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窩裡鬥,何時休?

曹操親率大軍東征徐州的消息傳來時,郯城一片慌亂,徐州的各路勢力在陶謙死後從暗鬥升級爲明爭,使得郯城的形勢進一步惡化。

陶謙在時,徐州便有以曹豹爲首的丹陽派、以陳登父子爲首的廣陵派、以臧霸爲首的泰山派、以糜竺爲首的東海本地派、以蕭建爲首的琅琊派、以笮融爲首的下邳派,後來又加進來一個桃子三兄弟。

按照陶謙死前的囑託,掌握着郯城主要兵權的曹豹明確支持糜竺,而陳登父子則認爲以糜竺的能力根本無法控制徐州局面,不如迎劉備前來郯城主持大局,駐守於開陽附近的臧霸則態度陰晦,似乎對糜竺和劉備都不支持。除了這三股最大的勢力,琅琊相蕭建圖謀不軌,想要趁機自封爲琅琊王,而下邳相笮融則忙着大做法事、修建廟宇,聚斂錢財。

暫時代理徐州事的糜竺被州內如此混亂的形勢搞得焦頭爛額,好幾次都想辭去這個出力不討好的差事,結果被弟弟糜芳死死勸住。糜芳對兄長說:“大兄何必如此慌張?就算徐州日後不保,只要我們緊緊依靠太傅大人和大公子,量那曹操也不敢對郯城和朐縣下手,最終倒黴的還不是曹豹和陳家?”

糜竺仔細想想兄弟的話,覺得不無道理,大不了死馬當成活馬醫,只要守住了郯城和朐縣,糜家的產業就不會受損,經此一難之後,說不定糜家便能成爲徐州第一豪門。

郯城是太傅劉虞的老家,城內如今還居住着劉虞的本家族人數百口,而城外則葬着自東海恭王劉強以下的劉氏先祖,就算曹操恨不得讓整個徐州百姓爲其父陪葬,但他也不敢把郯城變成一座死城,否則就等於是跟劉虞父子結下不可化解的血仇。

朐縣在徐州的最東面,緊鄰着東海,靠近海岸的地方還有一座可以容納數萬人居住的大島,名曰鬱洲山,糜家早已將此島變成自己的私產,真到了形勢危急的時候,可以將全部族人和部曲家奴轉移到島上去,然後乘船離開徐州。再者說了,糜家欲與郯城劉家結姻的消息放出去已經有一年多了,各方勢力在打糜家的主意時,也得掂量掂量幽州劉氏父子的態度。

糜竺將名士趙昱和王朗請來,讓他倆幫自己出謀劃策,解決徐州目前的危機。

趙昱說:“曹操圖謀徐州日久,如今他以徵東將軍的身份率軍親征,打的又是替父報仇的旗號,所以佔了名份和大義,想要躲避這場戰禍只怕是沒有可能。”

王朗也說:“陶使君在時,徐州內部便不和睦,各方勢力爭來鬥去,大家懾於陶使君的名望,不敢將一些事情鬧大。如今陶使君撒手而去,卻是留下了一個爛攤子,若無強有力之人出來主持大局,徐州的分裂只怕難以避免。”

糜竺一臉憂鬱地對兩人說道:“吾亦知曉如今的徐州形勢,但是就算有千難萬難,吾輩也不能坐視徐州各郡百姓慘遭塗炭,變成曹軍的刀下冤魂。今日請兩位先生前來,不是要聽你們的抱怨訴苦,而是想聽聽到底還有什麼挽救的辦法!”

趙昱沉思片刻,回答說:“以徐州目前的兵力,無法做到禦敵於外,只能是選擇一些重要的城池進行防守。可派人傳令陰平劉備,命其率軍回撤蘭陵縣內,傳令彭城相薛禮率兵進駐武垣縣,這樣在郯城的北面有臧霸軍掩護,在東面有劉備軍護衛,在南面有薛禮防守,曹豹便可率領本部兵馬固守郯城並視情增援其他三路。”

趙昱的這個主張,說白了就是犧牲掉徐州靠近兗州的一些地方,用空間換時間的辦法,以郯城爲中心,收縮防線,構築一道環形防禦體系,對進攻徐州的曹軍形成有效的反抗。這樣的部署沒什麼不對,但前提是充當前哨的幾路部隊要保持冷靜和沉穩,敢於以少量兵力跟來勢洶洶的曹軍主力部隊硬拼,不能被對方的氣勢給嚇尿了,更不能不等後方增援趕至便撒腿逃跑。

以目前郯城外圍的幾路部隊而言,只怕趙昱的這個設想有點懸……

王朗建議糜竺說:“臧霸此人雖有野心,但麾下兵馬強壯,若是能夠拉攏過來,可爲郯城強援。不如派人前去進行聯絡,便說此戰之後我們可以聯名向朝廷舉薦他爲平東將軍,整個琅琊郡的軍政大事皆由他來做主!”

糜竺反問王朗:“若是許諾臧霸一個平東將軍,又該置曹豹如何處?劉玄德又該如何?若是琅琊歸於臧霸,又置琅琊相蕭建於何地?”

王朗被糜竺問的無語,不知怎麼回答。

幾人正在愁眉不展的時候,曹宏急衝衝地闖了進來,他對糜竺高聲說道:“子仲兄,大事不妙,下邳相笮融設宴殺了彭城相薛禮,接着裹挾數萬百姓和四千多匹馬逃離下邳,現在直奔廣陵去了!”

“什麼?竟有此事!”糜竺聞言大驚,心涼了半截。兩個郡國相,一個被殺,一個逃走,徐州的西南方向頓時羣龍無首,郯城的處境變得更加危險。

趙昱急忙對曹宏說道:“快去通知陳元龍前來,笮融逃往廣陵,還得靠陳氏出面鎮壓。”

歷史上,笮融挾衆逃往廣陵時,當時的廣陵相正是趙昱,他很厚道地招待了笮融,結果卻被笮融假裝醉酒當場斬殺,這個時空當中趙昱留在郯城,並未擔任廣陵相,算是逃過了一劫。

提起笮融此僚,真真是個大禍害。作爲丹陽人,他跟陶謙是地道的老鄉,可做的那些事情卻沒有一件是對得住陶謙的。當初笮融聚衆數百人前來投奔陶謙,陶謙便委任他爲下邳相,同時還兼任了廣陵、下邳、彭城三郡往郯城運糧的重要差事。

笮融得到三郡的糧食和封國進貢物品之後,並沒有送到郯城去,反而中飽私囊,佔爲己用。他讓人在下邳郡到處修建佛寺,要下邳百姓日夜頌讀佛經,使得附近各郡的僧侶和佛教徒遷入下邳郡,前後高達五千多戶之多。每到佛祖誕辰,笮融便要舉辦“浴佛會”,以布鋪數十里路面,花費動輒上億。

歷史上,被笮融這個神棍殺害的太守級別的官員就有趙昱、薛禮和朱皓三人,被他坑過的還有陶謙和劉繇等人,可謂是惡貫滿盈,披着佛裝的劊子手。

不多時,陳登聞訊而來,他已得知笮融叛亂之事,所以進來時臉色也是十分難看。廣陵郡作爲陳家安身立命的根基,從來都不容其他勢力染指,歷史上就算陶謙、劉備、呂布、袁術和曹操五方勢力相繼進入徐州,都不曾真正控制廣陵郡,原因就是廣陵陳氏在當地的勢力非常強大,外人根本無法插足進來。如今笮融裹挾數萬百姓和幾千士兵闖進了廣陵,這對陳家而言自然是個大麻煩,而且又是在徐州危急的節骨眼上。

陳登對糜竺說:“子仲兄不必爲笮融之事擔憂,我已派人火速趕回廣陵報訊,以我陳家在廣陵的兵力,絕不會坐視笮融禍害橫行!”

糜竺聽了陳登這話,心裡很不是滋味,他很想告訴陳登其實東海糜家的私兵也有一兩萬,不見得就輸給廣陵陳家,因此犯不着說這種大話來嚇唬人。

趙昱對陳登說:“素聞元龍機智過人,不知對於此次曹軍攻打徐州可有什麼對策?”

陳登心想你們幾個傢伙揹着我商量對策,現在聽說笮融跑了,薛禮被殺了,沒有主意了纔想到我,早特麼的幹什麼去了?

陳登皺眉思索片刻,說道:“唯今之計,自然是聯合各路兵馬,在郯城以西構築數道防線,實行堅壁清野的策略,層層消耗曹軍的兵力和士氣,等到曹軍攻至郯城之下時,也就無力繼續攻打。”

“元龍可否說的詳細一些?”糜竺問道。

陳登接着說:“具體而言,便是讓劉玄德麾下兵馬駐守陰平,作爲第一道防線;讓臧霸派出手下孫觀和吳敦進駐蘭陵縣,作爲第二道防線;讓曹豹率軍進駐襄賁縣,作爲第三道防線。前面一道防線潰敗之後,便迅速撤到後面一道防線,等三道防線全部被攻破時,曹將軍便可率領三部剩餘兵馬撤回郯城,藉助於郯城的掩護進行固守!”

糜竺聽了半天,搞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廣陵陳氏這次不會派出一兵一卒,但是糜竺卻也無法指責陳登,因爲陳家現在要對付叛逃的笮融嘛……

趙昱問陳登:“若是臧霸不聽調遣,拒絕派兵,又該如何?”

陳登看着糜竺,一臉淡然地說:“聽說糜大人家資過億,朐縣更是養着數萬私兵,二公子糜子方更是文武雙全,當此危急之時,正當爲徐州百姓出力!”

糜竺面無表情,心中冷笑不已,總算看清了陳登的用意。

因爲形勢緊迫,已經容不得糜竺過多猶豫,儘管明知這次是被陳登算計了,但糜竺還是硬着頭皮說道:“元龍提議甚好,爲了守住徐州,我糜家願意做出犧牲!”(。)

第89章 殺伐果斷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40章 有完沒完?第3章 猛人出現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36章 血染丹水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454章 天子還都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第57章 子龍往事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84章 走馬上任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476章 補天裂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297章 公子愛才,招之有道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513章 袁氏沒落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38章 相遇第292章 連鎖反應(下)第118章 自作自受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349章 隱真示假三江感言第97章 危急關頭第58章 見張合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50章 本公子記住你了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18章 魚目混珠第271章 後花園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77章 謀定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264章 算學神器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351章 自尋死路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525章 金迷大將軍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第509章 隱謀第41章 公子來信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151章 威風凜凜大公子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90章 發狠第81章 有將來投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452章 交換第36章 血染丹水第161章 冀州急變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70章 如此打臉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456章 入主鄴城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274章 變生聖水河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457章 驅離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63章 公子犯二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
第89章 殺伐果斷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40章 有完沒完?第3章 猛人出現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36章 血染丹水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454章 天子還都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第57章 子龍往事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84章 走馬上任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476章 補天裂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第414章 馬騰的顯擺第297章 公子愛才,招之有道第173章 董賊死,岳父危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513章 袁氏沒落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38章 相遇第292章 連鎖反應(下)第118章 自作自受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399章 豫州小強第349章 隱真示假三江感言第97章 危急關頭第58章 見張合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50章 本公子記住你了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18章 魚目混珠第271章 後花園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77章 謀定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264章 算學神器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351章 自尋死路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394章 各說各話第525章 金迷大將軍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第509章 隱謀第41章 公子來信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151章 威風凜凜大公子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90章 發狠第81章 有將來投第523章 黃金哪去了?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452章 交換第36章 血染丹水第161章 冀州急變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70章 如此打臉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456章 入主鄴城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274章 變生聖水河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457章 驅離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63章 公子犯二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