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萬年公主

“劉刺史,今日怎麼有空入宮來?”

迎接劉燁的依舊是黃門侍郎荀攸,兩個人經過驛館的交談以及在何進府中相見之後,雖然說不上是知己,不過也算得上是好友,荀攸敬重劉燁在涼州的赫赫戰功,而劉燁則是佩服荀攸洞察時局,智謀百出。

劉燁笑笑:“本將在洛陽已經待了挺長一段時間了,心中有些擔心涼州的局勢,所以明日便要啓程迴歸涼州了,今日特來拜別陛下。”

荀攸頗爲遺憾的嘆了一聲:“好罷,洛陽雖然繁華,不過涼州更需要劉刺史這樣的名將坐鎮。”

說罷,荀攸當即引導劉燁朝着宮中走去,隨手叫住一個小宦官。

“陛下在何處知道麼?”

“荀黃門,陛下正在宣德殿接見大臣。”小太監恭恭敬敬回道。

荀攸點了點頭,隨後引着劉燁朝着宣德殿走去,剛剛走到宣德殿附近,只見得一名中年大臣從中走出,面露不忿之色。

荀攸低聲對劉燁道:“劉刺史,此乃從事中郎王允,字子師,向來與十常侍不合,因此屢遭貶官,不過在朝中頗有聲望。”

司徒王允?

劉燁心頭一震,雖然這位王司徒此刻好像還沒能當上司徒,不過也算得上是在漢末攪風攪雨的人物,王允連環計誅董卓,在後世可謂三歲小兒都知道的故事。

而王允滿臉憤懣之色,嘴裡低聲說着些什麼,也沒注意到荀攸和劉燁兩人靠了上來,直到荀攸開口出聲這才反應過來。

“王從事,爲你引薦一二,這位乃是涼州刺史劉玉卿,前幾日陛下剛剛賜了他天子劍。”荀攸開口道。

王允一愣,勉強一笑,對劉燁拱了拱手。

“荀黃門,劉刺史,在下家中尚有要事,這便要去處理,還請兩位原諒允無禮。”

說罷,王允行色匆匆的便要離去,劉燁卻搶先開口了。

“王從事且慢,本將有一語相告。”

王允站住,想不到不熟的劉燁會開口叫住他,只好道:“不知道劉刺史要叮囑允什麼?”

劉燁上前一步,低聲道:“宮中十常侍耳目衆多,王從事最好還是少說幾句,保存有用之身。”

王允聽到劉燁這句話,憤憤道:“十常侍耳目衆多又如何?大不了再罷官就是,王允雖無比干之才,卻有七竅之心!”

荀攸見到王允說話這麼犯衝,不由得眉頭一皺,不由得走上前去:“王從事,劉刺史乃是一番好意,汝豈能如此無禮?”

隨後荀攸又看向劉燁:“劉刺史,王從事爲人耿直,曾因上奏十常侍之事而罷官,劉刺史多多擔待。”

劉燁笑笑,這個王允畢竟是史書記錄在冊的忠臣,爲了拯救獻帝竭盡智謀,最後更是爲獻帝而死,他對忠臣還是比較敬重的。

“無妨,王從事家中不是還有事麼?且先回去處理吧。”

王允告罪而走,一旁的荀攸無奈的對他笑了笑,劉燁則是表示沒事。

“走吧,與陛下見一面,某就要回涼州了。”兩人走上前去,早有小黃門入內稟報。

“陛下正在殿中等候,兩位請入內吧。”

荀攸和劉燁走進殿中,只見得靈帝坐在椅子上,都吃了一驚。

而靈帝見到荀攸和劉燁,則是微微一笑,招手道:“兩位愛卿來了,快快快,這是從西域胡人傳來的胡牀,坐上去頗爲舒服。”

荀攸吃驚是因爲從來都沒有見過椅子,因爲漢朝之前的百姓,平常所謂的“坐”實際上也就是跪坐,一個人兩條腿跪在地上,屁股坐在腳後跟上。

而椅子則是在唐宋時期流行開來,而源頭正是漢靈帝時期,從西域傳入中國的所謂“胡牀”,因爲是西域胡人之物,所以叫做胡牀,這就和火柴被稱之爲“洋火”是一個道理,火柴就是洋人先造的。

劉燁二話不說,輕輕鬆鬆坐了上去,頓時感到一陣愜意。

古代有很多與現代並不同的習慣,跪坐就是其中之一,經歷過跪坐的人就知道椅子的好處了。

而荀攸見到劉燁大馬金刀的坐在了椅子上,無奈之下,也只好跟着小心翼翼的坐了上去。

靈帝見到劉燁和荀攸兩人坐到了胡牀之上,頓時樂得眉開眼笑,畢竟這胡牀算得上是“奇技淫巧”了,雖然靈帝蝨子多了不怕咬,不過見到劉燁和荀攸兩人如此配合的坐了上去,倒是頗爲高興。

“兩位愛卿有什麼要事麼?”坐在胡牀上的靈帝笑眯眯的問道。

劉燁開口道:“陛下,臣在洛陽已經待了月餘,這幾日想要回到涼州,因此特來向陛下請辭。”

靈帝點點頭,嘆了一口氣:“也好,涼州羌胡混居,羌人亂事不斷,有玉卿這樣的猛將朕也就放心了。”

靈帝雖然讓劉燁認祖歸宗,不過兩個人的感情說不上是多麼親近,因此他倒也沒有阻攔劉燁。

“回到涼州,招募軍隊,鎮撫羌人,屯田安民諸事,玉卿可自作主張,朕信得過。”對於打了勝仗的劉燁,靈帝還是頗爲信任的。

劉燁剛想回答,卻被一道女聲打斷。

“父皇。”

劉燁循聲看去,不由得微微一愣。

只見得來者是一名女子,穿着頗爲華麗,不過面容稍顯稚嫩,一張臉龐白淨如玉,隱約有一抹雍容華貴的氣質,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頗有興致的看着劉燁這張生面孔。

“陛下,這是?”劉燁詢問道。

靈帝微微一笑:“萬年,到朕身邊來。”

“喏。”這女子面帶微笑,輕輕走到靈帝身邊,乖巧的依偎在他的身旁,姿態小鳥依人。

靈帝執着年輕女子的手,對劉燁道:“玉卿,此乃朕之皇女劉韞姬,封號爲萬年公主。”

隨後靈帝又對萬年公主道:“韞姬,這便是朕常跟你說的涼州刺史劉燁,正是他擒斬韓遂,平定羌人十萬之衆,安定涼州。論輩分,你還要叫他一聲皇叔呢”

劉韞姬略顯驚訝,對劉燁施了一禮,真誠道:“韞姬沒有什麼珍寶,只能以禮相謝小皇叔。”

第658章 東西二帝第719章 益州地形圖第81章 一戰奪城第248章 良平之才第568章 毋極甄家第999章 張遼奮威第717章 張鬆請命第893章 嚴防死守第311章 白波攻略第667章 小霸王含恨第230章 朝廷封賞第729章 霹靂車第18章 縋城而出第842章 土垠城破第48章 管亥歸心第681章 曹家千里駒第523章 大勢變動第552章 三進三出第228章 韓遂之怒第646章 幽州刺史第786章 不動聲色第27章 驅賊破陣第241章 何進相邀第371章 賈詡獻計第738章 詐得婁縣第926章 火燒泉陵第801章 張頜奮命第314章 春宵一刻第10章 夜戰八方第719章 益州地形圖第3章 獲賞第185章 軍中無糧第684章 撫慰士卒第785章 久攻難下第155章 送馬童子第256章 奉命迎帝第566章 君臣商議第480章 定策破敵第98章 歃血爲盟第198章 募兵令第304章 董卓遷都第1010章 曹休奇襲第630章 負嶽軍第6章 拳術立威第351章 擒斬於夫羅第132章 俘虜難辦第329章 飛將出兵第585章 龍虎鬥第357章 預言成真第713章 虛弱的曹軍第816章 繼續苦戰第431章 劉備來投第849章 圍而不攻第947章 節節抗擊第697章 首戰失利第920章 知難而退第717章 張鬆請命第829章 連殺二將第393章 鐵騎突擊第552章 三進三出第799章 裡外私通第351章 擒斬於夫羅第744章 僞裝之計第811章 演技出神第493章 驚動帝駕第438章 河東徐公明第938章 獻城投降第737章 擊破敵營第652章 田豐守常山第1002章 步度根的背刺第307章 相互算計第270章 利誘羌人第94章 波才退兵第805章 六神無主第536章 一觸即發第445章 銜尾追擊第281章 帝往長安第739章 一舉破城第1002章 步度根的背刺第568章 毋極甄家第444章 軍心大亂第421章 八門金鎖第913章 陣前喊話第516章 水戰序幕第390章 定策破敵第753章 潰圍第394章 騎射無雙第830章 戰象兵第384章 酸棗會戰第357章 預言成真第893章 嚴防死守第674章 周瑜的擔憂第728章 噩耗連連第461章 胡思亂想第170章 法家祖孫第748章 趁夜退兵第502章 無可奈何第644章 蹋頓退兵第176章 羌人復叛第564章 商議對策
第658章 東西二帝第719章 益州地形圖第81章 一戰奪城第248章 良平之才第568章 毋極甄家第999章 張遼奮威第717章 張鬆請命第893章 嚴防死守第311章 白波攻略第667章 小霸王含恨第230章 朝廷封賞第729章 霹靂車第18章 縋城而出第842章 土垠城破第48章 管亥歸心第681章 曹家千里駒第523章 大勢變動第552章 三進三出第228章 韓遂之怒第646章 幽州刺史第786章 不動聲色第27章 驅賊破陣第241章 何進相邀第371章 賈詡獻計第738章 詐得婁縣第926章 火燒泉陵第801章 張頜奮命第314章 春宵一刻第10章 夜戰八方第719章 益州地形圖第3章 獲賞第185章 軍中無糧第684章 撫慰士卒第785章 久攻難下第155章 送馬童子第256章 奉命迎帝第566章 君臣商議第480章 定策破敵第98章 歃血爲盟第198章 募兵令第304章 董卓遷都第1010章 曹休奇襲第630章 負嶽軍第6章 拳術立威第351章 擒斬於夫羅第132章 俘虜難辦第329章 飛將出兵第585章 龍虎鬥第357章 預言成真第713章 虛弱的曹軍第816章 繼續苦戰第431章 劉備來投第849章 圍而不攻第947章 節節抗擊第697章 首戰失利第920章 知難而退第717章 張鬆請命第829章 連殺二將第393章 鐵騎突擊第552章 三進三出第799章 裡外私通第351章 擒斬於夫羅第744章 僞裝之計第811章 演技出神第493章 驚動帝駕第438章 河東徐公明第938章 獻城投降第737章 擊破敵營第652章 田豐守常山第1002章 步度根的背刺第307章 相互算計第270章 利誘羌人第94章 波才退兵第805章 六神無主第536章 一觸即發第445章 銜尾追擊第281章 帝往長安第739章 一舉破城第1002章 步度根的背刺第568章 毋極甄家第444章 軍心大亂第421章 八門金鎖第913章 陣前喊話第516章 水戰序幕第390章 定策破敵第753章 潰圍第394章 騎射無雙第830章 戰象兵第384章 酸棗會戰第357章 預言成真第893章 嚴防死守第674章 周瑜的擔憂第728章 噩耗連連第461章 胡思亂想第170章 法家祖孫第748章 趁夜退兵第502章 無可奈何第644章 蹋頓退兵第176章 羌人復叛第564章 商議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