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風暴將起

牧景當初去動政事堂,更多是爲了調動人事,主要是爲了新政推動,而劉勁在擋路,所以他才動了劉勁,把政事堂的老大拿下。

但事實上他對政事堂的制度,並沒有太大的心思,也無意對政事堂大動干戈,最少還是保持穩定好一些。

沒想到,蔡邕上位了,不知道是爲了攬權,還是其他什麼原因,或許都有一些吧,居然要大刀闊斧的動政事堂。

這就和牧景的初衷有些不對了。

他需要政事堂這個擋箭牌擋在前面,這時候如果政事堂大亂,總歸對他的新政,有些影響了,特別是戶籍司查人丁立戶籍的的事情纔剛剛開始,如果影響太大,甚至會立刻叫停。

可牧景拿到這一份計劃書,卻也不能反對。

因爲他本身就是在改制變法。

而蔡邕這是響應天命。

另外蔡邕拿政事堂開刀,第一,政事堂的制度的確存在一些問題,政事堂對各部之間的制衡力不足,這一點是有目共睹的。

政事堂名義上是執掌朝廷政務,除了軍務之外,皆歸政事堂治理,但是事實上各部尚書對政事堂並不是言聽計從的。

政事堂的權力不足,這一點是早就有的共識的。

如今蔡邕要收攏政事堂的權力,這回促動很多的人的蛋糕,首先倒黴的,不會是牧景,肯定是的蔡邕。

蔡邕也算是有了一些春秋了,老人一個了,要是被折騰的太狠,折壽是難免的。

不管怎麼說,都是老丈人。

牧景可不願意讓他這麼折騰。

“造反?”蔡邕強硬的說道:“只要陛下穩得住,他們就反不了,陛下要變法改政,就要有足夠的魄力,不能被這些小事情給影響了,若有人當真因此而造反ꓹ 老夫親自的上陣平叛就是了!”

他這一軍,將的漂亮。

但是不僅僅是爲了將牧景一軍ꓹ 更是爲了自己心中的志向。

蔡邕從來不是一個隨波逐流的人,他的性格本身就是強硬的,當初在靈帝時期ꓹ 政令昏暗的時期,他就敢上奏靈帝七件事情的密奏。

對於混亂的朝政ꓹ 他就已經有了改變的心思。

後來時局所逼,才把他心中的熱血給的澆滅了ꓹ 但是他依舊沒有人數ꓹ 寧可在太學教書,也不願意認輸。

如今有了大明這個舞臺,有了大好的機會,他若不能一展心中志向,那麼此生於他而言,乃是白活了。

“既然右相這麼的堅定,朕也不能太慫了!”

牧景嘆了一口氣ꓹ 有些話,他該說的已經說了ꓹ 如果的蔡邕真要一意孤行ꓹ 他也擋不住。

政事堂會亂一陣子ꓹ 但是蔡邕要是有足夠的能力ꓹ 倒是能給他帶來一個指揮如臂膀的政事堂,也不是一件壞事。

他沉聲的道:“計劃書先留在朕這裡ꓹ 初步來說ꓹ 朕是同意的ꓹ 你可以着手準備,但是具體的措施和改革的條例ꓹ 還要朕和胡相討論之後,再做決定!”

“多謝陛下支持!”

蔡邕鬆了一口氣,他就怕牧景反對,如果牧景反對,他會很失望了,這回讓他認爲,牧景所謂的改制,變法,新政,都不過只是爲了鞏固自己的權力,而不是真心爲了天下百姓好。

“老頭子,年紀不小了,有些事情,哪怕想做,也要適可而止,我年輕,折騰得起,輸得起,輸了一次,還有第二次,第三次,但是你未必能撐得住一次失敗,一世英名經營的不容易,給自己的晚年留點好生活!”

牧景看着這倔老頭,忍不住囑咐了一句。

這不是一個君王對臣子的囑咐,而是一個女婿對老丈人的囑咐,這老頭子年紀都上來了,還這麼折騰,折騰出什麼毛病,他該如何面對的昭姬啊。

“老夫春秋未到七旬,還有力氣折騰,雁過留聲,人過留名!”蔡邕的眸子變得明亮起來了:“若是學術之言,老夫已給世人留下太多的東西了,但是老夫這一生,還是鬱郁不得志的,大明這舞臺,能老夫留下名字,恐怕只有這一次了!”

他年紀不小了,哪怕有心和胡昭爭,也未必能熬得過胡昭,另外隨着年紀越老,越是思緒就會越慢,他現在已經六十好幾了,快七十了,也沒有幾年折騰了,歸爲大明右丞相,也算是光宗耀祖了,爵位,權力,都不是很重要了,倒是留下自己的主張,精神,志向,反而是他迫不及待的事情。

改革政事堂,一方面爲了攬權,能當老大,他可不願意讓人當傀儡,第二,也希望能給大明做點事情。

牧景嘆了一口氣,看來這倔老頭是鐵了心,他倒是有些後悔了,當初動了劉勁,把這倔老頭拉進修羅場,往後幾年,這倔老頭肯定不得安生,還能活幾年,真說不好了。

………………………………

連續三天的考試,讓大明科舉的州試非常順利的結束了,接下來就是閱卷的事情了。

司馬徽是閱卷主考官,他負責閱卷之工作。

渝都閱卷他會親自監督,而且其餘十七州的閱卷工作,科舉委員會將會把組建好的十七個的閱卷小組拍下去。

閱卷小組有當朝官吏,有地方博學的儒師,學識豐富,效率自然也不錯。

雖然大明的科舉,考的科目有些偏離儒學,但是其實上還是以儒學爲根基的,說到底牧景還不敢大張旗鼓的在教育上推翻儒學根本。

士林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巨大了。

如果這時候讓士林反撲,首先要出問題的就是牧景的新政,所以他不會爲了科舉,而引發衆怒。

再甚者,改變是需要慢慢來了,獨尊儒學數百年,也不是說該,就能改的。

不過如今牧景已經把數理科目加大的佔分,在未來,數理想要和儒學並建立足,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隨着閱卷工作如火如荼,百姓們也對即將要出爐的舉人名單有了期望,甚至有些人已經開盤了,誰會考中。

數日來了,整個渝都的話題,彷彿都是的誰能考中舉人。

這科舉,先不說其他的,而是出卷讓讀書人同臺競技的這種的想法,就是千年難得的盛舉,在很多讀書人看來,能參加這樣的盛舉,哪怕落榜的,也是一種榮耀。

不過牧景的心思目前不在這裡,他對科舉還是很有信心的,至於能挑選出多少人才,那就要看運氣了。

作爲大明朝的掌舵人,他日理萬機,對於這些事情,主要是關注一下就行了,不必要投入太多的精力。

他現在的精力,還在是戶籍司。

統計人口,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工作,時間點點滴滴過去了,但是襄州人口調查工作,目前還在拖拖沓沓的。

以襄陽爲主的襄州,是荊襄世家門閥的主要根基之地,不少的荊襄世家門閥立足在這裡,另外這裡的鄉紳豪強力量也是非常巨大的。

世家門閥,雖然也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但是境界上是已經脫離了土地人口爲基礎的生存方式,而是能做到知識傳世,以多年經營的人脈而立足,所以還不算是最麻煩。

最麻煩的還是鄉紳豪族。

這些鄉紳豪族,一個縣城一個縣城,一窩一窩的,他們縱橫交錯,以手中的人口,土地爲根本而立足。

一旦失去了人口和土地,又沒有家族傳世的學識,很快就會沒落。

所以他們反抗是最明顯的。

戶籍司進駐襄州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已經被人毒死,出現意外的死,遭人恐嚇,這些事件出現無數次了。

幸虧戶籍司的司主是的龐德公,龐德公在荊襄威望很大,能鎮得住大部分的人,另外龐家在荊襄的根基也很深厚,一般人不敢輕易的動。

這才讓戶籍司的工作繼續做下去。

龐德公這一回也發狠了,他的手下進襄州沒多久,就造成兩死,三傷,十幾個辭掉官職歸降的情況。

這無疑是在打他的臉。

越是這樣,他越是會強硬的查下去,人丁乃是一個朝廷的根基,既有有心歸順大明,他就不會三心兩意。

另外戶籍司得到了陛下的支持,也就是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六扇門親自派精銳捕快坐鎮,軍方也調兵進入襄州了。

還有,蒯良執掌的都察院,已經派遣了三路襄州御史,進駐襄州。

但是即使這樣,還有人不甘心的。

一夜,刺客闖入驛站,意圖行刺的龐德公。

幸虧龐德公身邊有精銳衛士保護,並沒有受傷,可戶籍司又死了一個正八品的書記官,還有七個文吏受傷。

龐德公是真的怒了,直接讓六扇門通過這些刺客死士進行順藤摸瓜,摸到了好幾個的家族,龐德公拿出天子令,先斬後奏,先後抄沒了三個鄉紳豪族的家族,以鐵血之手段,震懾襄州,然後才繼續進行人丁查詢。

七月末,龐德公已經對襄州進行了第一次完整的人丁調查,得到的數據是觸目驚心。

對比與前朝的戶籍檔案,居然多了五成人口還要多。

這個消息,傳回了渝都城,瞬間形成的軒然大波。

人丁調查,本來讓不少人的有些不安了,如今突然掀起了這麼大的一場的波濤,瞬間有人感覺到,風雨欲來的氣息。

……………………

大明宮,九層樓。

“都是一羣蛀蟲!”

牧景難得大發一次雷霆,整個人的面部都變得猙獰了許多。

他一開始只是以爲,能多出兩三成的人口,就算是的燒高香拜佛了,但是沒想到,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黑戶的人數,和如今登記在冊的人口,對半開。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大部分的人丁,都是在戶籍上的,不在戶籍上,要麼就是流民,要麼就是大戶人家的長隨,家僕等等。

人口就是一個朝廷的根基,但是這個根基居然在這些鄉紳豪族的掌控之中,如何不能讓牧景有一股恐懼的心思。

“陛下息怒!”

胡昭,蔡邕都站在他面前,對他安撫起來了。

“息怒!”

牧景冷喝一聲:“朕恨不得直接下令,讓周倉帶兵返回襄州,讓龐德公直接出具藏匿人口最多的鄉紳豪族,朕直接平了他們,他們想幹嘛,藏着人口只是爲逃稅,還是居心不良啊!”

“不至於!”

胡昭連忙拱手說道:“陛下,這是前朝流傳下來一些舊俗而已,他們並非有心和新朝作對,但是習慣讓他們這樣經營一個家族,所以他們不太願意改變,如若他們有心和朝廷作對,那就不是藏匿人口,而是豢養私兵了!”

“私兵?”

牧景把手中的一本奏本丟下來了,丟在了胡昭得身上:“現在已經是私兵了,龐德公查抄三個家族,家族倉庫之內,藏匿武器之多,是朕都難以想象的,有糧食了,又有武器,他們當真是想要造反啊!”

“陛下,或許他們只是爲了自保!”

蔡邕微微眯眼,輕聲的說道:“前朝之末年,乃是動亂之時代,如今我大明立朝,方能有一絲安穩,但是在大明沒有立朝之前,不管是荊襄,還是哪裡,都是動亂之地,藏兵器,修倉庫,那都是爲了能讓自己家族變得更加穩定而已!”

這話倒是沒錯。

自從黃巾起義之後,天下就沒有淨土了,哪裡都是亂,不是賊寇作亂,那就是官逼民反,一些大家族,包括世家門閥,鄉紳豪族,都在屯糧食,鑄造兵器,訓練私兵,主要是爲了家族自保而用。

如若大明能統一天下十餘年時間,有一個時間緩衝過來,倒是有機會打破他們這種的戒備心,讓他們能適應生死年華。

而如今大明都還沒有一統天下,牧景統計人口都是有些早了,所以彰顯出來的問題,必然就會非常之多。

“哼!”

牧景冷哼一聲:“不管如何,此事朕不能視而不見,既然有人想要和朕作對,和大明作對,朕就讓他們知道,大明不是他們能質疑的,此事朕有決議了!”

“陛下!”

兩人迅速的跪膝而下:“不可大動干戈!”

這時候,他們還是希望大明能穩定的。

第九百五十一章 江東的動作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戰後大動作 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能用糧食解決的戰爭 一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要來就來,不過一戰而已!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宛城之戰 二第八百四十五章 早做準備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壺關淪陷 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戰成名 七 (上架第四更)第六百一十七章 參狼羌之亂 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天子崩 五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第一屆科舉主考官 上第九百九十四章 告天下書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天下五分 十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五第四百四十章 賭一把第三百六十章 河東之行 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葬河第六百七十二章 荊州之驚 下第四百六十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四 (今天的更新,兩更合一)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擋不住的戰爭 上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烈焰焚城 下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燕軍的部署第四百三十九章 追擊第二百零二章 風起 三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奪荊州 十一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明魏決戰 八第七章 伏擊第十六章 漂白之引蛇出洞第五十一章 月黑風高夜 七第七百二十章 開啓偉大的養成計劃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登基之前 二第四百零二章 關下鬥將,呂氏奉先!(第一更)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新政風暴 一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天下定 三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藏第七百五十三章 以進爲退第八百三十五章 七軍七營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登基之前 四第八百零三章 抉擇第八百四十六章 造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夷陵 上第一五百八十二章 政事堂 六第九十六章 灌陽戰役 一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決戰之雒陽失守 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之上 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張濟之殤 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六 (元旦第二更)第五百九十二章 南陽行 中第八百一十章 前奏第八百八十一章 進軍廣漢第三百四十二章 誅袁氏 上第九百六十五章 斬渠道,斷糧道!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糧道爭奪 七第三百六十二章 河東之行 四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三大諸侯會盟 九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戰後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戰後大動作 十九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羌王 中第六百九十章 開始佈局第一千章 入閣參政 下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飄雪之下的攻防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驚變,梟雄末路! 九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臥龍初鳴,文聘之敗! 中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明魏血戰 五第八百二十一章 龍圖,我輸了!第三十五章 太平神衛軍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針對海軍的建設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滅燕 八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改變戰略部署第八百零七章 悄悄的去打一個小報告!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戰爭要結束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潼關之戰 九第六百四十六章 張濟之殤 中第六百零六章 南陽攻略 中(補更,4/15)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新政:清查人口!第二百八十三章 鹽商之戰 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長安的反應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誘餌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明魏決戰 六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決戰上黨 七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四第九百五十三章 十里相迎,民心可望!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六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參狼羌 上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曹操面臨的危機第八百七十章 無奈的抉擇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直搗黃龍 一第一百零三章 說降 中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決戰之雒陽失守 下二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鄴城之變第九百九十五章 清君側,靖國難!第八百八十二章 信任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明魏決戰 六第八十一章 舞陰商賈,唯景平商行!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北上新野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長遠的謀算第七百五十一章 撤兵第八十七章 血戰中陽 中第五百四十章 春耕 下
第九百五十一章 江東的動作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戰後大動作 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能用糧食解決的戰爭 一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要來就來,不過一戰而已!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宛城之戰 二第八百四十五章 早做準備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壺關淪陷 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戰成名 七 (上架第四更)第六百一十七章 參狼羌之亂 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天子崩 五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第一屆科舉主考官 上第九百九十四章 告天下書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天下五分 十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五第四百四十章 賭一把第三百六十章 河東之行 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葬河第六百七十二章 荊州之驚 下第四百六十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四 (今天的更新,兩更合一)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擋不住的戰爭 上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烈焰焚城 下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燕軍的部署第四百三十九章 追擊第二百零二章 風起 三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奪荊州 十一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明魏決戰 八第七章 伏擊第十六章 漂白之引蛇出洞第五十一章 月黑風高夜 七第七百二十章 開啓偉大的養成計劃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登基之前 二第四百零二章 關下鬥將,呂氏奉先!(第一更)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新政風暴 一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天下定 三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藏第七百五十三章 以進爲退第八百三十五章 七軍七營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登基之前 四第八百零三章 抉擇第八百四十六章 造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夷陵 上第一五百八十二章 政事堂 六第九十六章 灌陽戰役 一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決戰之雒陽失守 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之上 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張濟之殤 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六 (元旦第二更)第五百九十二章 南陽行 中第八百一十章 前奏第八百八十一章 進軍廣漢第三百四十二章 誅袁氏 上第九百六十五章 斬渠道,斷糧道!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糧道爭奪 七第三百六十二章 河東之行 四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三大諸侯會盟 九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戰後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戰後大動作 十九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羌王 中第六百九十章 開始佈局第一千章 入閣參政 下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飄雪之下的攻防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驚變,梟雄末路! 九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臥龍初鳴,文聘之敗! 中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明魏血戰 五第八百二十一章 龍圖,我輸了!第三十五章 太平神衛軍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針對海軍的建設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滅燕 八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改變戰略部署第八百零七章 悄悄的去打一個小報告!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戰爭要結束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潼關之戰 九第六百四十六章 張濟之殤 中第六百零六章 南陽攻略 中(補更,4/15)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新政:清查人口!第二百八十三章 鹽商之戰 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長安的反應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誘餌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明魏決戰 六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決戰上黨 七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四第九百五十三章 十里相迎,民心可望!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六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參狼羌 上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曹操面臨的危機第八百七十章 無奈的抉擇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直搗黃龍 一第一百零三章 說降 中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決戰之雒陽失守 下二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鄴城之變第九百九十五章 清君側,靖國難!第八百八十二章 信任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明魏決戰 六第八十一章 舞陰商賈,唯景平商行!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北上新野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長遠的謀算第七百五十一章 撤兵第八十七章 血戰中陽 中第五百四十章 春耕 下