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都察院在進攻!

“幽姬?”牧景看着黃承彥,略顯意外。

“寧妃對這個書院也非常看好,她親自出面的說服了張總捕頭,張總捕頭已經你答應了,會負責學院的紀律!”

黃承彥笑了笑,輕聲的說道。

牧景看了一眼黃承彥:“對症下藥,這招用的不錯啊,對付張火這樣倔強的傢伙,就得用這招!”

這老傢伙也不是省油的燈。

果然,鹿門山三尊大儒,沒有一個是善茬的,只是因爲時局的問題,懷才不遇,憋屈在鹿門山教書而已。

現在解放出來了,任何一尊,都有位列廟堂的實力。

“其他的老師,我也在甄選,不過我已經拜訪的蔡相和胡相,他們也對學院非常重視,願意在休沐之日,騰出一些時間,在不影響朝政的基礎上,爲學生們授業解惑!”黃承彥拱手說道。

“做得好!”

牧景的笑容更加的燦爛了,皇家的子弟,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的辨別是非對錯,看得懂局勢,不能寵信任何一個人,所以在這座學院裡面,就要百家綻放,不僅僅要有民間大儒授業,還得有朝廷大賢講課,才能讓他們接受更多的人生觀價值觀。

“不過陛下,這教材的問題,臣……”黃承彥有些的爲難。

“無需爲難!”

牧景擺擺手,道:“朕從來不是一個獨尊儒家的人,朕始終相信,各家有各家的長處,大明要發展,必須要百家共同進步,當然,朕也不是那種敵視儒家的人,朕相信,儒家存在也有穩定朝政和人心的能力!”

“臣明白了!”

黃承彥深呼吸了一口氣。

有些話,他聽懂了。

朝廷哪裡都是的爭鬥,哪怕他如今只是大明皇家學院的副祭酒,也避不開,儒家獨尊多年,人才輩出,確是霸道。

但是他本身是儒墨雙道博學之士,雖然一直以儒道經典爲主,輔修墨學,但是思想眼界都放開很多,沒有其他人這般固執。

牧景既然要百家爭鳴,而不是儒家獨道,這就要從教育開始,大明皇家學院的教材,必須要突破這個關卡。

或許這回讓他在士林之中多年經營的名聲,毀於一旦,但是他還是認爲,牧景這樣做,是對的。

……………………

四月的渝都,正處於春夏交替,已經有些升溫了,不過最近這多時間,春雨還是比較多的。

春雨不大,小雨霏霏,讓天地看起來,朦朧朧的一片。

大明宮,八層樓。

昭明閣。

左丞相的辦公廂房裡面,胡昭的眼瞳有些的冷然,他剛剛接到了一個消息,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都察院到底什麼時候上奏的?”

他冷冽的聲音詢問身邊的心腹文吏。

“丞相,這個奏本應該是昨天才遞上來的,但是陛下好像沒有看,直接就丟過來了!”這個中年文吏也姓胡,叫胡林,是胡氏一族的青年才俊,功成名就的人,都喜歡培養自己家族的年輕人,胡昭也不例外,胡氏不是什麼世家門閥,但是也有不少子弟,以前他沒有什麼名聲的時候,自然不會有人湊上來,但是他如今名揚天下,乃大明宰執,願意靠上來的不少,但是胡昭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而且愛惜名聲,決不允許有人藉着自己的頭銜去爲非作歹,所以治族甚嚴。

若是胡昭願意,他可以讓胡氏一族迅速的成爲了大明的世族,但是他不會這麼做,而且還相對的壓制胡家,不管是人口還是田地,都不允許的家族的人兼併。

但是對於家族年輕一輩,胡昭還是比較用心的。

光宗耀祖是每一個讀書人都祈求的事情,他已經做到了,接下來就要看族人維持這一份榮譽。

所以他對每一個家族子弟都非常嚴格,胡林能脫穎而出,得他之青睞,留在身邊培養,一方面是品性好,一方面是做事靈活,而且才學不錯,對政治的天賦很高,胡昭纔想把他培養成胡氏的麒麟子。

胡林也非常努力,雖然在中樞,不過只是一個八品官的文吏,但是在這裡能學到很多東西。

“政事堂那邊知道了沒有?”

胡昭深呼吸一口氣,問。

“劉相今日不當值,他下去巡察的渝蜀馳道的修建了,這條馳道直通的成都,政事堂非常的重視!”胡林稟報說道:“目前這件事情,他還不知道!”

“立刻讓他回來!”

胡昭咬着牙,道:“要出大事請了!”

“是!”

胡林領命,迅速離開。

胡昭從位置上站起來,看着手中的奏本,他本以爲牧景多少有些念舊情的,但是現在看來,爲了新政,牧景是不打算手下留情了,擋在新政面前的任何攔路石,他都得搬開。

這一次,是劉勁。

劉勁執掌政事堂多年,他的意見很重要,可最近明顯有些偏向了舊制了,雖然和自己的態度也有一些關係,但是這裡面說不定還有一些自己不知道原因。

他已經影響到了新政的風向。

牧景自然就不會留下他了。

可堂堂一個昭明閣的參政大臣,執掌政事堂的主事,在朝堂之上,能位列前五的超級巨頭,也不是這麼輕易的動了。

就算要動,也應該不動聲色纔對。

若是這樣,那麼自己這邊多少還有一些能周旋的餘地。

可這一次,牧景明顯是反其道而行。

都察院把奏本都送上來了,誰也擋不住這事情發展的章程了,接下來,就是上昭明閣會議,自然誰也不能熟視無睹了。

一旦有一絲絲證據,都察院的立案,那就真的是規矩如洪水,誰也擋不住的這事情發展的洪流了。

劉勁是沒問題的。

只是劉氏一族……

………………………………

四月的風雨,明顯有些急,早上還是朦朧朧的小雨霏霏,但是到了下午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場中雨。

這是入夏的標準了。

牧景站在的落地窗之前看風景,他喜歡在這裡看風景,站得高看得遠,看的越遠,越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特別渝都城彷彿能用肉眼看得到的變化,更讓牧景肯定了自己來到這個時代所創造的價值。

“陛下!”

站在牧景身後的是蒯良,蒯良有些消瘦了,在雍州做總督的時候,沒有這麼累,很多事情都處理的得心應手,但是回到大明朝廷,不得不承認,朝堂上的爭鬥,比治理地方要心累的多了。

“動手了?”牧景沒有回頭,依舊看着窗外落下的雨水,彷彿有些自然自語的問。

蒯良自然知道,他在問自己,連忙回答:“昨天已經直接把奏本遞上去了,因爲涉及一品大員,所以不過政事堂,直接遞上了昭明閣,最晚今日上午,胡相和蔡相都應該看到了!”

“那就行!”

牧景回頭,咧嘴一笑,道:“接下來就是硬仗了,你可準備好了沒有!”

“臣,已有了決心!”

蒯良拱手,聲音堅定:“此戰不成功,便成仁!”

都察院能不能一戰成名,就要看着一次了。

想要媲美政事堂,樞密院的存在,都察院就要有震懾人心的功績才行了。

“既然你已經有了絕對的決心,朕不多說什麼,只是告訴你一句話!”牧景平靜的說道:“記住,一座堡壘,最容易攻破的,始終是從裡面進攻!”

“陛下的意思是……”

蒯良聞言,瞳孔微微一變。

這是指的是劉勁?

還是都察院?

“什麼意思,自己去想!”牧景聳聳肩,道:“都察院既然已經開戰了,就可以變現的兇狠一點,畢竟想要把當朝一個一品大員拉下馬,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啊!”

“諾!“

蒯良點頭。

當蒯良離開之後,牧景嘆了一口氣,他也不想花費這麼多心思在朝堂的內鬥上,但是這都是避免不開的事情。

不管是新朝,舊朝,都免不了這樣的鬥爭。

再英明神武的君主,都有敵人,再清明的朝政,都會有爭鬥,人心始終是天下最大的動亂,而且最難猜測的東西。

每一人都有立場的,如果對外,自然一致,這一點牧景絕對相信,大明朝氣蓬勃,哪怕建立的時間還不長,但對忠心並不比漢室朝堂的那些諸侯薄弱。

哪怕天下打爛了,除非牧景認輸了,不然大明朝臣都會戰到最後一刻,堅定大明一統天下的志向。

可在朝堂上,他們的立場卻是不一樣的,再好盟友,再好的朋友,都未必能統一立場,立場只要有了一點點不同,就是敵人。

牧景知道,劉勁是功臣,但是現在功臣已經擋路了,他不得不搬開這一尊的擋路的攔路石,哪怕這樣會讓他天子的名聲變得有些不近人情,也不可能改變他的心思。

“陛下!”

霍餘走進來,低聲打破了牧景的思緒,拱手說道:“軍工司那邊傳來,新戰船已經有了模型了!”

“朕知道了!”

牧景深呼吸一口氣,問:“甘寧還在軍工司嗎?”

“已經回南海了,景平水師的戰船要南航了,他必須要親自回去領航!”

霍餘說道:“不過諸葛亮還在,他還想要等到新戰船出來之後,再返回的暴熊水師!”

景平水師和暴熊水師都是駐紮在南邊海域,哪裡被稱爲南海,南海廣闊,暴熊水師還需要休整,休要新的戰船服役,所以暫時不會輕易的動起來,但是景平水師恢復的很快,而且在瓊崖那邊的船塢有新的戰船交接,戰鬥力在已經在三月的時候,大部分都恢復了,如今已經開始策劃探討航路了。

景平水師遠航過,對於南海航線有經驗,這一次是再一次往南邊確定地域,同樣也爲大明開闢新的疆土。

這也是開疆闢土的大功勞,甘寧自不甘落後,親自上陣。

“讓諸葛亮去軍工船塢那邊看看!”牧景想了想,說道:“諸葛亮的眼力不錯,新戰船能不能在海里面遠航,他應該能確定,只要他認爲沒問題,那就讓瓊崖船塢立刻開始建造新戰船!”

渝都的船塢,都是研究戰船的船塢,真正營造戰船的船塢,要麼在長江水域之上,要麼就在瓊崖島上。

新戰船研製出來之後,就會有專業的工匠,帶着資料,倒着工作團隊,趕赴造船船塢,督促營造新戰船。

“諾!”

霍餘拱手領命。

“另外……”牧景想了想,道:“去把蔡相交上來,說朕有事情和他聊聊!”

“是!”

霍餘轉身離開,走出了廂房。

大概一刻鐘的時間,蔡邕來了,他敲門之後,推門而入,然後拱手行禮:“臣,蔡邕,拜見陛下!”

在大明宮,這裡只有君臣,沒有翁婿。

“蔡相,坐吧!”

牧景倒是很熱情,當然也是公事公論。

“陛下有什麼吩咐,可以直說?”蔡邕的眼眸眯起來了,看着牧景的眼神有些的凌厲。

“看來你是知道朕要做什麼了!”

牧景笑了笑。

“都察院的建立,臣是贊同的,但是臣認爲,陛下是不是給他們太大的權力了,連當朝一品,昭明閣參政大臣都敢誣陷,簡直是膽大包天!”

蔡邕義憤填膺的說道。

“是不是誣陷,現在你我都對說了不算!”牧景神色平靜,如果地方是在後宮,是家宴,他是比較畏懼蔡邕的,但是在這裡,他是皇帝,蔡邕是大臣,他必須要有皇帝的威嚴:“朕只相信《明科》,《明科》說他沒罪,他就沒罪,而且朕也相信都察院不會誣陷任何一個大臣,朕相信才把權力交給他們,他們是在爲朕守護好朝廷,大明每一步都走了一場艱難,有時候共患難容易,但是共富貴就難,朕不希望,有一天真當真要的拿起屠刀,屠戮汝等!”

蔡邕聞言,臉色微微一遍。

他不是無知文盲,只懂得別人怎麼說,他就怎麼聽,讀史多年,他心中非常的清楚,歷史是編寫出來的。

都說漢高祖屠戮功臣,但是誰又知道淮陰侯當時是不是有心造反,事情沒有絕對的。

爲了朝廷,有時候當天子的,不得不做出一些違心的事情

“蔡相,你相信他,朕也相信他!”牧景笑了笑,道:“既然這樣,那就讓朝堂大臣們看看,他是不是公正無私!”

“陛下,如此以來,他名譽掃地,日後如何執掌政事堂!”

蔡邕眼瞳眸子發亮,冷厲的說道。

第四百二十五章 屍骨一地第四百六十九章 建立明侯府第一百九十八章 開學大典 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益州局勢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雒陽 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我給你們一個信仰第八百八十三章 送上門的張仲景第六十六章 舞陰商戰 一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潰敗千里之外 四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潼關之戰 二第八百八十九章 不出兵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牧氏一族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兩個黃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董卓的動作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石破天驚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六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趕盡殺絕斬飛熊 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河東之行 六第九百五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的諸侯分佈圖 上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算計世家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攻襄陽城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求援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天師 上第八百四十六章 造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鹽商之戰 五第七百八十一章 荊州城戰役 上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後的通牒第四百二十八章 牧景立旗,我爲主公!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決戰上黨 十八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動力突破,水力織造機!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直搗黃龍 三 (中秋節快樂!)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八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蔡邕的叮囑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諸侯和天子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政事堂的改革 上第七百零五章 董卓的抉擇第七百二十二章 危險,也是機會!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決戰之雒陽失守 下二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夜襲之戰 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託孤 (第一更)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偷襲 六第四百五十章 局中局,計中計,誰是獵物誰爲狩? 一第七百五十章 中箭第八百九十六章 先徵牂牁第六百七十五章 主力聚,大戰臨!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韓氏遺孤第二百六十四章 牧龍圖,你等着!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登基之前 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張魯之怒,殺意沖天!第九百四十四章 一個交換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少帝密詔?行,給他一份吧!第八百七十三章 遠交近攻第九百三十一章 兵敗,亡! 上第七十三章 舞陰商戰 八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第一屆科舉主考官 上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整軍 五第九百零五章 勢如破竹,兵臨!第七百六十六章 南陽的局勢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功虧一簣 上第八百八十七章 廣漢決戰 中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新政辯論 七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八百零六章 攤牌!逼迫!選擇!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暗流下的長安 上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江東的未來第七百零三章 抵達樊城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二百七十一章 好戲開場了第一千四百章 王對王 十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皇叔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拿下工部第四章 圖謀舞陰 三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善用?第九十章 汝南戰場第三百一十章 天子的謀算 下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新政辯論 八第六百五十六章 益州使者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鄴城爭奪戰 三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戰後大動作 十二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潰敗 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醒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統一貨幣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三大諸侯會盟 四第九百三十三章 兵敗,亡! 下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鄴城爭奪戰 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奪荊州 七第二百四十五章 丁原的捨生取義 上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果斷進攻第七百七十一章 長阪坡第七百零四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一十八章 明一作坊第八十七章 血戰中陽 中第五十三章 以真亂假,黃巾再現!第七百八十六章 奪城第二十二章 景平村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新武器 上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休戰時期 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葬河第八百六十八章 遊說
第四百二十五章 屍骨一地第四百六十九章 建立明侯府第一百九十八章 開學大典 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益州局勢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雒陽 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我給你們一個信仰第八百八十三章 送上門的張仲景第六十六章 舞陰商戰 一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潰敗千里之外 四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潼關之戰 二第八百八十九章 不出兵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牧氏一族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兩個黃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董卓的動作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石破天驚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六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趕盡殺絕斬飛熊 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河東之行 六第九百五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的諸侯分佈圖 上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算計世家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攻襄陽城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求援第五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天師 上第八百四十六章 造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鹽商之戰 五第七百八十一章 荊州城戰役 上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後的通牒第四百二十八章 牧景立旗,我爲主公!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決戰上黨 十八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動力突破,水力織造機!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直搗黃龍 三 (中秋節快樂!)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八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蔡邕的叮囑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諸侯和天子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政事堂的改革 上第七百零五章 董卓的抉擇第七百二十二章 危險,也是機會!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決戰之雒陽失守 下二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夜襲之戰 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託孤 (第一更)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偷襲 六第四百五十章 局中局,計中計,誰是獵物誰爲狩? 一第七百五十章 中箭第八百九十六章 先徵牂牁第六百七十五章 主力聚,大戰臨!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韓氏遺孤第二百六十四章 牧龍圖,你等着!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登基之前 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張魯之怒,殺意沖天!第九百四十四章 一個交換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少帝密詔?行,給他一份吧!第八百七十三章 遠交近攻第九百三十一章 兵敗,亡! 上第七十三章 舞陰商戰 八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第一屆科舉主考官 上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整軍 五第九百零五章 勢如破竹,兵臨!第七百六十六章 南陽的局勢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功虧一簣 上第八百八十七章 廣漢決戰 中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新政辯論 七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八百零六章 攤牌!逼迫!選擇!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暗流下的長安 上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江東的未來第七百零三章 抵達樊城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二百七十一章 好戲開場了第一千四百章 王對王 十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皇叔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拿下工部第四章 圖謀舞陰 三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善用?第九十章 汝南戰場第三百一十章 天子的謀算 下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新政辯論 八第六百五十六章 益州使者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鄴城爭奪戰 三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戰後大動作 十二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潰敗 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醒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統一貨幣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三大諸侯會盟 四第九百三十三章 兵敗,亡! 下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鄴城爭奪戰 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奪荊州 七第二百四十五章 丁原的捨生取義 上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果斷進攻第七百七十一章 長阪坡第七百零四章 各方反應第六百一十八章 明一作坊第八十七章 血戰中陽 中第五十三章 以真亂假,黃巾再現!第七百八十六章 奪城第二十二章 景平村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新武器 上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休戰時期 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葬河第八百六十八章 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