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苦戰

朝陽初升,播撒下萬道金光,日復一日的照耀在臨淄城這座古城上。

不過黃巾賊卻不像以往一般興師動衆圍困臨淄城,這讓不少守軍心頭一寬。

那麼黃巾賊不來攻城,卻去了何處呢?

臨淄城外五里處,一座數十米高的丘陵之上。

山東歷來多丘陵,臨淄境內同樣如此,而兩千歷城軍就駐紮在這個險要之所,這是于禁親自選定的,想要以兩千之衆匹敵數萬大軍,非得擇險要之地不可。

昨晚劉燁率兵劫營,而於禁則是督促部屬伐木爲營,在這丘陵之上打下柵欄,修築了一座簡易的軍營,要害處則是以板車堵住,兩千人嚴陣以待,個個精神抖擻,躍躍待戰。

不過……

嗚咽低沉的牛角聲響,伴着咚咚鼓聲。

黃巾賊緩緩從連營之中魚貫而出,數萬黃巾賊聚成了一道巨大的人流,鋪陳在了臨淄城周圍的原野之上,好似潮水一般蔓延而來,在徐和的指揮之下將這座丘陵給團團圍住,歷城軍兩千餘人與這接近六萬人的大軍相比,當真是不值一提了。

不過大多數黃巾賊看上去都懶洋洋的睜不開眼睛,顯然是昨晚讓劉燁給吵得精神虛弱,不免有些美中不足。

不過黃巾賊大軍卻並未着急進攻,而是從中軍開闢出一條通道,一員大將神情兇悍,頂盔帶甲,在數百精兵的簇擁之下緩緩走出,正是號稱青州渠帥的徐和。

“某乃青州渠帥,昨晚劫營者何許人也,出來一見。”

營寨大門打開,十餘騎策馬奔出,爲首者正是劉燁。

“徐賊,可識得歷城劉玉卿麼?”

徐和定睛一看,只見劉燁神情剽悍,威武軒昂,心中讚歎好一員大將,不禁開口道:“劉玉卿,朝廷無道,逼的百姓沒有活路,汝也是一條好漢何必爲狗官軍效力,若是降某,大帥之職虛位以待,軍中僅次於某,如何?”

劉燁聞言大笑不已,笑的徐和色變,這才正色道:“汝乃積年悍匪,率羣賊圍攻臨淄城,談何稱得上是爲民請命,劉某不登天子堂,反而要去從賊麼?”

徐和哼了一聲:“可惜可惜,劉玉卿你的大好頭顱不復在矣。”

劉燁大笑:“廢話少說,咱們手底下見真章吧。”說罷劉燁等十餘騎返回營中,而徐和則是面色陰沉,揮手道:“進攻!”

徐和乃是青州渠帥,麾下兵多將廣,一聲令下頓時便有上萬人撲了上去,尤其是族弟徐當更是披甲持刀,恨不得立刻擒斬劉燁。

上萬黃巾賊雖然如同潮水一般涌了上來,喊殺聲大作,但是由於歷城軍佔據丘陵上的入口,因此實際上只需要正面應對黃巾賊,所以兵力盡數集中於西面,以兩千人守禦萬人進攻,倒也不算差距太大。

眼看着黃巾賊喊殺聲大作,漫山遍野的殺了上來,于禁卻是面不改色,有條不紊的發號施令。

“弓箭手張弓搭箭,敵至一百五十步便射。”

“長矛手依託板車柵欄,狙擊賊兵。”

“刀斧手養精蓄銳,待賊氣沮之時一鼓殺出。”

潮水一般涌來的黃巾賊總算是到了一百五十步的距離,肌肉緊繃的弓箭手早已按捺不住,鬆開臂膀,一隻只羽箭劃出一道優美的線條,飛奔射出。由於黃巾賊的人潮實在是太過密集,因此弓箭手根本不需要瞄準,隨便一箭就能射死擦傷幾個黃巾賊,這一輪齊射頓時便有兩百多人倒在地上。

弓箭手放出一箭,隨手繼續張弓搭弦,嗖的又是一片整齊的箭雨猛然落下,頓時又有兩百多人撲倒在地,而此時的黃巾賊距離木柵欄已經剩下不過五十步的距離,全力奔跑之下用不了幾秒就能抵達。

而這時弓箭手的第三輪箭雨也齊刷刷的降落下來,將衝得最猛的二三百名黃巾賊射倒在地,稍微遏制了一下黃巾軍密集的陣型。不過俗話說臨陣不過三發,弓箭手收起了自己的弓箭,接下來到了長矛手和刀盾手近距離攻擊的時候了。

衝得最猛的黃巾賊已經跑到了第一排柵欄面前,而等待已久的歷城軍則是配合嚴密,刀盾手將盾牌頂在胸前,等到黃巾賊衝了上來,鋒利的長矛則是猛然刺擊而出,頓時把最前面的一批人給刺得滿身血洞。

矛尖鋒利,剛剛插進去就立刻拔出來,在手臂的力量下往返突擊,一排排的黃巾賊身上開了一個血洞頓時軟弱無力,手中的刀槍卻只能夠無力的劈砍在木柵欄和盾牌之上,殺傷甚微。一時之間木柵欄之前倒了一地的黃巾賊,而長矛之上也不知道染了多少人的鮮血。

黃巾賊儘管前赴後繼的往前衝,人數甚多,但是昨晚根本就沒睡好,反觀歷城軍則是精力十足,再加上地形狹窄,人數優勢施展不開,因此一直未能夠打開局面。

一名黃巾賊手持環首刀,怒吼上前,卻被一杆冰冷的長矛狠狠刺入胸膛。不過這個黃巾賊乃是悍勇之徒,竟然死死地抓住了洞穿身軀的長矛,背後的黃巾賊則是趁勢上前一刀斬斷了長矛,然後一刀斬殺了長矛手,固若金湯的防線之上頓時出現了一個漏洞,變得岌岌可危起來,歷城軍的傷亡開始增多。

于禁沉着下令:“長矛手刀盾手撤退,刀斧手上前!”

固守木柵欄的長矛手和刀盾手聽到命令也不戀戰,而是交替着互相掩護,緩緩後撤。

黃巾賊好不容易穿越了木柵欄,卻立刻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只見得從官軍營寨中,數百身披堅甲,手執刀斧的壯士衝了出來,手中的刀斧舉起落下便將面前的黃巾賊給劈成兩半,這些黃巾賊翻越柵欄很費時間,因此只能夠一波一波的涌上來,結果卻被刀斧手各個擊破,丘陵之上堆滿了屍體。

第450章 生子當如孫伯符第632章 棄守壺關第963章 公孫敗走第148章 河間張雋義第499章 劉勳密謀第947章 節節抗擊第1009章 雙管齊下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1001章 飛將衝擊第485章 掎角之勢第11章 一箭立威第248章 良平之才第211章 酒泉郡的援軍第836章 曹操同意第984章 曹休督軍第151章 張牛角用兵第94章 波才退兵第989章 曹軍決死突圍第303章 威震關中第809章 所向無前第688章 半渡而擊之第550章 北上白馬第1022章 涼州大馬第342章 殘兵敗將第304章 董卓遷都第692章 顏良退兵第127章 內外夾擊第536章 一觸即發第244章 靈帝閱兵第491章 戰後事宜第876章 平定襄陽第637章 兩軍對壘第297章 伏兵四起第47章 暗中猜忌第995章 鮮卑入侵第117章 結陣迎敵第921章 平定南北第596章 告一段落第269章 勝利餘暉第163章 斷敵糧道第668章 無藥可治第409章 黃巾力士第543章 陣斬雷公第480章 定策破敵第741章 江東軍會議第438章 河東徐公明第996章 步度根第378章 內外呼應第516章 水戰序幕第373章 僞造營寨第988章 曹軍隱忍第966章 退入內城第453章 奇襲牛渚山第102章 一鼓作氣第352章 合力北伐第945章 防禦反擊第108章 那一把火的風情第100章 定策破賊第975章 深謀遠慮第944章 士燮降服第195章 修理政務第465章 衆叛親離第177章 單騎入城第12章 隊率第923章 佳人怨第167章 臨涇之戰(4)第779章 荊南亂起第531章 壺關告急第1007章 知難而退第679章 推斷第387章 反攻之機第261章 詐降之計第305章 擊潰徐榮第64章 劉備相邀第178章 江東猛虎第712章 太史慈請戰第542章 河北首戰第837章 聲勢浩大第234章 前後夾擊第300章 兩軍對壘第550章 北上白馬第698章 勢如破竹第380章 天下動盪第699章 以步對騎第767章 急轉而下第393章 鐵騎突擊第228章 韓遂之怒第385章 苦戰半日第281章 帝往長安第90章 狂飆猛進第780章 長沙亂起第644章 蹋頓退兵第1017章 曹操決斷第675章 先鋒趕到第324章 箭雨如潮第620章 趙雲歸附第555章 堅守鄴城第682章 虎豹騎之由來第156章 上了山的老虎第329章 飛將出兵
第450章 生子當如孫伯符第632章 棄守壺關第963章 公孫敗走第148章 河間張雋義第499章 劉勳密謀第947章 節節抗擊第1009章 雙管齊下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1001章 飛將衝擊第485章 掎角之勢第11章 一箭立威第248章 良平之才第211章 酒泉郡的援軍第836章 曹操同意第984章 曹休督軍第151章 張牛角用兵第94章 波才退兵第989章 曹軍決死突圍第303章 威震關中第809章 所向無前第688章 半渡而擊之第550章 北上白馬第1022章 涼州大馬第342章 殘兵敗將第304章 董卓遷都第692章 顏良退兵第127章 內外夾擊第536章 一觸即發第244章 靈帝閱兵第491章 戰後事宜第876章 平定襄陽第637章 兩軍對壘第297章 伏兵四起第47章 暗中猜忌第995章 鮮卑入侵第117章 結陣迎敵第921章 平定南北第596章 告一段落第269章 勝利餘暉第163章 斷敵糧道第668章 無藥可治第409章 黃巾力士第543章 陣斬雷公第480章 定策破敵第741章 江東軍會議第438章 河東徐公明第996章 步度根第378章 內外呼應第516章 水戰序幕第373章 僞造營寨第988章 曹軍隱忍第966章 退入內城第453章 奇襲牛渚山第102章 一鼓作氣第352章 合力北伐第945章 防禦反擊第108章 那一把火的風情第100章 定策破賊第975章 深謀遠慮第944章 士燮降服第195章 修理政務第465章 衆叛親離第177章 單騎入城第12章 隊率第923章 佳人怨第167章 臨涇之戰(4)第779章 荊南亂起第531章 壺關告急第1007章 知難而退第679章 推斷第387章 反攻之機第261章 詐降之計第305章 擊潰徐榮第64章 劉備相邀第178章 江東猛虎第712章 太史慈請戰第542章 河北首戰第837章 聲勢浩大第234章 前後夾擊第300章 兩軍對壘第550章 北上白馬第698章 勢如破竹第380章 天下動盪第699章 以步對騎第767章 急轉而下第393章 鐵騎突擊第228章 韓遂之怒第385章 苦戰半日第281章 帝往長安第90章 狂飆猛進第780章 長沙亂起第644章 蹋頓退兵第1017章 曹操決斷第675章 先鋒趕到第324章 箭雨如潮第620章 趙雲歸附第555章 堅守鄴城第682章 虎豹騎之由來第156章 上了山的老虎第329章 飛將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