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北方來使

小喬慌忙離開劉璟懷抱,扭過頭去,劉璟驀地轉身,有些惱怒地望着身後壞他好事的侍女,“什麼事?”他怒氣衝衝問道。

侍女嚇得面如土色,低頭道:“羅管家來傳話,說徐尚書求見!”

原來是徐庶求見自己,劉璟臉色稍霽,對侍女道:“我知道了,告訴羅管家,請徐尚房稍候。”

侍女慌慌張張走了,劉璟再回頭找小喬,小喬已經在幾步外,氛圍已被破壞了,兩人之間倒了有一點尷尬,小喬紅着臉道:“公子有事就去吧!我先回去了。”

劉璟沒有說什麼,只是深深看了她一眼,便轉身向外宅快步走去,小喬默默地望着他走遠,不由輕輕咬了一下嘴脣,低低嘆息一聲

徐庶在書房裡耐心地等待劉璟,按照平章臺十天一輪,今天正好輪到他執政事筆,出任首席尚書,上月平章臺議事,劉璟交代了三件事,一是遷都計劃,其次是合肥之戰的糧食物資調撥方案,再其次便是鑄金錢一事。

時間已過去一個月,前兩個方案都已經明確,遷都定在今年九月開始進行,前期的事務已經展開,而合肥之戰的糧食物資調撥也在有條不紊進行,今天徐庶來找劉璟則是爲了鑄金錢一事,經過一個月的忙碌,終於有了眉目。

這時,門口傳來劉璟的笑聲,“我發現元直每次來拜訪我,都會在旬日,就不肯讓我休息一天麼?”

徐庶連忙起身,向走進房間的劉璟歉然道:“微臣疏忽,打擾殿下休息了。”

劉璟擺擺手笑道:“只是開個玩笑罷了,元直不必當真,請坐!”

徐庶坐了下來,笑道:“今天來找殿下,主要是爲鑄金錢一事。”

劉璟頓時精神一振,鑄黃金錢也是他極爲關心之事,急問道:“現在進展怎麼樣了?”

徐庶取出一隻小木盒,放在桌上,推給劉璟,“殿下請過目!”

劉璟打開盒子,裡面是兩枚黃澄澄的金錢,徐庶笑道:“這是樣錢。”

劉璟大喜,他沒想到這麼快就出了樣錢,他取出一枚金錢,拿在手中細看,金錢比五銖錢略大,中間穿孔,錢肉厚實,放在手中頗有沉重感,正面刻着‘漢國金錢’四個小篆陽文,字跡渾厚,後面則是一圈宮殿浮雕,是未央宮的圖案,完全是按照劉璟當初確定的方案鑄造,令他非常滿意。

徐庶解釋道:“一斤黃金可兌換一萬錢,而一斤黃金鑄百枚金錢,一枚金錢也就相應可換一百枚五銖錢,一斤赤金可換十枚黃金錢,非常簡單易算,便於流通。”

劉璟點點頭,又問道:“如何防止私鑄呢?”

如果是純金私鑄,問題倒不大,而劉璟擔心的是黃金摻銅私鑄,對他的金錢計劃衝擊就大了,他必須要防止這一點,徐庶胸有成竹,從盒子裡取出另一枚金錢,遞給劉璟,“這一枚就是刻意摻進了一成赤銅,請殿下對比!”

劉璟饒有興致地接過摻銅錢,和之前的純金錢進行對比,雖然大小和外形都差不多,但手感上卻輕了一點,另外顏色也有所不同,徐庶又解釋道:“最初我們打算一斤黃金鑄五十枚金錢,但發現容易摻假,很難分辨,變成鑄一百枚金錢後,一旦摻銅就很容易分辨出來,有明顯色差,而且這種金錢大多是商人使用,要想瞞過商人的精明眼睛,幾乎不可能,請殿下放心。”

劉璟想了想又道:“不僅要在技術上防止,關鍵是要用嚴刑峻法,膽敢私鑄官錢者一律腰斬,讓造假者不敢輕易嘗試。”

“漢國內部我不擔心,我只是擔心魏國那邊造假,上次的假官金案就是曹丕所爲。”

劉璟微微一笑,“其實曹丕那邊倒不用擔心,他敢造假金錢,最後只會得不償失。”

劉璟把金錢放回盒子,對徐庶道:“不用再擔心什麼了,可以大規模鑄錢,立刻實施,同時收回市場上的赤金。”

“微臣遵命!”

徐庶收起盒子,起身道:“微臣就不打擾殿下休息,先告辭!”

劉璟卻擺擺手笑道:“先不慌走,我還有事情找你。”

徐庶又慢慢坐了下來,“殿下還有什麼事嗎?”

劉璟從桌上取過一份情報,遞給他,“這是昨天從長安傳來的快信,曹操派御史大夫董昭爲使者前來成都,目前已到長安,最多十天後就抵達成都。”

這個消息讓徐庶微微一怔,曹操這個時候派使者來做什麼,他接過快信,看了一遍,不解地望着劉璟,劉璟笑了笑道:“董昭是曹植一派的得力干將,他出使成都一定是曹植的舉薦,如果我沒有猜錯,董昭是爲即將爆發的合肥之戰而來,看得出,曹操並不想打仗。”

“可是我們的戰役計劃已經實施,一個多月來,我們一直在調撥錢糧物資。”

徐庶真有點糊塗了,他見劉璟笑容神秘,更加不明白劉璟的真實意圖,又遲疑着問道:“莫非殿下其實也不想打仗?”

劉璟淡淡道:“我並非不想打合肥之戰,只是相對於奪取合肥,遷都長安纔是我們的重中之重,元直忘了嗎?當初元直告訴我,遷都長安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徐庶頓時想起一個月前自己說過的話,遷都長安,前提是必須解決關中以北的羌胡和匈奴,否則長安不穩,他頓時恍然大悟,劉璟壓根就不打算近期對合肥用兵。

徐庶已經漸漸明白劉璟的思路,他笑道:“殿下莫非是想支持曹植,讓董昭這次能成功出使嗎?”

劉璟搖了搖頭,臉上的笑容更加神秘了,“我並非支持曹植,或者支持曹丕,我只關心如何在他們兄弟之爭中獲得最大的利益,其實遠程操縱他們兄弟二人爭鬥,倒是一件很有樂趣之事。”

董昭還在長安,但楊訓卻已經先一步抵達了成都,他奉楊彪之命秘密出使成都,務必要促成董昭之行的成功,他同時還揹負着另一個任務,就是查清楊添是否已經暗中投降了漢軍。

楊訓年約四十歲出頭,容貌清瘦俊朗,是弘農楊氏中的傑出子弟,和楊修一起並稱爲弘農二俊才,他天資聰穎,文采出衆,在飽讀經書的同時,又不失精明能幹,深得家主楊彪的器重,這次他秘密出使成都,肩負着楊彪交給他的殷勤囑託。

楊訓在十幾年前遊學時來過成都,曾拜蜀郡大儒任安爲師,在成都住了兩年,對成都極爲熟悉,楊訓是在傍晚時入城,住進了黃河酒館對面的一家旅舍,安頓好了行李。

楊訓站在窗前注視着對面的黃河酒館,這裡原來是曹軍設在成都的情報總站,趙亭被抓後,黃河酒館便被漢軍查封,大門緊閉,門上貼着封條,酒樓內空空蕩蕩,看不見一個人影。

楊訓顯得有些心事重重,他知道曹軍的情報站已經搬到南市,董昭告訴他,是南市的一家騾馬店,明天他得抽時間去看一看,楊訓決定先摸清楊添的真相,然後再去拜見劉璟,反正董昭還在長安,他有充足的時間。

這時,身後傳來敲門聲,楊訓回頭道:“請進!”

門開了,旅舍夥計端着食盤走了進來,笑道:“先生的晚飯來了。”

楊訓指着小桌道:“放在這裡吧!”

他坐下來,又笑着掏出一把錢塞給夥計,“辛苦了。”

“多謝先生!”

夥計感覺這把錢足有五六十枚,頓時喜出望外,他又點頭哈腰道:“先生有什麼需求,儘管吩咐。”

“我想問你一件事,就是一個多月前黑市被端,你應該知道吧!”

夥計連連點頭,“成都沒有人不知道,幾天前一百多人被公開斬首示衆,我還跑去圍觀。”

“你知道黑市爲何被查嗎?”

“聽說是漢王微服私訪,兌換到了假黃金,引起漢王震怒,下令軍隊圍剿。”

楊訓頓時有了興趣,兌換假黃金正是曹丕安排楊添所爲,如果這個傳聞是真,楊添就不應該倖免,他又問道:“這個傳聞可靠嗎?”

夥計聳了聳肩,“誰知道呢!反正各種傳聞都有,不過我家掌櫃認爲這個傳聞可靠,因爲南市開市沒有多久,數千軍隊便進入了南市,首先抓捕的就是兌換假黃金之處,然後才抓捕其他兌錢人,而且黑市存在十幾年都沒事,假黃金出來才兩個月,整個黑市就被打掉了。”

楊訓點點頭,說得很有道理,雖只是小人物,但看事情還是很清晰,看來確實是楊添的假黃金出事了,這就有意思了,假黃金出事,楊添沒有任何麻煩,還獲得高升,趙亭卻被抓了,生死不明,楊添由此接手了成都情報總站,這麼明顯的破綻,上面卻居然看不出來,只能說曹丕是別有用心。

這樣也就能解釋清楚了,楊添爲何能得到平章臺議事記錄這麼機密的文書,明顯是一個圈套。

不過楊訓雖然相通了,若沒有拿到證據也不能冒然揭發,他必須拿到確切證據才行

次日中午,楊訓不慌不忙來到了南市,找到了董昭告訴他的騾馬店,位於南市的東北角,是一家佔地三畝的大店,在大門外圍了一圈欄杆,裡面有十幾匹剛剛送到馬匹,是河湟出產的挽馬,體格高大強健,四肢粗壯,不善於疾速奔跑,主要是用於拉車。

漢軍有很嚴格的戰馬甄別規定,上等戰馬絕不允許流入民間,只能用於軍方,而且馬匹也屬於貿易禁品,不準銷往魏國和江東。

楊訓稍微打扮了一下,衣着寒酸,面有菜色,神情落魄,看起來就像一個來投親靠友的破產農民,他來到騾馬店前,小心翼翼問道:“請問,張驢兒在嗎?”

外面看馬的大漢打量他一眼,便對店鋪裡吼道:“張驢兒,外面有人找!”

“是誰找我?”一名瘦小的夥計奔跑出來,他便是楊訓要找的張驢兒,一個多月前,就是他帶找趙亭去南市找楊添,結果趙亭被抓了起來。

張驢兒不認識楊訓,愣了一下,楊訓連忙上前道:“三驢兒,我是你叔父啊!不認識我了嗎?”

楊訓一面說,手心裡出現了一面銅牌,張驢兒頓時臉色一變,後退兩步道:“二叔,你怎麼變成這副模樣了?”

“唉!一言難盡,我總算找到你了。”

張驢兒苦着臉對旁邊看馬的同伴小聲道:“老家來人了,估計是來要錢,我先帶他去吃飯,別告訴首領。”

“快把他打發走,讓首領知道你和家裡通信,有你好果子吃,快去!”

張驢兒奔進小店,片刻背條褡褳出來,對楊訓道:“二叔,我先帶你去吃飯。”

第838章 娶妾與納妾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280章 謀長沙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1127章 漢魏決戰(上)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838章 娶妾與納妾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5章 生死一線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509章 漢中失利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659章 出兵在即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441章 柴桑突圍(上)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34章 圍剿亂賊第90章 血戰突圍第582章 木牛問世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76章 孫權野望第99章 黃忠授藝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17章 禮尚往來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127章 承諾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439章 水上爭霸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1122章 新主即位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749章 三方角力(上)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541章 曹植出使
第838章 娶妾與納妾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280章 謀長沙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1127章 漢魏決戰(上)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485章 兵危生疑第731章 意外來客第838章 娶妾與納妾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903章 合肥條件第412章 攻城不利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330章 益州使者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5章 生死一線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509章 漢中失利第864章 刺殺敵酋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659章 出兵在即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1111章 鄴都隱憂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778章 江東風雲(二十二)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700章 許昌夜話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第441章 柴桑突圍(上)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34章 圍剿亂賊第90章 血戰突圍第582章 木牛問世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76章 孫權野望第99章 黃忠授藝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408章 果斷出擊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369章 揣測上意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17章 禮尚往來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1115章 青州之變(下)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127章 承諾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439章 水上爭霸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1122章 新主即位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749章 三方角力(上)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167章 有客自江東來第541章 曹植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