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唐瑁陰策

劉辯准許了唐瑁的請求,唐瑁當即快步跑了出去,叫住了還沒有走出去的劉備。

“玄德皇叔!”

聽到呼喚自己的聲音,劉備站住身形,轉過身來,拱手道:“原來是唐國丈,不知道喚住備有何要事?”

唐瑁露出了親密的笑容:“不知道如今皇叔在城中住在何處?”

“備初來乍到,在洛陽本無產業,現下暫居於驛館之中。”

“皇叔貴爲如今天子之叔,焉能屈就於驛館之中?”唐瑁大方道:“某在洛陽城中也有幾處產業,便擇一套好的送給皇叔。”

“國丈實在客氣,不過無功不受祿,備不能受之。”劉備搖了搖頭,表示拒絕。

“唉,皇叔何出此言,想要爲陛下立功那還不簡單麼?”唐瑁露出了一個似笑非笑的表情。

劉備面色一奇:“國丈這是何意?”

“請皇叔隨我來。”唐瑁低聲一句,隨後在前引路,劉備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不過還是跟在了唐瑁身後。

兩人出宮之後,早有一架寬大的馬車等候在宮外,正是唐瑁府中所有,唐瑁兩人上車之後,馬車當即朝着洛陽城中唐瑁的另一處宅院行駛而去。

馬車停下,唐瑁引領着劉備走入府中,府中的僕人當即關閉大門,而大門之外,一名面相老實忠厚的漢子眼中卻閃過一道精光。

“唐瑁邀請劉備?”

此事需要向文和先生速速回報。

而在府中,唐瑁則是命令侍從端茶倒水,隨後屏退侍從。

“不知道國丈今日找備到底有何要事?還請見告。”劉備直接問道。

唐瑁站了起來,走向劉備,劉備身後的陳到當即眉頭一皺,手掌輕輕按住了腰間劍柄,蓄勢待發。

噗通!

只見得唐瑁跪倒在地,哭喊道:“還請皇叔救救陛下!”

劉備一愣,急忙上前扶起了唐瑁:“國丈快快請起,這是怎麼回事?陛下如今在宮中呆的好好的,羣臣禮遇有加,怎麼還需要備相救呢?”

“皇叔有所不知。”唐瑁哭道:“大將軍劉燁名義上乃是朝廷之功臣,然而實際上卻是把持大權,卻不讓天子親政,這與當年的董卓有什麼區別?”

劉備皺眉道:“可是大將軍對陛下執禮甚恭,平西北,定兗州,伐袁術,爲朝廷奔走四方,怎麼能夠與董卓相提並論呢?”

平心而論,劉備對劉燁是頗爲敬佩的,同樣都是白身的皇親國戚,卻能夠崛起於微末之中,率大軍征討四方而威震天下,可以說劉備的夢想就是成爲劉燁這樣的人。

“哼!這隻能夠說明劉燁比之董卓要聰明得多。”唐瑁不滿道:“如今天子年歲漸長,按道理應該還政於天子,可是這劉燁卻依舊是大權獨攬,自己掌握軍權,中書令荀攸爲其爪牙,掌握政權。劉燁表面上對天子恭敬有加,實際上不過是他的遮羞布,若非如此,天子又豈能夠任由他掌握大權呢?”

如此說來,劉備心中倒是有所瞭然,如今的劉辯倒也已經十八歲了,再過兩年就應該加冠,漢朝歷代先帝當中,並非是沒有少年即位的,甚至東漢大半皇帝都是少年孩童,不過一旦成年,大臣就應該還政於天子,比如漢和帝。

而劉燁,的確是將權力牢牢抓在手中。

劉備皺眉道:“可是天子命令國丈來尋備的麼?”如果是劉辯命令國丈來尋找自己,這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信號。

唐瑁肯定的點了點頭:“這是自然,若非天子准許,某又怎麼敢自作主張呢?”

“陛下親筆書信在此,皇叔請看。”說罷,唐瑁伸手放入衣衫之中,掏出了一封絹紙,遞給了劉備。

“皇叔親啓:侄兒雖貴爲天子,卻夙夜憂嘆,只因爲大將軍燁獨斷專行,大權獨攬於手而不還政於朕,表面執禮甚恭,朕雖然日夜享樂不過是排解寂寞之法,還請皇叔務必想方設法督促大將軍還政,則朝廷幸甚,社稷幸甚!”

唐瑁抓住劉備雙手,動情道:“皇叔,此乃陛下夙願,某知道皇叔乃是忠臣,請務必幫助天子。”

劉備點了點頭,輕輕將絹紙摺疊之後放進衣服中,緩緩道:“請國丈放心,備一定會將此事放在心上。”

“好!一切可都拜託皇叔了。”唐瑁鄭重道。

唐瑁當即起身,親自將劉備送出府門之外,命令車伕將劉備送回到驛館之中。

回到驛館之中,劉備一言不發,良久之後,才緩緩開口。

“叔至。”

“末將在,主公有何吩咐?”陳到當即走上前去。

“你說,國丈說得是真的麼?”劉備問道。

“嗯……應該可信。”陳到沉吟道:“一來國丈乃是天子近臣,對天子自然是忠心耿耿,對於大將軍並不還政於陛下感到不滿,因此來找主公主持公道也可以理解。”

“是啊,不過那封絹書,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劉備低聲道。

“主公您說什麼?”陳到沒聽清楚,開口問道。

“啊,沒什麼,你先下去吧,今天的一切事情都千萬不要泄露出去,知道麼?”劉備吩咐道。

陳到堅定道:“請主公放心,到心中理會得。”

說罷,陳到便走了下去,只留下了劉備一個人負手而立,悠悠沉思。

劉備心中並未下定決斷,因爲他心中有兩個疑惑。

第一,唐瑁到底是自己過來的,還是奉了天子之命而來?今日通過觀察,天子劉辯似乎對於目前的生活感到很滿意,並不想要處理政事,因此對於劉燁大權獨攬沒有什麼不滿,真的會命令唐瑁來找自己,而不是出於唐瑁的個人願望麼?

如今劉燁在朝中炙手可熱,權勢如日中天,唐瑁是不是因爲嫉妒呢?

第二,那封絹書是不是真的?實際上說起來與第一個問題沒什麼不同,如果絹書是僞造的,也就說明唐瑁確實是奉天子之命而來,如果是真的,那麼天子不滿劉燁大權獨攬一事也就是真的。

可是,到底應該怎麼搞清楚絹書的真僞呢?

第357章 預言成真第537章 固若金湯第837章 聲勢浩大第18章 縋城而出第692章 顏良退兵第63章 鐵骨錚錚盧老帥第947章 節節抗擊第795章 有家不能回第726章 看破意圖第315章 大會諸侯第380章 天下動盪第83章 守株待兔第786章 不動聲色第1009章 雙管齊下第408章 血戰第516章 水戰序幕第858章 劉表之死第945章 防禦反擊第764章 豫章郡內亂第635章 蹋頓到來第155章 送馬童子第717章 張鬆請命第425章 僵持一時第286章 聲東擊西第1018章 功虧一簣第842章 土垠城破第802章 兵發綿竹關第709章 備城列陣第106章 橫衝直撞第726章 看破意圖第838章 炮灰攻城第969章 賜九錫第865章 遮天蔽日第504章 千里送人頭第376章 巧舌如簧第622章 鹿門書院第446章 疲敵之計第369章 鐵騎突出第642章 廬山真面目第921章 平定南北第338章 漠南大戰(1)第654章 留守人選第373章 僞造營寨第626章 所見所聞第570章 甄家怨女第619章 曹操決斷第986章 主動示弱第700章 曹仁被困第18章 縋城而出第587章 張允出馬第917章 故布疑兵第441章 蔡文姬第928章 劉磐悍勇第620章 趙雲歸附第875章 大仇得報第154章 去而復返第887章 鮮血之城第402章 逼問糧倉第573章 荊州大軍第219章 大捷第449章 敗退汝南第183章 韓遂妙計第229章 名聲鵲起第107章 自作聰明的龔都第259章 劉燁討董第946章 前仆後繼第427章 慘烈攻防第322章 首戰告捷第538章 軍勢退卻第407章 旗鼓對壘第528章 包圍網第730章 炮轟陽平關第654章 留守人選第95章 波才折返第146章 破曲陽第247章 涼州治政第352章 合力北伐第26章 以逸待勞第43章 苦戰第875章 大仇得報第721章 兩路出兵第217章 轉擊閻行第371章 賈詡獻計第120章 波才督軍第848章 堅如磐石第571章 騎兵南下第567章 情報站第324章 箭雨如潮第337章 血流成河第949章 退往江夏第121章 曹孟德來也第710章 離間書第800章 按部就班第211章 酒泉郡的援軍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724章 攻破房陵第355章 黃巾再起第340章 漠南大戰(3)第703章 技高一籌
第357章 預言成真第537章 固若金湯第837章 聲勢浩大第18章 縋城而出第692章 顏良退兵第63章 鐵骨錚錚盧老帥第947章 節節抗擊第795章 有家不能回第726章 看破意圖第315章 大會諸侯第380章 天下動盪第83章 守株待兔第786章 不動聲色第1009章 雙管齊下第408章 血戰第516章 水戰序幕第858章 劉表之死第945章 防禦反擊第764章 豫章郡內亂第635章 蹋頓到來第155章 送馬童子第717章 張鬆請命第425章 僵持一時第286章 聲東擊西第1018章 功虧一簣第842章 土垠城破第802章 兵發綿竹關第709章 備城列陣第106章 橫衝直撞第726章 看破意圖第838章 炮灰攻城第969章 賜九錫第865章 遮天蔽日第504章 千里送人頭第376章 巧舌如簧第622章 鹿門書院第446章 疲敵之計第369章 鐵騎突出第642章 廬山真面目第921章 平定南北第338章 漠南大戰(1)第654章 留守人選第373章 僞造營寨第626章 所見所聞第570章 甄家怨女第619章 曹操決斷第986章 主動示弱第700章 曹仁被困第18章 縋城而出第587章 張允出馬第917章 故布疑兵第441章 蔡文姬第928章 劉磐悍勇第620章 趙雲歸附第875章 大仇得報第154章 去而復返第887章 鮮血之城第402章 逼問糧倉第573章 荊州大軍第219章 大捷第449章 敗退汝南第183章 韓遂妙計第229章 名聲鵲起第107章 自作聰明的龔都第259章 劉燁討董第946章 前仆後繼第427章 慘烈攻防第322章 首戰告捷第538章 軍勢退卻第407章 旗鼓對壘第528章 包圍網第730章 炮轟陽平關第654章 留守人選第95章 波才折返第146章 破曲陽第247章 涼州治政第352章 合力北伐第26章 以逸待勞第43章 苦戰第875章 大仇得報第721章 兩路出兵第217章 轉擊閻行第371章 賈詡獻計第120章 波才督軍第848章 堅如磐石第571章 騎兵南下第567章 情報站第324章 箭雨如潮第337章 血流成河第949章 退往江夏第121章 曹孟德來也第710章 離間書第800章 按部就班第211章 酒泉郡的援軍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724章 攻破房陵第355章 黃巾再起第340章 漠南大戰(3)第703章 技高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