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

峽谷之內,曹軍和陶商軍正在進行着激烈的交鋒。

與金陵軍相比,曹軍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們有着強大的騎兵團體,而相比之下,金陵軍則是以步兵爲主體的兵陣構成,在這一點上,曹操軍確實是佔據了上風。

歷史上由南至北而統一天下的例子極少,只有朱元璋等寥寥數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古時期以前的南方騎兵規模相較北方,完全不成體系。

不過陶商此刻揚長避短,一則他藉助了地形,有效的遏制住了曹軍的發揮。

二則就是弓弩。

金陵軍地處揚州,南方水路交錯,無論是步兵還是水軍,都必須長習弓弩且得善用弓弩。

因此,甘寧所率領的弓弩營在這種有利的地形輔助下,也可以從側面有效的壓制曹軍騎兵的勢頭,將戰局向有利於金陵軍的方向扭轉。

陶商在後方的陣營,冷靜的觀察着前方的戰事,他的表情顯得很是自然,右手握着的馬鞭子在手中一甩一甩的,顯得很是淡定。

但這種輕鬆愜意只是表面上的,爲的是穩定軍心,實則陶商的心中也是非常的緊張。

因爲峽谷地形的限制,這場鏖戰在表面上看着規模並不是非常的巨大,但箇中的激烈程度,卻是遠遠的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特別是金陵軍和曹操軍中的名將此番幾乎全部出陣,諸位豪傑一展所長,利用兩方軍中的精英部隊採取各種各樣的配合戰術,戰法和陣型亦是隨時變換,五花八門,強大的讓人感到驚懼。

而兩軍之中,兩軍各部中上層武將的衝突亦是展開。

在雙方鏖戰之中,典韋和許褚這兩名莽漢在戰陣中不期而遇,其爭鬥最是博人眼球。

在上一次曹,陶兩方共同征討呂布的戰鬥中,許褚和典韋就已經比試較技過了,當時兩人都是赤手空拳,彼此互毆,摳眼睛吐口水挖鼻子的打法可謂不分上下。

但這一次,卻很上次交戰的性質完全不同,乃是實打實的血戰拼殺。

招招都是奔着取對方性命去的。

典韋揮舞着一雙大鐵戟,率領着曹操麾下的獅虎軍在陣中廝殺,獅虎軍屬於曹操步兵中的精銳,與普通的步兵不同,一半使長槍和圓盾,另一半則使鍛刀,遠交近攻,彼此接應,戰力頗強……與虎衛軍清一色的朴刀不一樣。

這兩方的最強步兵除非遇上騎兵,否則在軍陣中便是橫行的存在。

就在這兩支步兵強兵相撞的同時,許褚和典韋就已經彼此盯上了對方。

這兩個彪形大漢沒有任何的客套,那些沒有營養的廢話並不適合他們,他們的腦中只需想着如何擊殺對方就行了。

許褚和典韋,二人同時指揮着虎衛軍和獅虎軍向着彼此衝殺過去。

“殺!”

“殺!”

兩隻強步兵同時排成一排,一邊同時向對方軍陣中猛烈刺扎的同時,嘴中亦是同時高聲喧囂。

鮮血瞬時間流了一地,其慘烈程度遠遠的超出戰場的其他地方。

典韋和許褚這兩名主將也都在陣前,二人盯住彼此,亦是開始交鋒!

雙鐵戟和虎頭刀在空氣中往來交擊,打的“砰砰”作響,兩人揮舞兵器的速度都不是很快,但勝在勢大力沉。

雙方的兵器每次撞擊在一起,幾乎都能震的兩人同時略向後仰,但這兩個人都是死心眼,且拼殺起來都不要命,不但沒有一個人暫避對方的鋒芒,反倒是更加起勁的向着對方繼續猛攻,換成一般人,或許都被會這股子大力震的暈過去了。

一個能逐虎過澗,一個能倒拽牛尾,這樣的兩個巨漢之間的戰鬥,雖不花哨美麗,但卻足矣讓旁人看的膽顫心境。

彷彿就像是兩隻大熊瞎子在鬥毆一樣。

除了許褚和典韋之外,其他的將領亦是開始發揮自己的本領。

夏侯淵爲了報失手被擒之仇,在這場戰鬥中打的是格外的用心賣力。

夏侯淵的本部兵馬皆是輕裝簡甲,且最善速戰,若是換成一般的將領,一定是擋不住他的攻勢的。

可不巧的是,他偏偏碰上和他同樣善於排兵佈陣的徐晃,

夏侯淵上次失手被趙雲和太史慈聯手所擒,至少有一半原因是因爲徐晃的固守,如此看來,此二人也算是血仇了。

看到徐晃的大纛旗,夏侯淵不敢再浪了,收攏兵馬謹慎作戰。

經過上一次的交手,夏侯淵不敢再對徐晃有任何輕視,他放棄了快攻的戰法,指揮其所部與徐晃穩紮穩打的作戰,不讓對方有機可乘。

論及兵法和排兵佈陣,夏侯淵亦是當世大家,再加上徐晃沉穩,兩方頓時陷入了膠着的狀態。

太史慈和周泰二人則分別與夏侯惇部和曹洪部交鋒。

這兩個人在歷史上都是曹魏八虎騎之一,戰功赫赫,特別是夏侯惇的馭兵之能,極爲了得,在夏侯諸曹中,他與曹仁可謂是曹操軍的中流砥柱。

論及自身勇武善戰,夏侯惇或許不及太史慈,但他的用兵之能,絕非一般人所及,而且夏侯惇的性格並不暴躁,相反的,其本人非常的沉穩仔細。

太史慈手持長戟,在自己所率領的那支偏師的最前方往來衝陣,帶動自己麾下士兵的士氣。

夏侯惇一眼就看出了太史慈身手不凡,是一名悍將,跟這樣的人交手,打快戰是會吃虧的。

於是他並不着急與太史慈硬拼,夏侯惇命令麾下巨盾兵行列龜甲陣,分成一塊一塊的,並以長戟兵爲中驅,讓盾兵排列陣前緊裹他們,徐徐的向前推進。

太史慈和他身後的那一支泰山軍,一時半刻衝不破夏侯惇的陣線,因此亦是原地待命,形成防守,太史慈則率領少部分的精銳,包抄到對方的側翼,擾亂他們的陣型,雙方在精神和耐力上開始打持久戰。

和夏侯惇不同的是,曹洪的秉性暴烈,衝動易怒,他跟周泰一部的交鋒幾乎是步步血拼,毫無迂迴區直之道,周泰是水寇出身,在性格上也不是省油的燈,暴戾之氣不輸曹洪,兩方的兵馬在主將的指揮下,乾脆是以硬碰硬,與許褚和典韋的交鋒幾乎沒什麼兩樣。

面對由曹純率領的虎豹騎營,金陵軍雖然是以強弓硬弩和堅盾爲防禦陣。

但雖然如此,還是需要與虎豹騎正面相敵的精銳兵馬——而與虎豹騎交過手的趙雲,便是責無旁貸。

虎豹營雖然是初建,但這個初建指意思乃是指其營的編制爲初建,並非指的是這個營寨中的騎兵都是新兵蛋子。

虎豹營的騎兵,都是曹操從劉岱昔年的兗州老兵、橋瑁的東郡兵、鮑信的泰山巨平軍、黃巾流寇的青州軍中、西涼降軍,包括自己麾下當初與百萬黃巾和董卓鏖戰的士兵中,所甄選出來的最善戰的騎手猛士所組建的,可以說是曹軍中最善戰的精銳所組成的騎兵團,在交由以擅長多樣性騎兵戰術的曹純調教,可謂實力強悍。

前番在平定兗州士族叛逆的戰鬥中,虎豹騎在連番與李傕,郭汜,樊稠,呂布的兵馬交鋒後,這些悍卒彼此磨礪了合作經驗,此刻已經成爲了曹軍的王牌騎兵。

趙雲指揮他所率領的騎兵,在長槊兵和弓弩軍的左右護持下,接住了虎豹騎的戰爭。

趙雲心知肚明,眼下想要正面擊潰虎豹騎,尚不可能……穩住自己部隊的陣型,不至於被虎豹騎擊敗,纔是他現在應真正去做的事。

所以,提升士氣纔是他真正要做的事。

趙雲此番留下,公孫瓚那五百騎白馬義從尚未被田豫帶走,目下也在陶商軍中,趙雲便以這五百白馬義從爲主力,往來馳騁,以馬弓飛射爲震懾,對虎豹騎展開攔截式的攻擊。

在五百白馬義從的短射中,不時的有對方的騎兵落馬。

論及作戰經驗,白馬義從常年與鮮卑胡人對陣,經驗較多,可稱爲漢末第一輕騎。

但白馬義從這支輕騎兵在整體戰力上卻有一個短處,就是他們太輕了。

幽州的物產不豐,鐵具不足,鮮卑騎兵在草原上亦是較爲散亂,因此白馬義從的戰法在草原上多以馬弓爲上,其攻勢較爲散亂,且不注陣,護身的衣甲多爲皮具。

漢朝中央軍中樞正軌騎兵,自漢武帝劉徹戰敗北匈奴之後,便已經是凌駕其餘諸部之上。

當時的劉徹大量設立馬苑,漢朝中樞的官馬數量達到了四十五萬匹,其中的正軌騎兵數量達到了十五萬之巨,這巨大的騎兵團當時所演戲的戰術,幾乎涵蓋了早期騎兵的全部要義!

由於有如此大規模的戰馬基數,使得大漢內地的騎兵配合與整體戰術上在很多年前,就已經領先了北地的鮮卑等胡族,併爲後世留下了豐富的騎軍訓練巽料。

曹純自幼便喜好此道,藉助先輩遺留的戰策,他成爲了騎兵戰術的佼佼者。

虎豹營經他一手調教,如虎添翼。

但面對趙雲這樣的善戰猛將,曹純的武藝不及趙雲,因此他儘量也不親自臨敵,但虎豹騎的前驅中,卻有其他年輕的將領擋住了趙雲的攻勢。

一名長刀小將主動策馬飛奔,前來與趙雲較技。

一刀一槍,雙方驟然交手,趙雲在兩方陣中馳騁的身姿頓時一窒。

他驚詫的掃了來將一眼,一拉坐下戰馬的馬繮,冷峻道:“汝,何人也?”

“南安龐德!”

那將領也很年輕,看年紀似是比趙雲還要小上幾歲,但通過適才一記交手,趙雲已是知道對方已經位列超一線武人之流。

龐德在馬騰麾下剛剛入軍,雖然年輕卻也是隨馬騰在西羌打了幾場硬仗,表現卓越,被破格提升爲校尉。

在長安一戰,龐德本想借機建立功勳,在馬騰的麾下撥一個出身,卻不想馬騰和韓遂的智力有硬傷,改不了叛逆賊寇的習性,兩個人被賈詡和曹操算計的褲衩子都沒有留下一條,便倉惶的奔着金城而去,幾乎是一蹶不振。

龐德因爲乃是新晉的校尉,因而和同樣是在韓遂軍中新晉的校尉閻行被命斷後,不想這一下子,卻是讓曹操給抓到寶了。

龐德和閻行奮勇鏖戰,力戰夏侯淵,曹洪,于禁,樂進,典韋五部,猶自怡然不懼,悍勇不退,兩人的表現深深的震撼了曹操。

隨後曹操設計將兩人擒獲,並加以施禮,百般的變着法的招降……

趙雲見龐德如此悍勇,心中也升起了比拼之心。

身爲武人,能夠遇到一個足夠強的對手,實乃是人生一大幸事也。

龐德抖擻精神,與趙雲鏖戰在一處,兩人匹馬奔馳往來交錯,在戰場的一處掀起了鋪天蓋地的沙塵。

曹軍的後方,曹操此刻已經率領中軍來到了陣前,他眯眼觀望着遠處的戰事,沉默了好久,卻是突然長嘆口氣。

“想當年同徵董卓的小子,麾下兵不過五千,將不過許褚一人爾……如今卻擁有這般多的精兵猛將,曹某欲平東南之地,只怕非強攻所能。”

程昱站在曹操的身後,突然仰頭看看天色,道:“司空,要下大雨了。”

曹操點了點頭,道:“鳴金!令三軍撤出此谷。”

程昱聞言一驚,道:“司空,金陵的兵將雖然悍勇,但卻未必不能勝,我們已經追到了這,貿然撤退,只怕是于軍勢不利。”

曹操捋着那一小撮短鬚,笑道:“無妨,金陵軍憑藉地勢與我軍鏖戰,其勢在守,曹某此刻鳴金收兵,以陶商的智謀,斷然不會驅兵深追……最多也就是遠遠的做佯攻之相,跟着曹某做做樣子而已,嘿嘿,別看此子年輕,卻也是深通兵法的,畢竟是皇甫公的學生麼……他也知道若是此時隨曹某麾下的兵將至了平原地帶,勢必是於他不利。”

程昱渾然不解。

如此看來,曹操確實沒有一戰滅陶商的意思,而且他也沒有能力做到。

那曹操不辭勞苦,驅兵至此,究竟是爲了什麼?莫非只是要試探一下金陵軍的戰力嗎?

若是果真如此,曹操的目地達到了,金陵軍的實力確實極強。

曹軍後方的百面金鉦的同時被敲起。

曹軍各部的兵馬在聽到了這巨大的聲音之後,一面繼續與陶商軍交戰,一面儘量的收攏各部兵馬復陣,採取守勢。

金陵軍後面,一直在中軍主持坐鎮的徐榮派人回馬詢問後陣的陶商,言曹操欲退兵,是否追擊。

陶商隨即詢問身旁兩大謀主的意見。

追還是不追?

郭嘉當即諫言:“曹軍未顯敗績就退,其中只怕是有詭詐,太傅可徐徐而趕,做做樣子,不可深出此谷,且看看曹操是耍的什麼花招。”

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六百四十章 阿飛的過去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六百一十一章 兩朝初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陽謀離間第八十章 站 隊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於 吉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婊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四百九十二章 遊說二人組第八百八十七章 刮骨療毒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道救父第六百七十八章 假意應烏桓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 將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五百七十三章 焚營之戰第七十章 分贓朝臣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十九章 西行潁川第五百三十五章 尋找外甥第八百二十章 難 題第六百零一章 訪百越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五十九章 張飛的心情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金 匣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八百五十章 念舊情第八百六十八章 反擊龐統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六十章 醉酒雙雄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一千章 憤怒的情緒第二百五十四章 袁曹勢盛第二百七十五章 軍神走了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家歸附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河北使者許攸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水賊與新水賊(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七百五十章 夫妻上陣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賊開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月旦評與十句金語第六百四十三章 劉陶水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許敗不許勝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五百零四章 挽救歷城第七百八十七章 舊臣齊出動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允之心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八百六十八章 反擊龐統第六百章 驗貨玲綺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源激增(二合一章節)第二百八十二章 擬定婚期(第一更)第八百二十八章 徐晃的重傷第九章 懲戒與收買第九十九章 自波城第一百零九章 徐榮第一功第八百七十四章 交州軍即將抵達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八百七十九章 追 擊第二百九十七章 回收下邳國(第一更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子與王子 (第五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佈置第二十九章 君子與奸雄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六百七十三章 結伴同行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一百四十一章 降賊(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一十五章 屢屢得手第四百三十二章 命中註定的搭檔第二百零二章 三賊鼎立第一百二十章 亂心第七十四章 洛 陽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
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六百四十章 阿飛的過去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六百一十一章 兩朝初戰第七百八十四章 陽謀離間第八十章 站 隊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於 吉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婊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四百九十二章 遊說二人組第八百八十七章 刮骨療毒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道救父第六百七十八章 假意應烏桓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 將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五百七十三章 焚營之戰第七十章 分贓朝臣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十九章 西行潁川第五百三十五章 尋找外甥第八百二十章 難 題第六百零一章 訪百越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五十九章 張飛的心情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金 匣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八百五十章 念舊情第八百六十八章 反擊龐統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六十章 醉酒雙雄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一千章 憤怒的情緒第二百五十四章 袁曹勢盛第二百七十五章 軍神走了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家歸附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四百八十九章 河北使者許攸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水賊與新水賊(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七百五十章 夫妻上陣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賊開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月旦評與十句金語第六百四十三章 劉陶水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許敗不許勝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五百零四章 挽救歷城第七百八十七章 舊臣齊出動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允之心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八百六十八章 反擊龐統第六百章 驗貨玲綺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源激增(二合一章節)第二百八十二章 擬定婚期(第一更)第八百二十八章 徐晃的重傷第九章 懲戒與收買第九十九章 自波城第一百零九章 徐榮第一功第八百七十四章 交州軍即將抵達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八百七十九章 追 擊第二百九十七章 回收下邳國(第一更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子與王子 (第五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佈置第二十九章 君子與奸雄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六百七十三章 結伴同行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一百四十一章 降賊(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一十五章 屢屢得手第四百三十二章 命中註定的搭檔第二百零二章 三賊鼎立第一百二十章 亂心第七十四章 洛 陽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