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無妄之災

初平元年,劉表單身赴任荊襄,外有袁術、孫堅窺視,內有土豪亂賊紛擾,令劉表舉步維艱。

正是得到荊襄的各大士族,包括襄陽蔡氏、南郡蒯氏、江夏黃氏、襄陽龐氏等等地方士族豪強的鼎力支持,劉表才得以渡過難關,掃平荊襄,成爲一方諸侯。

出於感恩圖報,也是爲了坐穩荊襄,劉表在妻子陳氏去世幾年後,又娶了蔡氏嫡女爲後妻,這就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蔡夫人。

蔡夫人今年不過二十六七歲,而劉表已年近五十,雙方相差了二十餘歲,這種年紀落差使劉表對新夫人憐愛有加,幾乎是百依百順,蔡家也因此漸漸成爲荊襄第一豪門,位高權重。

儘管劉表對新夫人千般寵愛,但蔡夫人還是有一件最遺憾之事,那就是她遲遲未能懷孕。

但在今年夏天,蔡夫人終於懷上了身孕,這使她欣喜若狂,小心翼翼地保養,開窗怕風吹,出門怕走路跌倒。

或許是天意,就在幾天前,蔡夫人卻意外地小產了,最終沒有能保住胎兒。

這個沉重的打擊使蔡夫人悲傷不已,直到今天,她的情緒才稍稍恢復。

在一間佈置華麗,瀰漫着淡淡薰香的房間裡,蔡夫人坐在一席軟毛毯上,時值深秋,天氣已有幾分寒意,她穿着一領名貴的狐白裘,外套一身寬大的繞襟深衣,將她略顯削瘦的身體緊緊包裹,

她頭梳墮馬髻,密集地插着六支兩寸長的玉簪,或碧綠晶瑩,或白玉無瑕,或赤紅如火。

蔡夫人長得身材嬌小,容顏俏麗,目似點漆,脣如塗朱,肌膚細膩如脂,但如果細看,相貌上還是有所瑕疵。

她嘴脣略薄,顴骨高聳,稍稍顯得刻薄,小鼻子和小嘴,也顯得她不夠大氣,皮膚也缺少光澤,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蔡家嫡女,代表蔡氏和劉表聯姻。

在婚姻如政治的東漢門第時代,妻子所扮演的角色,往往就是一個家族的代表,她的地位在名門貴族中尤顯重要。

此時,蔡夫人正襟危坐,聽着巫女給她破解意外小產的緣故,秦漢時期巫鬼之術極爲流行,長江流域一帶就有‘荊人鬼、越人機’的說法,遇到怪異之事,必然會請巫人詳解。

蔡夫人意外流產,使她百思不得其解,既沒有跌倒碰撞,也沒有胡亂吃藥,怎麼就小產了?

但蔡夫人也知道丈夫最反感這些巫盅之術,所以她只能趁丈夫離開襄陽去迎接劉備的機會,偷偷把巫女找來行巫。

給她行巫的是一名五十餘歲的女巫,名叫芪女,在荊襄一帶極富盛名,雖然已五十餘歲,但駐顏有術,看起來只有三十許,只是眼睛裡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妖異。

此時,芪女在房間裡邊歌邊唱,翩翩起舞,迎神劾鬼,兩旁幾名侍女端着漆盤,見她動作滑稽怪異,想笑又不敢笑,強忍着扭過頭去。

芪女猛然盤腿坐下,渾身顫抖,雙目緊閉,忽然大喊一聲,“陰陽相剋,同族操戈。”

喊完,她渾身大汗淋漓,臉色慘白,連旁邊的幾名侍女也驚恐得捂住了嘴,半晌,她慢慢睜開了眼睛,渾身疲憊地問道:“剛纔社神附我身,所說之言,夫人可記住了?”

“我記住了,陰陽相剋,同族操戈。”

蔡夫人銳利的目光注視着芪女,“這是什麼意思?”

“果然不出我所料。”

芪女嘆了口氣,伏地磕頭道:“但我不敢說。”

“說!”蔡夫人滿臉怒氣地盯住她。

芪女戰戰兢兢,“須夫人先饒我不死,我纔敢說。”

“你只要不是胡編亂造,我就不會怪你。”蔡夫人的語氣稍稍緩和一點。

芪女無奈,只得吞吞吐吐道:“當初夫人剛有身孕時,我便說了,夫人腹中孩兒是至陰之命,最忌諱陽命之人相剋,夫人還記得嗎?”

蔡夫人點點頭,她當然記得,所以她小心翼翼保養,任何人都不見,沒想到她的孩子還是沒有保住,被芪女說中了,難道真是陰陽相剋的緣故。

“說下去!”

芪女戰戰兢兢又道:“剛纔我行巫,求到社神之語,正是陰陽相剋,導致了夫人腹中孩兒沒有保住。”

“那同族操戈又是何意?”

“就是說貴府中必有陽命極盛之人,不知最近府上可有新人,我說得是....是州牧子侄。”

“這和州牧子侄有什麼關係?”蔡夫人有些不悅,她不願意把家人牽扯進來。

話已經說到這一步,芪女也只得硬着頭皮繼續說下去,“夫人,社神之語有云,同族操戈,其實就是說同族子侄克命,這必和州牧子侄有關,但州牧的五個子侄我都已相過命,和他們無關,應該是新來之人,我不敢妄言。”

“新來之人!新來之人!”

蔡夫人自言自語,她忽然臉色大變,頓時想起一事,丈夫前天給她說過,侄子劉璟從家鄉過來,難道是他?

她立刻扭頭命令侍女:“把那個劉璟的元簡拿來!”

很快,侍女從箱子裡取來一隻元簡,上面有劉璟的生辰八字,是昨天丈夫給她,讓她準備向蔡家提親。

“你看看這元簡上的八字,可是克我孩兒的陽命?”她將元簡遞給了芪女。

行巫之人,必然會看命理八字,芪女接過元簡仔細心算片刻,她忽然驚恐地瞪大眼睛,顫抖着聲音道:“夫人.....就是此人!”

。。。。。。。。

芪女懷揣着兩片金葉子快步走下蔡夫人的寢樓,頭頂上忽然傳來‘砰!’一聲脆響,嚇得她心中一哆嗦,兩股顫慄。

“我得速離開襄陽!”

她低聲自言自語,加快步伐向府外走去,她剛走沒多久,劉表便走進了院子。

劉表剛剛從比水河畔把劉備迎來,劉備暫住樊城,明天一早進襄陽,劉表則因爲擔心妻子的身體,先趕回府宅探望妻子。

這時,劉表也聽見了二樓傳來一聲‘嘩啦!’巨響,他心中有些詫異,這是發生了什麼事?

他快步走上二樓,進了妻子的側房,只見幾名丫鬟正在收拾地上的碎片,妻子竟把一隻白玉耳杯砸碎了,梳妝檯也翻了,各種脂粉掉落一地。

“阿嬋,出了什麼事?”

劉表見妻子側躺在榻上,滿臉淚水,幾名侍女正在安慰她,他心中一驚,連忙上前蹲下,伸手摟住妻子,“告訴我,到底怎麼回事?”

“老爺!”

蔡夫人哭倒在丈夫懷中,“我的孩兒....死得好冤啊!”

.........

聞名天下的劉皇叔到來,轟動了襄陽城,引來滿城空巷,集中在江漢大街兩旁,載歌載舞,歡呼雀躍,夾道歡迎劉備到來。

就在劉備被熱烈歡迎進城的同一時刻,劉璟卻無聲無息地進了州牧家宅。

劉表是荊州之主,所住府宅自然也是氣派恢宏,和他身份相當,劉表的府宅由主宅和附宅組成,附宅是馬廄和下人們的住處。

而主宅分爲前後兩庭,皆有迴廊環繞,結構雖比較簡單,但亭臺樓閣衆多,佔地足有數百畝,一條小河從府中穿流而過,後院還有花園,時值九月,正是秋意盎然時節,府宅中果實累累,芬芳四溢,令人心曠神怡。

“阿璟,這就是東院,是劉氏子弟居住之地,剛纔我們去的院子是客舍,父親的意思,你以後也住在東院。”

領劉璟參觀府宅之人,正是劉表長子劉琦,劉表有三子一女,長子琦、次子琮和三子修,除了劉修是小妾所生外,其他兩子一女都是前妻陳氏所生。

劉琦年約二十歲,長得倒是身材很高,但十分瘦弱,看起來就像竹竿子一樣,喜文厭武,拜襄陽名士龐德公爲師,性格文靜,溫和寬厚,對新來的堂弟也關愛有加。

劉琦拜龐德公爲師,這半個月一直在鹿門書院讀書,今天聽說聞名天下的劉皇叔到來,他急急趕回府,正好遇到了劉璟,父親便將劉璟交給了他。

劉琦見劉璟沒有什麼行李,只帶着一隻皮囊,連換洗的衣服也沒有,穿一身粗布葛衣,看起來就像個草莽中人一樣,完全沒有劉氏子弟的風度。

劉琦不喜歡劉璟這身打扮,不過他也不認爲這是劉璟的問題,遇到亂兵,能逃得性命就算萬幸了。

此時,劉琦心中充滿了對堂弟的同情。

“我那邊倒有幾件上好袍衫,都是新做之衣,你我身材相仿,若不嫌棄,你就先拿去穿。”

“小弟多謝了!”

劉璟笑着隨手拍了一下劉琦肩膀,劉琦愕然,君子之交,也可以勾肩搭背麼?

劉璟的手也在劉琦肩頭停住了,臉上露出一絲尷尬的笑意。

關於角色的轉換,劉璟並沒有很快適應,有時候,他也會有意無意表現出少年獵戶的一些習性。

這些在山野中養成的習慣,會在偶然間不經意地表露出來,劉璟也不時提醒自己,要當心,要注意身份,千萬不要隨手抽劉琦一記頭皮之類。

現在他隨手拍了一下劉琦的肩膀,在山野小民中極爲常見,但士人之間卻是不可思議,舉止得體,動靜有禮,這是最起碼的禮儀。

好在劉琦只是笑了笑,沒有把這件小事放在心上,不過他卻覺得,劉璟該去讀書習禮了,自己作爲兄長,責無旁貸。

“這裡是你住的院子。”

兄弟兩人走到一處小院前,劉琦推開門,一面老僕上前跪下行禮,“老奴拜見長公子。”

“起來吧!”

劉琦給劉璟介紹這名老者,“這是蒙叔,也是從老家過來,跟着我們十幾時年了,你孩童時,也還照顧過你。”

。。。。。。。。。。。。

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37章 少女人質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75章 許都之謀第99章 黃忠授藝第446章 曹劉和談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57章 餞別送友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83章 進營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675章 痛擊援軍第246章 三方角力第72章 無理取鬧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552章 籠絡世家(上)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901章 突襲居延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53章 張允蔡瑁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894章 遷都議事第419章 強硬反擊(上)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99章 黃忠授藝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87章 真相漸近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83章 進營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406章 勢取江陵第36章 赤壁酒館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11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180章 周瑜之謀
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37章 少女人質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75章 許都之謀第99章 黃忠授藝第446章 曹劉和談第592章 雷霆之怒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57章 餞別送友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541章 曹植出使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83章 進營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675章 痛擊援軍第246章 三方角力第72章 無理取鬧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552章 籠絡世家(上)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901章 突襲居延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628章 曹軍北撤第53章 張允蔡瑁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894章 遷都議事第419章 強硬反擊(上)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743章 各個擊破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99章 黃忠授藝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87章 真相漸近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83章 進營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958章 匈奴來使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406章 勢取江陵第36章 赤壁酒館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537章 關中消息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111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432章 微服私訪第690章 收之桑榆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180章 周瑜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