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允之心

平正代自己的族中嫡出孫輩向王允提出了結親,想讓自己的隔輩與王允義女結爲秦晉之好,藉此攀上太原王氏這一柳高枝,這些話,陶商站在廳堂之外,一字不落的聽進了耳朵裡。

陶商沒有表現出什麼詫異和焦急,只是站在門廳處,頗爲玩味的看着眼前的這一幕。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皇上不急太監急,陶商現在是一點沒着慌,許褚卻明顯有點焦慮。

偌大的漢子——玻璃心啊。

“大公子!你還愣着幹什麼?趕緊衝進去啊!”

陶商啞然的回頭看着一臉焦躁的許褚,一頭霧水:“我衝進去幹什麼?”

“幹什麼?當然是去保衛你的娘們兒!”

陶商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呵護你的女人……保護你的摯愛……看好你的小公舉……守護你的知心愛人……

什麼詞不好用,非得“保衛娘們兒‘’!

許褚看着陶商這一幅不緊不慢地樣子,氣的乾着急:“那姓平的老頭居然起幺蛾子要搶你婆娘!你還在這說什麼風涼話?換成某家,衝進去大耳刮子抽他!”

陶商沒有說話,只是把膀子抱了起來,笑呵呵的看着他:“仲康,你懂王允之心嗎?”

許褚露出了一副憨萌憨萌的表情。

“王允之心,是啥心?”

陶商無奈的長嘆口氣。

很顯然,在許褚的理解範疇內,王允之心和豬心屬於一個物件。

陶商轉過頭,看着廳堂內的這些士族之首,微笑道:“文臣之首,三公之尊,太原王氏這般大門閥中的領軍人物,豈能是平正這老頭可以隨意擺佈的?……慢慢看吧。”

就在這時候,便聽廳內王允笑呵呵的道:“平公未免太客氣了,小女庸粉之姿,又非王氏嫡出,焉能配的上平氏諸般俊傑?況且老夫遭難,空有三公之名,此舉怕是不合適。”

“哎~~!”

平正急忙搖手,道:“太原王氏何等家室?天下皆知!王司徒更是位列三公之尊,這婚事若成,其實是我平氏高攀了,又如何能說是司徒大人義女下嫁?至於嫡出庶出之說,呵呵,老夫不介意,王司徒又何必介意呢?咱們不妨擇日仔細商定一下,如何?”

司馬氏家主司馬朗拍手讚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王司徒之女無論身家或是品貌,皆乃上佳,嫡出庶出又有何礙?況亂世禮節豈可與清平同論?其實我司馬氏也是有幾位少年才俊的……”

司馬朗話一說完,李邵和鄭延也急忙起身,爲自己的家族毛遂自薦,大有互相比拼,爭相鬥豔之勢。

廳內衆望族爭吵不休,鮑信等人則是垂頭不置可否,他們對此事並不敢興趣,相比於剿殺白波軍的大計,名門世家嫁一兩個幹閨女簡直連屁事都算不上。

王允沒有任何表情,無論別人怎麼說,他都是慢悠悠的回覆:“實在對不住,老夫暫時沒有這個打算……”

王允的心中其實也藏了一些心思,按道理來說,貂蟬是他的義女,以他當朝司徒的身份和太原王氏在天下世族中的地位,雖然這義女的身份比庶出還要低等,但針對實際來講,貂蟬並不難嫁。

但壞就壞在貂蟬的身世上。

貂蟬是隴西狄道人,出身於當地的士族刁氏,昔日曾爲勢力強大的仇家所算,導致滿族盡誅,王允則是念在和貂蟬之父的交情上,用盡心思保全。

未免仇家斬草除根,王允對貂蟬的出身極盡隱瞞,以至於幷州王氏的族人對這女孩都不甚知情。

貂蟬自幼便隨王允生活在洛陽,在洛陽京東的特殊地域和王允位列三公權勢的巨大保護傘下,貂蟬自可生活無慮。

但如今物是人非,昔日的漢都已敗落,天子蒙塵,王允這個堂堂的大漢司徒也是淪落到了有名無實的地步,如今還得棲身於諸侯的保護,能夠掩護貂蟬的保護傘已經消失了。

王允前一陣曾考慮過回太原王家暫時潛身,慢慢尋找報效朝廷的機會,但此刻他若是領着貂蟬驟然回太原,孩子的身份恐怕就藏不住了,萬一傳到隴西仇家的耳中,貂蟬今後的日子便不會太平。

依照王允的身份和地位,走到哪都不愁安身,但貂蟬怎麼辦?

王允心中拯救漢室於傾頹的念頭又在發芽……但老頭不想帶着孩子一起犯險。

平氏等雖也是豪門,但在王允心中並不合適,一則是他們不肯出資王匡等人平賊的舉動令老頭非常看不慣,二則是在王允心中,以這些世家的勢力,尚不足與貂蟬仇人相抗,日後一旦有事,以他們的能耐和自私的性格,未必能保護貂蟬周全。

貂蟬的歸宿終歸是一個問題,把這事解決了,王允纔可以專心去盡忠報國,而貂蟬如能平安的生活,王允便也算對得起年輕時的舊友了。

而且王允平時雖然看着瘋瘋張張的,但他畢竟是朝中文臣之首,對於亂世的節奏掌握的比較明白,在他心中,其實隱隱的有一個憂慮。

天下將亂,諸侯紛爭,名門士族的利益結構很有可能會因爲諸侯間的爭鬥被重新洗牌……但大漢十三州的士族興衰究竟將會是怎樣一個走勢,王老頭現在也看不透徹。

前一段時間,王允也能感覺出來貂蟬對陶商似是有些不清不楚的情愫。

在王允心中,其實也還是比較認可陶商的,但眼下時機沒成熟,王允便沒跟陶商細談,況且此事也得是與陶謙見面後在行定奪……更重要的,王允需要確定丹陽陶氏在士族興衰變幻的當口,會起到一個什麼樣的作用?

陶氏既是士族,同時也是一方執權者……王允至少得看清老陶家和他姓王的,在政策和風向上是不是在同一條船上!

王氏嫁女……即使是一個庶女、哪怕是義女,又焉能兒戲?

這就是王允之心,可惜平氏等人還沒揣摩明白,只是像沒頭蒼蠅似的亂撞。

王允一個勁的推辭,但河內這些世家的人,顯然沒什麼眼力見,還是一個勁的往上貼。

陶商在廳面大搖其頭……就算是想攀王氏的高枝,也不用把自己的身段降的這麼低下吧?看這幾位家主的熊樣,就差把族中的青年才俊挨個牽出來溜溜,上稱砣約一約給王允過目了。

正在這時,卻見貂蟬緩緩走出來,對着平正等幾個諂媚的族長盈盈作揖。

“多謝諸位長者,只是小女子雖無納彩,身上卻已有婚約,怕是得拂了諸公厚意了。”

一句話說出來,王允不由啼笑皆非。

女娃就是女娃,看不清箇中利害……性子怎麼比老夫還急?推辭也得有個過程,你這麼編瞎話人家哪裡會信?

平正老謀深算,今日好不容易搭上了太原王家的線,豈會因爲這女娃子的蹩腳謊言就令此事無果?

平正溫言對貂蟬道:“哦,想不到姑娘已有婚約?只是天子蒙塵,你與司徒飄零在外,原先的婚約未行六禮,今後卻是該當如何?”

貂蟬聞言遲疑了一下,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平正笑着繼續道:“姑娘不說話,是不是也當知此事頗難?以老夫看來,漢都遭難被焚,昔日婚約若難履行,王司徒和姑娘當亦早作決斷,切不可因一時之氣而耽誤了終身啊。”

王允不太高興了:“多謝平公如此關懷,此事老夫自有計較。”

平正此刻已聽出了王允話語中的不快,本該適可而止,怎奈機會難得……平老頭就是不肯死心。

“司徒大人,老夫對王司徒以及太原王氏,確是一片赤誠,不知司徒大人和姑娘爲何對此事就是這般不喜……”

“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唄,哪有那麼多爲什麼?”

廳堂門口,一個略帶輕快的聲音飄入進來。

聽了這個聲音,貂蟬渾身一顫,急忙轉過身去,彷彿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絲光明,一對眸子緊緊的盯着那個從廳堂中緩緩步入的身影。

陶商笑着走進了廳堂,身後跟着許褚。

看到陶商那張謙遜陽光的臉龐,貂蟬一瞬間彷彿找到主心骨了。

陶商邁步走進廳內,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卻是站在了貂蟬的身邊,然後向場內諸人行禮。

皇甫嵩一直沒有說話,此刻見陶商進來,不由的露出笑容,道:“孩子,你怎麼來的這般遲?”

陶商衝着皇甫嵩深施一禮,致歉道:“老師恕罪,學生有事耽擱了,來遲了些。”

老師……學生?

陶商這一嗓子,可是讓在場許多人都吃驚不小……皇甫嵩乃是大漢軍神,陶商居然稱其爲師?

而且看樣子,皇甫嵩似是也沒有拒絕陶商這麼叫的意思。

平正小心翼翼的看着陶商,道:“陶公子,適才所言何意?什麼叫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陶商笑着轉頭看着他,道:“平公一大把年紀了,這麼簡單的八個字,還需我挨個分開來給你解釋一遍嗎?”

“你……”平氏被陶商一句話噎的滿面通紅。

這小子,來者不善啊!

“太不懂規矩了!”王允皺着眉頭,裝模作樣的假裝訓斥陶商道:“小子,這都是長輩,休要在此放潑!”

陶商知道王允是在演戲,索性配合他。

轉頭衝着王允施禮,陶商道:“司徒大人,滿場中人,大家都可以同意這個婚事,然晚輩覺得,唯有您,卻不應該點這個頭。”

王允略微花白的眉毛一挑,道:“爲何?”

“您的義女若是嫁給平公的孫子輩爲媳,貂蟬管平公叫阿爺,管你叫爹爹,敢問司徒見了平公,應該管他叫什麼?”

王允和平正的臉頓時都變成了豬肝色。

這豎子……太可氣!

只是,細細想想,他說的好像沒毛病啊。

第五百六十三章 斬將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八百五十五章 設計劉磐第七百二十九章 五路平冀州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二十二章 扛槍將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與錦帆賊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破袁之戰第六百九十五章 約見黃巾賊第八百五十四章 劉 表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第二百二十章 袁術出兵(第一更,今日四更)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七百二十二章 形勢急轉第九百零一章 了結恩怨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三百四十四章 燒麥溜苟第二百二十七章 霹靂車與鐵浮屠(一會還有一更)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四百二十九章 二劉投曹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一百章 泰山巨平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斤閘第二百一十二章 士族利益第三百二十章 報 仇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五百零三章 緊守五地!第七百零六章 兒子賣爹第八百二十二章 能救我的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前後破敵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八百四十六章 怒極攻心第二百九十章 許靖薦人才(發燒,這章少點)第九十四章 唯此四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一百一十六章 願以君重第八百零五章 馬家父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孫策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四百九十章 外禍內因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四十五章 車輪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二百四十一章 揚州的權利真空第二百七十九章 恩公來投第二百七十二章 君子與溫侯第一百五十一章 麴義與徐晃(第二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四百七十七章 陶商進貢第四百七十八章 驚鴻一舞獻玉璽第九百二十章 出其不意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三百二十八章 謀算河北第五百零七章 袁紹的疑惑第七百一十六章 毒肉毒心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八百九十七章 洛陽克第二百八十三章 孫策守孝(第二更,求支持)第七百八十五章 曹操的疑心第七百九十三章 鳳雛出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 鬥第四百七十二章 兄弟蕭牆第五百三十七章 天有二日第七百一十六章 毒肉毒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一百零三章 河內四望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一千零九章 轉攻後援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杆傳情第八百五十二章 馬氏兄弟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第三百三十章 老人精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八百四十二章 再出陰招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第八百二十二章 能救我的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陳登歸來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三百五十一章 跟宦官交朋友
第五百六十三章 斬將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八百五十五章 設計劉磐第七百二十九章 五路平冀州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二十二章 扛槍將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與錦帆賊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破袁之戰第六百九十五章 約見黃巾賊第八百五十四章 劉 表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第二百二十章 袁術出兵(第一更,今日四更)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七百二十二章 形勢急轉第九百零一章 了結恩怨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三百四十四章 燒麥溜苟第二百二十七章 霹靂車與鐵浮屠(一會還有一更)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四百二十九章 二劉投曹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一百章 泰山巨平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斤閘第二百一十二章 士族利益第三百二十章 報 仇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五百零三章 緊守五地!第七百零六章 兒子賣爹第八百二十二章 能救我的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前後破敵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八百四十六章 怒極攻心第二百九十章 許靖薦人才(發燒,這章少點)第九十四章 唯此四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一百一十六章 願以君重第八百零五章 馬家父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孫策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四百九十章 外禍內因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四十五章 車輪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二百四十一章 揚州的權利真空第二百七十九章 恩公來投第二百七十二章 君子與溫侯第一百五十一章 麴義與徐晃(第二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四百七十七章 陶商進貢第四百七十八章 驚鴻一舞獻玉璽第九百二十章 出其不意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三百二十八章 謀算河北第五百零七章 袁紹的疑惑第七百一十六章 毒肉毒心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八百九十七章 洛陽克第二百八十三章 孫策守孝(第二更,求支持)第七百八十五章 曹操的疑心第七百九十三章 鳳雛出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 鬥第四百七十二章 兄弟蕭牆第五百三十七章 天有二日第七百一十六章 毒肉毒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一百零三章 河內四望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一千零九章 轉攻後援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杆傳情第八百五十二章 馬氏兄弟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第三百三十章 老人精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八百四十二章 再出陰招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第八百二十二章 能救我的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陳登歸來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三百五十一章 跟宦官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