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陣前喊話

夏侯淵和馬超都存着類似的心思,並沒有立刻對敵軍發起進攻,而是互相觀望着,同時等待着後續援軍的到來。

踏踏踏!

馬超面色微變,只見得在夏侯淵身後,數以萬計的曹軍轟隆隆的出現在原野之上,一杆斗大的“曹”字大纛出現在馬超的視野之中。而夏侯淵則是大喜:“哈哈,將士們,丞相來了,我軍援軍已到!”

“丞相來了,我軍必勝!”

萬餘曹軍見到曹操率領後續部隊趕到,不由得士氣大振,紛紛振臂高呼,歡聲如雷。

而就在這時,西面同樣響起了沉悶的腳步聲,只見得成千上萬個黑點在西面忽然出現,朝着馬超軍匯聚而來,正是黑衣黑甲的西涼軍!

“大將軍領軍到了,我軍必勝!”馬超大喜,急忙大喊道。

“大將軍無敵,萬勝,萬勝!”

西涼軍本來因爲對面援軍趕到而士氣稍稍低沉,如今見到己軍的本部人馬也已經源源不斷的趕到,不由得同樣大喜,一個個振臂高呼,擡起了手中的長兵刃,用長杆重重的擊打地面,匯聚成了一道有節奏的洪流。

噠!噠!噠!

長矛擊打地面,發出噠噠的震撼之聲,便如同暴雨撼動大地,聲勢無二。

只見得數萬西涼軍中如同衆星捧月一般拱衛着一員大將,他身穿鋼甲,手按寶劍,上脣兩撇小鬍子顯示成熟的風采,雖然渾身都被鋼甲籠罩在其中,但是整個人卻好似一頭獵豹一般,散發出一股危險的感覺,他年過而立,正是男人精力、體力最巔峰的時段。

而數萬曹軍同樣拱衛着一人,他同樣是身穿鐵甲,年紀大約四十許,比之劉燁雖然略有不如,但是同樣精神奕奕。胯下乃是黑色的絕影神駒,腰間是鋒銳的倚天寶劍,一對眼睛小而有神,同樣並非凡人。

兩支大軍戰意高昂,但是兩軍卻都並未率先向對方發起進攻。反而是曹軍分開兩半,手持兩杆鐵戟的典韋領着數百甲士,護衛着曹操走出陣來。

“玉卿,出陣答話,一敘舊人之情如何?”曹操高聲喝道。

劉燁微微一笑:“都散開,本將親自上前答話!”

“大將軍,俺領兵護送您。”管亥在身後鄭重道:“大將軍乃是三軍主帥,朝廷的擎天之柱,萬萬不可有失。”

見到管亥如此鄭重,劉燁只好輕輕一笑,同意了管亥的請求。管亥便領着百餘甲士,護送着劉燁走上前去,距離曹操還有一箭之地的地方停了下來。

“孟德兄,久違了。”劉燁高聲道。

護衛在曹操身邊的典韋頓時神經爲之一緊,兩杆鐵戟用力握在手中,死死地盯着劉燁不肯放鬆,目不斜視的對曹操道:“丞相,此人乃是絕頂高手,萬一他要是突然發難,末將會拼死敵住他,到時請丞相快逃。”

曹操輕聲道:“無妨,天下英雄唯玉卿與操耳,他不會用這種陰謀詭計的。”

而劉燁隔着遠遠的便感受到了典韋對自己的警惕之心,不由得啼笑皆非。

潼關之戰時,馬超曾約曹操在兩軍陣前會話,馬超自負勇力,準備趁着會面之時趁機擒拿曹操,但是因爲有虎侯許褚在一旁護衛,因此有所忌憚,沒敢下手。

沒想到如今馬超換成了自己,許褚倒是換成了典韋,真讓他有點哭笑不得。

其實說真的,剛纔劉曄還真的有一點想法。曹操乃是曹軍的靈魂人物,若是能夠把曹操一舉擒獲,曹軍必定羣龍無首,到時候發動荊州、中原、河北三路大軍圍剿,曹軍豈能抵擋得住?

劉燁生前本來就是國術高手,經過亂世廝殺終於踏入了武道宗師的境界,他要是真的突然發難,說不定還真能一舉擊殺曹操。

不過稍加思索,劉燁還是搖了搖頭,放棄了這個想法。

無他,若是少了曹操,爭霸天下無疑會少了許多樂趣。自從成爲武道宗師以來,劉燁已經能夠感覺到天下無敵,哪怕是號稱天下第一的呂布,在他面前也不一定是對手,要是曹操死了,豈不是無趣的很?

“玉卿。”曹操感慨道:“自從中平元年你我兩人分別以來,如今已經有十餘年了,當真是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啊。”

“是啊,十幾年時光眨眼便過,劉某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匡扶漢室,掃平羣雄,終於克定中原,掃蕩河北,討滅巴蜀,總算是恢復了幾分強漢之時的風采。”劉燁話鋒一轉道:“不過海內仍有不臣之屬,孟德兄之才華某一向敬佩,爲何卻割據青徐、淮南、江東之地,欲與朝廷抗衡?”

“當今天子乃是明君,任人唯賢,聖天子出時,天下諸侯無不懾服。便如世祖(光武帝劉秀)橫空出世,赤眉、銅馬(當時的兩股起義軍,與綠林軍並列)無不俯首稱臣,而隗囂(割據西北的軍閥)、公孫述(割據蜀地的軍閥)抗命不尊,無不殞命!”

“孟德兄莫要與天抗衡,誠宜舉割據之地降服朝廷,仍不失封侯之位。燁願奏請天子封孟德兄爲丞相,總覽朝政如何?”劉燁大聲道。

曹操聽了劉燁這話,不由得哈哈大笑。

“玉卿這話當真是豈有此理。”曹操笑着搖頭道:“正所謂立嫡以長不以賢,先帝雖然生前屬意陳留王,但是立太子辯才是正理。你卻在洛陽擅自廢立天子,有伊尹、霍光之囂張跋扈!而曹某則是在彭城復立當今聖上爲天子,這纔是正道。”

說罷,曹操又勸道:“玉卿乃是世之良將,帥纔不亞於信、布,何不爲當今聖上效力?曹某也願意將大將軍之職讓於玉卿,你我二人一文一武,共同翼佐聖上,成就不世功業,百世流芳,豈不美哉?”

曹操非但沒把劉燁的話聽進耳中,反而反過來勸諫劉燁投降自己,擁戴劉辯,實在是另人好笑。若是兩人當真達成統一,罷戰言和,對於天下黎民百姓來說,自然是一件大好事。

第8章 縣令召見第9章 周駿的野心第480章 定策破敵第543章 陣斬雷公第652章 田豐守常山第1000章 風雲動盪第162章 大軍雲集第79章 分兵南下第512章 商議水師第479章 李嚴投降第586章 甘寧歸順第705章 曹操到來第55章 委以大權第488章 兵臨城下第366章 居中調度第914章 虎豹合擊第357章 預言成真第476章 小縣大才第453章 奇襲牛渚山第679章 推斷第374章 甕中捉鱉第114章 視死忽如歸第890章 閃擊泰山郡第350章 斬殺郭汜第67章 定策破賊第136章 董卓落敗(2)第147章 途中設伏第888章 援軍到來第580章 宛城激戰第625章 立下賭約第386章 西涼鐵騎第602章 叫陣投降第932章 老當益壯第399章 將計就計第477章 夜襲敵營第139章 大軍開撥第951章 正兵交鋒第471章 法正奇謀第25章 敵疲則擊第441章 蔡文姬第995章 鮮卑入侵第848章 堅如磐石第642章 廬山真面目第1017章 曹操決斷第972章 弄假成真第596章 告一段落第949章 退往江夏第27章 驅賊破陣第544章 以騎對騎第473章 速攻昆陽第452章 英雄惜英雄第559章 鄴城攻防戰第408章 血戰第297章 伏兵四起第96章 百步送人頭第873章 文聘投降第86章 將遇良才,棋逢對手第462章 女人的小心思第187章 大潰逃第421章 八門金鎖第345章 滿月戰陣第48章 管亥歸心第151章 張牛角用兵第893章 嚴防死守第746章 圍而不攻第749章 懸羊草人第429章 水淹下邳第940章 祝融攔路第866章 敗走憑江口第379章 塵埃落定第562章 大戟士第159章 斥候戰第83章 守株待兔第993章 斬將奪旗第319章 北伐動員第803章 致命背刺第977章 木牛流馬第531章 壺關告急第636章 戰前議事第568章 毋極甄家第511章 班師回朝第694章 攻城得力第983章 甘寧逞威第405章 月黑風高夜第6章 拳術立威第832章 趁勢掩殺第284章 諸侯震動第447章 合圍紀靈第49章 入城第375章 袁紹密謀第757章 曹軍渡江第978章 諸葛連弩第504章 千里送人頭第927章 祝融神威第981章 袁氏兄弟第348章 奮戰!第600章 棋高一着第587章 張允出馬第487章 進退維谷第530章 飛書入關
第8章 縣令召見第9章 周駿的野心第480章 定策破敵第543章 陣斬雷公第652章 田豐守常山第1000章 風雲動盪第162章 大軍雲集第79章 分兵南下第512章 商議水師第479章 李嚴投降第586章 甘寧歸順第705章 曹操到來第55章 委以大權第488章 兵臨城下第366章 居中調度第914章 虎豹合擊第357章 預言成真第476章 小縣大才第453章 奇襲牛渚山第679章 推斷第374章 甕中捉鱉第114章 視死忽如歸第890章 閃擊泰山郡第350章 斬殺郭汜第67章 定策破賊第136章 董卓落敗(2)第147章 途中設伏第888章 援軍到來第580章 宛城激戰第625章 立下賭約第386章 西涼鐵騎第602章 叫陣投降第932章 老當益壯第399章 將計就計第477章 夜襲敵營第139章 大軍開撥第951章 正兵交鋒第471章 法正奇謀第25章 敵疲則擊第441章 蔡文姬第995章 鮮卑入侵第848章 堅如磐石第642章 廬山真面目第1017章 曹操決斷第972章 弄假成真第596章 告一段落第949章 退往江夏第27章 驅賊破陣第544章 以騎對騎第473章 速攻昆陽第452章 英雄惜英雄第559章 鄴城攻防戰第408章 血戰第297章 伏兵四起第96章 百步送人頭第873章 文聘投降第86章 將遇良才,棋逢對手第462章 女人的小心思第187章 大潰逃第421章 八門金鎖第345章 滿月戰陣第48章 管亥歸心第151章 張牛角用兵第893章 嚴防死守第746章 圍而不攻第749章 懸羊草人第429章 水淹下邳第940章 祝融攔路第866章 敗走憑江口第379章 塵埃落定第562章 大戟士第159章 斥候戰第83章 守株待兔第993章 斬將奪旗第319章 北伐動員第803章 致命背刺第977章 木牛流馬第531章 壺關告急第636章 戰前議事第568章 毋極甄家第511章 班師回朝第694章 攻城得力第983章 甘寧逞威第405章 月黑風高夜第6章 拳術立威第832章 趁勢掩殺第284章 諸侯震動第447章 合圍紀靈第49章 入城第375章 袁紹密謀第757章 曹軍渡江第978章 諸葛連弩第504章 千里送人頭第927章 祝融神威第981章 袁氏兄弟第348章 奮戰!第600章 棋高一着第587章 張允出馬第487章 進退維谷第530章 飛書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