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不可逾越的鴻溝

殺!

長社城中精選兩千銳卒,將領一般都居中指揮,而孫鐸不一樣,他是個衝將,自然要身先士卒,衝在最前方。

孫鐸披堅執銳,手中的斧鉞勢大力沉,而身邊的正是數十甲士,各個身體都被包裹在鐵甲之中,只知道機械性的揮舞戰斧,將面前的一切障礙都給砍碎。

有了這數十甲士居中開路,兩千銳卒可謂是士氣正盛,而且從黃巾賊背後殺出,一時之間可謂是砍瓜切菜,無往不利。

而首當其衝的正是黃邵殘部,剛剛和歷城軍激戰一場,驟然之間卻又被長社城中兩千北軍殺了進來,頓時有點潰不成兵的意思。

但是眼看着黃邵殘軍就要潰敗的瞬間,從右側忽然轉過來千餘兵馬,二話不說便插進了兩千北軍之中,這千餘兵馬人數不多,但是各個都五大三粗,甲堅兵利,裝備之精銳竟然絲毫不亞於官軍。

千餘兵馬一瞬間切入兩千北軍中,瞬間完成了穿插,將北軍截爲兩斷。而孫鐸還不知道,只知道一個勁地埋頭衝殺,忽然之間被人從背後拽住,紅着眼轉過身,差點兒就是一斧頭劈了上去。

“司馬,是我!”

斧刃在這親兵的前額處停了下來,孫鐸喘了兩口粗氣,隨手擺脫他的手:“拽住老子幹什麼?”

“黃巾賊從後殺來。”

孫鐸張眼一看,只見得千餘黃巾賊將自己的部屬截爲兩段,不由得大怒。

“殺回去!”

衝在前頭的近千北軍掉頭殺了回去,而這千餘鋒芒正銳,將北軍攔腰截斷的正是波羣統帥,波才傾注心血練出來的帥營精兵,完全擁有官軍精銳的戰鬥力。

孫鐸的北軍與帥營精兵糾纏在一起,一時之間殺得難分難解,以至於陣勢完全散亂,兩彪軍馬兵對兵,將對將的捉對廝殺,孫鐸的兵力能夠把這千餘帥營精兵給殺退那就不錯了。

當!

孫鐸手中大斧的鋒刃與波羣的環首刀交擊在一起,發出了金鐵交鳴之聲,刀刃和斧刃緩緩摩擦,兩人互相角力,大眼瞪小眼,鼻孔中的熱氣都噴到對方臉上,兩張臉幾乎貼在了一起,鼻尖只有絲毫的距離。

“賊人,某今日非斬了你的狗頭不可!”

“哼!今天還不知道誰殺誰。”

孫鐸所部銳卒被波羣的帥營精兵給糾纏住,絲毫分心不得。

而劉燁聽到城頭上陣陣作響的戰鼓之聲,二話不說帶兵轉進,六百餘鐵騎當先開路,于禁的四百餘步卒則是殿後。

波才遠遠的見到歷城軍要開溜,不由得冷笑一聲。

“傳本帥將令!擒斬劉燁者,封爲小帥,統兵萬人,賞美姬四人!”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數萬黃巾賊聽到波才的將令,頓時興奮起來。只要抓住劉燁,就能獲封小帥,那可是一步登天啊!當年項王戰死,幾個漢軍小卒不就是這麼被封侯的麼?

數萬黃巾賊都朝着歷城軍圍堵過來,周圍簡直就是人山人海,連立錐之地都沒有。

饒是劉燁這等猛將,左右挑殺,逢人便刺,一時之間殺了數十人,但是竟然寸步不得往前,因爲剛剛殺了一個黃巾賊,立刻就有兩人撲了上來,一時之間眼前的黃巾賊不減反增,越來越多。

劉燁眉頭一皺,乾脆跳下馬來,坐在馬上容易遭受四面圍攻,一旦下馬步戰,反而輕鬆了不少。

況且練習國術和他人較量,兩個人拳術高手總不可能騎馬挎槍,肯定是站在平地,拳來腳往的較量,因此劉燁下馬之後,反而槍術威力大增。

橫掃千軍,醉臥沙場,霸王舉鼎……

八極大槍之中的厲害招數一招一式的施展出來,劉燁手中長槍一抖,渾身浴血,黃巾賊上來一個便死一個,劉燁一路往前,身後到處都是黃巾賊伏倒在地的屍體,真可謂是殺出一條血路。

眼前一名黃巾賊的黑臉屯長,手持環首刀,自持有幾分勇力,看到劉燁滿頭大汗,微微喘氣,不由得心中一喜。

俺升官發財的機會來了!

黑臉屯長瞅準時機,雙手握刀,用力躍上半空,手中刀鋒重重落下,正好是劉燁舊力已盡,新力未生之際。

脖頸上的寒毛根根豎立,一股危機感油然而生,劉燁想也不想,頭都沒回直接將手中長槊架在背後。

這杆長槊是棗木硬杆,早已被血液浸透,被刀鋒凌空斬下,頓時斷爲兩截,但是卻也阻擋了一下刀鋒下落的勢頭。

劉燁嗖的轉過身來,兩眼圓睜,雙手高舉。

“嗨!”

他雙掌高高揚起,死死地夾住了迎面劈來的環首刀,手中使一個巧勁兒,環首刀已經入手,長刀伸出橫向一拉,便把那屯長的胸口拉出老長一道口子,肌肉翻卷出來,估計是不能活了。

“他沒有長槊了,大夥兒併肩子上啊!”

“嘿嘿,這個小帥俺是當定了,休要和俺爭搶!”

“什麼你當定了,小帥是某的還差不多。”

周圍的黃巾賊見到劉燁手中長槊被劈斷,頓時一陣大喜,再次蜂擁而上,四面八方都是明晃晃的長刀短兵,在陽光之下閃耀着森森寒光,簡直就是刀山劍林。

劉燁卻並不驚慌,反而蹲下身來,隨便從死屍手中抓過一柄環首刀,雙手各持一柄。

俗話說一藝通百藝通,這是形容武術高手,別看劉燁一生精心鑽研拳術槍法,不過其他刀兵也懂一些。他握住雙刀,蹲下便是一道八方地蹚刀,周圍的黃巾賊腿上頓時被他給拉出好大一道口子,頓時倒在地上。

雙刀在手,劉燁依舊悍勇,但是雖然殺了不少黃巾賊,歷城軍其實卻在原地踏步,一時之間竟然不過前進了兩百多步。

而長社城距離劉燁所部還有足足一里多地,但是這一里多地卻彷彿成爲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近在眼前卻始終無法跨越。

黃巾賊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多到數不勝數,映入眼簾的全部都是一片黃色,硬生生的把千餘歷城軍死死的堵在了中央。

第646章 塵埃落定第847章 地道奔襲第707章 功虧一簣第953章 大戟士第377章 不告而別第513章 覲見天子第249章 189年第799章 裡外私通第707章 功虧一簣第548章 江夏水戰第405章 月黑風高夜第767章 急轉而下第337章 血流成河第482章 慘烈攻防第418章 徐州來使第965章 審榮獻城第389章 攻克酸棗第915章 曹軍撤退第467章 誓師出征第5章 暗箭第956章 兩路齊出第368章 舊地重遊第643章 摧枯拉朽第705章 曹操到來第260章 故布疑兵第239章 童言無忌第572章 張頜定策第827章 破碎的野心第26章 以逸待勞第410章 左衝右突第181章 驚弓之鳥第419章 連環之謀第753章 潰圍第791章 聲東擊西第267章 鐵騎交戰第91章 聚散如狼第739章 一舉破城第252章 蹇碩之死第556章 張遼南下第866章 敗走憑江口第431章 劉備來投第680章 聲蓋四野第809章 所向無前第183章 韓遂妙計第717章 張鬆請命第604章 求援於蠻夷第154章 去而復返第872章 南陽文仲業第808章 壯士斷腕第876章 平定襄陽第432章 劉備速攻第88章 臨丘眺望第776章 行將崩潰第100章 定策破賊第405章 月黑風高夜第888章 援軍到來第731章 再度攻城第222章 王國出兵第22章 慕名而來第305章 擊潰徐榮第933章 殺出重圍第1020章 曹操親至第902章 說關羽,關羽到第84章 單騎走飛燕第801章 張頜奮命第740章 曹軍來了!第164章 臨涇之戰(1)第87章 夜攻長社第945章 防禦反擊第887章 鮮血之城第903章 廝殺第174章 安排!第640章 蹋頓大怒第49章 入城第919章 張飛斷後第169章 塵埃落定第1007章 知難而退第1020章 曹操親至第90章 狂飆猛進第151章 張牛角用兵第744章 僞裝之計第612章 三箭破敵膽第889章 停止攻城第958章 飛將神勇第919章 張飛斷後第979章 暫息兵戈第587章 張允出馬第696章 騎兵之鋒第790章 如假包換第619章 曹操決斷第397章 無奈的徐和第265章 東守西進第234章 前後夾擊第581章 龐德來也第861章 浩浩蕩蕩第754章 意想不到第761章 曹軍會師第305章 傳國玉璽第185章 軍中無糧
第646章 塵埃落定第847章 地道奔襲第707章 功虧一簣第953章 大戟士第377章 不告而別第513章 覲見天子第249章 189年第799章 裡外私通第707章 功虧一簣第548章 江夏水戰第405章 月黑風高夜第767章 急轉而下第337章 血流成河第482章 慘烈攻防第418章 徐州來使第965章 審榮獻城第389章 攻克酸棗第915章 曹軍撤退第467章 誓師出征第5章 暗箭第956章 兩路齊出第368章 舊地重遊第643章 摧枯拉朽第705章 曹操到來第260章 故布疑兵第239章 童言無忌第572章 張頜定策第827章 破碎的野心第26章 以逸待勞第410章 左衝右突第181章 驚弓之鳥第419章 連環之謀第753章 潰圍第791章 聲東擊西第267章 鐵騎交戰第91章 聚散如狼第739章 一舉破城第252章 蹇碩之死第556章 張遼南下第866章 敗走憑江口第431章 劉備來投第680章 聲蓋四野第809章 所向無前第183章 韓遂妙計第717章 張鬆請命第604章 求援於蠻夷第154章 去而復返第872章 南陽文仲業第808章 壯士斷腕第876章 平定襄陽第432章 劉備速攻第88章 臨丘眺望第776章 行將崩潰第100章 定策破賊第405章 月黑風高夜第888章 援軍到來第731章 再度攻城第222章 王國出兵第22章 慕名而來第305章 擊潰徐榮第933章 殺出重圍第1020章 曹操親至第902章 說關羽,關羽到第84章 單騎走飛燕第801章 張頜奮命第740章 曹軍來了!第164章 臨涇之戰(1)第87章 夜攻長社第945章 防禦反擊第887章 鮮血之城第903章 廝殺第174章 安排!第640章 蹋頓大怒第49章 入城第919章 張飛斷後第169章 塵埃落定第1007章 知難而退第1020章 曹操親至第90章 狂飆猛進第151章 張牛角用兵第744章 僞裝之計第612章 三箭破敵膽第889章 停止攻城第958章 飛將神勇第919章 張飛斷後第979章 暫息兵戈第587章 張允出馬第696章 騎兵之鋒第790章 如假包換第619章 曹操決斷第397章 無奈的徐和第265章 東守西進第234章 前後夾擊第581章 龐德來也第861章 浩浩蕩蕩第754章 意想不到第761章 曹軍會師第305章 傳國玉璽第185章 軍中無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