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各方戰略

“報……昨日,曹操與袁術在洛陽城外激戰,袁術令埋伏曹操不成,被對方識破,夏侯惇斬殺袁術麾下大將張勳,雙方大戰至傍晚時分,曹操以夏侯淵回軍突襲,與留守關外的兵馬合擊,攻破虎牢關,袁術守將雷簿戰死,守關一萬五千兵馬,或殺或降,無一逃脫。”

“今日一早,雙方各自昭告天下,曹操叱責袁術爲反賊,袁術稱曹操爲叛逆,閹賊之後,一副誓不罷休之態勢。”

聽完了探馬回報的消息之後,劉赫揮了揮手,那探馬躬身快步退出了大殿。

“袁、曹二賊,果然中計。根據飛鷹衛來報,曹操麾下有三萬大軍,正往豫州陳郡殺去,而豫州也有三萬兵馬,同樣從陳郡發兵殺往陳留,雙方於昨夜正巧相遇,激戰半夜,各自退去。如今兗州和豫州陷入全面大戰,一時之間,恐難以分出勝負,我幷州當可無憂矣。”

“主公明斷,這招以退爲進,將洛陽這四戰之地,讓與他們,當真絕妙無比。我軍從洛陽退守河內,而河內背靠上黨,可進可退,等他二人兩敗俱傷之後,我軍翻手之間,便可奪回洛陽,還能借機滅了兩大諸侯,收回兗、豫二州,鈞當真萬分欽佩。”

崔鈞一番話,看似恭維之語,卻是句句出自真心。

“州平誇獎得不錯,不過這話卻不該對我說,此計全是公達之謀。旁人都想反客爲主,公達此計,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來了一個反主爲客,實在是大大出人意表,當記一大功。”

荀攸此時坐在荀彧身邊,他緩緩站起,對着劉赫拱手道:“主公謬讚。”

劉赫此時心情大好:“文若、公達,堪爲荀氏翹楚之輩,我得二位相助,如虎添翼,大事何愁不成?”

荀彧說道:“如今洛陽之事暫時解決,西河郡災情穩定,童健已然出發,勘察各處黃河水段,隨行還有上百名曾在各郡參與治水之官吏,想來黃河一事,主公也可放心。諸事順遂,軍心正隆,正該出擊,圖謀功業。”

“嗯,文若所言,甚合我心。”劉赫點頭道。

“不知我軍日後戰略所指,文若可有建議?”

荀彧對劉赫的問題,似乎早有準備,當即開口說了起來。

“兵之道,首重出師有名。名正則言順,軍心方能凝聚。我大漢國都,乃是洛陽,如今主公與陛下,遷於河內,首要之事,便是正名。”

劉赫追問:“如何正名?”

“袁術乃是反賊,竊據洛陽,乃是謀逆之舉,自是不當。主公可發天子詔書,宣佈朝廷中樞,暫移晉陽,同時申飭袁術罪狀,昭告天下,再命曹操儘快攻取洛陽,如若成功,允諾封其爲驃騎將軍,領濮陽侯。”

劉赫有所明悟:“嗯,那日軍師以鍾元常假冒曹操字跡,僞造了他與我勾結之書信,信中所提之封賞,也是如此。到時候天下諸侯,尤其是袁術,更是認定曹操已堅定不移投靠於我,就算曹操想從洛陽戰事中脫身,袁術也必會窮追不捨。文若高見,一紙詔書,便讓這曹孟德焦頭爛額去了。”

“正是此意。袁紹乃袁術堂兄,有多有侵略幷州之舉,主公可一併叱責,並再次重申,二袁與衆世家勾結,逆亂朝堂,決堤禍民之舉,聲明開春之後,即行討伐。如此,則袁紹定然對徐晃將軍之白波軍,愈加依仗,他對白波軍信任越高,死期便是越快。”

“幽州劉虞、青州焦和、北海孔融、徐州陶謙,皆是仁人之主,非善戰之輩,自主公入洛陽以來,他四人一向安分守己。袁紹覆滅之後,幽、青、徐三州,當可不戰而取。”

“隨後,主公可對曹操明升暗降,令其去交州平定南越之亂。他若答允,自是最好,如若不允,便是以下犯上,叛逆賊臣,主公便可名正言順加以討伐。屆時河內出兵取洛陽,冀、青出兵取兗州,徐州出兵取豫州,再招降西涼馬騰,安撫其衆,則長江以北,盡歸主公。社稷一統,再興漢室江山,唾手可成也。”

“好!”劉赫聽得心潮澎湃。

“文若寥寥數語,直將天下大勢,說得入情入理,可謂字字珠璣。如今冬日將至,趁此時節,我正有一物要準備,一旦準備妥當,與白波軍相輔相成,一明一暗,一陰一陽,攻取冀州,不在話下。”

這時,龔三兒忽然急匆匆跑來:“大將軍,陛下傳您前去。”

劉赫一愣:“哦?陛下醒了?”

劉協畢竟年幼體弱,這深秋時節,半夜出城,馬車換船隻,再換馬車,折騰了整整一夜,再加上受了驚嚇,剛到河內便再次病倒了。

龔三兒回道:“陛下剛剛醒來,便一直哭鬧,口中還喊着……喊着……”

劉赫見他有些猶豫,說道:“這裡沒有外人,有話但說無妨。”

龔三兒鬆了一口氣,說道:“陛下一直喊着,不要做皇帝了……”

衆人聞言一驚。

“走,去看看。”劉赫快步走出了大殿。

自虎牢關被曹操佔據之後,曹、袁雙方,常有衝突,不過誰也沒有得什麼大勝。

虎牢關內駐軍不便,曹操在關內留守一萬兵馬,其餘大軍,則在通往洛陽的道路兩側,分別紮營,營寨與關隘,成三角佈防,互爲犄角。

紀靈剛剛率軍前來試探,交手一陣之後,見討不得什麼便宜,就迅速退去。而洛陽城城牆高聳,要想攻克,也是不易,曹軍這幾日兩次前往攻城,都是毫無進展,雙方就這樣僵持了下來。

虎牢關上,議事廳內,氣氛有些壓抑。

曹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半晌沒有說話,衆人也只能跟着沉默了下去。

忽然,曹操拔出寶劍,“蹭”一聲,將寶劍插入了地面的木板之中。

“幷州劉赫,果然厲害,我苦心經營一年有餘,最後被他一招以退爲進,便輕鬆化解,非但沒能奪下洛陽,還被迫困於此地,與袁術這廝連日交戰,實在可惱。”

程昱也嘆氣道:“如今他一道天子詔書,再加上主公先前所說要爲國除賊,剪除叛逆之檄文,我軍已然與他綁在同意戰船之上,如今即便我等要退軍,袁術也必然從後方壓來,當真難辦。”

“真想不到,我原以爲可以一朝而定洛陽,如今卻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曹操恨恨說了一句,隨後目光看向了賈詡。

“事已至此,文和有何高見?”

賈詡低着頭說道:“屬下無能,功敗垂成,如今實無對策,請主公責罰。”

曹操目光一緊:“罷了,此事也怪不得你,原本大好局面,誰能料到劉赫竟有如此膽魄,竟然舍洛陽而走。如今洛陽徒留一座空城,毫無半點用處。”

“屬下以爲,洛陽並非無用之城。”一個聲音響起,曹操望去,臉色一喜。

“奉孝莫非另有高見?”

郭嘉站了出來:“劉赫所發天子詔書,令我軍攻取洛陽。而洛陽乃大漢京城所在,人所共知,只要我軍佔據此地,再請天子鑾駕回宮,劉赫必定親自率軍,迎天子前來。我軍爲主動,彼爲被動,要取劉赫性命,則易如反掌。”

曹操緊緊追問着:“如何易如反掌?”

“劉赫到了洛陽,必會派兵替換城防,主公可假意順從,降其戒心,同時在宮中設下埋伏,於龍椅之下挖出暗格。待天子回宮登上寶座,藏於暗格中的人啓動機關,接走天子,隨後即刻以各類重物封鎖大殿,刀斧手、弓弩手一擁而上,劉赫必死無疑。”

“隨後主公擁立天子,稱劉赫圖謀不軌,意欲行刺,爲我軍所殺。那時,天子在主公手中,孰忠孰逆,全憑主公一言而決。劉赫、袁術皆已身死,主公再取豫、並二州,以及司隸各地,當不費吹灰之力也。”

聽完他的計謀,曹操雙目再度閃爍起了光芒。

“好,奉孝此計,膽大而又心細,自討董以來,我對劉赫俯首稱臣,惟命是從,他必不生疑。仲德,你即刻代我修書一封,送往晉陽,表明我忠順之意,言辭務必懇切。”

“喏!”

“隆冬將至,我軍糧草即將耗盡,且與袁術休戰,待開春之後,一鼓作氣,攻下洛陽。”

所有武將,齊刷刷喊道:“遵命!”

豫州,廬江郡。

討董聯盟之後,孫堅棲身於袁術帳下,爲其四方征戰,而廬江郡是他爲袁術攻取豫州全境時所攻打的最後一郡,他也因此被袁術委任爲廬江太守。

這一日,孫堅與韓當、黃蓋、程普等衆將,齊聚一堂,似乎在商議着什麼要事。

“袁術匹夫,着實可惡。打仗之時,要我等衝鋒在前,封賞之日,卻無我等的份。當初假意將主公封爲廬江太守,便再也沒有向我軍送過一車糧草,反時常以廬江富庶爲名,向我等討要軍糧。此次攻打洛陽,自以爲勝券在握,便教紀靈雷簿領軍,如今戰局不利,又讓我等出馬,真是欺人太甚。”

黃蓋儘管兩鬢開始有些發白,可這暴脾氣,卻是絲毫不減。

“公覆說得不錯。主公爲袁術征戰多年,他從一個南陽太守,而有今日之勢,多半都是主公功勞。他屢屢前來討要糧草,無非害怕主公在廬江招兵買馬而已,我等在此多時,至今依然只有八千兵馬,如何能在這亂世之中立足,主公當及早謀劃纔是。”

孫堅眼神十分堅定,他看着諸位將軍。

“韓、黃二位將軍所說,其實也正是堅心中所想,今日召諸位前來,正要商議此事。”

衆人一聽,似乎猜到了什麼,一個個都瞬間坐直了身子,精神與之前怨憤之像,全然不同。

第一百三十五章 陰謀暗藏第二百零一章 對戰呂布第七百六十四章 高順後手第一千四十章 真正龍騎第一千零九章 驚掉下巴第一百九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四十九章 鄉民齊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四方震動第五百一十三章 錢理催命第一百二十八章 治亂之語第五百零八章 兩大重犯第七百九十二章 再度反轉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戰首功第八百八十一章 新的利器第五百九十二章 一枚令箭第六百八十九章 羣將亂鬥第十七章 挑戰武師第六百九十八章 全線潰敗第二百四十四章 特殊部隊第二百八十三章 意外順利第七百四十七章 圍困府中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射之威第一百三十九章 軍中令旗第一百三十六章 說動衆人第八百零九章 以靜制動第十六章 遭人忌恨第三百二十七章 百姓震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荀彧調兵第六百七十八章 翻手滅寇第二百三十九章 敗如山倒第八十二章 梟首誓師第八百七十七章 逃出生天第一千九十章 絲綢之路第七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七百零四章 再施毒計第七百六十六章 固若金湯第六百四十三章 兗州動向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張勇斷後第六百五十三章 典韋立誓第九百八十章 奇怪命令第八百七十三章 重重伏兵第九百三十二章 臨死反撲第五百八十九章 雙方皆驚第四百七十六章 高覽中計第一千二十一章 張高之悟第九百九十三章 誰埋伏誰第一千四十二章 趁虛而入第九百九十六章 真正盟約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涼之變第四百五十五章 超級惡魔第二十四章 陷入危局第五百五十三章 慘淡牛角第四百七十一章 重騎之威第三百八十七章 董卓上鉤第二百四十七章 四方震動第三百八十一章 暴風前夕第七百二十一章 張馬交鋒第三百二十八章 元化先生第九百二十九章 雙槍合璧第八百三十五章 豫州初戰第七百五十章 貂蟬臨盆第八百九十九章 莫名計成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覆手乾坤第二百三十章 遊氏兄弟第一千十八章 弓神之射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門忠烈第九百八十二章 誰的援軍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雙霸之爭第五百零六章 幷州大禍第九百十六章 大漢酷吏第一千九十七章 劉正犯法第一千十一章 準備總攻第一千七十四章 雙槍對決第三百五十九章 託孤重臣第二百九十七章 霹靂驚雷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射之威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佬會面第一千六十九章 虎牢絕響第七百八十二章 曹操決斷第四百五十五章 超級惡魔第四百四十章 張楊之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梟雄本色第九百零八章 絕世寶物第五百六十四章 徐晃動手第四百五十九章 北境豐收第一千十八章 弓神之射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會之爭第四百七十六章 高覽中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利局勢第九百五十五章 少年身份第九百五十章 甕中捉鱉第十五章 隊伍壯大第七百五十八章 曹操抉擇第八百五十二章 周瑜尋死第四百八十六章 憑空誣陷第六百七十四章 反賊四起第一千六十二章 虎騎出動第六十三章 五虎上門第七十五章 花錢真爽
第一百三十五章 陰謀暗藏第二百零一章 對戰呂布第七百六十四章 高順後手第一千四十章 真正龍騎第一千零九章 驚掉下巴第一百九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四十九章 鄉民齊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四方震動第五百一十三章 錢理催命第一百二十八章 治亂之語第五百零八章 兩大重犯第七百九十二章 再度反轉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戰首功第八百八十一章 新的利器第五百九十二章 一枚令箭第六百八十九章 羣將亂鬥第十七章 挑戰武師第六百九十八章 全線潰敗第二百四十四章 特殊部隊第二百八十三章 意外順利第七百四十七章 圍困府中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射之威第一百三十九章 軍中令旗第一百三十六章 說動衆人第八百零九章 以靜制動第十六章 遭人忌恨第三百二十七章 百姓震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荀彧調兵第六百七十八章 翻手滅寇第二百三十九章 敗如山倒第八十二章 梟首誓師第八百七十七章 逃出生天第一千九十章 絲綢之路第七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七百零四章 再施毒計第七百六十六章 固若金湯第六百四十三章 兗州動向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張勇斷後第六百五十三章 典韋立誓第九百八十章 奇怪命令第八百七十三章 重重伏兵第九百三十二章 臨死反撲第五百八十九章 雙方皆驚第四百七十六章 高覽中計第一千二十一章 張高之悟第九百九十三章 誰埋伏誰第一千四十二章 趁虛而入第九百九十六章 真正盟約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涼之變第四百五十五章 超級惡魔第二十四章 陷入危局第五百五十三章 慘淡牛角第四百七十一章 重騎之威第三百八十七章 董卓上鉤第二百四十七章 四方震動第三百八十一章 暴風前夕第七百二十一章 張馬交鋒第三百二十八章 元化先生第九百二十九章 雙槍合璧第八百三十五章 豫州初戰第七百五十章 貂蟬臨盆第八百九十九章 莫名計成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覆手乾坤第二百三十章 遊氏兄弟第一千十八章 弓神之射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門忠烈第九百八十二章 誰的援軍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雙霸之爭第五百零六章 幷州大禍第九百十六章 大漢酷吏第一千九十七章 劉正犯法第一千十一章 準備總攻第一千七十四章 雙槍對決第三百五十九章 託孤重臣第二百九十七章 霹靂驚雷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射之威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佬會面第一千六十九章 虎牢絕響第七百八十二章 曹操決斷第四百五十五章 超級惡魔第四百四十章 張楊之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梟雄本色第九百零八章 絕世寶物第五百六十四章 徐晃動手第四百五十九章 北境豐收第一千十八章 弓神之射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會之爭第四百七十六章 高覽中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利局勢第九百五十五章 少年身份第九百五十章 甕中捉鱉第十五章 隊伍壯大第七百五十八章 曹操抉擇第八百五十二章 周瑜尋死第四百八十六章 憑空誣陷第六百七十四章 反賊四起第一千六十二章 虎騎出動第六十三章 五虎上門第七十五章 花錢真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