物的事很不滿,但這畢竟是董卓的命令,郭汜不敢違背,只能是低聲應了一句。

不過轉念一想,郭汜的心中的念頭又活了!

相國只是說要分給幷州軍一份,卻是沒有說要分給幷州軍多少。

嘿嘿,既然相國沒有明確怎麼分,那這事可卻怪不到郭某的頭上了。

董卓眯着眼睛,看似在打鼾,實則卻已是將郭汜的表情全都看在了眼中。

董卓的嘴角不知不覺間,掛起了一絲微笑。

“老夫最近,不知怎地,身體委實是說不出來的難受……”董卓突然將話鋒一轉,把話題又扯到了自己的身體上:“這人一過了六十,便感覺是遠遠的不如過去結實了……唉,想老夫當年,是何等的英雄無敵,無論是在戰場還是牀榻上,放眼天下可謂幾無敵手……什麼女人老夫治不服帖!可如今卻是連一箇舊宮的妃嬪都弄她不過,唉,莫非老夫是真的不行了?”

郭汜聽到這裡,方纔恍然大悟,明白了剛纔那個死了的女人是怎麼回事。

原來不是乾死的啊……而是因爲幹不死,所以才轉手弄死她。

看着董卓一副很是哀怨的樣子,郭汜眼珠子一轉,突然對董卓諫言道:“相國,郭某最近在長安城內,聽說長安城的一家藥鋪中,似是在售賣一種從東州引來的神藥,價格極貴,但效果卻出奇的好,長安中的許多名門子弟,官宦士族,都對此藥頗爲癡迷,相國不妨或可一試?”

董卓皺了皺眉,道:“神藥?管什麼的?”

郭汜忙道:“據說是可以延年益壽,壯陽強身……末將也是聽說來的,很多長安士族中的官宦風流子弟,食了這藥之後,都說效果絕佳,不但是神采奕奕,神清氣爽,且服藥後必然開朗,體力轉強,甚至還有人說,吃完這藥後,還能有虛幻迷離,羽化登仙之感,卻是不知是真是假。”

董卓聞言,急忙從牀榻上直了起身,瞪大着眼睛使勁的盯着郭汜看,急切道:“你此言當真?真有這麼神奇的寶貝?吃了都能讓人感覺成仙?”

郭汜謹慎的道:“具體有什麼效果,末將也沒服用過卻是不知,不過長安城中,確實是有很多大戶士子對此物極爲迷戀……相國若是願意,末將不妨去找尋一下那些服用過此藥的士子,一探究竟,如何?”

董卓此刻也不顯委頓了,他從牀榻上一翻身,下地來回度着步子,一臉的興奮之色。

“行,你先派人去探查探查,切記暗中行事,不可讓人知曉,此事若是屬實,那便……那便將那名藥鋪的老闆,給老夫直接帶到相國府內!此事不可讓旁人知曉,尤其是李儒,知道嗎?”

Wшw★ ttκд n★ ¢ o

郭汜急忙一欠身,正色道:“相國放心!一切包在末將身上!”

在陶商的構思中,他知道五石散一旦流入長安,且被士族子弟所吹捧,那以董卓的心性必然是會嘗試的!

因爲董卓本身就是個好玩的玩主。六十歲的人了,依舊是在放縱自己的慾望不知收斂,這就說明他的天性就是喜樂歡淫,渴望嘗試各種刺激的,這樣的人對於新鮮事物的慾望程度要遠遠的大於普通人。

而且董卓年紀大了,只要校事府的成員在長安城內不斷的散佈誇大五石散的功效與神奇,特別是“成仙”這樣的敏感詞語一旦傳開,不可能吸引不到董卓。

董卓現在擁有天下至高的權力,一個人一旦擁有了最高的權力和地位,在金錢美色都不缺少的情況下,他最渴望的東西是什麼?

當神仙!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始皇。

現在的董卓在實際上雖然沒有秦始皇那樣的功績,但坐鎮關中,手握天子,跋扈天下,這樣的成就,放眼目前的漢朝,也真就沒有誰能比的過了。

所以,這個打着“仙藥”名字的五石散,只要在宣傳方面做好足夠的力度,陶商相信,董卓不可能不吃。

而以董卓在這種驕奢淫逸,常年透支的身體狀況下,若是服用了五石散的話……

其後果會變成什麼樣,陶商也不敢保證。

當然,在陶商的期望裡,最好是能把董老賊直接吃死。

但是天下事並不都在陶商的掌握之中,有些時候,事情的發展可能會比陶商想象的更加嚴重!

……

……

長安城,呂布府。

呂布一臉陰沉的看着手中的那份禮單,左手緊緊的攥成了拳頭,骨關節都被自己攥的嘎巴嘎巴直響。

“郭汜匹夫,把我幷州軍都當成是要飯的乞丐了。”

呂布將那禮單向着桌案前的地上直接一扔。

他的話語雖然依舊是冷漠而平靜,但是星眸之中的怒意,似是可以將整個將軍府的房屋點着。

呂布的下首,依次坐着魏續、宋憲、張遼、高順、郝萌等幾位他最親近的戰將。

諸位戰將中,魏續與呂布有姻親關係,亦是呂布最信任的人,他站起身來,撿起呂布適才扔出的那份禮單,仔細的看了一會之後,隨即道:“溫侯,此事要不要跟相國稟明一下?”(呂布在歷史上是在除掉董卓後,由王允牽線敕封的溫侯,但在本書中酌情處理,已經是在一百四十九章節中提到了由董卓將其賜侯,封地依舊是溫縣。)

呂布淡淡的掃了魏續一眼,道:“稟報?稟報之後,又有何用?”

魏續有些着急了:“長安近陵的寶物,一半被相國送往郿塢,四成被涼州軍所佔,咱們幷州軍卻只佔了一成,同樣是相國的手下,爲何如此薄待我等?”

郝萌在一旁接口道:“會不會是相國疏漏了?”

呂布嘆了口氣,道:“不是相國疏漏,只怕是他有意如此的。”

魏續還要說話,卻聽張遼突然道:“咱們幷州軍在名義上雖是在相國治下,但論及親密程度,畢竟西涼軍纔是相國的親信舊部,幷州軍大部分的士卒還是隻認溫侯,不認相國,相國當初認溫侯爲義子,究其根本也不過是爲了籠絡住溫侯而已,因爲他知道,籠絡住溫侯一人,就等於籠絡住了整個幷州軍。”

呂布閉着眼睛,沉吟良久方纔道:“文遠說的不錯,其實打從歸順相國之後,本將就知道相國以吾爲義子的真意乃在幷州軍……說句不中聽的話,其實在董卓麾下,本將軍在外人眼中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如履薄冰。”

衆將聞言頓時皆沉默了。

他們都明白呂布話中隱藏的深意。

呂布身爲幷州軍的領頭人,董卓既要重用他,以便支配幷州軍這支強大的力量,另外還要處處謹慎防備並制衡呂布。

因爲畢竟幷州軍所忠心的人是呂布,呂布在幷州軍中的威望遠勝於董卓。

這其實是董卓極不願看到的,但他暫時沒有辦法。

而董卓也是善於平衡的老江湖,他對呂布又是封侯又是收爲義子,表面上看似恩寵無限,但實則呂布卻因爲此寵愛之舉受到了西涼軍舊派的嫡系將軍們不少的嫉妒和仇視。

而這次分贓珍寶,西涼軍佔四成而幷州軍佔一層,其中的根本原因,也是在於此點。

而董卓故意放縱郭汜如此行事,也是爲了孤立幷州軍,將呂布推到涼州諸將的對立面。

兩隻兵馬越是不和,他董卓在當中調停,威信方纔越高。

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第八百五十三章 驚人的消息第二百八十章 京中鉅變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馬四千五第八百一十二章 張遼和高順第三百八十七章 偷赤兔的賊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八十章 站 隊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四百六十六章 子夜入深閨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隻耳第六百八十七章 女性的硬仗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二百三十八章 敗給了袁術第四百八十二章 陶禰交鋒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人之姿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七百三十一章 召長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五百五十九章 袁尚的失誤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四百四十六章 劉曄的設計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二百七十七章 羣雄逐鹿的開端第九百二十三章 捉放曹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六百六十二章 打下一片根據地第五十九章 汴水之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八百六十五章 冢虎之策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二百七十九章 恩公來投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一百四十七章 恍如前世第五百七十章 麴義背袁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六百五十六章 南方動靜第八百九十四章 攻打洛陽第二百二十二章 濡須塢(第三章)第八百七十六章 瑜與亮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八百九十三章 揣摩敵意第六百七十七章 假匈奴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第二百六十章 羣毆呂布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五百四十四章 陶商出糧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六百九十一章 張寧的決心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三百五十八章 陶太傅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復仇第三百一十三章 劉備的微笑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深義重小袁熙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一千章 憤怒的情緒第一百六十八章 兄弟重逢第四百四十九章 紀靈來援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此盟友第九百九十七章 毒物的想法第四百一十八章 子承父業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傅抄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 奴(二合一章節)第一百零五章 白波軍劫掠第八百三十五章 呂布主陣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子與鬼才(第十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四十六章 揣度敵策第八百二十四章 荊州的行動第七百八十三章 文丑的決心第七百八十二章 三枚釘子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七百二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四百三十五章 陶商之賭第十章 將軍偷雞第七百二十四章 陶商出動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馬四千五
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第八百五十三章 驚人的消息第二百八十章 京中鉅變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馬四千五第八百一十二章 張遼和高順第三百八十七章 偷赤兔的賊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八十章 站 隊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四百六十六章 子夜入深閨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隻耳第六百八十七章 女性的硬仗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二百三十八章 敗給了袁術第四百八十二章 陶禰交鋒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人之姿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七百三十一章 召長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五百五十九章 袁尚的失誤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四百四十六章 劉曄的設計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二百七十七章 羣雄逐鹿的開端第九百二十三章 捉放曹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六百六十二章 打下一片根據地第五十九章 汴水之戰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八百六十五章 冢虎之策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二百七十九章 恩公來投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一百四十七章 恍如前世第五百七十章 麴義背袁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六百五十六章 南方動靜第八百九十四章 攻打洛陽第二百二十二章 濡須塢(第三章)第八百七十六章 瑜與亮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八百九十三章 揣摩敵意第六百七十七章 假匈奴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第二百六十章 羣毆呂布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五百四十四章 陶商出糧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六百九十一章 張寧的決心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三百五十八章 陶太傅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復仇第三百一十三章 劉備的微笑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深義重小袁熙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一千章 憤怒的情緒第一百六十八章 兄弟重逢第四百四十九章 紀靈來援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此盟友第九百九十七章 毒物的想法第四百一十八章 子承父業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傅抄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 奴(二合一章節)第一百零五章 白波軍劫掠第八百三十五章 呂布主陣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子與鬼才(第十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四十六章 揣度敵策第八百二十四章 荊州的行動第七百八十三章 文丑的決心第七百八十二章 三枚釘子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七百二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四百三十五章 陶商之賭第十章 將軍偷雞第七百二十四章 陶商出動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馬四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