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封賞之爭

“啓奏陛下,老臣以爲,司空此議萬萬不妥。”

獻帝忽然顯得有些高興,語氣之中的欣喜之意溢於言表。

“愛卿快快說來,到底如何不妥。”

劉赫看了看獻帝,心中暗道:“這劉協小小年紀,經歷坎坷,倒也有了幾分少年老成的樣子,可是終究還是太小,喜怒之色表露無疑。看他反應,顯然對我並不太歡迎,估計除了之前那次入宮討詔的影響外,主要還是他對這種武將把持朝政的事產生了驚懼之心。這倒是個小麻煩……”

他完全沒將出面反對自己和楊彪的那人當回事,如今大局已定,自己根本無懼幾個臣子的反對之音。不過儘管如此,他還是想聽聽對方會說出什麼理由來。

那臣子開口道:“陛下,自高祖創業以來,開天闢地,有我大漢繁榮四百年。然近四十年間,國亂歲凶,內憂外患,不勝其擾,所爲者何?無他,皆因桓靈二先帝,棄士族忠義,而寵信佞臣所致。樑冀造亂,黃巾猖獗,宦官釀禍,董賊殘暴,以至於國家蒙難,蒼生受苦。”

他這一張嘴,劉赫便聽出了他話中之意,不由得微微皺眉。

對方繼續說道:“樑冀也好,十常侍也罷,既能禍亂朝綱,無非借天子之權,欺上瞞下,謀取私利,尚不足以威脅天子。而如董卓之流,毒害更甚於前者。其擁兵自重,脅迫皇權,雖天子之尊亦要避其鋒芒。今董卓既滅,豈可再重蹈覆轍,令武將持重兵於洛陽之理?若要興我大漢,當效仿光武帝,重用世家士人,方爲上策。”

“老匹夫,你說什麼!”

程良脾氣最爆,一聽這話,當場便暴怒不已。

別說是他了,便是關羽等幾人,也是滿臉怒容,看着那大臣的眼神十分不善。

“放肆,在天子面前,爾等莫非要誅殺直諫之臣,效董賊之事乎!”

劉赫雖然聽了這話,心中也有些不悅,不過也知道這時候越衝動就越麻煩。

“幾位兄弟不可放肆,陛下自有聖裁。”

獻帝終究還是個孩子,一見這要吵起來的陣勢,當下就有些害怕起來。

“陳尚書此言偏頗,未免有吹毛求疵,因噎廢食之意。”

一個語氣鏗鏘有力的聲音響起,衆人看去,卻是盧植。

他這一說,劉赫才明白剛纔說話那老者,原來便是潁川陳氏的陳紀,也就是當初親自前往太原,聯合王晨和幷州十多個豪強對付自己的那個人。自己原本並不知情,也是不久前王晨告知了朱燁,朱燁又轉述給了自己。

這陳紀在三國曆史中並不算十分有名,不過他有個兒子卻是大名鼎鼎,那便是進獻了“九品中正制度”的陳羣,這個制度進一步鞏固和強化了世家對官吏選拔的壟斷,對於魏晉到唐初這數百年間,世家大族實力的迅速膨脹,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原來是他啊,那就難怪了……”

劉赫也沒有搭理,任由他和盧植二人先辯論一番。

陳紀見盧植出來反對,似乎也是有所預料,問道:“願聞盧將軍高見。”

盧植說道:“新皇年幼,當有重臣輔政,此乃常理。無論昔日弘農王爲帝,還是當今天子,皆是如此。先帝所留二位託孤大臣,盡皆早喪,唯劉顯昭一人,手握先帝遺詔,更是宗親血脈,擁兵平叛,留朝輔政,合乎國法。陳尚書將國之重臣與謀逆佞臣相提並論,實在是誅心之論,別有用心。”

“不錯,劉將軍擒殺張角,平定胡虜,光復舊土,今又捉拿董卓,奉迎陛下,無論資歷、功勳、血脈,皆是輔政大臣不二人選,還請陛下勿要遲疑。”

王允也站出來支持劉赫。

陳紀和他身後的一羣大臣忽然顯得羣情激昂。

“諸位今日莫非要助劉赫脅迫天子不成!如此行爲,與董賊何異!”

“你們放屁!”

程良作勢就要衝出去,把這羣文臣嚇得差點摔倒在大殿之上。

“劉赫造反了,劉赫殺人了……”

一羣大臣扯着嗓子高呼起來,聽得劉赫心頭忍不住有些煩躁起來。

陳紀直接往前踏出一步,伸長了脖子。

“老夫即爲尚書令,世受國恩,豈能惜命避刀,見奸佞禍國而不語?劉赫,你如今手握重兵,京畿之地,盡在掌握,老夫自知得罪了你,今日必死無疑,然而要老夫屈從於暴力,卻是萬萬不能!”

這陳紀一副慷慨激昂,大義凜然的模樣,要不是早就知道他是什麼德行,劉赫都險些以爲這是一個大大的忠臣。

他這一說,身邊不少大臣也紛紛走了出來。

“我等願意引頸就戮,爲國盡忠!”

“劉將軍若果真心念大漢社稷,當自行帶本部兵馬迴歸幷州,陛下可封其爲平北將軍,兼併州刺史,分封爵位,替大漢戍守一方,若是在此霸佔朝綱,橫行無忌,如何對得起劉氏列祖列宗?”

“不錯,請劉將軍還於幷州!請陛下重用士人!”

朱儁也是個暴脾氣,忍了半天,現在終於忍不住站了出來。

“胡說八道!誰說武將立功之後就該鎮守邊關,不得進京任職?我與盧公、皇甫老將軍,皆是常年帶兵征戰之人,然戰事結束後,仍是於朝中位居高位。想那何進,毫無尺寸之功,憑藉後宮之事,而居大將軍之位,今劉顯昭功高蓋世,天下莫能相比,卻要困於邊陲,諸位臣工,如此輕賢慢士,排擠功臣,到底居心何在!”

“公偉此言荒謬!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正因何進無能,董卓造逆,才更不可使武將坐朝,否則必生禍亂。士人治天下,方有我大漢四百年盛世。武人、宦官治天下,故有桓靈以來數十年之亂,如此教訓,豈能頃刻忘懷?”

陳紀這一段話,讓朝上衆多武官中,除了本就和他一黨的那部分,剩下的都紛紛跳了起來。

“汝等怎敢如此輕視我等武將,若無我等血戰,豈有爾等性命!”

陳紀一看他們逼迫了上來,又擺出了方纔那視死如歸的模樣。

“怎麼,諸位莫非要羣起攻之,將老夫打殺不成?哼,我陳紀雖然老邁,卻也有一把硬骨頭,絕不向爾等奸佞之輩屈膝!如今洛陽所有兵馬,盡在劉赫手中,你若想效仿董卓之行,老夫雖無力阻擋,卻也要將此殘軀,撞死於這大殿之上,以報先帝!”

他說完,作勢就要朝一旁的大柱子上撞過去。

“陳尚書不可啊!”

“元方萬萬不可……”

他身邊一羣朝臣趕忙將他攔住,而他還在裝出一副痛心疾首,拼命也要撞過去的樣子。

楊彪看得是眉頭直豎,十分不耐。

“朝堂之上,諸位尋死覓活,實在不成體統。劉將軍忠勇無雙,仁義無匹,公等如此薄待,良心何在?”

陳紀完全不吃這套,他狠狠瞪了楊彪一眼。

“弘農楊氏,天下知名。公即爲士人領袖,當一展才學,輔佐陛下,排除奸佞,何以自損風骨,投靠劉赫以求高官厚祿,實在令人不齒。”

楊彪嘆了口氣:“我等一心爲國,只求天下早日安定。如今諸侯並起,於各地擁兵自重,對朝廷貌合神離,若無劉赫這等宗親豪傑相輔,陛下何以震懾羣雄?董卓乃是外姓,無伊尹、霍光之才,入朝主政,自然不便。然劉赫乃漢室後裔,陛下皇叔,又有大德於身,大功於社稷,怎能相提並論?公等才智過人,見識不凡,此理豈會不知,何必在此百般阻撓?”

第十四章 少爺長工第三百三十一章 驚世倡議第六百四十三章 兗州動向第一千零七章 再見虎牢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猛相鬥第八百四十一章 徐楊進兵第一千二十三章 劉赫找死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箭連環第一百零七章 偶遇崔鈞第三百六十五章 神秘智者第一百二十二章 親家要求第三百四十三章 再出意外第六章 鬥熊孩子第六百零九章 太守人選第二百三十一章 果然好漢第五百七十二章 最終爆發第一千六十八章 虎騎末日第九百八十三章 再戰惡虎第六百六十章 龐德血戰第九百九十九章 鮮卑援軍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九百七十二章 互爲敵後第一百八十七章 局勢嚴峻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周瑜進犯第七百七十三章 典韋刁難主角勢力一覽第六百二十七章 工程進度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片亂局第一百零八章 槓桿原理第二百八十二章 驚世交易第九百五十六章 震動朝綱第二百七十三章 伊蘭部落第五百章 一波又起第五十五章 夜襲兩河第八百五十三章 奇異勝利第一百二十二章 親家要求第五百二十五章 豐碩戰果第三百三十五章 漢胡衝突第四百六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七百四十一章 重重埋伏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猛相鬥第三百二十七章 百姓震動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羽剋星第三百四十章 當衆行刑第四百零三章 施反間計第八百八十六章 準備決戰第十二章 暗中考驗第一百六十一章 時機成熟第九百九十三章 誰埋伏誰第一千九十六章 王允連環上架通知及感言第六百五十三章 典韋立誓第五百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八十一章 又見伏擊第六百九十二章 韓遂陷阱第四百二十九章 趙氏危難第一百零二章 神使造訪第五百零九章 二賊之謀第三十章 進城賣藥第二百三十五章 雁門大戰第二十六章 慶功賀宴第八百五十八章 高順連敗第二百四十八章 朝會激辯第八百七十一章 劉赫趕到第八百八十五章 徐庶首功第八百三十九章 始料未及第五百一十四章 不打自招第七百八十章 別來無恙第二百四十八章 朝會激辯第七百五十八章 曹操抉擇第一千五十五章 洛陽之難第七百一十七章 分治徐州第二百六十二章 決意北伐第九百零九章 劉赫籌書第三百八十七章 董卓上鉤第一百八十三章 最後準備第六百二十章 生死一瞬第八百六十一章 局勢莫名第六百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七百章 平定西涼第九百二十一章 士子倒戈第九百八十一章 不同心思第二百九十章 草原異狀第七百二十四章 張勇震怒第五百二十六章 全軍覆沒第七百二十八章 氣死蜀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張飛首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個熟人第二百九十章 草原異狀第一千十一章 準備總攻第一千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一千五十三章 全面大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荀氏渾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計初成第八百八十六章 準備決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馴服坐騎第八百三十五章 豫州初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酒樓怪客第七百一十一章 計謀落空第五百一十九章 圍攻關羽
第十四章 少爺長工第三百三十一章 驚世倡議第六百四十三章 兗州動向第一千零七章 再見虎牢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猛相鬥第八百四十一章 徐楊進兵第一千二十三章 劉赫找死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箭連環第一百零七章 偶遇崔鈞第三百六十五章 神秘智者第一百二十二章 親家要求第三百四十三章 再出意外第六章 鬥熊孩子第六百零九章 太守人選第二百三十一章 果然好漢第五百七十二章 最終爆發第一千六十八章 虎騎末日第九百八十三章 再戰惡虎第六百六十章 龐德血戰第九百九十九章 鮮卑援軍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九百七十二章 互爲敵後第一百八十七章 局勢嚴峻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周瑜進犯第七百七十三章 典韋刁難主角勢力一覽第六百二十七章 工程進度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片亂局第一百零八章 槓桿原理第二百八十二章 驚世交易第九百五十六章 震動朝綱第二百七十三章 伊蘭部落第五百章 一波又起第五十五章 夜襲兩河第八百五十三章 奇異勝利第一百二十二章 親家要求第五百二十五章 豐碩戰果第三百三十五章 漢胡衝突第四百六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七百四十一章 重重埋伏第九百五十一章 二猛相鬥第三百二十七章 百姓震動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羽剋星第三百四十章 當衆行刑第四百零三章 施反間計第八百八十六章 準備決戰第十二章 暗中考驗第一百六十一章 時機成熟第九百九十三章 誰埋伏誰第一千九十六章 王允連環上架通知及感言第六百五十三章 典韋立誓第五百三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八十一章 又見伏擊第六百九十二章 韓遂陷阱第四百二十九章 趙氏危難第一百零二章 神使造訪第五百零九章 二賊之謀第三十章 進城賣藥第二百三十五章 雁門大戰第二十六章 慶功賀宴第八百五十八章 高順連敗第二百四十八章 朝會激辯第八百七十一章 劉赫趕到第八百八十五章 徐庶首功第八百三十九章 始料未及第五百一十四章 不打自招第七百八十章 別來無恙第二百四十八章 朝會激辯第七百五十八章 曹操抉擇第一千五十五章 洛陽之難第七百一十七章 分治徐州第二百六十二章 決意北伐第九百零九章 劉赫籌書第三百八十七章 董卓上鉤第一百八十三章 最後準備第六百二十章 生死一瞬第八百六十一章 局勢莫名第六百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七百章 平定西涼第九百二十一章 士子倒戈第九百八十一章 不同心思第二百九十章 草原異狀第七百二十四章 張勇震怒第五百二十六章 全軍覆沒第七百二十八章 氣死蜀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張飛首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個熟人第二百九十章 草原異狀第一千十一章 準備總攻第一千十七章 復仇之火第一千五十三章 全面大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荀氏渾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計初成第八百八十六章 準備決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馴服坐騎第八百三十五章 豫州初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酒樓怪客第七百一十一章 計謀落空第五百一十九章 圍攻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