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再起波瀾

轉眼之間,又是半年的時間匆匆流逝了。

半年之中,敖烈終日悉心教導孫權,讓孫權的學問和治國之道突飛猛進,處理事情也是越來越沉穩,現在的孫權回到江東之後,一定會是孫策絕佳的幫手,他們兄弟二人,孫策主外,而孫權主內;孫策負責東征西討,而孫權負責運處理政事,再加上這兄弟倆本身的感情極好,敖烈有理由相信,江東在這兄弟倆的通力合作之下,一定會更加穩定,爲以後天下大一統打好堅定的基礎。

一年之約,隨着時間的流逝,終於到來了。孫權十分不捨得離開敖烈這位良師益友,可是孫權明白他肩上的責任,他知道自己最終還是要回到江東,去幫助兄長孫策一臂之力,想必讓江東穩如泰山,也是敖烈的心願。於是,在一年期滿這一天,孫權向敖烈提出了辭行,敖烈也沒有挽留孫權,正所謂學以致用,孫權學的的理論知識再多,那也是虛的,必須要輔以處理日常事務的鍛鍊,纔會讓孫權真正的成長起來。

孫權離開燕京的這一天,敖烈和孫尚香親自送孫權出城,看着孫權離去的背影,孫尚香忍不住流下了兩行晶瑩的淚水,依靠在敖烈的懷中,頻頻向逐漸遠去的兄長揮手作別。孫權不時回過身來,回以孫尚香一個個灑脫的微笑,並大聲叮囑着:“妹妹,千萬要保重自己啊,江東的事情有某和大哥在,你就放心吧,有時間的話就回來看看。還有,照顧好師父。”

當孫權的聲音終於消逝,當孫權的身影再也看不見,敖烈這才環抱着孫尚香。策馬飛奔回了燕京城內。剛剛進入城內,敖烈就看到李儒帶着焦急的神色,向城門跑來,顯然。他是有什麼緊急的事情要通知自己。

“發生何事?”敖烈沉穩的問向李儒。李儒是個天生的密探統領。如果不是特別大事,是不會讓他露出焦急的神色的。敖烈深知這一點,但還是顯得十分沉穩,上位者的氣度和胸襟,體現無餘。

敖烈的沉穩。讓焦急的李儒感受到了,在敖烈氣息的帶動下,李儒也平復了下來,從懷中掏出一張小紙條,一言不發的遞給了敖烈。作爲敖烈麾下的暗影統領,李儒知道有些事,是不能宣諸於口的。尤其是在大庭廣衆之下,這是密探的基本規則。

接過小紙條,敖烈只看了一眼,別把它捏在了手心裡。隨後轉頭向身後的十幾名血殺軍精銳喝道:“通知百官,速來府中議事。”血殺精銳們不敢怠慢,留下數人繼續跟在敖烈身後,其餘的人立刻策馬向四面八方散去。

“怎麼了?”坐在敖烈身前的孫尚香,臉上帶着些許的擔憂,回頭問向敖烈。敖烈緩緩伸出右手,把手心的紙條打開,孫尚香看到紙條上用紅色的硃砂寫着一句話:曹操率軍十五萬,意欲西取漢中。紅色,是暗影成員顯示諜報重要性的一種體現,只有十萬火急的事情,他們纔會用紅色的硃砂來書寫。孫尚香雖然不懂軍事,但她卻知道這一行字,代表着十萬火急,說不定暗影成員爲了把這條消息送到敖烈的手上,已經不知犧牲多少人了。

孫尚香不懂軍事,看不清楚曹操的意圖,但敖烈卻看得很明白。這是曹操覺得中原四周,北有敖烈,南有荊州的關羽,江東有孫策,西南有劉備,這幾個人都不是輕易便能夠解決的,因此,曹操把目光放在了漢中張魯的身上,意圖一舉拿下漢中,擴充自己的地盤和實力。再說,漢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既可以南下進兵劉備的益州,也可以北上攻打敖烈的涼州,甚至可以來一個迂迴,掉頭把兵鋒所指,對準劉協直接掌管的關中地區和三輔地區。而最後一點,纔是敖烈真正擔心的,一旦曹操拿下了三輔地區,那可就是在劉協的地盤上,狠狠地釘了一顆釘子,再想拔除他,可就難了。這是敖烈絕不能容許發生的事情,他不想看到歷史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一幕重現。

在敖烈的心中,誰來當皇帝其實並不重要,但是很顯然,曹操和劉備顯然並不在這個行列中,儘管這兩人都是一代梟雄,但是敖烈認爲他們的私心和野望太重,這樣的人只適合做政治家、軍事家,卻不是一個合格的國家領導者。相反,劉協的能力和處事方式,比起這兩人來大爲遜色,但是劉協有着一顆向民的心,他曾經很是落魄,幾經磨難讓他體會到了普通民衆的不容易,那種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艱辛,劉協絕對不會忘記。也正是因爲這一點,敖烈纔會這麼的支持劉協,竭力保住他的天子位。如果換成是曹操和劉備來做皇帝,敖烈早就自立了。

敖烈回到燕王府後不久,文武百官陸續趕了過來,除了出征在外的趙雲、甘寧等人,其他官員一個不少。敖烈向旁邊的李儒一點頭,示意他把事情告訴大家。李儒會意,走上兩步,然後把剛剛收到的暗影成員送來的消息,說了出來。

百官們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心中的推斷和敖烈先前的推斷差不多,這是曹操要擴充實力,進而威脅天子的節奏。如果讓曹操把劉協捏在手中的話,那可就太被動了,以後的一切事情,就都要受到曹操的節制了。前提條件是,曹操必須有那麼大的野望,肯冒天下之大不韙,敢於向劉協伸出魔爪。

這一點,敖烈從來不曾懷疑過,古往今來,野心堪比曹操的,也只有寥寥數人而已,歷史上曹操就挾持過劉協,現在難保他不會像歷史上那麼做。可是現在的情勢,又和歷史上有些不同,因爲敖烈的到來,劉協不再是一個傀儡,他的手中至少還掌握着三輔地區和關中地區,而且名望也遠非歷史上的漢獻帝可比,從這個角度來講。敖烈又有些不太相信,曹操會對劉協出兵。

可是不管怎麼說,防患於未然是必要的,不能讓曹操掌控劉協是必須的。否則敖烈苦心建立起來的大一統雛形。就要分崩離析了。帶着鄭重的神色,敖烈開口說道:“諸位。這次發生的事情非比尋常,是我大漢、我燕國真正的危機,生死存亡之際,還望各位同心戮力。共同度過這個難關。”敖烈的話絕非危言聳聽,要是真讓曹操控制住了劉協,大漢和燕國美好的前景,也就要毀於一旦了。

鑑於此,百官立刻統一了意見,決定發兵漢中,搶在曹操之前擊敗張魯。如果不能的話,至少也要陳兵長安,把曹操擋在長安之外,不能讓他進入三輔和關中。統一了意見之後。敖烈立刻做出部署,決定徵調幽、冀、並三州的部分兵力,組成大軍出征。

因爲沒有想到曹操會在這個時候突然發難,半年前敖烈分別派趙雲、甘寧前去平定高麗國和扶桑國,這兩支人馬的兵力都在六萬以上,所以此刻敖烈可以動用的兵力也顯得有些捉襟見肘,若不是在拿下冀州之後擴軍五十萬,恐怕敖烈根本就抽不出兵力去防守長安了。五十萬新軍聽上去人數衆多,可是敖烈一向是走精兵路線的,他對士兵們的要求極高,在他的眼中,這五十萬剛剛入伍一年多點的新軍,顯然還沒有擔負起主力軍的戰鬥力,不過眼下形勢危急,敖烈也只好抽調新軍來作戰了。

最後,敖烈在幽州抽調了五萬人,其中包括血殺軍和龍驤軍各一萬名,普通士兵三萬人;在幷州抽調了兩萬人,將由幷州牧郭淮親自統領前來與敖烈匯合;在冀州抽調了三萬人,同樣由冀州牧、燕國相國諸葛亮親自統領,同行的還有徐晃,張郃則是暫時接替諸葛亮的工作,負責鎮守在冀州。同時,敖烈還傳書給鎮守涼州的馬超,讓他帶着一萬虎賁精銳和四萬大軍,從涼州先行出發,聯合鎮守武都郡的龐德,暫時遏制住曹操,不要讓他奪取漢中。

這次軍事行動,敖烈採取了東西聯合的辦法,東邊戰場是敖烈的主力軍,匯合三州兵員,共計十萬之衆,隨同出征的有呂布、諸葛亮、龐統、黃忠、典韋、許褚、郭淮以及他們的部將;西邊戰場以馬超、龐德爲首,起兵五萬,起到牽制的作用,爲大軍趕到戰場爭取時間。同時,以荀彧和張繡爲首的其他文武官員,負責鎮守燕京、調度各州。

在敖烈決定出徵的時候,曹操的大軍已經出發了。十五萬士氣昂揚的將士,分做前、中、後三部,向着目的地漢中進發。曹操騎在寶馬絕影之上,撫摸着腰間的倚天劍,笑呵呵的看向身旁的郭嘉,低聲說道:“奉孝,想必現在敖墨寒已經在調兵遣將了,你這招棋,真是高明啊。”

郭嘉回以一笑,同樣壓低聲音說道:“漢中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可是離我軍的地盤太遠了些,食之無趣棄之可惜,還不如拿來用作挑起敖烈和劉備的爭端,也算是物盡其用了,我軍也好坐收漁人之利。”

曹操在郭嘉的後背上一撫,讚道:“任憑敖墨寒機智百出,卻決然不會想到我們這次出兵十五萬,只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因爲,敖烈的弱點限制了他的思維,而劉協和天下子民,就是敖烈的弱點。”

“正所謂關心則亂,敖烈太過重視普通的百姓,或者說他對漢人這個稱呼太在意了,他是絕不會用百姓們的性命來和咱們開玩笑的,就算他半途中明白過來,也一定不會改變主意的,照舊會趕往漢中,所以這次,我們可以輕輕鬆鬆的坐山觀虎鬥了,敖烈和劉備無論誰勝誰敗,對我們而言,都沒有任何的壞處。”郭嘉的臉上,帶着一絲得意的說道。不知道爲什麼,自從上次敖烈大婚,和敖烈見過一面之後,這位鬼才就想和敖烈在運籌帷幄上一決高下,而且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這次的計謀,就是郭嘉向曹操提出來的,他是想利用敖烈對漢人的重視,和劉備的貪慾,挑起一場漢中爭奪戰,讓漢中,變成一個混亂的戰場,同時,也是他和敖烈一決高下的戰場。

“劉備那邊,你都安排好了嗎?他可也是這次戰役的主角之一啊。”曹操話題一轉,問向郭嘉。

郭嘉淺淺一笑,自信的說道:“主公放心,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

燕王敖烈和鬼才郭嘉的第一次正式交鋒,由此拉開了序幕,只是最後誰勝誰負,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第238章 袁術的末路(三)第86章 王者歸來(三)第242章 問君何所願第1章 光武秘寶第52章 八方來賀第288章 斬殺袁熙第201章 攻心爲上第341章 雞犬不留第315章 水陸並進第47章 進京第245章 燕京律第485章 斬將奪旗(二)第6章 製作菸草第24章 換裝第250章 整裝待發第244章 猛將降曹第237章 袁術的末路(二)第162章 梟雄的落寞第118章 呂布的抉擇第塞拜二十八章 七擒孟獲二第322章 同生共死方爲兄弟第114章 天下大勢第101章 兵臨城下第186章 燕京學府第486章 決戰官渡(一)第297章 血戰洛陽(二)第277章 鳳雛歸劉備第342章 再起波瀾第314章 南北失據第410章 激戰葭萌關(三)第7章 金絲葉第195章 洗盡鉛華第12章 雁門張遼第48章 又見蔡琰第398章 三線開戰(二)第408章 激戰葭萌關(一)第361章 霸王再臨(一)第121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二)第159章 裡應外合第440章 奔射!第365章 張飛醒來第32章 進軍三百里第63章 料敵先機第55章 劍客王越第63章 料敵先機第480章 金戈鐵馬(五)第461章 雙雄歸附(二)第390章 魏王曹操第161章 血殺再現第2章 漢末重生第28章 商會雛形第351章 決戰漢中(一)第410章 激戰葭萌關(三)第224章 噩耗第3章 西域寶馬第247章 三大殺器第403章 收服白毦第47章 進京第459章 交州歸漢第114章 天下大勢第85章 王者歸來(二)第70章 拜將封侯第67章 馬超的決定第246章 軍政分離第68章 平定宛城第20章 歸心第292章 敖烈來援第419章 奸雄難過美人關第444章 浪淘風簸自天涯第488章 決戰官渡(三)第483章 大巧不工第457章 宿命的終結(四)第258章 連敗誘敵第448章 麒麟喚夜(三)第184章 親情的溫暖第236章 袁術的末路(一)第336章 失魂落魄第194章 張合來投第1章 光武秘寶第427章 七擒孟獲(一)第131章 華雄揚威第238章 袁術的末路(三)第167章 脣槍舌劍第152章 針鋒相對第29章 童淵到來第241章 煮酒論英雄第9章 義結金蘭第315章 水陸並進第15章 再遇佳人第456章 宿命的終結(三)第96章 功成萬骨枯(二)第260章 是真還是假第481章 無堅不可摧第205章 半渡而擊之(一)第452章 好戲開場第256章 挖坑等你們跳第447章 麒麟喚夜(二)第78章 幽州鉅變第483章 大巧不工第190章 何陋之有
第238章 袁術的末路(三)第86章 王者歸來(三)第242章 問君何所願第1章 光武秘寶第52章 八方來賀第288章 斬殺袁熙第201章 攻心爲上第341章 雞犬不留第315章 水陸並進第47章 進京第245章 燕京律第485章 斬將奪旗(二)第6章 製作菸草第24章 換裝第250章 整裝待發第244章 猛將降曹第237章 袁術的末路(二)第162章 梟雄的落寞第118章 呂布的抉擇第塞拜二十八章 七擒孟獲二第322章 同生共死方爲兄弟第114章 天下大勢第101章 兵臨城下第186章 燕京學府第486章 決戰官渡(一)第297章 血戰洛陽(二)第277章 鳳雛歸劉備第342章 再起波瀾第314章 南北失據第410章 激戰葭萌關(三)第7章 金絲葉第195章 洗盡鉛華第12章 雁門張遼第48章 又見蔡琰第398章 三線開戰(二)第408章 激戰葭萌關(一)第361章 霸王再臨(一)第121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二)第159章 裡應外合第440章 奔射!第365章 張飛醒來第32章 進軍三百里第63章 料敵先機第55章 劍客王越第63章 料敵先機第480章 金戈鐵馬(五)第461章 雙雄歸附(二)第390章 魏王曹操第161章 血殺再現第2章 漢末重生第28章 商會雛形第351章 決戰漢中(一)第410章 激戰葭萌關(三)第224章 噩耗第3章 西域寶馬第247章 三大殺器第403章 收服白毦第47章 進京第459章 交州歸漢第114章 天下大勢第85章 王者歸來(二)第70章 拜將封侯第67章 馬超的決定第246章 軍政分離第68章 平定宛城第20章 歸心第292章 敖烈來援第419章 奸雄難過美人關第444章 浪淘風簸自天涯第488章 決戰官渡(三)第483章 大巧不工第457章 宿命的終結(四)第258章 連敗誘敵第448章 麒麟喚夜(三)第184章 親情的溫暖第236章 袁術的末路(一)第336章 失魂落魄第194章 張合來投第1章 光武秘寶第427章 七擒孟獲(一)第131章 華雄揚威第238章 袁術的末路(三)第167章 脣槍舌劍第152章 針鋒相對第29章 童淵到來第241章 煮酒論英雄第9章 義結金蘭第315章 水陸並進第15章 再遇佳人第456章 宿命的終結(三)第96章 功成萬骨枯(二)第260章 是真還是假第481章 無堅不可摧第205章 半渡而擊之(一)第452章 好戲開場第256章 挖坑等你們跳第447章 麒麟喚夜(二)第78章 幽州鉅變第483章 大巧不工第190章 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