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六章 真正盟約

審配當即建議:“主公,爲今之計,當暫時撤兵。我軍本就並非要反叛朝廷,多日以來,也沒有在朝廷大軍與曹、孫交戰時,趁虛而入,如今主公與陛下之間,還未到不死不休之境。我軍眼下撤兵,朝廷兵馬必不至來追,待安定了徐州城防之後,再做計議不遲。”

“這……”劉備面有不甘之色,他看了看衆人,隨後向田豐發問:“元皓可有良策?”

田豐低頭想了想,說道:“以屬下愚見,主公當將計就計。”

“哦?如何將計就計?”劉備問道。

“其一,暫時退兵,卻不回徐州,而是繼續駐紮歷城,威懾兗州與冀州。主公此刻若因徐州局勢而退兵,則難免落人口實,說主公不過一心只爲自己的基業,如此一來,則主公‘清君側’之名也將蕩然無存。”

劉備頻頻頷首:“不錯,正合我意,那其二呢?”

“其二,即刻派出使者去見曹操,不過並非是爲偷襲東海郡一事而去問責。”

劉備詫異道:“不去問責,那還能爲何?”

田豐搖了搖頭:“對於此事,我軍並無真憑實據,如今雙方既然聯盟,我軍若妄加揣測,則難免有破壞同盟之意,因此,這偷襲一事,只能裝糊塗,曹操不說,我軍也不提,此去只說徐州不穩,屢有盜賊犯境,滋擾城池,使得我大軍在外,不得安定,影響軍心。再以此爲藉口,向曹操暫借彭城和下邳,以作安定徐州之用,待大事成後,再行奉還。”

劉備聽得雙眼大亮:“此計甚妙,甚妙啊。”

不過轉念一想,他又躊躇起來:“只是……只是那曹孟德豈能拱手將彭城、下邳二郡讓出?須知此二郡是徐州最富庶之地,佔了全州近四成的人口和賦稅啊。曹操如今節節敗退,眼看就要失去豫州之地,他怎能捨得放棄二郡?”

田豐對此卻是十分自信:“主公放心,曹操一定會答允。”

劉備思索片刻,當即大喝:“傳令全軍,鳴金收兵!”

趙瑾看着如潮水般退去的大軍,驚喜交加,抓着陳宮的手,激動難耐。

“公臺啊公臺,這回我趙某人算是徹底拜服了。你到底是用了什麼手段,竟然讓那劉備主動撤兵,快,給我開解開解,也好讓我長長見識啊。”

陳宮大笑道:“無他,只不過是用了三千小卒而已。”

說完,他一邊笑着,一邊徑直走下了城樓,留下一臉懵懂的趙瑾。

“三千小卒?什麼意思啊……難道是……啊,我明白了,公臺,等等我……”

慎陽城,自十日之前,夏侯惇攻下此城後,第二日,曹操敗軍就逃到此處,雙方兵馬匯合之後,曹操命夏侯惇、夏侯惇、曹仁分別領兵三萬,駐紮城外三個方向,與城中守軍,互爲依託,攻守兼備。

劉赫親自率軍攻打兩次,見一時難以攻破,便撤軍休整,雙方得以暫時罷兵。

連日來,四面城牆與城門,都有諸多工匠在不斷進行着修繕和加固,一派熱火朝天景象。

而此刻,一隊人馬,剛剛走進城門,一路朝着曹操所在的府邸前進。

爲首的兩人中,其中一人正是曹操賬下謀士,程昱,程仲德,而在他旁邊的一名文士模樣的中年男子,便是跟隨劉備十餘年的謀士——孫乾,孫公祐。

孫乾自進城以後,就時不時朝城牆還有兩側的街道房屋瞄去,程昱見狀笑問道:“先生初來此地,我軍日夜鞏固城防,不敢有絲毫懈怠,專爲等候劉使君佳音,便一同進兵夾擊劉赫,如今先生駕臨,不知何以教我?”

孫乾看了他一眼,輕捋長鬚:“曹公賬下,軍威固然強盛,這城池也修繕得堅固非常,不過麼……”

“哦?不過如何?”

孫乾輕嘆一聲:“不過比之朝廷大軍與城池,總是遜色多矣,只恐難以匹敵。不知朝廷大軍到時,曹公有何抵禦之法?”

“這……”程昱臉色微變,孫乾這話雖然不中聽,卻也是實話。

雖然數日來,曹操親自指揮之下,在城中擊退了劉赫幾次攻勢,但那不過上劉赫試探而已,每次進攻都是淺嘗輒止,稍有不順便即刻退去,程昱捫心自問,以豫州如今雙方軍力差距而論,若劉赫下定決心全力一戰,這慎陽小城,是斷然守不住了。

只是如今曹軍佔據的豫州城池,只有慎陽、朗陵和安陽三城,而郎陵和安陽又都在荊州邊界附近,城小而地平,既無法屯兵也無險可守,向來只是作爲荊、豫兩地之間的糧草中轉接應之用。

因此,一旦慎陽城失守,則整個豫州也將徹底不復爲曹軍所有,故此曹操才明知不可爲而爲之,堅守慎陽這座小小縣城。

“這孫乾果然有幾分辯才。他明知單憑我軍一方,難以應對劉赫,故此纔要藉助劉備和孫堅兩方兵力牽制,還故意如此回話,分明是來者不善,看來那劉備也實在不是易於之輩。”

程昱心中犯起嘀咕,不過臉上卻依舊堆滿了笑容:“呵呵,只要使君與我家主公勠力同心,區區劉赫,自不在話下。”

“是麼?”孫乾笑了笑:“果能如此,則最好不過。”

兩人在一隊士兵護衛下,很快便來到了縣府門前。

“我家主公已等候多時了,先生請。”

程昱領着孫乾,一路走了進去。

許久之後,大堂之中。

曹操一臉笑意道:“孫先生遠來勞苦,還請先去館驛歇息,此事待曹某與衆人商議之後,明日再告知先生。”

孫乾當即起身,拱手下拜:“既如此,孫某先行告退了。我家主公拳拳盛意,還望曹公謹慎思之,告辭。”

說罷,他轉身離去。

他前腳剛走,夏侯惇便拍案而起:“狗孃養的,劉備算個什麼東西,一個織蓆販履的匹夫,孟德看重他,才與他結盟,他竟敢得寸進尺,來討要彭城和下邳,簡直該死。”

“主公,勿要與他多言,我軍在彭城和下邳,尚有五萬兵馬,便是不讓,他有本事,自來攻取便是。”

夏侯淵也是義憤填膺。

“不錯,讓他自己來打。”

“看看那劉備有多少本事,敢這樣與主公叫囂。”

衆多武將,個個氣憤不已。

然而曹操本人,卻一直陰沉着臉,隻字不語。

郭嘉看了看他的臉色,隨即站了出來:“主公莫非有此意?”

曹操看向他,反問道:“奉孝之意如何?”

郭嘉回道:“屬下以爲可行。”

“什麼?郭嘉,你可莫要胡言亂語。此二郡乃我等千辛萬苦打下,豈能憑劉備一句話便奪走,讓我等將士如何心服?”

衆多武將紛紛出言反對,曹操卻置若罔聞,只是追問下去:“且說說你的理由。”

“喏。”郭嘉轉過身,看向了夏侯惇等將領。

“在下理由有四。其一,自廬江、淮南爲孫堅所佔後,徐州二郡與我軍,實已無接壤之處,難以掌控。雖有人口百餘萬,且物阜民豐,足可供養數萬大軍,奈何夾於孫、劉兩家之間,既難以調動兵馬來參與豫州戰局,更不便徵調糧草前來支援,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他話音剛落,曹洪便喝道:“那又如何?待攻下洛陽之後,劉備、孫堅也是我軍掌中之物,那時這徐州兵馬,正好從後方接應,則徐、青、楊三州,唾手可得,豈能說無用?”

“在下這第二條理由便正與曹洪將軍所言有關,還請將軍稍安勿躁。”

郭嘉這樣一說,曹洪和衆多將領,這才暫時按捺住不忿之情,繼續聽他說下去。

“這其二,我等三方聯盟,不過因劉赫勢大,暫時不得已而爲之,其實三方各懷心思,曹洪將軍方纔所言,攻下洛陽之後,我軍要剪除另外兩家,誠然不錯,可孫劉二人,又豈會沒有如此打算?留下彭城、下邳,一旦盟軍翻臉,這五萬兵馬不但不能助力我軍繳賊,還會在頃刻之間,淪爲孫劉口中之食,根本沒有絲毫反抗之力。與其將大軍、糧草、兵械被他們白白奪走,不如此刻撤回,讓出城池,也好彰顯我軍結盟之誠意。而且若是利用得當,這五萬兵馬,或可有奇兵之效,假使能借機收復豫州,豈不比那徐州二郡,價值高出十倍?”

聽了他的這條理由,衆將面面相覷,一時都無法反駁。

郭嘉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其三,此番劉備藉口有未知兵馬屢屢進犯東海郡,那孫乾言辭之間,雖未明言,卻分明是懷疑我軍派人前往襲擾,多有指責我軍破壞同盟之潛在語意。只是他們並未挑明,我等也不好辯駁。此事無論是劉備故意挑釁也好,有人從中作梗也罷,總之若不得解決,則劉備與我方之同盟,也必將蕩然無存。數日之前,其攻打泰山郡忽然中途撤兵,便是爲此。”

“而將二郡讓與劉備,不但可以將此嫌疑徹底洗清,更使劉備再無後顧之憂,得以一心攻入兗州。有他十餘萬大軍在兗州縱橫,不敢說使劉赫首尾不能相顧,也定能牽制其不少兵力,如此一來,我軍反擊之時,勝算自然大增。”

“其四,主公奉天子以討不臣,視劉赫爲篡逆賊臣,我軍自命正義之師。此番讓出城池,乃是尊大義而舍小利之舉,上合天意,下順人心,當可令天下士子歸心,百姓欽仰,劉備雖一時得利,卻失了人心,日後聯盟破裂之時,主公正可借題發揮,說他在結盟之時,陰爲絆阻,以奸計陷害盟友,圖謀城池,是我軍顧全大局,纔不予他計較。到那時,我軍揮師東進,攻打劉備,便是堂堂正義之師,自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不但如此,此二郡之地,位於孫、劉兩家接壤之處,日後有需之時,主公可再將二郡之地,封與孫堅,從而挑起他們兩家爭鬥,我軍正可隔岸觀火,從中漁利。”

“屬下淺見,還請主公明鑑。”

說完之後,郭嘉便躬身一拜,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好,說得好。”曹操一拍桌案:“奉孝之言,正合我心。”

“主公,這……”夏侯惇等人似乎還有些不甘。

“元讓不必再言。”曹操臉色一沉,似乎想起了什麼:“曹昂之仇,豫州之恨,不可不報。單以我軍之力,絕對難以戰勝劉赫,爲此大業,區區二郡,棄之何惜?程昱何在?”

“屬下在。”

“你且去通知孫乾,明日我在府中擺下午宴,爲他接風洗塵,屆時商議割讓城池事宜。”

“屬下遵命。”

安城縣府後院,劉赫端坐在一處亭子裡,劉正、關平、程央、諸葛亮四人,恭恭敬敬站在他面前。

“此次你等四人,雖然偷跑出洛陽,擅自來到豫州,本應治罪,不過念在你等忠勇可嘉,多有奇功,便不予追究了。”

“多謝陛下。”諸葛亮三人,下拜叩謝,劉正卻是努起了嘴,一臉不情願。

“怎麼只是不追究啊,我們兄弟四人,此次怎麼也算有不小的功勞吧,父皇向來治軍賞罰分明,也該有些賞賜纔對。”

劉赫看着他那表情,笑罵道:“你這廝,自幼就被你母后和祖母寵壞了,都敢和父皇頂嘴了。好吧好吧,就算你說得有理,那你想要什麼賞賜?”

劉正眼睛一亮,脫口而出:“孩兒想要……”

他話剛說一半,張勇、高順和荀攸三人,匆匆走了過來。

劉赫一看他們神色,個個都有幾分凝重,便揮手示意劉正先停下,隨後招三人上前。

“臣等叩見陛下。”

“平身吧,有何事稟報?”

荀攸上前一步:“剛剛接到奏報,曹操將徐州二郡,讓與劉備,其駐紮在徐州的五萬兵馬,已於昨日拔營撤退,只是這支大軍,分散成了許多小股部隊,進入山野之中潛行,因此一時難以探查到他們究竟去了何方。”

劉赫微微有些詫異,隨後卻是發笑起來:“想不到陳宮這一條計策,雖然解了兗州之危,卻也讓曹操和劉備之間的盟約,變得愈發牢固起來,不愧是兩個當世梟雄啊,隨局勢而應變,哼哼,果然不好對付。”

張勇說道:“微臣以爲,應當趁他們雙方立足未穩之際,先攻曹操,再去劉備,最後南北夾擊,殲滅孫堅。曹操雖在慎陽修建防禦工事,又在城外搭建營寨,互爲犄角,卻終究兵微將寡,城池殘破,以我軍之力,全力一擊,三日足可破城。”

說完,他又看了看劉正,緊跟着補充一句:“微臣願爲陛下代勞,取曹賊首級獻上。只是微臣軍中缺少衝鋒陷陣之猛將,除卻五弟之外,還請陛下將大皇子,還有平兒、央兒調至臣軍中聽用。”

劉正等三人臉色一喜:“孩兒/侄兒願意效力。”

劉赫似笑非笑地看了看他們,搖頭道:“不必了。四弟之見,十分有理,不過正因此戰極爲關鍵,故而,朕還是御駕親征,以策萬全。”

張勇聞言,雖然有幾分失望,不過也並沒有多說什麼:“陛下英明,微臣遵旨。”

荀攸站出來道:“陛下,劉備數日之前攻打泰山郡,因徐州有變,故此撤兵。如今他已得到彭城、下邳二郡,定會再次攻入兗州,不可不防。臣以爲,當速速派遣大將,增兵泰山郡,以防不測。”

劉赫卻是神秘一笑:“放心,自然會有人去迎戰劉備。”

第一千零二章 大胃公主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朝堂變革第一千四十章 真正龍騎第三百一十四章 危機爆發第四百零九章 最後時刻第三百六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第二百一十六章 慘烈戰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最大危機第一千一百章 操縱輿論第八十七章 安排採礦第六百四十一章 受禪大典第五百四十七章 曹洪發懵第一千一百章 操縱輿論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張勇斷後第五百七十三章 強攻山頭第一百十八章 意上之喜第一千六十六章 西部戰啓第一千四十五章 再次交鋒第五百九十六章 攻入冀州第八十章 議定方針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計目前主角勢力人物再覽第一千二十八章 火燒桃林第八百五十六章 敗漢武卒第一千三十四章 守株待兔第五百一十六章 張遼顏良第九百十五章 無名俠士第七百九十五章 計劃原委第八百十五章 證人華佗第二十九章 缺兵少馬第四百零一章 呂布失意第三百六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胡騎再現第一千零四章 英雄救美第四十五章 大仇得報第六百八十二章 征伐西涼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鬥徐晃第五十九章 總有辦法第七百二十一章 張馬交鋒第六百六十四章 飛羽騎兵第八百五十一章 兵臨柴桑第九百八十六章 劉赫神技第九百八十八章 再施離間第二百七十七章 光復雁門第七百九十二章 再度反轉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山路遇刺第四百五十一章 瞬間懾服第二百七十章 鮮卑王子第七百六十九章 風雲突變第八百零三章 救人有方第一百九十四章 再戰黃巾第五百二十八章 後手發動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門驚變第一千六十七章 潑天大功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張勇斷後第七百一十二章 曹劉激戰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中高手第二百九十八章 雷霆神威第七百五十章 貂蟬臨盆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司馬出兵第一千四十八章 諸葛觀天第九十六章 山中奇景第九百四十章 艱苦一戰第九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七十四章 呂布末日第九百九十二章 一時瑜亮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胡三策第三百八十一章 暴風前夕第八百三十九章 始料未及第七十七章 武聖顯威第一千七十七章 壯猛之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惹怒劉赫第六百二十八章 偶遇舊識第七百五十章 貂蟬臨盆第十五章 隊伍壯大第四百二十六章 荀彧首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的太守第二百一十七章 高順加入第七百零八章 青徐皆危第六百九十九章 趙雲奇功第六百零三章 袁氏滅門第一千十一章 準備總攻第二百六十二章 決意北伐第五百九十章 審配田豐第七百零二章 朝議定論第八百四十八章 周瑜應戰第八百十六章 驚人真相第二十一章 發下宏願第八百八十二章 隕石天降第九百四十七章 孫劉異心第四百零四章 暗渡陳倉第一百八十五章 高順遭逐第一百零五章 天災跡象第九百五十二章 以一敵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宦官末日上架通知及感言第一千六十五章 巾幗英雄第八百零四章 意料之外第五百八十二章 援兵到來
第一千零二章 大胃公主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朝堂變革第一千四十章 真正龍騎第三百一十四章 危機爆發第四百零九章 最後時刻第三百六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力挽狂瀾第二百一十六章 慘烈戰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最大危機第一千一百章 操縱輿論第八十七章 安排採礦第六百四十一章 受禪大典第五百四十七章 曹洪發懵第一千一百章 操縱輿論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張勇斷後第五百七十三章 強攻山頭第一百十八章 意上之喜第一千六十六章 西部戰啓第一千四十五章 再次交鋒第五百九十六章 攻入冀州第八十章 議定方針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計目前主角勢力人物再覽第一千二十八章 火燒桃林第八百五十六章 敗漢武卒第一千三十四章 守株待兔第五百一十六章 張遼顏良第九百十五章 無名俠士第七百九十五章 計劃原委第八百十五章 證人華佗第二十九章 缺兵少馬第四百零一章 呂布失意第三百六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胡騎再現第一千零四章 英雄救美第四十五章 大仇得報第六百八十二章 征伐西涼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鬥徐晃第五十九章 總有辦法第七百二十一章 張馬交鋒第六百六十四章 飛羽騎兵第八百五十一章 兵臨柴桑第九百八十六章 劉赫神技第九百八十八章 再施離間第二百七十七章 光復雁門第七百九十二章 再度反轉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山路遇刺第四百五十一章 瞬間懾服第二百七十章 鮮卑王子第七百六十九章 風雲突變第八百零三章 救人有方第一百九十四章 再戰黃巾第五百二十八章 後手發動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門驚變第一千六十七章 潑天大功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張勇斷後第七百一十二章 曹劉激戰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中高手第二百九十八章 雷霆神威第七百五十章 貂蟬臨盆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司馬出兵第一千四十八章 諸葛觀天第九十六章 山中奇景第九百四十章 艱苦一戰第九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七十四章 呂布末日第九百九十二章 一時瑜亮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胡三策第三百八十一章 暴風前夕第八百三十九章 始料未及第七十七章 武聖顯威第一千七十七章 壯猛之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惹怒劉赫第六百二十八章 偶遇舊識第七百五十章 貂蟬臨盆第十五章 隊伍壯大第四百二十六章 荀彧首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的太守第二百一十七章 高順加入第七百零八章 青徐皆危第六百九十九章 趙雲奇功第六百零三章 袁氏滅門第一千十一章 準備總攻第二百六十二章 決意北伐第五百九十章 審配田豐第七百零二章 朝議定論第八百四十八章 周瑜應戰第八百十六章 驚人真相第二十一章 發下宏願第八百八十二章 隕石天降第九百四十七章 孫劉異心第四百零四章 暗渡陳倉第一百八十五章 高順遭逐第一百零五章 天災跡象第九百五十二章 以一敵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宦官末日上架通知及感言第一千六十五章 巾幗英雄第八百零四章 意料之外第五百八十二章 援兵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