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

陶商很聽話,一聽皇甫嵩這麼害怕他,隨即將臉一板,掩飾了適才的態度。

“老師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那就說明在您的心中,早就對此事有了譜,有了底!您一定有方法能夠打贏董卓吧?還請老師爲學生指教指教。”

皇甫嵩擡起他瘦骨嶙峋的手,指了指陶商的腦門,嗔道:“就你小子的鬼心眼多,能猜到老夫的心思……你是如何知曉,老夫會有辦法對付董卓的?”

陶商笑了笑,沒敢隨口接茬。

你當然是有辦法對付董卓了,不是有一句古話說得好麼,老而不死是爲……那啥來着。

皇甫嵩捋了捋下顎上的鬍鬚,道:“你回頭去面見袁紹,老夫可以代表他,寫上書信一封,送往涼州的馬騰和韓遂處,對他們二人陳以厲害,讓他們出兵襲擊董卓的後路,攻克長安,拯救天子……董卓若是知曉老巢被襲,你說他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陶商聞言福靈心至。

“還能怎麼辦?天子是老賊執掌天下的命根子,若是讓馬騰和韓遂割了,董卓豈不太監?”

皇甫嵩皺了皺眉頭,不滿道:“什麼亂七八糟的……總而言之,馬騰和韓遂的勢力不弱,董卓一直在想辦法拉攏他們、邀請二人兵駐長安,可惜的是,他們兩個卻一直沒有將兵東向,很顯然,他們並不想屈居於董卓之下,此番倒也是正好隨了他們的心願,屆時袁紹、曹操還有你,與馬韓二人前後夾擊,揮動大軍掩殺,任憑西涼軍何等驍勇,也是敗局必矣。”

陶商摸着光滑的下巴,尋思了一會道:“老師,據學生所知,馬騰和韓遂當年和王國一樣,都是叛逆之人,而且他們擁戴王國舉事時,亦是曾與老師您和董卓交過手,可以說算是敵人……您的一紙書信,對他們真的有用嗎?”

皇甫嵩笑着搖了搖頭,道:“你這孩子,平日裡挺聰明的一個腦袋,怎麼到了這關鍵時刻,反倒是犯傻了呢?當年老夫與董卓討伐王國,對兵馬、韓二人,不過是各爲其主,哪有什麼深仇大恨?董卓與他二人交過手,現在不也是極力拉攏着嗎?況且老賊勢衰在即,此等時刻,正是他二人建功立業之時,他們焉能有所不應?況且以老夫的身份寫信,他們多少還得得給些面子的。”

皇甫嵩的最後一句話,陶商沒太聽明白,尋思了半晌,方纔恍然大悟。

皇甫嵩乃是涼州人士,其家族亦是涼州的士族,更兼還是名將之門!

皇甫嵩的父親皇甫節乃是雁門太守,祖父皇甫旗乃是扶風都尉,曾祖皇甫棱乃是渡遼將軍,其叔父皇甫規死後獲大司農之位的追敕,在世時更是與張奐、段熲合稱“涼州三明“,威震西羌!

所以說,無論是聲望還是門第,以皇甫嵩在涼州的特殊地位和背景去寫這封書信給馬騰和韓遂,還真的就是十拿九穩。

“老師運籌帷幄,早有致勝之法,弟子着實感到欽佩……那咱們也別耽擱啦,請你現在就趕緊動筆?”

皇甫嵩本來還在捋順着鬚子呵呵笑,一聽這話,直接就把臉板了起來。

“混賬東西,老夫願意什麼時候寫,就什麼時候寫,怎麼何時還輪到你給我老夫指手畫腳?老夫又不是你的書童!”

陶商聞言撇了撇。

年紀大了就是脾氣衝,三句話沒嘮好就急眼,老頭着實是有點不太講道理。

“那您怎麼樣才能寫呀?”

皇甫嵩將腰板直了一直,道:“老夫好不容易露這一把臉,怎麼說,不也得讓袁紹和曹操親自過來請老夫寫,老夫才能動筆?這點道理都不懂,真不知你是怎麼在官場混的?”

陶商聞言不由的是一腦袋黑線。

一個個的譜都這麼大,你上杆子出的計謀,還得讓他們倆給你來個三顧茅廬?

真不是是你賤還是他們賤。

陶商斟酌了一下詞彙,又問道:“老師讓他們來請倒也不是不行,不過需要多大的場面,弟子卻是拿捏不住……需不需要弟子給你搭個大土臺子,讓他們兩個給你焚香磕頭,三跪九叩,然後您再來個三請三辭,讓他們倆足足磕滿三九二十一個頭,在行動筆乎?”

皇甫嵩氣的鬍子直抖,精神頭比起適才的萎靡不振,一瞬間彷彿是強了許多。

看這樣子,老頭現在着實是有點要延年益壽的跡象。

老頭一指帳篷外,氣道:“滾出去!”

“哦。”

陶商聞言隨即起身往帳篷外走。

“等一會!”皇甫嵩又忽然喊了一嗓子。

陶商停住腳步,疑惑的看着皇甫嵩。

皇甫嵩臉上的肌肉微微抖了抖,似是有點憋不住笑意。

“臭小子,以後出門別說是老夫的徒弟……三九等於二十七?這點算術都算不明白,也不知道陶恭祖昔日是怎麼教的你!”

陶商聞言恍然,點頭回道:“弟子記住了。”

“滾吧!”

陶商隨即走出了帳篷。

看着陶商消失的背影,皇甫嵩的臉上露出了些許的安慰之色。

“這孩子,故意在老夫面前瞎鬧騰……他是想轉移老夫的思緒,不讓老夫過於沉溺於自己身體的病珂嗎?……唉,也算用心良苦了。”

……

……

陶商將皇甫嵩的計謀報告給了袁紹之後,袁紹又找曹操商議,二人對於皇甫嵩的計劃大感滿意。

對於這位當年的大漢軍神,袁、曹二人還是相當尊敬的,聽了陶商的轉述之後,二人果然親自來到陶商的軍寨,恭請皇甫嵩出手相助。

皇甫嵩見袁紹和曹操把面子給足了,也不矯情,隨即將早已寫好的書信交給二人,讓他們卓速派人,去送往西涼的馬騰處。

……

……

涼州金城。

馬騰雖然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但由於其母乃是羌人,使得他的身體中有一部分羌人的血脈,因此在長相上,他與純種的漢人有着一些較大的差異。

他身長八尺餘,身體洪大,面鼻雄異,頭髮散亂系髻,其餘的頭髮則是披散在肩膀上,論及打扮倒是頗有些一些羌人的作風。

而他眼珠子的顏色,也不是全黑,隱隱中似是有些發綠光,頗有些西域之地的異族風情。

他的鬍子和頭髮看起來有一些天生的自來卷,而且有些略黃,也不知道是天生就是這種顏色,還是馬騰從小生活條件不好缺鋅導致。

說的洋氣一點,馬騰就是一個混血兒。

說的實際一點,馬騰實際上就是一串兒。

眼下,這位西北大串正拿着袁紹派人送來的書信,皺緊眉頭沉思不語。

袁紹信中所說的事情干係過大,就算是馬騰心中有意向答應他,但涼州局面的複雜程度,未必比中原要低,因此馬騰必須要問過韓遂的意見纔好行動。

馬騰和韓遂當年共同擁戴王國叛亂,期間分分合合,打打鬧鬧,關係可謂時好時壞。

倆人關係好的時候可以山無棱天地合纔敢與君絕,託妻獻子都不在話下。

關係壞的時候,倆人恨不能刨心、挖肺、食肉、砸骨、寢皮,恨不能掘對方的十八代祖墳。

趕上袁紹和皇甫嵩運氣好,馬騰和韓遂在最近,正處於山無棱天地和的時間段。二人目下,共同駐兵於金城。

不多一時,韓遂來到了馬騰的居所,一進來,便大大咧咧的道:“大兄!找急忙慌的找某,有何要事?”

馬騰請韓遂坐下,然後將袁紹的書信遞給了韓遂,道:“韓二弟,你看這個!袁紹派人送來書信,卻是讓皇甫嵩出頭,遊說你我二人與其分東西兩路夾擊,起兵攻打長安,滅董卓以救漢室……前一段時間,董卓亦是頻發書信,邀請咱們兩人起兵入駐長安,與他合股,共同執掌天下,如今兩面都對你我頗爲看重,何去何從,爲兄卻是當真難以決斷!特此邀請韓二弟,前來商議一下此事。”

馬騰和韓遂,雖然昔日都曾反叛過朝廷,但在性格和本質上,卻不完全一樣。

馬騰雖然是伏波將軍的後人,但家道不振,生活頗爲疾苦。

馬騰爲人卻還算有些義理,當年擁簇王國叛亂,也不過是因爲當時的涼州刺史耿鄙信任奸佞,嚴酷壓榨羌人與氐族中人,馬騰氣盛、義憤填膺,再加上又是氣憤不過耿鄙的所作所爲,因而造反。

就實際上來說,馬騰還算是個相對穩重的貨色。

但他那亦敵亦友的老搭檔韓遂卻完全不一樣。

韓遂這個人,是一個純粹的投機主義者,也是一個頗有些野心的陰謀家。

性格上,韓遂爲人可謂是極度自私自利。

這種豺狼一樣的性格,註定使韓遂不會久居人下,也不願意偏安一隅。

“大兄,依我的看法,這長安,咱們或許還是去得的!”

韓遂籌謀了片刻,隨即對馬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如今袁紹和董卓相爭,天子被置於長安,防備空虛,我們不妨答應袁紹的要求,出兵與之前後夾擊董卓,但萬事不可白做,這長安的天子,今後可需得落在咱們的手上!”

第五百六十三章 斬將第三百七十八章 兵匪合作第五十五章 激將與利害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 應第七百二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八百一十九章 名將陣亡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七百六十六章 末路英雄的想法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八百一十二章 丁夫人迴歸第六百五十九章 耳鼻的志向第七百四十章 虎父虎子第二十三章 虎有傷人意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意已決第二百七十五章 軍神走了第二百二十章 袁術出兵(第一更,今日四更)第八百五十三章 征戰荊南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六百九十九章 於中取利第八百二十四章 虎狼之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馬蹄鐵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一百三十六章 郭大的疑心第一千零八章 成都告急第五百三十六章 微妙的格局第八百一十章 遺漏之處第三百零七章 說聲對不起第七百八十五章 曹操的疑心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涪水關第八百四十二章 許昌來信第六十七章 僵持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第六十章 良 將第二百零五章 二強交鋒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欲收韓猛第五百九十五章 劉家人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六百零九章 二男筆友第一百五十三章 截殺小王子(第四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八百七十六章 瑜與亮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八百二十章 難 題第八十四章 洛陽行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五十九章 汴水之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定白波谷(二合一章節)第七十三章 夜行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第七百五十章 夫妻上陣第三百四十二章 搶劫天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陶氏的動作第七百七十九章 梟雄隕落第四百八十一章 父子雙雄第六百一十七章 靜觀城池第六百零八章 小樓傳信箋第六十三章 威 脅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七百七十三章 血色壽辰第五百六十二章 袁譚歸降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昂登場第三百四十七章 暗中毒第六百八十九章 黑山軍再請援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八百六十二章 放孫權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第七百二十章 王帳有變第八十八章 弱質幼女?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點高論第七百五十三章 暗流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殺手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八百一十六章 郭嘉的呼應第三百三十章 老人精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二百八十三章 孫策守孝(第二更,求支持)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的恍惚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六百一十五章 首戰失利第八百九十三章 揣摩敵意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佈置第九百一十章 定長安
第五百六十三章 斬將第三百七十八章 兵匪合作第五十五章 激將與利害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 應第七百二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八百一十九章 名將陣亡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七百六十六章 末路英雄的想法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八百一十二章 丁夫人迴歸第六百五十九章 耳鼻的志向第七百四十章 虎父虎子第二十三章 虎有傷人意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意已決第二百七十五章 軍神走了第二百二十章 袁術出兵(第一更,今日四更)第八百五十三章 征戰荊南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六百九十九章 於中取利第八百二十四章 虎狼之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馬蹄鐵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一百三十六章 郭大的疑心第一千零八章 成都告急第五百三十六章 微妙的格局第八百一十章 遺漏之處第三百零七章 說聲對不起第七百八十五章 曹操的疑心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涪水關第八百四十二章 許昌來信第六十七章 僵持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第六十章 良 將第二百零五章 二強交鋒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欲收韓猛第五百九十五章 劉家人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六百零九章 二男筆友第一百五十三章 截殺小王子(第四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八百七十六章 瑜與亮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八百二十章 難 題第八十四章 洛陽行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五十九章 汴水之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定白波谷(二合一章節)第七十三章 夜行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第七百五十章 夫妻上陣第三百四十二章 搶劫天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陶氏的動作第七百七十九章 梟雄隕落第四百八十一章 父子雙雄第六百一十七章 靜觀城池第六百零八章 小樓傳信箋第六十三章 威 脅第四百零九章 校場分兵第七百七十三章 血色壽辰第五百六十二章 袁譚歸降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昂登場第三百四十七章 暗中毒第六百八十九章 黑山軍再請援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八百六十二章 放孫權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第七百二十章 王帳有變第八十八章 弱質幼女?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點高論第七百五十三章 暗流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殺手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八百一十六章 郭嘉的呼應第三百三十章 老人精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二百八十三章 孫策守孝(第二更,求支持)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的恍惚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六百一十五章 首戰失利第八百九十三章 揣摩敵意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佈置第九百一十章 定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