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決戰漢中(二)

三國之北漢燕王sodu

隔着升騰的火焰,劉備目光陰沉的看向對面的燕軍,低聲對身邊的法正和張飛說道:“傳令下去,做好準備,等到火焰熄滅,我軍立刻兵分兩路,讓張嶷、張嶷帶一半人馬去攻城,三弟,你親自帶一隊人馬,和嚴老將軍一起去擋住敖烈。”敖烈有小霸王之名,武勇冠絕天下,劉備麾下衆人中,也就只有關羽和張飛二人才有資格和敖烈交手,所以劉備纔會讓張飛去抵擋敖烈,另外劉備還有一層意思,他知道張飛和敖烈的私交很好,劉備是想借着這個機會,斷絕張飛和敖烈之間的聯繫。

張飛面帶難色的說道:“大哥,讓俺去對付墨寒老弟,俺……有些下不去手啊。”張飛是個直爽的人,他想事情的方法十分簡單,敖烈先後數次幫助劉備三兄弟,尤其是對張飛,當年敖烈麾下只有兩萬多的兵馬,卻拿出一千精銳騎兵送給張飛,要知道,騎兵的造價可是步軍的五倍以上,更何況敖烈送出的,還是精銳騎兵呢。張飛在得到這一千騎兵之後,才得以殺回肥如,保住了劉備和關羽等人的性命,從這個角度來講,張飛一直認爲敖烈是自己三兄弟的救命恩人,後來的數年之間,這一千騎兵跟隨張飛南征北戰,他們用每戰必先的決心和視死如歸的鬥志,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張飛的思維,讓張飛體會到了小人物也可以有大勇氣的道理,現在張飛很少像歷史上那樣時常鞭撻士卒,歸根到底,還是受到了這些騎兵的感化導致的。時至今日,當初的一千名騎兵,僅剩下不足五百人了,但他們大多都已經升職爲中下曾的軍官了,可以說他們是劉備麾下騎兵的中堅力量。現在劉備讓張飛帶着這些人去和敖烈決戰,張飛自然感到下不了手了。

張飛的躊躇,讓劉備很是不開心,罕見的對張飛繃起了臉,劉備直視着張飛,低沉的問道:“三弟,你何時也有婦人之仁了?這裡是什麼地方?現在是什麼時候?哪裡容的你如此憂猶寡斷而誤國誤民?你若不去,日後也就不必再叫吾大哥了。”劉備的這一番話,軟硬兼施,站在大義的高度。還夾帶着兄弟私情,給張飛明確的指出兩個選擇,要麼率兵去抵抗敖烈,要麼兄弟之間恩斷義絕。

劉備的堅決,讓張飛無從選擇,只好嘆息了一聲,然後鬱悶的提起丈八蛇矛,帶着直屬的一萬騎兵移動到了本方大陣靠近燕軍的一側,只等大火熄滅。便率軍擋住敖烈的猛攻。

與此同時,火海的另一邊,敖烈透過火焰看到了張飛的動向,知道他一定是奉了劉備之命。準備在火焰熄滅後攔截自己的。敖烈不是無情無義的人,他先前數次幫助劉備,其實說穿了只是想拉攏關羽和張飛,可是隨着年紀的增長和彼此的接觸。敖烈已經改變了想法,他已經沒有了拉攏之心,而是真心實意的把關羽和張飛當做兄長來看待。這兩人在敖烈眼中都是真正的好男兒,儘管他們各自身上都有着明顯的缺陷,可是人無完人,有缺陷的人才顯得真實,正因如此,敖烈實在是不想和張飛兵戎相見,或者說,是劉備故意讓張飛站到敖烈的對立面,利用敖烈重情重義這一點,用張飛來牽絆住敖烈,爲劉備攻打漢中爭取時間。

暗暗嘆息了一聲,敖烈心中清楚,今日和張飛刀兵相向,是不可能避免的了,這讓敖烈的心中感到十分難受,而更讓敖烈感到噁心的,就是劉備的小伎倆了,他明知自己和張飛的私交深厚,卻偏偏讓張飛來阻擋自己,用心之險惡,敖烈已經想不出詞彙來形容了。

火焰在敖烈的鬱悶中漸漸平息了下來,劉備不等戰場邊緣處的火焰徹底熄滅,便下達了進軍的命令。張嶷、張翼帶着近十萬的蜀兵,踏着已經被燒焦的大地,衝向了漢中城,而張飛則是帶着一萬名本部騎兵和另外的四萬蜀兵,慢吞吞的擋在了敖烈面前。

敖烈帶着一絲苦澀,獨自催馬上前,看着張飛漆黑如鍋底的面龐,對張飛說道:“翼德,你這是要與某爲敵嗎?”

張飛先是搖了搖頭,隨即又點了點頭,最後同樣苦澀的一笑,舉起丈八蛇矛指向敖烈,有些失落的說道:“兄長之命,俺老張不得不從。墨寒老弟,對不住了。”張飛的這句話,等於是徹底和敖烈撕破了臉,站到了敖烈的對立面。

“好,既然翼德有苦衷,某也不再說什麼了,你我各憑本事吧!”敖烈怕張飛爲難,也就不再繼續說下去了,而是提出了決戰的要求。

張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大聲喝道:“衆將士聽令,列陣迎敵!”若是在往常,張飛這一聲令下,他麾下的一萬精銳騎兵便會立刻運轉起來,根據敵情迅速結成有效的戰陣。可是今日,張飛身後的精銳騎兵們卻沒有動,或者說,他們動了,但卻並非想張飛想象的那樣,結成戰陣。

在五百多名中下層軍官的帶領下,一萬名騎兵中,至少有八千餘人都翻身跳下馬鞍,丟掉手中的武器,向着敖烈的方向單膝跪地,口中高呼着:“參見主公!”這八千多人中,有很多人都沒有見過敖烈本人,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對敖烈的感恩,因爲這支騎兵,是以當初一千名敖烈麾下的燕趙騎兵組建起來的,他們的靈魂,是屬於敖烈的,雖然後來加入了很多後來者,但是這些後來者卻在原班人馬的帶動下,繼承了燕趙騎兵的軍魂。任憑是誰,也不會忘記第一個教自己騎馬,第一個教自己執刀的人,對這些後來者而言,敖烈送給張飛的班底,就是他們的恩師,是他們的引路者,是他們親密無間的戰友和兄弟,所以,這些後來者的靈魂,在潛移默化中,也逐漸烙印上了燕軍特有的印記,這就導致了眼前這百年不遇的一幕。八千多名精銳對着敵方的君主單膝跪地,口稱主公。

“你們!你們在做什麼?起來,全都給俺起來!”張飛在看到身後的情況後,有些瘋狂的大喊了起來。這些人的爲人,沒有人比張飛更清楚,他們都是和張飛一起歷經過生死,一起在各處戰場上摸爬滾打過的,與其說是張飛氣憤,倒不如說是張飛心痛,他不想失去這些和他一起患過難的老部下們。

然而。在一名年過三十的校尉帶領下,八千多名精銳第一次做出了違反張飛命令的事情,他們依舊跪在地上,沒有起身,並且開始動手解去身上的鎧甲,將脫下來的鎧甲在地上疊放整齊之後,那名校尉對着敖烈的方向呼喊道:“軍士王力,請求歸隊!”八千名騎兵在王力呼喊過後,跟着齊聲喊了起來:“我等請求歸隊!”

敖烈身後的馬超早就看出這一隊騎兵的戰鬥力不凡。心中很是喜愛,見到這一幕之後,馬超立刻策馬來到敖烈身邊,低聲對敖烈說道:“二哥。你就准許他們回來吧,他們可都是精銳之師啊。”

敖烈似乎沒有聽到馬超的話,既沒有同意,也沒有否決。只是直直的看着張飛的黑臉,似乎想在張飛的黑臉上看出一朵花來。見敖烈沒有反應,馬超急了。顧不得越俎代庖的不敬,舉槍向身後一直,對着張飛陣中的八千多精銳喊道:“是兄弟的,就到後面去領取戰馬、武器!”

張飛身後的八千多精銳,立刻站起身來,紛紛向張飛恭敬的行了一禮,然後便邁步向敖烈的陣營走去,他們的腳步是那樣的輕鬆,卻又是那樣的決然,似乎他們跟在張飛身邊的這些年,只不過是南柯一夢,而他們的心,從來沒有離開過敖烈的身上。

一向神經大條的張飛茫然了,默默地握緊了手中的丈八蛇矛,但卻沒有發出任何反對的聲音。對這些生死與共的老兄弟、老部下,他無法痛下殺手,對敖烈,他更不願刀兵相見。張飛沒有反對,不代表所有人都不會反對,跟在張飛身後的孟達猛然拔出長劍,一劍砍倒了一名從自己身邊路過的精銳,口中怒喝道:“臨陣脫逃、賣主求榮者,軍法不容!”

聽到孟達的怒喝之後,張飛回過頭來,看到一名老部下被孟達砍到在地,立刻咆哮道:“孟達!你在做什麼?!”孟達冷笑着回答道:“三將軍,你不忍心痛下殺手,那這個惡人,就由某來做好了!忘記告訴你了,主公先前已經讓某擔任監軍之職了,某現在正在行使監軍的職責,三將軍若是有什麼異議,可以去向主公說。”說完,孟達便不再理會張飛,對身後的蜀兵喝令道:“把這些叛賊全部斬殺,一個不留!”

“且慢!”張飛不甘心的虎吼道:“孟達,你說他們臨陣脫逃、賣主求榮,那你又算是什麼?你當初還在劉璋帳下效力的時候,便暗中與俺大哥互通往來,說起來,你才應該被問斬纔對!”一向不善言辭的張飛,眼看着部下被斬殺,那種心疼,讓他忽然間變得言辭犀利起來,一陣見血的直指孟達的痛腳。

孟達被張飛這句話激怒了,冷着臉說道:“三將軍,此一時彼一時,希望你不要再糾纏不清,否則,某有理由認爲你是在阻礙某執行軍法!”孟達是當初劉備入川的擁護者,很得劉備的看重,同時他的脾氣又有些居功自傲,一向和更加驕傲的張飛不對付,今日,兩人之間的恩怨,竟然在戰場上爆發了出來。

張飛也被激怒了,一挺手中長矛,揚手便將一名執法隊的軍士刺落馬下,然後立馬橫矛,大喝道:“誰敢殺俺兄弟!”在張飛的威懾之下,孟達指揮的執法隊軍士紛紛低下了頭,不敢再和張飛兇惡的眼神接觸。

震懾住了執法隊之後,張飛轉頭向着已經脫去了衣甲的老部下們吼道:“快走!都給俺滾到墨寒老弟那裡去!快滾!”張飛雖然表面兇惡,語氣粗俗,但是那些和他相處日久的精銳們,怎能不明白張飛其實實在保護他們?當下,八千多人以王力爲首,整齊的向張飛行了一個軍禮,然後轉身繼續向敖烈陣營走去。

看着這些昔日一起浴血奮戰的老兄弟們的背影,張飛的心中雖然不捨,還有些氣憤,但是他卻不想看到他們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自己人的刀下,讓他們回到敖烈身邊,或許纔是正確的選擇。張飛不禁在心中暗自嘆息着:兄弟們,俺老張能爲你們做的,只有這些了,希望你們在墨寒老弟手下,能過的開心一些。(未完待續。。)

第233章 逢場作戲第47章 進京第31章 烏桓進犯第17章 路遇王敖第435章 惡戰不休(二)第121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二)第213章 危機四伏第96章 功成萬骨枯(二)第358章 趙雲到來第19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65章 封狼居胥(一)第126章 我叫孫仁!第334章 戰死雒城第392章 不世奇才第414章 放虎歸山(二)第311章 夜襲袁營(二)第286章 袁紹的反應第343章 漢中爭奪戰(一)第414章 放虎歸山(二)第488章 決戰官渡(三)第244章 猛將降曹第325章 南柯一夢第9章 義結金蘭第8章 惡戰第455章 宿命的終結(二)第275章 秘寶再現第360章 七進七出(二)第2章 漢末重生第354章 龍爭虎鬥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322章 同生共死方爲兄弟第483章 大巧不工第119章 敖烈的決定第110章 天子第一詔第90章 遼西危局第10章 相互授藝第282章 呂布薦郭淮第135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第262章 隔山觀虎鬥第156章 誰說歌姬無情義!第458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356章 真相大白第479章 金戈鐵馬(四)第168章 敖烈班師第319章 距離產生美第118章 呂布的抉擇第351章 決戰漢中(一)第11章 沙場秋點兵第211章 狠毒的劉備第275章 秘寶再現第453章 誰是誰的菜第15章 再遇佳人第160章 恩斷義絕第165章 人盡其才第塞拜二十八章 七擒孟獲二第165章 人盡其才第373章 喜訊頻傳第113章 兄弟聚首第477章 金戈鐵馬(二)第364章 執念之症第11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74章 血色歸途(六)第366章 抉擇第15章 再遇佳人第427章 七擒孟獲(一)第479章 金戈鐵馬(四)第42章 再收虎將第151章 爭端乍現第82章 損人不利己(二)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311章 夜襲袁營(二)第342章 再起波瀾第465章 十方聚首第48章 又見蔡琰第414章 放虎歸山(二)第346章 漢中爭奪戰(四)第182章 休養生息第261章 內訌第263章 且看馬如龍第269章 封狼居胥(五)第239章 只有血水!第130章 進軍虎牢關第79章 賈詡初獻計第210章 雄踞中原第95章 功成萬骨枯(一)第338章 雙喜臨門第405章 再次賣主第226章 袁術稱帝第277章 鳳雛歸劉備第166章 密謀第444章 浪淘風簸自天涯第75章 錦帆甘寧第324章 血濺七步第45章 初見劉關張第173章 血色歸途(五)第327章 喜訊第174章 血色歸途(六)第76章 神射黃漢升第465章 十方聚首第95章 功成萬骨枯(一)
第233章 逢場作戲第47章 進京第31章 烏桓進犯第17章 路遇王敖第435章 惡戰不休(二)第121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二)第213章 危機四伏第96章 功成萬骨枯(二)第358章 趙雲到來第19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65章 封狼居胥(一)第126章 我叫孫仁!第334章 戰死雒城第392章 不世奇才第414章 放虎歸山(二)第311章 夜襲袁營(二)第286章 袁紹的反應第343章 漢中爭奪戰(一)第414章 放虎歸山(二)第488章 決戰官渡(三)第244章 猛將降曹第325章 南柯一夢第9章 義結金蘭第8章 惡戰第455章 宿命的終結(二)第275章 秘寶再現第360章 七進七出(二)第2章 漢末重生第354章 龍爭虎鬥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322章 同生共死方爲兄弟第483章 大巧不工第119章 敖烈的決定第110章 天子第一詔第90章 遼西危局第10章 相互授藝第282章 呂布薦郭淮第135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第262章 隔山觀虎鬥第156章 誰說歌姬無情義!第458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356章 真相大白第479章 金戈鐵馬(四)第168章 敖烈班師第319章 距離產生美第118章 呂布的抉擇第351章 決戰漢中(一)第11章 沙場秋點兵第211章 狠毒的劉備第275章 秘寶再現第453章 誰是誰的菜第15章 再遇佳人第160章 恩斷義絕第165章 人盡其才第塞拜二十八章 七擒孟獲二第165章 人盡其才第373章 喜訊頻傳第113章 兄弟聚首第477章 金戈鐵馬(二)第364章 執念之症第11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74章 血色歸途(六)第366章 抉擇第15章 再遇佳人第427章 七擒孟獲(一)第479章 金戈鐵馬(四)第42章 再收虎將第151章 爭端乍現第82章 損人不利己(二)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311章 夜襲袁營(二)第342章 再起波瀾第465章 十方聚首第48章 又見蔡琰第414章 放虎歸山(二)第346章 漢中爭奪戰(四)第182章 休養生息第261章 內訌第263章 且看馬如龍第269章 封狼居胥(五)第239章 只有血水!第130章 進軍虎牢關第79章 賈詡初獻計第210章 雄踞中原第95章 功成萬骨枯(一)第338章 雙喜臨門第405章 再次賣主第226章 袁術稱帝第277章 鳳雛歸劉備第166章 密謀第444章 浪淘風簸自天涯第75章 錦帆甘寧第324章 血濺七步第45章 初見劉關張第173章 血色歸途(五)第327章 喜訊第174章 血色歸途(六)第76章 神射黃漢升第465章 十方聚首第95章 功成萬骨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