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神童馬鈞

董卓端坐在正中太師椅上,兩邊坐着李儒、呂布、李傕、郭汜、樊稠、張濟、胡軫、華雄等八人。

董卓問道:“老夫一向待曹操甚厚,爲何突然逃出京城。”

呂布一臉的不屑:“區區一校尉,在下一合可擒,太師何必擔憂。”

李儒冷笑道:“此人世代爲官,其父曹嵩曾官拜至太尉,聲望頗高。我觀此人之才,十倍於其父,文韜武略,機智善變。而丞相對其極其優待,其卻棄官而逃,必起叛心,日後必丞相之大敵也。三軍對陣,當以兵法爲先,豈會以陣前單挑論勝負?”

呂布被他說得啞口無言,臉上卻一臉的鄙夷。你的兵法厲害,當日某家單騎敗三萬鐵騎時,怎麼沒見到你施展出兵法來。

這一文一武,一個自詡爲西涼第一智將,一個自認天下無敵,自來誰也不服誰。

李傕忙出來打圓場道:“我看這曹操遲不逃,早不逃,今日突然逃奔,必有人指使。朝中必另有異心者。”

李儒笑道:“稚然(李傕字)所言極是。然丞相威震京師,不服者非死即走,唯有一人卻屢次膽敢犯丞相虎令。則此異心者不言自明也。”

李傕驚道:“難道是陛下?”

李儒拈着幾根山羊鬚笑而不答。

這時呂布終於抓到個機會了,哈哈大笑的站立起來:“文優(李儒字)果然明察秋毫,謀略過人,遠勝我等武夫。區區九歲之主,乳臭未乾,竟然是反叛主謀。哈哈……”

李儒正待反脣相譏。董卓猛的一拍桌子,厲聲喝道:“今日之事至此爲止,誰再敢提陛下的不是,休怪老夫無禮。李儒速派人調查曹操去向,奉先加緊訓練軍士,以備不測。”

李儒諾諾唯聲,眼中卻閃過一絲異色。

自從曹操走後,劉協便日夜都在籌劃日後如何控制京城,此後又如何抵禦董卓大軍回頭的進攻。

董卓此時已經坐擁二十萬兵馬,敗於十八路諸侯之後,並未折損多少軍馬。到時近二十萬大軍一攻城,如何抵擋?自己的計劃是等董卓出城之後,說服留守城中的將士爲自己所用,但是肯定不會很多,最多一萬,再加上兩宮校尉三千也不過一萬三。以一萬多的軍隊去阻擋十五萬大軍的攻城。雖然雒陽城高壁厚,但是這力量懸殊也太大了。

“唉,要是有個幾十挺重機槍架在城牆上,別說十五萬大軍,只要子彈管夠,就算是百萬大軍又如何,還不是全部被突突了。”

劉協恨恨的想道。

就算沒有機槍,要是這個時候有諸葛亮在身邊,架一千臺元戎連弩,也夠董卓喝一壺的。可惜諸葛亮跟自己同年的,此時也才只是九歲而已,此刻恐怕還在龐德公那裡孜孜不倦的學習。

王越匆匆而來。

“啓稟陛下,臣有一寶物奉上。”

“是何寶物?”劉協問道。

“陛下請看!”

王越遞上一根長長的鐵簫。奇怪的是這根鐵簫幾個簫眼只是外面露個孔,裡面又有一根鐵管擋住。簫的尾部居然有一個銀按鈕,尾部的簫管孔只有筷子大小。

劉協心裡一動,接過長簫,將頭部對準屋中柱子,然後將尾部按鈕一按。“噗”的一聲,一道烏光閃過,一根短箭深深的插在木柱裡,只剩下箭尾在顫動。

要知道宮殿中的屋柱都是堅實的木材所制,普通的刀劍砍過去也不過淺淺的一到痕印,這隻短箭居然能射進去只剩尾巴,可見勁力要多大。顯然這枝鐵簫裡有着非常強勁的彈簧,纔會有如此之大的彈射之力。

彈簧雖然在公元前200年即劉邦剛建國的時候就在世界上出現了,但不是出現在中國。而是在古希臘帝國,一個叫菲洛的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片簧。但是那只是青銅片的彈簧,真正的螺旋形的鐵絲彈簧式在1000年以後纔有歷史記載。

而這根鐵簫裡面顯然是安裝了螺旋形的金屬絲彈簧,否則不會有這麼大的彈力。

真是想瞌睡了就來了個枕頭,劉協急切的抓着王越問道:“此物從何而來?”

“出自城東一個鐵匠之子手中。”

“鐵匠之子,不就是小鐵匠。速將小鐵匠給朕帶來。”

王越忙將事情經過跟劉協講了一遍。

原來王越奉劉協之命出宮打探消息。經過城東時發現十幾個無賴正圍着一家叫馬記鐵鋪的門口。地上躺着一個無賴,餘者拿着各種劣質的武器,遠遠的圍在門口不敢靠近。

王越走近向前,發現屋內一個老鐵匠拿着一把大刀怒目而視,而旁邊居然還有個跟劉協差不多年紀的兒童,手裡拿着一隻長長的鐵簫指着屋外。

對峙了一陣,無賴們一聲吶喊,又全部衝了上去。

只聽噗噗幾聲,那小童手裡的長簫射出幾道烏光,衝在最前面的兩個無賴一聲慘叫倒在地上。後面的無賴嚇得又退了回去。

王越大奇,連忙上前殺退剩下的無賴,救下這對鐵匠父子。然後將他們帶進宮。

劉協心頭涌過一絲莫名的興奮:“速將此兩人帶來。”

一個皮膚黝黑的虯髯關西大漢帶着一個皮膚同樣黝黑的少年走了進來,見到劉協連忙跪倒三呼萬歲。

“草民馬橫叩見陛下,願陛下萬歲。”

那大漢雖然看起來很粗豪,但是初次見到陛下,跪在地上全身都在發抖。倒是那小屁孩鎮靜的很。

他剛說完,那少年立刻也跪拜在地喊道:“草民馬鈞叩見陛下,願陛下萬歲。”

馬鈞!

這黑得像鐵炭的少年就是馬鈞?

就是那個三國第一機械師馬鈞?那個能發明龍骨水車和指南車,改造織綾機提高織布效率五倍,又改造諸葛連弩提高功效五倍,而且發明輪轉式發石車的馬鈞?正是想什麼來什麼?正想諸葛亮呢,就來個比諸葛亮更厲害的馬鈞。史書上說他少時家境貧寒,原來是在老爸一起打鐵。不過即便他後來在曹魏當官也未受到重用,現在落到我劉協手裡,便是你馬鈞大展身手前途無量的時候了。

劉協忙叫兩人平身。誰知道那馬橫並未起來,而是舉起一個長方形的錦盒,恭聲道:“今日草民在京城被無賴相逼,全因此盒內寶劍耳。今願將此劍進獻陛下。”

旁邊的李逸飛臉刷的一聲白了,宮中不允許隨便攜帶刀劍,此人竟然攜劍見陛下。他連忙接過劍盒正待喝問。

劉協對他擺了擺手,接過錦盒拿出裡面寶劍。拔劍而出,叮的一聲,立刻整個室內寒氣凜然。劍身暗嵌“龍淵”二字。這就是十大名劍之中的龍淵劍了。輕彈劍身,便發出連綿不絕的金屬之聲,宛若虎嘯龍吟。

對於一個劍客來說,一把好劍比性命還重要。王越是睡覺都抱着那把泰阿劍的。

“欲知龍淵,觀其壯,如登高山,臨深淵;欲知泰阿,觀其釽,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釽從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絕。”

龍淵、泰阿、工布乃是昔日楚王的三柄絕世神兵,今劉協與王越各得其一。

“好劍!”劉協嘆道。旁邊的王越和李逸飛等人眼都看直了。

“賞黃金千兩!”

“謝陛下!”馬橫道謝的聲音裡免不了有幾分失落。原以爲至少好歹封個官呢,誰知道就給點錢。

“寶劍雖利,終究是一人所用。今朕所需的是巧工之能。此兵器可爲你所制?”劉協緩緩的掏出那枝鐵簫。

“啓稟陛下,此乃犬子之設計,草民打製而成。”馬橫眼中露出驚喜的光芒,原來陛下好這個。

不過想想也是,小皇帝年紀不過十歲,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劍對他用處不大。小孩子心性,自然對這種精巧之物非常感興趣,可當個有趣的玩具。

“果然如此。”劉協突然盯着馬鈞,一字字的緩聲說道,“你可會製造連弩否?”

馬鈞眼睛中立刻閃爍出驚訝和興奮的光芒,驚喜的答道:“我主英明,草民剛剛研究出連弩。”

真是要什麼有什麼啊,難道朕真是腳踏七星的真龍天子?晚上得把鞋脫了仔細看看自己的腳掌,是不是還有七顆呈北斗星狀的痣呢。

劉協臉上燦爛得陽光四射:“你的連弩可是彈簧發射?”

馬鈞嘴巴張得老大:“陛下也知道彈簧乎?弓弦所發連弩,可於百步之內s穿敵身;彈簧所發連弩,可於兩百步之n射穿敵身。彈簧一觸即發,發射速度是弓弦的三倍。”

史書上說馬鈞將諸葛連弩改造之後強力五倍,難道就是將弓弦更改爲彈簧?

“既然彈簧厲害數倍,爲何還要用弓弦?”

馬鈞搖搖頭,無奈的答道:“此彈簧乃番外異人所傳,此間只有家父一人會打造,其他人所造效果相差甚遠,不但彈性不足,用不了幾次就會斷裂。而家父一天僅能打造三四個而已。故彈簧連弩費時太長,若想求速只能製造弓弦連弩。”

劉協問道:“若生產弓弦連弩一天可造幾臺?生產彈簧連弩,幾天可造一臺?”

馬鈞道:“若有工匠幫手,則一天可造六七臺弓弦連弩。而彈簧連弩受彈簧所限,五日可造一臺。”

旁邊的王越和李逸飛等衛士,聽到他們兩人說了一堆從未聽過的名詞,聽得目瞪口呆,不知所云。

劉協暗暗計算了一下,還有兩個月。只能製造弓弦連弩了,彈簧連弩是來不及了。

劉協對馬鈞道:“朕命你等即刻打造弓弦連弩,必須在兩個月打造出四百臺。若能按期完成則封你爲考工令,你父封爲考工左丞。若不能按期完成,必斬不赦。所需之物,朕將詔令司徒王允爲你等籌辦。”

考工令,是專門負責製作兵器,弓弩刀鎧的官吏,隸屬九卿中的太僕。考工左丞,協助考工令,即比考工令低一級的官吏。

馬橫和馬鈞大喜,連忙跪拜三呼萬歲。

兩人正走出門,劉協突然又把他們叫回來:“如果以青銅材爲骨架,可否製造彈簧弩車,如此威力豈非更大?”

“陛下英明,若用精鐵爲骨架,製作弩車,下加四輪可移動,威力將必彈簧連弩增加一倍。”馬鈞驚訝的回答道。

“望山之處再加上一個瞄準比對物件,將精度再增加一倍。給朕打造一臺出來即可。”劉協道。

“陛下英明,草民不及也。”小神童馬鈞不得不由衷的讚歎。

馬鈞父子再次謝恩離去。

董卓,再過兩個月,朕將讓你欣賞“超連弩激射”的盛大畫面。

劉協心頭一陣從所未有的舒暢,揮手對李逸飛道:“朕乏了,叫柏芝過來給朕按按肩。晚上叫御膳房多做幾道菜,咱們君臣同席用膳,暢飲一夜。”

第315章 天下歸心第73章 血劫第200章 請爲皇妃延遲公告第188章 攻破允吾第96章 血戰長安第68章 老鷹第112章 暴露身份第58章 論功行賞第89章 來年再戰第26章 忍斬袁氏第206章 良辰美景第262章 廣陵散第150章 鬼臉奇兵第109章 積蓄力量第244章 毒士之計第168章 反間計第243章 同門之戰第206章 良辰美景第1章 千騎萬乘走北邙第308章 水家虎子第37章 血戰雒陽第259章 復仇第120章 鮮卑王招親第283章 圍截重重第250章 吳下阿蒙第290章 躍馬黃河第49章 邙山圍獵第142章 決戰(三)引子延遲公告第39章 且行且自重第261章 衡山故人來第102章 陳倉遭伏第105章 嘉陵江邊的悲號第172章 夜鷹出擊第147章 故人相逢第128章 深夜被圍第116章 亂象漸生第122章 北地郡太守的公子第248章 刺龍第183章 拜祭第243章 同門之戰第296章 司馬仲達第231章 魂迷夢中第150章 鬼臉奇兵第34章 恩仇難了第46章 誰敢不服第199章 大破玉門關第260章 淺碧毒泉第161章 大地迴歸第138章 徐庶之謀更新公告第234章 荊州之亂第243章 同門之戰第202章 平定西域第65章 飛龍戟第9章 九五之尊第22章 怡雲閣第233章 白馬之殤第148章 已發爲免費章節第212章 兩路出擊第234章 荊州之亂第59章 私藏玉璽第277章 橫穿大漠第8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86章 十萬火急第167章 陷陣營第210章 太子的命令第91章 被人記起的華雄第251章 江東周郎第292章 蜀漢雄主第5章 溫明議政第263章 致命的誘惑第203章 神醫華佗第161章 初得鳳雛第1章 千騎萬乘走北邙第254章 渡江大戰第278章 大破連環馬第254章 渡江大戰第193章 翦發垂項的女子第297章 開門死戰第18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213章 衝車陣第237章 雙喜臨門第230章 求援第97章 氣勢如虹第16章 大鬧相府第105章 嘉陵江邊的悲號第20章 破賊大計第36章 關門拒賊第239章 漢水夜襲第10章 潛心修煉第118章 修羅騎逞威第54章 山中遇救第132章 試武第297章 開門死戰二百二十一章 火燒博望坡第157章 兵臨虎牢關
第315章 天下歸心第73章 血劫第200章 請爲皇妃延遲公告第188章 攻破允吾第96章 血戰長安第68章 老鷹第112章 暴露身份第58章 論功行賞第89章 來年再戰第26章 忍斬袁氏第206章 良辰美景第262章 廣陵散第150章 鬼臉奇兵第109章 積蓄力量第244章 毒士之計第168章 反間計第243章 同門之戰第206章 良辰美景第1章 千騎萬乘走北邙第308章 水家虎子第37章 血戰雒陽第259章 復仇第120章 鮮卑王招親第283章 圍截重重第250章 吳下阿蒙第290章 躍馬黃河第49章 邙山圍獵第142章 決戰(三)引子延遲公告第39章 且行且自重第261章 衡山故人來第102章 陳倉遭伏第105章 嘉陵江邊的悲號第172章 夜鷹出擊第147章 故人相逢第128章 深夜被圍第116章 亂象漸生第122章 北地郡太守的公子第248章 刺龍第183章 拜祭第243章 同門之戰第296章 司馬仲達第231章 魂迷夢中第150章 鬼臉奇兵第34章 恩仇難了第46章 誰敢不服第199章 大破玉門關第260章 淺碧毒泉第161章 大地迴歸第138章 徐庶之謀更新公告第234章 荊州之亂第243章 同門之戰第202章 平定西域第65章 飛龍戟第9章 九五之尊第22章 怡雲閣第233章 白馬之殤第148章 已發爲免費章節第212章 兩路出擊第234章 荊州之亂第59章 私藏玉璽第277章 橫穿大漠第8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86章 十萬火急第167章 陷陣營第210章 太子的命令第91章 被人記起的華雄第251章 江東周郎第292章 蜀漢雄主第5章 溫明議政第263章 致命的誘惑第203章 神醫華佗第161章 初得鳳雛第1章 千騎萬乘走北邙第254章 渡江大戰第278章 大破連環馬第254章 渡江大戰第193章 翦發垂項的女子第297章 開門死戰第18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213章 衝車陣第237章 雙喜臨門第230章 求援第97章 氣勢如虹第16章 大鬧相府第105章 嘉陵江邊的悲號第20章 破賊大計第36章 關門拒賊第239章 漢水夜襲第10章 潛心修煉第118章 修羅騎逞威第54章 山中遇救第132章 試武第297章 開門死戰二百二十一章 火燒博望坡第157章 兵臨虎牢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