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彼此心悸

雖然高柔對高幹的諫言很有道理,但可惜的是,高幹天生就是一個慢性子細心思。

他是打真心的怕出事啊。

高幹最終還是決定召集一個軍事廷議,讓麾下的戰將們聚集在一塊商量一下這件事。

當他對手下的諸位將領把事情說明之後,便見在場的諸位幷州將領們,頓時就炸了鍋。

這些將領最近一段時間委實是憋壞了。

袁紹合四州之力南下,其餘各處的兵將都是在奮勇殺敵,攻城略地的建功立業。

可己方這一支兵馬自打到了齊地,讓趙雲斬殺了兩名軍侯之後,便一直龜縮在家,一步也沒有動彈過。

不知道的以爲他們是讓趙雲給嚇着了。

知道的,明白主要原因是他們的主將乃是一個滾刀肉,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

眼下有了大將軍親筆的出兵命令,幷州將領們可是高興壞了。

“府君,末將請命出戰!”

“府君,末將願爲先鋒!”

“府君,還是讓末將去吧!”

“府君,末將願意……”

“行了,行了!”高幹不滿的晃了晃手,道:“都不要吵了,爾等是不是以爲大將軍下令出戰,乃是一件好事?”

衆人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心中都很奇怪。

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幷州的將領們,大都是血性剛勇之輩,性格直來直往,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一言不合就是幹。

但高幹和他們不同,高幹本身是河南人,父親高躬乃是蜀郡太守,才志弘邈,文武秀出,說他是書香門第並不爲過。

在加上高幹的性格本來就很面,因此他的思維和一衆幷州武將的想法根本就不在一條線上。

見幷州諸將急的猶如熱鍋上的螞蟻,高幹苦口婆心的教育道:“爾等皆乃莽夫之輩,懂個什麼?你們以爲這是好事?姓陶的詭計多端,乃是諸侯圈中出了名的僞君子,真小人!董卓,呂布,孫策,袁公路,黃巾皆在其手中栽過跟頭,實話告訴爾等,姓陶的不在開陽便罷了,他若是在開陽,誰去誰死無葬身之地……”

高幹的話雖然有些危言聳聽,但卻是實打實的爲大傢伙好。

但幷州的將領們顯然不吃這一套。

他們的這個幷州刺史,平日裡是個什麼尿性,他們最清楚不過了。

都尉常弘站出來說道:“高府君!不論如何,大將軍已經下令讓我等進軍,咱們若是不進兵,那便是違背了將領,末將願意替府君一試開陽究竟!”

高幹上下打量這常弘一會,道:“還是算了吧,你跟隨我多年,我可不想讓你去送死……我還是給大將軍寫一封信,回絕了他爲上。”

別啊!

衆將一聽又都急了。

自家的這些勇猛善戰的將領,碰上這麼一號生性謹慎,沉穩多疑的刺史也真是遭罪。

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孃的一點血性都沒有!

一名叫做劉執的中郎將道:“大將軍如此安排,必有深意,值此大戰時節,府君違背軍令,日後恐爲大將軍見疑,還望府君三思。”

這話一說出來,又把高幹說猶豫了。

這話着實是有點道理呀。

他肉肉的不能決斷。

常弘拱手道:“府君,末將只率領本部的兵馬,去試探一下,我必步步爲營,若有什麼風吹草動,末將即刻撤兵回來便是了。”

高幹悵然嘆氣,道:“也罷,那你就去走一遭吧,行軍的路上務必小心謹慎,一旦發現不對,馬上撤兵,休要戀戰,我率中軍在後方接應於你。”

“諾!”

……

高幹的幷州軍,以都尉常弘爲前部先鋒,開始想開陽進兵的行動。

消息傳到開陽,糜芳嚇得差點沒哭了。

二十多天了,齊地的袁軍一直沒有動靜,可謂風平浪靜,糜芳還以爲可以就這麼順順當當的挺下百日的時間呢。

哪曾想,高幹突然就派兵過來了。

糜芳火速派人把劉闢找來商議。

劉闢平日裡總是以自己當初和趙雲打成平手的戰績自居,實際上也是個水貨。

一聽這消息,劉闢頓時傻了,當場愣在原地。

糜芳上前,一把抓住了劉闢的手,道:“劉將軍,你與趙雲,呂布乃是同一水平的猛將,眼下敵軍來勢洶洶,我給你撥三千兵馬,你爲前部先鋒,迎敵去吧!”

“啊?”劉闢的兩隻眼睛頓時直了,顫抖道:“沒,沒別的招了嗎?”

糜芳重重的搖頭,道:“沒別的招了,眼下就得靠你斬將奪旗了……一路走好。”

劉闢聞言差點沒哭出來。

無奈之下,劉闢只能領着三千人馬上路了。

而劉闢的三千人一走,糜芳就開始琢磨開陽城的兵馬布置。

萬一劉闢失敗了,自己就只能憑藉開陽的城池固守了。

眼下城防姑且還夠用,但兵馬的數量……好像有些捉襟見肘,特別是劉闢還帶走了三千人。

早知道如此,給他一千人好了!

糜芳籌謀了好久,終於想到一個辦法,他即刻派人去往琅琊國的各縣,將各縣的守城兵馬全部都調集了過來,協助自己固守開陽。

琅琊國其他的縣城愛丟就丟吧,這些對於糜芳來說都不重要了,開陽能守住就行。

……

常弘領兵走後,高幹隨後領着大隊人馬緊隨着常弘南下,在他的命令下,幷州軍步步爲營,每日的行軍速度極爲緩慢,簡直到了一瀉千里的地步。

而高幹還派出大量的斥候,往琅琊國探聽陶軍的動向。

消息傳回來之後,琅琊國的行動方略令高幹渾身發冷!

常弘的兵馬入境之後,一路上的縣城根本就沒有任何兵力阻撓,幾乎個個都是空城,常弘還沒等碰上陶軍的一兵一卒,便已經順利佔領了四個縣城了。

而行至琅琊國境內的沂水後,開陽那邊,派遣了上將劉闢來迎戰常弘,結果常弘剛剛擺開陣勢,還沒等交手呢,劉闢不知爲何,就突然率兵而逃了。

幷州衆將一聽這個消息,不由得哈哈大笑。

世人皆言陶軍英勇無敵,稱霸東南,如今看來,大謬也!

這不是廢物軍團嗎?

高幹卻是氣的渾身發抖,直接出言訓斥衆人:“你們懂個屁!火速派人,傳令常弘,令他速速領兵折返,隨我退回齊地,但凡稍有怠慢,軍法處置,定斬不饒!”

幷州的將領們一聽這話,頓時傻了。

“府君,這是爲何?徐州軍如此不中用,咱們不作速進兵,怎地還要撤退?”

“你們懂什麼!”高幹重重的拍着桌案道:“正所謂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彼軍撤光了我等進兵路線上所有縣城的守軍,又命大將劉闢前來接戰,卻一觸即潰,這說明什麼?說明這是他們的驕兵之計!那劉闢當初也是和趙雲打鬥過百回合一上的悍將,就算是再不中用,難道會看見常弘轉身就跑?他這是要把我們引入到其境內的陰招啊……不用說了,姓陶的肯定還在開陽,這誘敵之計着實是太歹毒了!……真陰險。”

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南來第八百二十七章 引誘出城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八百二十六章 戰況愈烈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第七百八十二章 三枚釘子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一百四十四章 馬蹄鐵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奪襄陽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許敗不許勝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一百零三章 河內四望第七百五十六章 袁譚的憤怒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陶分工第八百三十二章 堤壩之爭第一百零二章 河內能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四百八十三章 筆墨書客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羊腿兄弟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七百八十章 召誰來第三百五十四章 陶商賣官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五十五章 激將與利害第一千零九章 轉攻後援第八百七十七章 遁 逃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七百九十三章 鳳雛出山第七百二十二章 形勢急轉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許敗不許勝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金 匣第二百七十一章 音樂第一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六十九章 君子與相國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五百九十九章 我想要個賢婿第六百四十二章 交換條件第四十三章 虎牢關第十九章 西行潁川第七百零八章 恐怖的趙雲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出赤兔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三百三十七章 陳登歸來第五百三十二章 鳳託孤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四百九十章 外禍內因第七百九十章 夢的解析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六百九十五章 約見黃巾賊第一百六十二章 隨語救白繞第六百二十八章 演給你看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醫學至道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深義重小袁熙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四百五十八章 許靖的好消息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二百六十八章 恐怖的賈詡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八百二十七章 糾纏第八百五十六章 曹操的頭風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六百七十七章 假匈奴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八百二十四章 虎狼之戰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四百二十章 汝南黃巾賊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八十章 站 隊第八百四十四章 強 攻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六百三十章 城池陷落第七百零七章 一夫當關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八十九章 未來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斤閘第七百一十二章 求敗而不得第二百七十四章 法拉利與夢想第九百二十一章 曹劉的反撲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
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南來第八百二十七章 引誘出城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八百二十六章 戰況愈烈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第七百八十二章 三枚釘子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一百四十四章 馬蹄鐵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奪襄陽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許敗不許勝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一百零三章 河內四望第七百五十六章 袁譚的憤怒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陶分工第八百三十二章 堤壩之爭第一百零二章 河內能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四百八十三章 筆墨書客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羊腿兄弟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七百八十章 召誰來第三百五十四章 陶商賣官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五十五章 激將與利害第一千零九章 轉攻後援第八百七十七章 遁 逃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七百九十三章 鳳雛出山第七百二十二章 形勢急轉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許敗不許勝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金 匣第二百七十一章 音樂第一人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六十九章 君子與相國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五百九十九章 我想要個賢婿第六百四十二章 交換條件第四十三章 虎牢關第十九章 西行潁川第七百零八章 恐怖的趙雲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出赤兔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三百三十七章 陳登歸來第五百三十二章 鳳託孤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四百九十章 外禍內因第七百九十章 夢的解析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六百九十五章 約見黃巾賊第一百六十二章 隨語救白繞第六百二十八章 演給你看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醫學至道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深義重小袁熙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四百五十八章 許靖的好消息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二百六十八章 恐怖的賈詡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八百二十七章 糾纏第八百五十六章 曹操的頭風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六百七十七章 假匈奴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八百二十四章 虎狼之戰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四百二十章 汝南黃巾賊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八十章 站 隊第八百四十四章 強 攻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六百三十章 城池陷落第七百零七章 一夫當關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八十九章 未來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斤閘第七百一十二章 求敗而不得第二百七十四章 法拉利與夢想第九百二十一章 曹劉的反撲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