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斬將奪旗(二)

噗嗤——

噗嗤——

兩聲利刃破體之聲同時響起。。所不同的是,這兩聲代表着相同意思的聲音,其中一聲清脆利落,而另一聲則是略顯沉悶了一些。

血光乍現中,李進的身體保持着最後的投擲姿勢,可是身體的上方,卻是一片血肉模糊。從脖頸處開始,他的頭顱被霸王槍的彈射破碎成了十幾塊,紅白相間的血漿噴灑向了四周。死狀慘不忍睹。

而敖烈在擊殺了李進的同時,也被李進的臨死反撲所傷,他的左肩上,到插着李進臨死前投擲而出的刀柄,刀柄尾部的倒刺順着游龍嘯天甲的甲葉空隙處鑽了進去,所幸游龍嘯天甲並非凡品,爲敖烈承擔了相當一部分的傷害,同時也削弱了刀柄上的力量,所以敖烈左肩上的傷口並不深,只有三寸多深而已,只是可惜了他身上的這副寶甲了,被破開這樣一個孔洞,想必會讓王渾、馬鈞等良將費勁心血才能修補的完好如初了。

以游龍嘯天甲的堅固,都沒能擋住李進臨死前投擲出的刀柄,可見李進的臨死一擊,到底蘊含了多麼強大的力量了。這,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對手。

伸手緩緩拔出插在左肩上的刀柄,敖烈將這截斷柄握在手中仔細看了兩眼,然後擡起頭來,看向正在馬背上逐漸傾斜的李進屍體,由衷的讚歎道:“在正面交手中,能給孤帶來傷害的人,你是第一個。你讓孤感受到了許久未曾感受過的痛楚,後會無期了,尊敬的對手。”

敖烈的話,似乎讓李進的無頭屍體得到了莫大的安慰,能得到當時霸王敖烈的認可,對任何一名武將而言,都是巨大的榮耀。當敖烈說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李進的屍體砰然落地。帶起了一片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代名將李進就此魂歸黃泉。。

李進的戰死。對魏軍上上下下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李進的武藝在魏軍中可以說是巔峰的存在,除了越兮,無人能和他交手超過百招。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被魏軍將士驚爲天人的大將,卻被敖烈當場斬殺,這份震撼,讓大多數的魏軍將士都泛起了無盡的恐慌,就連和關羽正在激烈交鋒的越兮都不能避免。

另一側,越兮用眼角的餘光看到了李進的慘死之象,心中忍不住泛起了凍徹心扉的寒意。他的武藝和李進在伯仲之間,李進拼盡全力也只是在敖烈的左肩上。造成了一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傷痕,自己反而被敖烈瞬間擊碎了頭顱,換位思考,越兮自認自己決然沒有把握在敖烈的手下走過百招!得出這個結論之後,越兮怎麼能不震驚莫名呢?同時。李進是越兮近幾年來最親密的人,在和李進的切磋中,越兮得到了不少的感悟,李進亦是如此,兩人攜手並肩,一起向着武道的巔峰邁進,如今。李進戰死沙場,越兮失去了一位至交好友,心中的悲痛,又怎能是三言兩語便可以說得清楚的呢?

因爲心中的震驚和悲痛,越兮手中的雙刃戟便出現了一絲偏差,險些被關羽劈來的青龍偃月刀破開了防禦。越兮連忙凝聚心神,揮動着雙刃戟重新佈置防禦,試圖抵擋住關羽的攻勢。然而,高手過招,容不得半點疏忽。否則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越兮的分心,爲他的敗亡埋下了伏筆。

一直圍着越兮狂攻不止的關羽,敏銳的尋查到了越兮戟法中的破綻,手中驟然加力,八十二斤重的青龍偃月刀頓時掀起了一陣刀浪,在半空中形成一道巨大的刀影,比青龍偃月刀的本體至少大了五倍有餘,向着越兮的頭頂狠狠地斬落。

關羽的刀法,脫胎於儒家典籍《春秋》之中,《春秋》中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爲簡練,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爲“春秋筆法”,關羽的刀法也正是如此,每一招都暗含殺機,精簡至極,所以關羽往往能在三招兩式之間便斬將立功,成爲了三國曆史上名符其實的“殺人王”。。同樣的原因,使得關羽的刀法雖然談不上多麼的華麗,但卻絕對實用,是殺傷力極強的刀法,這就決定了關羽飽含殺機的一刀,雖然威力絕倫,但卻沒有像其他的超一流武將一樣,用武器幻化出太過華麗的幻想,而只是幻化出了一道巨大的刀影,雖然簡單,但卻實用,與精簡之間殺人於無形,這就是關羽對刀法的理解和運用,也是春秋刀法的奧義所在。

咔嚓——

噗嗤——

面對關羽這奮力一擊,越兮雖然雙手舉起了雙刃戟擋在頭頂上,但卻因爲武器和體力均不佔優勢,又是在分心之後倉促應對,完全未能擋住關羽着勢在必得的一刀,雙刃戟被青龍偃月刀從中斬斷,發出“咔嚓”一聲脆響,緊接着,青龍偃月刀的刀鋒便降臨到了越兮的天靈蓋上,血光四濺中,悍勇不可一世的越兮被關羽一刀劈開了天靈,步了李進的後塵。

李進因越兮陷入危局而分神,最終被敖烈斬殺;越兮同樣因爲李進的戰死而分心,被關羽一刀劈碎天靈,這兩人就像是古時的子期和伯牙一樣,視對方爲生平唯一知己,最終卻雙雙被這份感情所牽絆,並肩走向了永恆的沉寂,現在的李進和越兮就像子期和伯牙一樣,雙雙戰死在了沙場之上,。

李進和越兮一死,魏軍將士陣腳大亂,絕望的惶恐,在每一個人的心頭蔓延開來,被如狼似虎的北漢精兵們頓時衝破了陣型,混戰,在戰場上每一個角落展開了角逐。北漢將士們士氣如虹,刀槍並舉,無情的斬殺着已經喪膽的魏軍,用魏軍將士的鮮血,彰顯着自己的刀鋒!

趙雲策馬挺槍,率領一半的百戰血殺順着左翼殺到了曹操的中軍陣前,沿途帶起魏軍將士們的一片人仰馬翻。幾乎是和趙雲同時來到曹操中軍之前的,是另一半的百戰血殺,他們在猛張飛的率領下,沿着右翼突進,最終和趙雲完成了會師。

兩部百戰血殺交匯之後,趙雲和張飛對視了一眼,然後同時舉起手中的武器,向着曹操的中軍大陣仰天怒喝道:“殺過去!砍斷曹操的王旗!”

上萬名百戰血殺同時舉刀高呼:“血殺之魂,有征無戰!斬旗!斬旗——!!”

曹操此刻還在昏迷中沒有醒來,守在他身邊的夏侯霸看到北漢將士們士氣高漲,而自己這一方的將士則已是心膽皆寒,失去了對戰場的掌控力,暗自嘆息了一聲,然後對曹操的親兵們說道:“保護大王和受傷的將士們先撤退吧,某留下來擋住敖烈所部。”

“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大魏只有斷頭將軍,沒有臨陣脫逃的將軍!你是要讓大王永遠帶着這份洗刷不掉的恥辱嗎?”獨臂曹仁伸出左手,抽出了隨身佩劍,指着夏侯霸怒喝道。

夏侯霸有些着急的對曹仁說道:“叔父!現在情況危急,再不撤的話,大王恐有性命之憂!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還望叔父以大局爲重,切勿呈一時之勇啊!小侄相信,若是大王此刻清醒,也一定會贊同小侄意見的。”儘管曹仁是魏軍陣中的名宿,且是自己的長輩,但是夏侯霸此刻沒有絲毫退縮,不卑不亢的據理力爭着。

夏侯霸的話,就像是一柄重錘,狠狠地敲擊在了曹仁驕傲的心臟上,把曹仁的驕傲一點一點的給砸平了。曹仁放下了手中的佩劍,環視了一圈戰場,無奈的發現,或許此刻,唯有撤退纔是最正確的選擇了。

屈辱又無奈的神色在曹仁的臉上升起,沉默了一會兒之後,曹仁這才艱難的揮了揮左手,無力的下達了撤退的命令。等到曹仁率領一萬虎衛軍保護着昏迷中的曹操向後撤走,夏侯霸挺槍躍馬擋在了百戰血殺衝刺的道路上,在他孤單的身影之後,是曹操的那杆代表着王權象徵的王旗。

白馬銀槍的趙雲率先衝到了夏侯霸的面前,二話不說,擰槍便刺,直取夏侯霸的咽喉要害。夏侯霸舞動手中長槍,使出渾身解數,和趙雲惡戰到了一起。夏侯霸年紀雖輕,但是天賦異稟,在歷史上,他的武藝並不在姜維之下,算得上是三國後期最爲出名的一批人物之一了,所以即便是以趙雲之能,也不是在三招兩式之間就能輕易將夏侯霸斬殺的,兩人你來我往的廝殺着,短時間內暫時還分不出勝負。

見到趙雲搶先一步和夏侯霸交上了手,張飛也不好和趙雲搶功,只要把目標放在了曹操的王旗上。怒喝一聲,張飛雙腿猛蹬坐下的爪黃飛電,策馬向着曹操的王旗衝了過去,手中的丈八蛇矛奮力掄起,將全身的力氣都灌注到了蛇矛之中。在到達曹操王旗三步遠的地方,張飛藉着爪黃飛電的衝擊力,猛然將手中的丈八蛇矛凌空斬落!

咔嚓嚓——

隨着張飛的輪斬,曹操的王旗被張飛一矛斬斷,繡着魏字的大旗隨風飄落,在空中劃出幾道弧線之後,便墜落到了地上。

張飛策馬從曹操的王旗上踐踏而過,舉矛發出一聲宛如霹靂般的大喝:“曹操已經敗走!爾等還不束手就擒?!負隅頑抗者,殺無赦!”

ps:

ps:今天暫時就一更了,大琨今天回來的晚了,對不起大家了。

第490章 決戰官渡(五)第422章 斬顏良、誅文丑第110章 天子第一詔第382章 讓勇氣飛(二)第158章 束手就擒第344章 漢中爭奪戰(二)第60章 河東徐晃第54章 西涼錦馬超第225章 不與君侯爲敵第421章 關羽出戰第391章 大戰前夕第103章 東風破、百花殘(二)第193章 大鬧鄴城(三)第193章 大鬧鄴城(三)第217章 匯合呂布第330章 平定涼州第369章 過五關斬六將(三)第154章 呂布再揚威第421章 關羽出戰第174章 血色歸途(六)第311章 夜襲袁營(二)第378章 一箭穿心第479章 金戈鐵馬(四)第1章 光武秘寶第245章 燕京律第359章 七進七出(一)第302章 三線開戰(六)第302章 陣斬元兇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288章 斬殺袁熙第394章 風起雲涌(二)第334章 戰死雒城第302章 三線開戰(六)第285章 先拔頭籌第406章 無可阻擋第174章 血色歸途(六)第424章 圍城十日第306章 勇冠三軍第240章 坐領江東第195章 洗盡鉛華第225章 不與君侯爲敵第140章 射術的較量第283章 祭師出征第142章 三英戰呂布第140章 射術的較量第86章 王者歸來(三)第439章 香消玉殞第302章 三線開戰(六)第429章 七擒孟獲(三)第440章 奔射!第200章 製造神蹟第243章 曹仁的佈局第360章 七進七出(二)第434章 惡戰不休(一)第246章 軍政分離第288章 斬殺袁熙第112章 再次換裝第85章 王者歸來(二)第232章 逃離徐州第135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第343章 漢中爭奪戰(一)第21章 幽州臺第72章 招賢納士第375章 劉協的尊嚴第430章 七擒孟獲(四)第102章 東風破、百花殘(一)第261章 內訌第73章 拔刀相助第141章 羣雄混戰第263章 且看馬如龍第70章 拜將封侯第11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86章 原來如此第259章 大漢精兵第492章 大決戰(下)第327章 喜訊第450章 粗中有細第85章 王者歸來(二)第292章 敖烈來援第476章 金戈鐵馬(一)第290章 涼州驚變第250章 整裝待發第342章 再起波瀾第132章 溫酒斬華雄第431章 恍若隔世第486章 決戰官渡(一)第10章 相互授藝第112章 再次換裝第422章 斬顏良、誅文丑第478章 金戈鐵馬(三)第266章 封狼居胥(二)第92章 誰是小霸王(一)第103章 東風破、百花殘(二)第120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一)第430章 七擒孟獲(四)第24章 換裝第317章 鬥智鬥力第266章 封狼居胥(二)第423章 關羽的請求第103章 東風破、百花殘(二)
第490章 決戰官渡(五)第422章 斬顏良、誅文丑第110章 天子第一詔第382章 讓勇氣飛(二)第158章 束手就擒第344章 漢中爭奪戰(二)第60章 河東徐晃第54章 西涼錦馬超第225章 不與君侯爲敵第421章 關羽出戰第391章 大戰前夕第103章 東風破、百花殘(二)第193章 大鬧鄴城(三)第193章 大鬧鄴城(三)第217章 匯合呂布第330章 平定涼州第369章 過五關斬六將(三)第154章 呂布再揚威第421章 關羽出戰第174章 血色歸途(六)第311章 夜襲袁營(二)第378章 一箭穿心第479章 金戈鐵馬(四)第1章 光武秘寶第245章 燕京律第359章 七進七出(一)第302章 三線開戰(六)第302章 陣斬元兇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288章 斬殺袁熙第394章 風起雲涌(二)第334章 戰死雒城第302章 三線開戰(六)第285章 先拔頭籌第406章 無可阻擋第174章 血色歸途(六)第424章 圍城十日第306章 勇冠三軍第240章 坐領江東第195章 洗盡鉛華第225章 不與君侯爲敵第140章 射術的較量第283章 祭師出征第142章 三英戰呂布第140章 射術的較量第86章 王者歸來(三)第439章 香消玉殞第302章 三線開戰(六)第429章 七擒孟獲(三)第440章 奔射!第200章 製造神蹟第243章 曹仁的佈局第360章 七進七出(二)第434章 惡戰不休(一)第246章 軍政分離第288章 斬殺袁熙第112章 再次換裝第85章 王者歸來(二)第232章 逃離徐州第135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第343章 漢中爭奪戰(一)第21章 幽州臺第72章 招賢納士第375章 劉協的尊嚴第430章 七擒孟獲(四)第102章 東風破、百花殘(一)第261章 內訌第73章 拔刀相助第141章 羣雄混戰第263章 且看馬如龍第70章 拜將封侯第11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86章 原來如此第259章 大漢精兵第492章 大決戰(下)第327章 喜訊第450章 粗中有細第85章 王者歸來(二)第292章 敖烈來援第476章 金戈鐵馬(一)第290章 涼州驚變第250章 整裝待發第342章 再起波瀾第132章 溫酒斬華雄第431章 恍若隔世第486章 決戰官渡(一)第10章 相互授藝第112章 再次換裝第422章 斬顏良、誅文丑第478章 金戈鐵馬(三)第266章 封狼居胥(二)第92章 誰是小霸王(一)第103章 東風破、百花殘(二)第120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一)第430章 七擒孟獲(四)第24章 換裝第317章 鬥智鬥力第266章 封狼居胥(二)第423章 關羽的請求第103章 東風破、百花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