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陶政升官

“大姐是擔心江東公主的事吧!”

小包娘很清楚陶湛此時的煩惱,只是江東公主之事和她關係不大,她也沒有多問,不過這件事丫鬟們總是不時告訴她,她也知道這一天即將到來了。

陶湛搖搖頭,“事到如今,還有什麼可擔心的,我只是不知道將軍是怎麼想,這兩年他忙於戰爭,南征北戰,我和他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

小包娘笑了起來,“其實大姐儘可放心,他不是那種‘花’‘花’公子,整天談情說愛,看見新歡,就把舊愛丟在腦後,他的心思都放在爭奪天下之上,我還記得有一天半夜,他忽然起身在房間裡來回踱步,我問他爲何不睡了,他說在考慮軍糧問題,你看看,連睡覺都不安生,他哪有多少心思去追逐‘女’人?” wωω★ тTk Λn★ ¢○

陶湛默然,這些事情她都考慮過,只是自己想的事大多會生疑,總不如從別人嘴裡說出來,她苦笑一聲道:“其實很多事情我也想通了,以他的身份地位,身邊十幾個‘女’人也很正常,只是......”

後面的話陶湛不想說出來,只是她心中總是會莫名煩惱,根本原因還是她孃家地位不高,使她總擔心自己地位不保,擔心兒子的未來,這些心思小包娘無法理解,陶湛也不想讓別人知曉,這時,陶湛起身笑道:“走吧!我和你烤‘肉’去。”

小包娘歡喜地跟着她走出房‘門’,問道:“大姐也喜歡吃烤‘肉’嗎?”

“我不太喜歡吃。”

陶湛笑道:“不過我喜歡烤,以前常常和兄長躲在院子裡偷偷烤魚。”

望着院子裡嫋嫋升起的青煙,望着漫天星斗,陶湛回憶起了少‘女’時的快樂歲月,積壓在她心中的煩憂也漸漸地消失了。

次日一早,在州衙內一條長長的走廊上,陶政跟着一名‘侍’衛快步向劉璟官房走去,他之前接到州衙的牒文,讓他來襄陽一趟,他便跟隨運象船一起來到了襄陽。

陶政雖然是陶湛胞兄,也是陶家唯一走上仕途之人,但他並沒有因爲妹妹的關係而飛黃騰達,相反,劉璟對他相當嚴格,和他一起的入仕的人都一一升官,他還是一個小小的縣尉。

前幾天武昌商人鬧事,他忙得連回家的時間都沒有,晚上都和衣在縣衙裡睡覺,剛剛把事態平息,襄陽的牒文便到了,陶正還以爲是要他彙報商人鬧事,可想想又不對,就算要彙報,也應該是縣令和太守前來彙報,還輪不到他來襄陽,陶政心中困‘惑’,百思不得其解。

這時,他們來到劉璟官房前,‘侍’衛稟報道:“啓稟州牧,陶縣尉到了!”

“請他進來!”房間裡傳來劉璟的聲音。

陶政快步走進房間,只見劉璟正和徐庶坐在席上談論什麼事,陶正快步上前跪下,躬身行一禮,“拜見州牧,拜見長史!”

一般而言,以下見上的禮儀很有講究,並不是時時都要行跪拜禮,要區分場合,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叫姿態對等,比如劉璟和徐庶是站在地圖前議事,這種情況下,陶政就不用跪下行拜禮,直接躬身行一禮便可。

而此時劉璟和徐庶是坐在席上,而且漢唐都是跪坐,沒有什麼椅子,這樣情況下陶政若再站着行躬身禮,就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壓力,明顯是對上級不尊重,所以陶政也必須跪下,和對方平等姿態,然後再躬身行拜禮,這就是跪禮的由來,實際上是一種平等姿態之禮。

這和明清時代的跪禮不是一回事,明清時代都有了椅子,上級高高在上,而下級跪下行禮,這就不平等了。

劉璟一擺手,微微笑道:“免禮!”

陶政直起了腰,他從懷中取出寫的報告,雙手呈上,“這是武昌商人鬧事的詳細報告,請州牧過目。”

其實關於武昌商人鬧事的報告劉璟已經得到了,不需要陶政再另外送報告,他接過報告笑了笑道:“我就不看了,你簡單說說情況。”

陶政整理一下思路道:“起因是十幾戶襄陽籍商人之前賤價賣掉了商鋪,後來發現武昌更加繁榮,他們便反悔了,想收回商鋪,但買家不幹,這十幾戶商人便鼓動襄陽籍同鄉一起去搶奪商鋪,結果便引發了江夏籍商人和襄陽籍商人的衝突,現在事態已經平復。”

“那十幾戶襄陽籍商人你怎麼處置?”劉璟接口問道。

“回稟州牧,首先是商鋪買賣成立,絕不能反悔,其次所有損失由那十幾家挑事的襄陽籍商人承擔,另外,爲首的襄陽籍商人問罪一年。”

旁邊徐庶笑了起來,“陶縣尉只處罰襄陽籍,卻不動江夏籍商人,是否合理?”

陶政站起身肅然道:“此案一是一,二是二,我絕沒有半點偏袒,至始至終,江夏籍商人沒有做出違法之事,雙方立字轉讓店鋪,有中間人作保,雖然價格低,但完全屬於自願,至於店鋪被打砸洗劫,甚至商人被追打,都是襄陽籍商人在施行暴力,或許是江夏商人故意表現弱勢,但只能是一種策略,和是否違反律法無關,我只看他們行爲,徐長史可以說我辦事不力,但不能指責我偏袒某一方。”

劉璟擺擺手笑道:“不用這麼‘激’動,徐長史知道詳細經過,只是和你開過玩笑。”

陶政又坐了下來,劉璟看了看他的報告,便把報告還給他,淡淡笑道:“以後要記住了,給我的報告必須要有縣令和太守的簽字。”

陶政的臉驀地紅了,他這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官場大忌,他不好意思地接過報告,連忙收了起來。

劉璟這纔對他說道:“把你襄陽找來,因爲有一個新的職務給你,讓徐長史說吧!”

陶政心中又驚又喜,原來是要把他調走,他心中頓時生出無限期待,忐忑不安望着徐庶,徐庶想了想道:“先告訴你一個機密,切不可外傳。”

“卑職不敢!”

徐庶又繼續道:“我們和江東簽署了秘密協議,豫章郡和蘄‘春’郡在一年後歸屬荊州,但在這一年後內,暫由江東控制,不過不得駐兵,而蘄‘春’郡和豫章郡又有不同,由雙方共管,也就是說,太守是由江東任命,但郡丞是我們任命,太守只是掛名,實權在郡丞手中,州牧便建議由你擔任蘄‘春’郡丞,一年後希望由你來穩住蘄‘春’,陶縣尉,你肩負重任啊!”

陶政心中‘激’動萬分,居然讓他做了郡丞,尤其最後一句話,一年後他來穩住蘄‘春’郡,這實際上就是暗示他,一年後他將爲太守,他再一次行拜禮道:“微臣絕不會辜負州牧和長史的重託,傾盡全力穩住蘄‘春’郡。”

劉璟笑着點點頭,“去吧!辦完手續,你就可以直接去蘄‘春’縣上任,出任郡丞的詳細安排,徐長史會和你一一‘交’代。”

“卑職告辭!”

陶政急於向祖父彙報這個天大的好消息,他行一禮,告辭而去,一直等他走遠,劉璟纔對徐庶笑道:“長史覺得此人如何?”

徐庶臉上‘露’出一絲苦澀,一般官員入仕,要先從主簿做起,兩年主簿、兩年縣尉、兩年縣丞,最後升縣令,至少要再縣中爲官十年後才考慮升遷到郡,如果政績平平,根本連升遷的機會都沒有。

而陶政沒有經過主簿,直接做了縣尉,只做三年縣尉就直接升爲郡丞,完全超越了官員升遷的途徑,只能說這源於陶政的身份,其實徐庶完全理解,就算劉璟沒有娶陶家之‘女’,出於陶家對江夏起步的巨大貢獻,也該有此報答。

更何況劉璟還娶了陶家之‘女’爲妻,生下了長子,出於一直對陶湛地位的維護和提高,劉璟也應該重用陶家,而且還在即將迎娶江東公主的前夕,這個破格提拔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

儘管徐庶心知肚明,但他卻不想提這種特殊關係,他知道劉璟也不是問他這個,而是問陶政是否能擔任蘄‘春’郡丞這個要職,徐庶想了想道:“看得出陶政是一個清廉踏實之人,爲人正直,這幾年做了不少實事,尤其這次他解決武昌商‘亂’,可以看出他也有當機立斷的魄力,能夠秉公執法,不偏不倚,我相信他在蘄‘春’郡能夠不負州牧重託,順利地將蘄‘春’郡納入荊州的疆土。”

劉璟點了點頭,“我也期待他不要讓我失望。”

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40章 蒯越之勸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570章 兵過祁山第818章 生死一線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198章 告密第819章 威逼發令第81章 意外第45章 矛盾激化第419章 強硬反擊(上)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508章 緩兵之計第81章 意外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59章 二見甘寧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87章 真相漸近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136章 奪權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893章 心事難平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459章 達成共識(中)第659章 出兵在即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4章 再陷困境第28章 初臨武昌第624章 千里救援第728章 平定河西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12章 蒯蔡兩族第921章 滿城搜捕第838章 娶妾與納妾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360章 蘄春風雲(七)第12章 蒯蔡兩族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84章 驗功第361章 第 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175章 血戰突圍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855章 仲達出使
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891章 宅院風波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860章 李令之策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40章 蒯越之勸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570章 兵過祁山第818章 生死一線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1022章 以誠動人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198章 告密第819章 威逼發令第81章 意外第45章 矛盾激化第419章 強硬反擊(上)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508章 緩兵之計第81章 意外第434章 下雉危機第59章 二見甘寧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87章 真相漸近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136章 奪權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893章 心事難平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571章 攻城不利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459章 達成共識(中)第659章 出兵在即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494章 諸葛來使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4章 再陷困境第28章 初臨武昌第624章 千里救援第728章 平定河西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12章 蒯蔡兩族第921章 滿城搜捕第838章 娶妾與納妾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360章 蘄春風雲(七)第12章 蒯蔡兩族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84章 驗功第361章 第 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175章 血戰突圍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550章 公開取士(中)第855章 仲達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