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蜀道行軍

、、、、、、、、、、

九月的蜀中沒有北方的秋高氣爽,藍天白雲,天空總是被陰雲籠罩,不時下起霏霏秋雨,多了一絲秋日的涼意,不過那種溫暖溼潤的氣息卻悄然無息地滋潤着人的肌膚。

這一點在孫尚香的身上感受得特別明顯,她跟隨劉璟入蜀已有一個月,她自己也感覺到肌膚比從前更加細膩雪白了,欣喜之餘,她立刻寫信告訴了荊州的陶湛,力勸她儘快搬家來成都。

孫尚香來成都自然不是爲了享受,而是她的內心渴望自由,她不願意被天天約束在府宅內,她渴望去名山大川中遨遊,使她的心和天地一般廣闊,劉璟也滿足了她的心願,帶着她去巴蜀各地巡視,使她能夠飽覽巴蜀的秀美風光。

濛濛秋雨中,在梓潼郡的劍門蜀道上,一支數千人的軍隊在狹窄的山道上蜿蜒北上,除了五千軍隊外,還有上萬匹滿載着糧草物資的牲畜,跟着軍隊緩緩而行,天雨滑,軍隊走得格外小心。

在隊伍前面,劉璟騎在戰馬之上,一談笑風聲,用馬鞭給身邊的嬌妻指點蜀道江山,“我們走的這條道叫做金牛道,又叫劍門蜀道,另外還有陰平道和東面的米倉道,相比較而言,而是金牛道稍微好走一點,所以這邊便成了北上漢中的主道,傳說是用金牛的犄角撞山而成,又有傳說是五個力大無窮的猛士用巨斧劈山形成,所以有金牛開道和五丁劈山的典故”

劉璟興致勃勃,侃侃而談,旁邊孫尚香卻笑而不語,專心地聽丈夫講解蜀道典故,她騎在一匹雄駿胭脂戰馬之上,和其他親兵一樣身着魚鱗細甲,頭戴寬大的竹笠。

蜀中的一個多月生活雖然大半都在途中渡過,但她卻被巴山蜀水的靈氣滋潤得嬌豔無比,肌膚如雪,眸含秋水。

她仰頭望着兩邊險峻高聳的大山,遠方羣山巍巍,無窮無盡地延綿向天涯,孫尚香也忍不住一陣陣驚歎。

她從小生活在江東的河湖水泊之中,雖然也有山巒,但大都低矮平緩,就連號稱天下第一江山的北固山和眼前大劍山相比,也是相差遠。

“這次蜀道之行,我真是開眼界了!”

孫尚香嘆道:“若不能看到這些秀麗江山,我這一輩就算白過了。”

說到這,她眼波流動,對劉璟帶着一絲幽怨地說:“我就在想,你什麼時候能帶去大漠看一看,我這輩就不怨恨你了!”

劉璟愕然,“你的意思是說,我若不帶你去大漠,你就會怨恨我一輩麼?”

“那當然,誰讓你把我管得緊,不讓我一個人自由自在?”孫尚香得意洋洋笑道:“所以,你就好好想着怎麼彌補我吧!”

這時,前方一名士兵飛奔而來,在劉璟面前躬身稟報道:“吳將軍向州牧請示,天色已晚,前方正好是開闊地帶,是否可以駐營?”

劉璟看了看天色,點點頭,“可以駐營!”

軍令傳下,士兵們紛紛就地卸下營帳,前方雖然有一片開闊地帶,但也最能容一千人駐營,其餘四千軍隊只能就地駐紮在山道上。

這也是行走蜀道的常事,很多商人行旅就直接宿營在道途之上,有人迷迷糊糊起夜,一腳踏空墜入山崖。

也有人在狹窄之處過夜,熟睡後墜入山澗,好在這一帶山道開闊,足以搭建小帳篷。

士兵們開始忙碌地搭建帳篷,埋鍋造飯,作爲主帥,劉璟有一大兩小座營帳,大帳是中軍帳,也就是軍隊的指揮中樞,大帳已經先搭建起來,地上鋪了一層乾草,又鋪上毛毯,大帳內就很乾燥了,直接可以席地而坐。

劉璟坐在一張桌案後,他正在批閱各地牒,桌案上已擺了厚厚一疊重要牒,儘管劉璟已經儘量放權,但一些重大事情還是需要他來決策。

劉璟在佔領益州後,採納了司馬懿的建議,用‘蜀人治蜀地,北人管中央’的治理方略,各郡守和縣令基本上都用蜀人。

而原本的荊州牧和益州牧都虛化了,有名無實,架空了權力,重新成立驃騎將軍府,將徐庶、賈詡、司馬懿等實權人物移到驃騎將軍府,掌管荊、益兩州大權,這就是他們的中央朝廷。

然後驃騎府實行兩府制,冬天在成都公務,夏天在襄陽治府,這樣就保證了兩州的平衡,而軍權則由驃騎將軍府牢牢掌控,各地可擁有不超過千人的郡兵,這種新的權力架構,便可以適應併入益州後的疆域擴大。

這時,一名士兵在帳門口稟報道:“啓稟州牧,吳司馬有要事求見!”

“請他進來!”

片刻,吳懿將一名報信兵領進了大帳,吳懿跪坐下來,行一禮笑道:“州牧,是漢中有緊急信件送來!”

劉璟放下了手中之筆,“什麼事?”

報信兵跪下行一拜禮,取出一份趙雲的信件呈上,“這是趙將軍送來的急信,事關輔局勢!”

劉璟一直在關注關中局勢,他連忙接過信,打開看了一遍,信中說馬超以私通曹軍之罪殺了韓遂,並將其人頭送各營示衆。

劉璟嘆了口氣,命人把報信兵帶去休息,這纔對旁邊尹黙和吳懿道:“馬超無智,中了曹操離間之計,十部聯軍本是用一條線繫緊,現在去其一,其餘九部還可能再捆得住嗎?內患已生,去日不多,最多一個月,馬超必敗!”

吳懿點點頭,“由此看來,州牧不進兵關中確實是明智之舉,而且關中不像漢中,可以一戰而平,我們需要做長期作戰的準備。”

劉璟很看重吳懿,吳懿不僅能帶兵打仗,同時謀略也很厲害,不愧是巴蜀的軍師,只可惜劉璋才寵信黃權,不聽吳懿之計,在關鍵時刻還把吳懿派去漢中,最後導致滅國。

劉璟卻重用吳懿,他封趙雲爲漢中都督,執掌漢中萬軍隊,但同時又封吳懿爲都督祭酒,協助趙雲掌管軍務,爲趙雲之副,法正爲長史,主管政務,這次吳懿便是去漢中上任的上。

吳懿也是深爲慶幸自己跟隨了劉璟這樣的主公,劉璟在官方面任人唯賢,唯纔是舉,又肯放手權力,讓治下羣臣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也贏得了臣下的忠誠。

另一方面對軍隊則是賞罰分明,軍紀森嚴,恩威並施,將軍隊牢牢控制在手中,同時輕徭薄賦,鼓勵貿易,發展經濟,又以身作則,崇尚簡樸,能和士兵同甘共苦,贏得了民心和軍心,這樣的人,纔是爭奪天下的雄主。

吳懿總是喜歡把劉璋和劉璟對比,每對比一次,就感嘆一次,相比之下,劉璋何其之昏庸懦弱,正是遇到劉璟這樣的明主,才使包括吳懿在內的巴蜀廣大賢臣良將看到了自己的前途和光明,才使他們有了奮鬥的目標和幹勁,一洗從前的傾軋內鬥,都全心全意輔佐劉璟爲了更高的目標而奮鬥。

想到這,吳懿又笑道:“微臣還有一個建議,州牧不妨考慮一下。”

“司馬請說!”

“微臣這段時間和蜀中大臣們聊天時,都常常說到關中,似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州牧不妨公開徵集‘平輔策’,一方面可以集思廣益,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大家的參與熱情,使蜀臣們的眼界都放遠一點,不再盯着巴蜀的分地”

不等吳懿說完,旁邊尹黙便忍不住連聲讚道:“果然是良策也!”

劉璟笑了笑問尹黙道:“吳司馬此策何爲良?”

尹黙笑道:“蜀中官員最大的問題就是本土思想重,目光狹隘,盲目排外,這麼多年來已成爲益州官場一大毒瘤,根除它至少需要十幾年時間,不過可以在短期內減弱這種本土風氣,一是異地任官,比如蜀官可以去巴地爲官,還可以去荊州任職。

其次便是培養天下眼光,就像司馬的建議,徵集‘平輔策’,這就是一劑良藥,鼓勵大家將目光放到天下,心胸自然就不會那樣狹隘了。”

劉璟點了點頭笑道:“確實是良策,不過不用急,慢慢來!”

劉璟除了處理公務的中軍大帳外,後面還有兩頂小帳,一頂是偏帳,給孫尚香的兩個侍女居住,另一頂是劉璟的寢帳,稍微大一點,是一種雙層帳,也就是有內外兩層帳幔,夾層是一人寬的通道,從夾層通道可以直接走進偏帳,這兩頂帳實際上是一頂營帳,因外形酷似葫蘆,所以又被稱爲葫蘆帳。

寢帳內,孫尚香正和兩名侍女收拾物,和中軍帳一樣,寢帳的地上先鋪了一層乾草,又鋪上厚厚的軍毯,寢帳雖然不大,最多隻能容納四人,但也顯得很溫馨舒適,這當然和孫尚香的精心佈置有關,她畢竟是女人,收拾乾淨整潔是她的天性。

孫尚香已經換了一身衣服,脫去了魚鱗甲,換上一身白色的內袍,顯得她的身材爲曼妙,瀑布般的烏髮披散在肩頭,在燭光照耀下,她的肌膚有一層儼如象牙般的光澤,雙目如寶石般閃亮。

孫尚香將幾件衣服疊整齊,放進箱裡,又將她的青月劍掛在帳上,這時,她聽見帳外傳來腳步聲,有站崗的親兵打招呼,這是劉璟回來了,她便對兩名侍女笑道:“天已不早了,明天五更就要出發,你們也回去休息吧!”

兩名侍女行一禮,便退下去了,從夾道回了她們的偏帳,這時,帳簾一掀,劉璟滿臉笑容地走了進來。

“怎麼樣,帳內潮溼嗎?”劉璟打量一下內帳笑問道。

“嗯!比我想的要好,或許是雙層帳的緣故。”

孫尚香嫣然一笑,上前替他解開甲冑,又替他脫去長靴,這時,兩名侍女又拎來兩桶熱水,服侍劉璟洗腳,孫尚香則坐在一旁,笑吟吟地望着兩人忙碌,洗完腳,她見侍女要將水桶拎走,連忙阻止道:“留半桶熱水,你們去吧!”

劉璟洗完腳,舒服地躺了下來,舒服得他呻吟道:“躺下來的感覺簡直美妙了!”

手卻不閒着,輕輕一撈,攬住孫尚香的腰肢,一把將她抱在自己身上,孫尚香措不及防,嚇得差點叫出聲,她想到帳外的親兵,連忙咬住了嘴脣,在劉璟的肩頭捶打兩拳,“不準這樣嚇我!”

不等她說完,劉璟便吻住了她的香脣,孫尚香的身體也漸漸軟了下來,摟住丈夫脖忘情地吻着,這時,劉璟的手伸進了她的長裙中,孫尚香連忙按住他的手,嬌嗔道:“今晚不行!”

劉璟低聲笑道:“若不行的話,你幹嘛要留半桶熱水?”

“你這個傢伙,心思齷蹉!”

孫尚香被他猜中的心思,滿臉緋紅,心也漸漸融化了,任憑丈夫將她的羅裙一件件地褪下,夜色漸漸深了,士兵們都進入了夢鄉,劉璟寢帳內水乳交融,兩顆心溶爲了一體。

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94章 不想遇見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705章 嚴密搜查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173章 局勢複雜的江夏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754章 陸遜獻計第93章 好消息第12章 蒯蔡兩族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4章 再陷困境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674章 聲東擊西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81章 意外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13章 無妄之災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87章 真相漸近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280章 謀長沙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4章 再陷困境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171章 夜訪劉備第127章 承諾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946章 腹下毒刺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909章 人口戰略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939章 假道滅虢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935章 意外發現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1043章 小心掩飾
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468章 一同西去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1055章 試探進攻第1119章 誘軍出城第94章 不想遇見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705章 嚴密搜查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173章 局勢複雜的江夏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953章 高臺攻守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605章 龐統心事第754章 陸遜獻計第93章 好消息第12章 蒯蔡兩族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4章 再陷困境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674章 聲東擊西第973章 徐州失守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81章 意外第1052章 旁敲側擊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13章 無妄之災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87章 真相漸近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280章 謀長沙第1109章 中原大戰(八)第4章 再陷困境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135章 出人出錢第171章 夜訪劉備第127章 承諾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236章 夜來鐵騎聲第946章 腹下毒刺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909章 人口戰略第803章 曹丕反擊(上)第984章 京城告狀第536章 人用其才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939章 假道滅虢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867章 兵困直道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1075章 蝦道蟹路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935章 意外發現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806章 御史臺新官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466章 擺不起的架子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733章 荊南危機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429章 亂中尋機第1043章 小心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