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章 大朝受賀

建安二十三年是長安城發生大變化的一年,首先城內人口減少,並非長安城魅力消退,而是隨着杜陵縣、霸陵縣和咸陽縣三座副城建成,大量中下層人口都疏散到了三座副城中,這便使得長安城內的很多舊房拆除,新宅修成,使得長安城內更加整齊有致,各種建築氣勢恢宏,隱隱出現了強漢時代的影子。

長安城內的另一個大變化就是商業店鋪急劇減少,由於三座副城和主城之間修建了寬敞平坦的官道,官道兩邊立刻成了商業密集之地,大量店鋪都遷到城外,商鋪、商行、市集、社廟、酒館、旅舍、青樓、樂坊、舞坊、武館、賭館等等,應有盡有。

這倒並非官府強令,而是利益使然,長安城內亥時要關閉城‘門’,八百通鼓後全城實行宵禁,這對商業限制較大,而搬到城外則完全沒有限制。

另外,三座副城夜晚可以出入城‘門’,通宵不閉,這對做夜晚生意的店鋪是極大的利好,但更重要是地租便宜,夥計回家方便,商人認利,商鋪外遷已是大‘潮’。

商鋪外遷,平民外遷,大量土地空了出去,朝廷便在這些土地上修建了不少官方建築,比如官學、驛站、官邸等等。

隨着建安二十四年的新年到來,各地官員紛紛趕來長安,使得長安城內又再度熱鬧起來。

在漢制中,每年旦日都要舉行大朝,慶賀新的一年到來,隨即舉行百官大宴,犒勞辛苦了一年的文武百官,這原本是朝廷禮制,地方諸侯不得效仿,否則就有僭越之嫌。

但在禮樂崩壞的漢末,朝廷的各種制度早已被各地諸侯效仿,包括新年大朝,當年在荊州時,劉表在每年旦日這一天都會舉行新年大朝,要求荊州各地郡丞以上的官員都要趕到襄陽參加大朝。

劉璟在繼承荊州牧後,新年大朝一度停止,後來在奪取益州後又重新恢復了,不過並不強求各郡地方官員來參加,若正好在成都述職,也必須參加。

定都長安後,新年大朝改爲兩年一次,一般是在雙數年份舉行,今年是建安二十四年,正好是雙數年,但考慮到家家戶戶都要舉行族祭,地方官員來京參加大朝必然會影響到族祭,所以當初平章臺又有規定,新年大朝只限於京城官員參與,地方官員可以不必參與。

但新年大朝並不僅僅是一次大朝就結束,後面幾天還有一連串的活動,包括祭社,祭天地等等,甚至尚書省各部也有自己的聚會活動,它實際上是一次重要的政治活動,可以建立人脈,疏通關係。

每一個官員都極爲重視,正式這個緣故,很多地方官寧可將族祭推遲到正月十五,也要趕來長安參加兩年一次的新年大朝。

旦日凌晨,天還沒有亮,未央宮東司馬‘門’緩緩開啓,早已等候在宮‘門’外的數百名官員開始緩步進入武明廣場,廣場四周站着數千名‘侍’衛,戒備森嚴。

由於夜晚嚴寒,殿中監特地在廣場上搭建了二十幾座臨時大帳,供參加朝會的官員們避寒取暖,這次朝會將由近兩千名文武官員參加,使得每座大帳內都幾乎坐滿了官員,他們三五成羣,竊竊‘私’語,當然最多的話題,便是魏國發生的物資短缺危機,物價飛漲,朝野動‘蕩’。

劉備自從被封爲太尉後,便一直在長安的府中調養身體,極少出‘門’,也不見外人,經過大半年的調養,他終於在北方的水土中漸漸恢復了健康。

雖然不能和他當年躍馬疆場時的身體相比,但比起在‘交’州的積弱病態,卻又好了很多,用最通俗的話說,醫士們又允許他行房事了,使他的人生又恢復了一大樂趣。

劉備也接到了劉璟的親筆信邀請,請他出席新年大朝,劉璟給足了他面子,他也不好再拒絕,便一早乘坐馬車前來未央宮參加朝會。

劉備雖然已不再是一方諸侯,但他德望依舊很高,官員們見了他,都紛紛行禮,“劉皇叔也來了。”

“參見劉太尉!”

衆人的禮遇也使他心中的尷尬盡去,他也微笑着對衆人一一點頭,目光卻在尋找‘交’州舊臣,這時,他忽然看見了坐在一角的諸葛亮,還有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以及王累和陳到,劉備心中大喜,快步走了過去。

諸葛亮等人聽見身後有人在打招呼,提到了劉皇叔,他們才發現劉備向他們走來,幾人連忙起身行禮,自從他們在‘交’州一別後,衆人便再也沒有見面,雖然都在長安,但劉備閉‘門’不見任何人,也無緣一見,卻沒有想到在這裡見到了。

‘激’動自不多說,衆人紛紛和劉備見禮,尤其陳到,聲音都哽咽起來,“能再見到皇叔,微臣就算死也心甘。”

劉備心中感動,擺擺手笑道:“這裡不要再自稱微臣了,另外今天可是新年,千萬不要再說一個死字,明白了嗎?”

“我記住了!”

“我們坐下說話吧!”

幾個人坐下,劉備笑了笑,先問諸葛瑾道:“聽聞子瑜封爲豫章太守,怎麼新年趕到了長安?”

諸葛瑾臉微微一紅,解釋道:“新年朝會比較重要,除了江東和‘交’州的官員趕不過來外,其他基本上都來了,而且我們諸葛家祭祖就在長安,所以我帶着犬子也趕來了。”

“在長安祭祖,這倒也方便。”

劉備目光又轉向了諸葛亮,笑容溫和起來,“先生出任相國,我還沒有向先生恭喜呢!”

諸葛亮臉上略有點熱,歉然道:“應該是我去拜見皇叔,只是一直沒有時間,昨天才從高奴歸來,孔明慚愧。”

“先生不必慚愧,我知道先生平生之志是復興漢室,在長安可以實現先生之志,這是好事,只怪劉備無能,不能實現先生之志。”

劉備的最後一句話使幾人間的氣氛有點尷尬起來,這時,王累連忙岔開話題道:“皇叔的身體好像已經恢復了健康,這纔是令人歡喜之事啊!”

劉備呵呵笑了起來,“知揚說得對,身體健康纔是最令人愉悅之事,縱有千金萬金卻無福享受,那也是枉然。”

劉備‘洞’察世事,城府極深,他知道劉璟雖然厚待於他,給他地位和財富,但實際上劉璟並不放心他,讓他兒子劉禪在成都讀書就是最好的例證,如果他不受招安,依然心懷反意,那劉禪就是人質了。

明白這一點,劉備也十分謹慎,在故舊面前,絲毫不提他對未來有什麼打算,事實上,劉備也知道天下大勢已定,連馬超擁有羌人支持尚不能翻本,他劉備又能有什麼資本?

想通這一點,劉備也知天命,只想平平靜靜度過晚年,同時他也希望從前的部屬不要再給他添‘亂’,這就是他半年多來閉‘門’不見任何客人的緣故。

劉備沉‘吟’一下,又問陳到,“雲長和翼德如何?”

ωωω¤ttk an¤c o 陳到連忙道:“關將軍在隴西練兵,張將軍則在靈州訓練民團,關興、張苞等後輩之將皆在子龍手下聽令,我也在靈州跟隨張將軍訓練民團,但剛接到兵部調令,調我到南陽爲副都督,聽說張將軍也將調去合‘肥’。”

“那雲長呢?”劉備有些緊張地問道。

劉備知道這是從前‘交’州將領的觀察期都已結束,將開始陸續啓用,他很希望二弟雲長也能得到重用,雖然他的人生最終失敗,但他希望二弟和三弟至少在新漢王朝中能獲得一定地位。

旁邊諸葛亮接口道:“雲長將出任蒲津關主將,負責進攻河東郡,幷州方面將由我全權指揮。”

劉備有些愕然,他沒想到劉璟竟然如此寬宏,讓雲長獨領一軍,這種氣度讓他不得不暗暗佩服。

就在這時,廣場上傳來了一聲清脆的鐘響,這是卯時到了,他們需要在大殿前列隊,準備進殿。

衆大臣紛紛起身,來到了廣場之上,很快便列成兩隊,一隊以太傅賈詡爲首,另一隊則以太尉劉備爲首,後面是尹默、董和、費觀等人,新年大朝並不是按職務高低列隊,而是以資歷德望來排隊。

時間終於到了卯時一刻,隨着一聲雲板叩響,殿中‘侍’御史在‘玉’階上高喝,“時辰已到,入殿!”

在悠揚的鐘磬聲中,兩隊儀仗‘侍’衛整齊地走進了大殿,後面近兩千大臣緩緩登上‘玉’階,列隊向勤政大殿內走去。

勤政大殿氣勢恢宏,三十六根大柱矗立殿中,兩邊垂下巨大的簾幔,整座大殿可容五千人同時就列。

在前排,賈詡、劉備等閣老以及相國可以就坐,而其餘兩千餘名文武官員都站立在後排,這只是漢國的新年大朝,卻給人一種大漢王朝君臨天下的錯覺。

這時,殿中‘侍’御史又一聲高喝:“漢王殿下駕到!”

大殿內頓時安靜下來,只見八名託着金盤的文官在前面帶路,後面則是三十六名金甲武士簇擁着漢王劉璟從‘玉’階側方走進了大殿。

劉璟身着日月星辰十二章王袍,頭戴劉氏兩樑冠,佩白‘玉’雙印,腰挎鮫魚五‘色’黃金劍,端坐在高高的王座之上,衆人一起躬身見禮:“參見漢王殿下!”

劉璟點點頭笑道:“新年已至,讓各位大臣久候,儀式開始吧!”

鐘鼓齊鳴,吏部尚書徐庶代表百官,快步走到‘玉’階前,向劉璟呈上百官簽名的新年祝詞,高聲道:“王者歲首,微臣爲百官所薦,向殿下祝賀新年,請殿下接受羣臣大朝之賀......”

建安二十四年的新年,註定着一個新的時代開始,統一天下的大幕,也將在這一年徐徐拉開。

.........

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382章 東山再起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230章 商船出事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423章 夜謀巴蜀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37章 少女人質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1122章 新主即位第66章 華麗一筆第1054章 交州風起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444章 應對西擴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542章 封官進爵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2章 一輛牛車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139章 兩路援軍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53章 張允蔡瑁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90章 血戰突圍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63章 深夜急令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438章 孫權抉擇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182章 興師問罪第317章 叔侄夜話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589章 月亮寶珠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1124章 生死由天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525章 激戰成都(二)第239章 攔路再獻計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763章 江東風雲(七)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863章 匈奴奇兵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555章 再起風雲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
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382章 東山再起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335章 漢江初見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230章 商船出事第1084章 各尋出路(下)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423章 夜謀巴蜀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37章 少女人質第1045章 鍾繇出使第164章 漫天要價第1122章 新主即位第66章 華麗一筆第1054章 交州風起第855章 仲達出使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444章 應對西擴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872章 西復靈州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542章 封官進爵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2章 一輛牛車第653章 將計就計第139章 兩路援軍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53章 張允蔡瑁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90章 血戰突圍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63章 深夜急令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438章 孫權抉擇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182章 興師問罪第317章 叔侄夜話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589章 月亮寶珠第549章 公開取士(上)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351章 大獲全勝第1124章 生死由天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477章 秭歸出事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525章 激戰成都(二)第239章 攔路再獻計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763章 江東風雲(七)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863章 匈奴奇兵第366章 戰爭悄然而至第555章 再起風雲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