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文聘抉擇

衆人下馬,牽馬跟劉璟進了樊城,樊城內一眼望去都是鋪天蓋地的白幡,所有商鋪都停業關門,行人神情悲傷,軍民皆披麻戴孝,不少人在門口哭着燒紙錢,整個樊城都陷入巨大的悲傷之中。

文聘心中愈加黯然,跟隨劉璟進了軍衙,他命蔡進在外等候,兩人進議事堂坐下。

“發生了什麼事?”劉璟看出文聘似乎有重要事情。

文聘低低嘆息一聲,“劉別駕恐怕已被蔡瑁暗害了。”

這個消息着實讓劉璟大吃一驚,他在凌晨時還收到劉先派人送來的快信,怎麼會被暗害了?

他連忙取出劉先的信,遞給文聘,“這是今天凌晨我快到襄陽時收到的信,劉別駕說州牧恐怕不行了。”

文聘沒有看信,嘆了口氣道:“恐怕劉別駕就是死在這封信上。”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文將軍能否明示!”

文聘從懷中取出一幅白綾,放在桌上,“這就是劉別駕的死因,州牧遺令,由璟公子繼任荊州牧之位。”

劉璟愕然,他有點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又重複地問了一遍,“州牧遺命,讓我爲荊州牧?”

文聘點了點頭,“劉別駕命人把一份血書送給我,不久他便被蔡中所殺,有侍衛親眼看見蔡中行兇。”

劉璟接過白綾血書默默看了片刻,就彷彿陷入沉思,一言不發,這時文聘試探着問道:“璟公子,我可以聯繫王威將軍,以及一些忠於州牧的官員,我們將要求襄陽忠實執行太守遺囑,擁護璟公子繼任荊州牧,不知璟公子是否願意肩負起州牧的遺命?”

這件事來得太突然,使劉璟一時沒有心理準備,他沉思良久,才微微嘆了口氣,“如果我現在宣佈繼任荊州牧,荊州內戰必然爆發,或許這正是曹軍所希望,文將軍,我希望你暫時不提此事,全力配合我擊潰曹軍,然後我們再考慮州牧遺命之事。”

文聘遲疑一下道:“我只怕時間太久,便木已成舟。”

有些潛在的話文聘並沒有說出來,劉琮已經在蔡瑁的扶持下繼任爲荊州牧,儘管很多人並不一定支持,但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他們也只能效忠劉琮。

文聘擔心的是這一點,如果時間拖得太久,扳倒蔡瑁的機會就沒有了,他見劉璟似乎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又再一次提醒他:“璟公子,劉琮在上午已經繼位荊州牧,我已三次收到他的催見令,他命我去襄陽進見效忠。”

劉璟搖了搖頭,緩緩道:“我能理解文將軍的擔憂,但請文將軍明白一件事,我的敵人是曹操,而不是蔡瑁,他還不配與我爲敵,如果文聘想做一番大事,那就不要去管襄陽發生之事,全力配合我擊潰曹仁之軍,然後整頓軍馬,準備迎戰即將到來的曹操大軍。”

劉璟的一席話令文聘動容,他忽然理解了,爲什麼州牧在彌留之際,最終決定讓劉璟來繼承荊州牧,因爲只有劉璟才能在亂局中看得更遠,看到真正的天下大局。

這纔是一個真正荊州牧該做的事情,這一刻文聘知道自己的選擇,他毅然下定了決心,站起身單膝跪下抱拳道:“文聘願爲公子驅使,與公子同進共退!”

.........

就在文聘決定效忠劉璟的同一時刻,劉表之死的消息也波及到了劉備軍隊,關羽接到劉備的緊急命令,率軍撤離了鄧縣,大軍開始在碼頭登船。

關羽站在一座土丘之上,目光復雜地注視着一隊隊士兵登上戰船,其實他明白兄長的意圖,劉表身死,意味着荊州分裂開始,這個時候緊急返回南郡,很明顯是爲了劉琦。

可是曹軍怎麼辦?這場戰役並沒有結束,就這麼倉促撤軍,把曹軍丟給江夏軍,這是不是有點.....

關羽不由嘆了口氣,儘管他不想撤軍,但大哥下的嚴令他又不得不從,他本想派人去樊城通告江夏軍,可他又不知該說什麼,只得放下這個念頭。

這時,身邊部將周倉喊道:“將軍,主公來了!”

關羽一回頭,只見劉備從一艘船上走步下來,他心中大喜,連忙催馬迎了上去。

劉備和荊州人一樣,也是爲劉表披麻戴孝,手執哭喪棒,就彷彿一下子老了十歲,按理,劉表視他爲弟,現在劉表去世,他應該去襄陽祭奠,以盡兄弟之誼。

但劉備心裡卻很明白,劉表去世,意味着從前的暗鬥將徹底明朗化,現在他若去了襄陽,就肯定出不來了。

相反,這個時候他必須立刻返回襄陽,不承認劉琮繼承荊州牧,應該以嫡長爲先,扶持劉琦爲荊州牧,只有這樣,他纔不會在名義上受制於襄陽。

同時還可以爭取效忠劉琦的官員前來南郡會盟,像襄陽郡丞王覬,戶曹參軍陳震,零陵太守劉度、長沙郡丞劉磐等等。

所以劉備心急如焚要趕回南郡,但劉備真正想拉攏的卻是兩人,一個是文聘,另一個則是王威,這兩人各掌荊州精兵一萬人,是荊州的中流砥柱。

其中王威的一萬軍劉備並不擔心,王威從來都是劉琦的堅定擁護者,又和他劉備關係交好,更重要是,王威是王粲族兄,王氏家族的王覬和王粲都效忠南郡,王威也不會例外。

關鍵是文聘,文聘的一萬軍隊無論裝備和戰鬥力,都是荊州軍最強的軍隊,蔡瑁之所以對文聘再三容忍,就是看中了這支軍隊,他劉備同樣也看中了這支軍隊。

而文聘此人嚴厲正大,一向光明磊落,當年琦琮爭嫡時,他曾經不止一次表態,不贊成廢長立幼,這表明他是支持劉琦,這讓劉備對他抱有很大的希望,爲此,劉備已派孫乾去說服文聘南下。

但劉備此時已焦急萬分,劉琮已經繼位,按理劉琦應該也同時繼位纔對,可現在他還在江北,再不回去,就將錯過時機了。

“雲長!”

劉備見關羽騎馬奔來,也打馬迎了上去,“你和士元立刻率軍走水路返回南郡,不能耽誤,軍隊上船就出發。”

“那大哥呢?”關羽也是想問這件事。

“我和翼德率五千軍從陸路回去,情況緊急,我必須立刻返回江陵。”

說到這,劉備遠遠眺望一眼樊城方向,又問道:“劉璟可來找過你?”

關羽搖搖頭,“我聽說他今天已經回來了,但沒有去襄陽,在樊城發喪吧!”

劉備冷笑一聲,“看來他也不蠢。”

“大哥,我們這樣不辭而別,恐怕對戰局不利,要不要和他說一聲,讓他理解我們苦衷。”

劉備搖了搖頭,“沒必要說得太多,他其實心裡很清楚是怎麼回事,不過出於禮貌,確實是應該給他說一聲。”

劉備取出一封信,遞給關羽,“這是我的親筆信,二弟派人給劉璟送去吧!”

關羽見兄長考慮得周全,一顆心放心,他想了想,招手把關平叫來,將信遞給他,“你去一趟樊城,把此信呈給璟公子,速去速回!”

“孩兒遵令!”

關平向劉備和關羽行一禮,接過信翻身上馬而去。

關羽望着兒子背影遠去,又問劉備,“兄長不是想請諸葛先生嗎?這樣一走,會不會把他冷落了。”

劉備一笑,“我心中自然有數,我從陸路走,很大程度上就是爲了請他。”

........

劉璟送走了文聘,着實令他歡喜,雖然文聘沒有說出‘願效犬馬之勞’一類的話,但他的意思就是願爲自己效忠了。

文聘一直是荊州赫赫威名的名將之一,和黃忠並稱荊州二虎,他的效忠將極大增強自己的實力,尤其文聘的統帥力極高,文武雙全,有他在,可以替自己在安陸郡獨當一面。

現在文聘歸降,那麼下一個目標應該就是黃忠了,劉表去世,意味着分裂的正式開始,事實上,分裂早就有了,劉琦封於南郡,劉璟掌控江夏,何嘗不是一種分裂。

現在劉表去世,那麼荊州的最後一點家產也將瓜分殆盡,在劉璟眼中,軍隊和大將才是最寶貴的財富,現在荊州一共有四支軍隊,文聘之軍、王威之軍、張允之軍和黃忠之軍。

張允之軍無疑是歸蔡瑁,文聘已效忠自己,那還剩下王威之軍和黃忠之軍。

恐怕這兩支軍隊將是各方爭奪的焦點,劉璟對王威信心不足,畢竟他和王威關係不深,由於王氏家族向來支持嫡長劉琦,估計王威偏向南郡的可能性較大。

而黃忠劉璟就有很大的信心,畢竟那是他的師父,而且柴桑之戰時,黃忠與自己並肩作戰,只要有文聘的一封信,黃忠效忠的自己的可能性爲九成。

儘管如此,劉璟還是不敢大意,畢竟劉磐向來是偏向劉琦和劉備,如果他將黃忠勸向南郡,那可大事不妙,黃忠此人極重情意,他自然和自己有情意,但和劉磐也未必無情。

而且歷史上黃忠最後就是效忠於劉備,荊州的歷史雖然已大大改變了軌跡,但黃忠的個人軌跡未必會改變。

沉思良久,劉璟還是提筆給黃忠寫了一封信,信中在回憶往昔的同時,也希望他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602章 視察漢中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970章 重返合肥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83章 進營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127章 承諾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1001章 趙馬大戰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61章 緊急補救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917章 賈詡獻策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852章 激戰區水(下)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514章 初見龐羲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240章 痛惜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99章 黃忠授藝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12章 蒯蔡兩族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783章 攜美遊柴桑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57章 餞別送友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296章 以舞相屬
第149章 冤家偏路窄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377章 深謀遠慮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602章 視察漢中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982章 長安西市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970章 重返合肥第961章 三個建議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372章 狹路相逢第82章 小牛刀初試第913章 合縱連橫(上)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1030章 兵圍建業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486章 智取巫城第554章 新秀入府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779章 江東風雲(二十三)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637章 噩耗傳至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933章 濡須破局(上)第83章 進營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127章 承諾第325章 新式兵器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1001章 趙馬大戰第1078章 遠到之客第61章 緊急補救第631章 荀彧到來第797章 人情薄面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917章 賈詡獻策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852章 激戰區水(下)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703章 第三次會晤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514章 初見龐羲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255章 二戰于禁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309章 撲朔迷離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748章 兵敗豫章第240章 痛惜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99章 黃忠授藝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989章 最後談判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12章 蒯蔡兩族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783章 攜美遊柴桑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561章 子午谷相會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57章 餞別送友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296章 以舞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